控制系统产品介绍.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006762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10.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控制系统产品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控制系统产品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控制系统产品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控制系统产品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控制系统产品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控制系统产品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制系统产品介绍.(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控制系统产品介绍,工业自动化行业,过程控制领域 检测仪表、阀门、分析仪器、分散控制系统 特点:模拟量信号居多,回路控制为主,控制周期相对较长。 离散控制领域 马达 、继电器、PLC 、变频器、编码器 特点:数字量信号居多,逻辑控制为主,控制周期相对较短,过程控制系统历史,PCS(Pneumatic Control System):50年前,过程控制是基于315psi的气动信号标准的基地式气动控制仪表系统。 ACS (Analogous Control System):基于模拟电流信号标准010mA(420 mA)的电动单元组合式模拟仪表控制系统。 CCS(Computer Control Sy

2、stem):20世纪70年代,由于使用了数字计算机,从而产生了集中式数字控制系统。 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20世纪80年代,微处理机的出现和应用,从而产生了分布式控制系统. FCS(Fieldbus Control System):20世纪90年代,现场总线技术的出现产生了新的一代过程控制体系结构。,控制系统分类,PLC 面向逻辑控制:继电器状态、触发器、定时器输出等开关量信号,具有中断处理和几毫秒到几十毫秒的控制周期 DCS 面向过程控制:温度、压力、流量等模拟信号,控制周期在100毫秒到1秒之间 ,集中控制 FCS 面向过程控制:温度、压力、流量,

3、采用现场总线技术构成,分布式控制 PC-BASED Control System 简化控制结构,应用PC技术,可靠性要求较低,国际大型自动化公司,国际大型自动化公司,DCS定义,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集散控制系统又叫“分散控制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 特点: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采用分散控制、集中显示和操作的新一代控制系统。 1995年ISO对DCS的定义: 满足大型工业生产和日益复杂的过程控制要求,按照控制分散、管理集中的原则构思,微处理器、通信技术、人机接口技术、I/O接口技术相结合用于数据采集、过程控制和生产管理的综合控制系统。,DCS历程,20世

4、纪80年代之前的分散系统属于第一代DCS,它由过程控制单元、数据采集装置、CRT操作站、监控计算机和数据传输通道5个部分组成。典型系统:;1974年 TDC2000 进入80年代,出现了局域网技术广泛应用于分散系统的第二代DCS。 它是以局域网为主干、系统中的各个单元被看作是网络的节点,由同轴电缆与屏蔽双绞线 。 80年代末,出现了开放型的第三代DCS。其特点:采用了开放的通信协议。典型产品:Honeywell的TDC 3000; Bailey 的INFI-90;横河的CENTUM-XL等。 90年都后期发展到了第四代DCS,第四代DCS充分体现在两个“I“开头的单词:Information(

5、信息)和Integration(集成)即信息化和集成化。典型产品:Delta V ; CS3000 ; PKS,第四代DCS系统 信息化 集成化 混合控制 分散化 经济性 智能化 开放性 专业性 小型化,DCS特点,常见DCS,典型DCS系统,控制站,主控制器,I/O,I/O,控制站,现场变送器、执行器,操作站,工程师站,服务器及其它功能站,DCS结构-硬件,操作站、工程师站 工业通讯网络10/100M 控制站基于嵌入式技术、低功耗、高可靠性的现场控制单元 现场总线网络 各种过程I/O处理处理模块数字量、模拟量(标准信号、热电偶、热电阻)、脉冲量、智能设备 现场变送单元、就地仪表、现场显示和操

