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心理调试.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004705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前心理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考前心理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考前心理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考前心理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考前心理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前心理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前心理调试.(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前心理调试一、迎接高考的最佳心态是什么?心理学研究表明,最佳的迎考心态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必胜的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最重要的心理素质。自信的学生应对考试时能全力以赴,竭尽所能,较少怀疑和胡思乱想;而自卑或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总怀疑自己能否取得成功,那么,学习就被动,注意力不集中。总是对自己做片面的分析和评价,就难以做到专心致志、全心投入。 自信心使人乐观、勇敢地面对种种困难和危机,调动自身各方面的积极力量去实现预期目标。那么,面临高考如何树立自信心呢?第一,相信自己对所学知识运用自如,能在考场上有出色发挥。第二,做好思想准备,对考试中发生的一切要泰然处之。第三,用一些积极性的言语加强自我心

2、理暗示,如在考试之前对自己说:我行,我能行,我掌握了知识结构,全面复习,已全局在胸,我一定能成功!我还有很大潜力!这些心理暗示都有助于自信心的建立。(2)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只有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复习的内容,记住所学的知识,提高复习的效率;做题时才能打开思路,进行正确的分析、推理、判断,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如果发现自己在学习时注意力难以集中,或被别人提醒自己精神不好时,那就说明要注意休息、调节了。(3)从容不迫,头脑清晰。从容不迫、头脑清楚不仅是一种理智、稳定的心理状态,而且是良好的迎考心理状态,更是人格修养的理想境界。在考试期间,难免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考题难度

3、较大,看到从未见过的题型,时间不够,意外事件突发等。但是,只要能冷静地面对,不慌张、不乱套,以平常的心情、节奏来对待,就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从容不迫是克服考试因慌乱而出现错误的最好心态。如果感觉心理压力过大,造成紧张过度,身心疲惫,在备考期间可试着用一些心理放松的方法来加以缓解;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娱乐。可以适当听听音乐、唱唱歌、看看电视等,以调节身心,缓解紧张的心情;还可以参加适量劳动或体育锻炼,既可以转移大脑的兴奋点,消除大脑疲劳,又可以通过增强肌肉的紧张感以化解心里的紧张感。幻想。静静地想像自己来到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景色宜人,鸟语花香,慢慢地将心情放松下来。换一个环境。如果觉得紧张或厌

4、烦,就离开当前的环境,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以放松心情。(4)全力以赴,力争上游。全力以赴,全身心投入,是一种积极兴奋的情绪,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带来敏锐的感觉、丰富的想像、高效的记忆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可以这样自我暗示:高考临近,/我已全力作好准备。/我心绪平静,/全力争取好成绩!/二、考前心理调适原则是什么?(1)考试观要端正。不要过分看重高考对个人前途的影响,不能片面地认为考取大学是惟一的出路,而应把考试当成是检验自己的一次重要“测验”,既要认识到高考是一种竞争,又不能过分强调这种竞争,更不能把考试视为“下赌注”。这样,才有利于静下心来搞好复习。【自我心理训练语】高考并不可怕,/我把它当作平时

5、的重要练习,只要我认真去完成,定能考出我的水平。(2)保持心情轻松。在家要维持日常生活习惯,饭后听音乐,晚上看二三十分钟新闻或翻阅报纸。要注意调节生物钟,到室外散散步,使大脑得到积极的休息,以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心态迎接高考。三、我听课、看书时,总是是“走神”,有什么方法克服这种毛病?“走神”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在关键时刻,要克服“走神”,可以尝试以下方法:(1)增强意志锻炼,提高抗干扰能力 把读书锻炼成一种自觉的行动,养成一种条件反射,真正做到一书在握,万念皆休,持之以恒。(2)用浓厚的兴趣巩固注意力,尽快养成良好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培养兴趣的过程中,要善于捕捉兴趣的效果。开始的

6、时候,不妨把要求定得低一些。尝到甜头,有了兴趣,注意力也容易集中,久而久之,形成习惯,注意力也就自然而然地增强了。(3)用交叉学习方法来调节注意力 通过文理科学习内容的交叉可以提高效率,使注意力更持久,因此,学习时要有计划地错开学习内容。(4)用体育锻炼的方法来保护注意力 经常做做操,跑跑步,打打球,能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有助于集中注意力。(5)用主动休息的方法来克服“开小差” 当我们感到疲劳,出现“走神”现象时可以与上面进行体育煅练结合,主动休息,能够消除大脑疲劳,恢复注意力,之后立即投入到学习中,使学习更有成效。(6)口述老师讲的内容 当你“走神”时,不妨在一段时间里口述老师讲的内容,同时

7、,不想其他有干扰的事。这样,思路就会调整到老师讲的内容上,从而不再“走神”。四、问:越是临近考试,越是觉得知识生疏;越是拼命复习,越是觉得知识掌握不扎实了,怎么办?”答:这是心绪紧张的具体表现,属于正常现象,不必惊慌,更不能因此而自暴自弃。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疲劳战术的恶果,必须缓和绷得太紧的神经。具体方法为:适当参加文体活动,但不能过于剧烈;一旦感觉到学习得特别疲劳了,立即放下书本,休息锻炼;头脑里要注意对知识系统的完整梳理和把握。五、问:“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我却看不进书,怎么办?”答:这是一种厌倦心理,很多考生经过了长时间的艰苦的学习,确实身心都比较疲惫了,明知快考试了,本应该更集中精力学

8、习,但是觉得心中没底,跟上比较难。这段时间,要做自我心理暗示,告诉自己,现在还不是放松的时候,在生理上调整到位的情况下,尽可能检查学业当中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地方。六、问:“考前精神集中不了怎么办?”答:当注意力集中得不是很好时,最好先放松一下而不是拼命地去看书,适当放松一下再回到桌前看书时,会发现你的注意力比没放松前强很多。有些考生复习得很累了,在有厌倦心理的情况下,注意力不集中,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做一些比较容易做的题目,不要做非常难或怪的题目,然后从易到难,精神状态会更好一些。七、问:在高考复习过程中,我经常失眠,而且睡眠质量不高,第二天头总是晕晕沉沉的,以致影响学习,有没有方法帮助催眠?

9、答:对于失眠同学,我们介绍以下催眠方法,不妨试一试。(1)手上浮法 睡在柔软的床上,枕头不要太高。做腹式呼吸,使自己平静下来,排除一切杂念。然后,心中默念:我的右手开始变轻了,变得越来越轻,/我的右手开始向上浮了。这样重复多次。如果手有了上浮的感觉,说明你已进入催眠状态。(2)时针法