6、作单元,DCS结构-软件,控制站软件 控制软件 组态软件 监控软件 维护软件 先进控制软件,DCS 的功能,信号采集与处理 连续控制、逻辑控制、顺序控制、批量控制 系统组态、算法组态、HMI组态 安全管理、监控、诊断、报警、日志、趋势、报表 数据分析、先进控制、MES接口 系统集成、互联 设备管理,JX-300XP系统结构,IO单元,常规IO卡件 模拟量输入(AI)、模拟量输出(AO) 数字量输入(DI)、数字量输出(DO) 热偶输入(TC)、热阻输入(RTD) 脉冲量输入(PI) 特殊IO卡件 顺序事件记录(SOE) 位置调节输出(PAT) 代替定位器,直接驱动电动调节阀 机组控制专用 转速

7、、伺服、后备手操,核心处理器:内核架构、主频 容量:IO容量、回路数量、用户程序容量 控制周期:最小控制周期 冗余:双机数据交互速率、切换时间 负荷率:网络、容量 高级功能:在线下载、在线修改 功耗: 可靠性:,控制器站,SCNet通讯 CPU,控制CPU,SBUS通讯 CPU,系统互联,仪表、阀门,软件互联,SIS,PLC,一体化,SAMS,控制系统关键技术,计算机技术(Computer) 通讯技术(Communication) 控制技术(Control) 图形显示技术(CRT) 信息(Infomation) 集成(Integration),可靠性、安全性,目的 工业过程的正常运行 设备安全

8、 生命安全 原则 控制系统自身的稳定无故障运行 防止外部原因产生的故障进一步扩散 及时报警指示,安全性,功能安全(Functional Safety) IEC61508:Functional safety of electrical/electronic/programmable electronic safety-related systems. 定义:系统正确地响应输入从而正确地输出控制的能力。 人身安全(Life Safety) GB4943(idt IEC60950):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 对于DCS而言,主要指电工安全。 信息安全(Information Security) 主要针对信

9、息的保密和防止非法访问。,控制系统应用环境分析,电快速脉冲,浪涌,静电放电,电源端口,信号端口,浪涌,电快速脉冲,雷电,雷电,感性负载通断 直流电机、变频调速器,通讯端口,射频、无线通信,信号电缆,通讯电缆,AC电缆,应用分析与系统复杂性 电磁兼容性能与抗干扰 工业环境适应性(温度、湿度、腐蚀、粉尘) 可靠性与长寿命(10年以上) 控制功能与安全性,控制系统可靠性,功能可靠性: 故障安全功能、热插拔、防混插 产品可靠性: 防腐设计、隔离技术应用、EMC设计、制造可靠性 工程可靠性: 单点接地、防雷工程,隔离技术,光电隔离: 典型器件:光藕、光控继电器、线性光藕 变压器隔离: 典型器件:变压器、

10、变压器隔离型运放 磁隔离: 典型器件:磁信号隔离型器件 电容隔离: 典型器件: 电容隔离型运放,系统接地,保护接地 防电击接地 防雷接地 防静电接地 功能接地 逻辑地 信号地 工作地 屏蔽地,接地的比喻,大 海,黄河,长江,大 海,黄河,长江,错误的接地方式: 两条河流的水位相互影响,正确的接地方式: 两条河流的水位互不影响,EMC标准,分级准则,A级:产品在试验中和试验后都能正常工作,且无性能下降。 B级:产品在试验后能正常工作,且无性能下降;产品在试验中允许性能有降低,但不允许实际工作状态或存储数据有变化。 C级:产品在试验中或试验后有暂时的性能下降或状态变化,但可以通过控制操作来自行恢复

11、或人工恢复(比如重新上电复位)。,可靠性设计与试验,可靠性试验(EMC、振动、防腐、粉尘、热分析) 综合环境适应性试验 加速寿命试验(加压试验、冲击试验) 寿命试验和寿命预估、可靠性FMEA分析技术 可靠性设计技术研究 控制系统可靠性理论分析和可靠性建模研究 控制系统可靠性验证关键技术研究、分析 高可靠性控制系统研制 高可靠性系统的设计与分析、预防 失效案例的管理、统计、分析。,IC管脚腐蚀,生产制造可靠性,DCS系统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需重点关注: 静电放电(ESD)、潮湿敏感器件(MSD)控制和生产工艺可靠性。,各种规范和格的制度保证,ESD防护控制规范、MSD防护控制规范、元器件工艺技术规

12、范 DFM设计规范、PCB技术规格书、PCBA检验规范、SMT焊盘规范 SMT焊接工艺规范、插件成型和手工焊接规范 焊点检验规范、组装工艺规范、成品检验规范,可靠性设计防腐设计,失效分析,目的:对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问题进行失效分析,找到产品失效的根本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超声扫描观察芯片内部分层情况,扫描电镜观察键合丝情况,器件解剖分析,芯片内部局部烧毁,异常成份分析,产品运作流程,中控在产品各个阶段处处考虑可靠性!,SUPCON DCS Roadmap,1993 1996 1999 2002 2006 2010,经典系统,混合式,面向高端,JX- 中小型,ECS- 中大型,GCS-

13、混合控制,热备冗余,VisualField,ECS-700控制站,I/O机架,主控制器,ECS-700系统安装结构,ECS-700,单模块更换,免螺丝,防混插 单基座更换,ECS-700接线方式,现场线缆,现场线缆,现场线缆,现场线缆,现场线缆,冗余基座,转接基座,普通基座,现场线缆,现场线缆,ECS-700控制器FCU711,基于ARM9内核。,控制器模块,三个32位ARM CPU(嵌入式RISC芯片)并行处理,核心CPU主频160MHz,通讯CPU各50MHz,功耗3个月),电池可在线更换,低电压报警; 200ms站间通讯周期,确保多个控制站间共享信息的实时性; 支持单点在线下载; 内嵌系

14、统功能块库,含200余种功能块;,基座:MB712,控制器冗余机制,控制器容量,基本网络结构,OPC数据站,防火墙,外部访问,过程信息网,MES,ERP,操作节点间的历史数据、组态信息传送,控制节点、操作节点间的实时数据传送,1个或多个工程师站,冗余历史数据站,构建实时、非实时数据分离; 对等C/S结构,各操作站相对独立,实时数据直接从控制站获取;,操作站,网络规模4万点,控制站内部网络,7个远程节点,两层网络: 扩展I/O总线(冗余星型,光纤、双绞线) 本地I/O总线(冗余总线型,专用电缆),E-BUS,L-BUS,-2070宽温、IP55机柜,网络性能指标,通讯互联及总线技术,自定义串行通

15、信协议,HART模块,8路现场信号,CPU,HART数字信号,8通道点点隔离模块,420mA模拟信号,冗余I/O总线A,冗余I/O总线B,控制器,设备管理软件,HART信号,型号: AI711-H AO711-H,FF接口模块,2路H1网段,16设备/路,LAS,宏周期,掉电保护,EMC III,防腐,控制功能本地化,控制功能系统侧,功能,可靠性,每个接口卡支持2路H1网段 每个机架支持16个IO模块 (8对冗余),异构系统接入:DP、MODBUS,PLC,Profibus DP,E-BUS,COM721,COM741,PLC,PLC,PLC,PLC,MODBUS TCP/RTU,PLC,PL

16、C,PLC,通过E-BUS网络+标准协议通信模块,硬件集成异构系统; 通信位号直接进入控制器,与I/O位号一样具备控制、显示能力。,Profibus DP通信模块,模块型号: COM721-S 支持协议:Profibus DP、MPI(西门子) 从站数量:64个,3.5kB输入、 3.5kB输出 每个从站: 512B输入, 256B输出 通过DP/PA耦合器接入PA,每个耦合器作为1个DP从站与COM721连接 每个DP/PA耦合器最多连接61个PA仪表,数据量240Byte 传输速度:9.6kbps12Mbps 通信距离:1200m(可加中继延长到6km) E-BUS地址:17拨号设定,串行通信模块,模块型号: COM7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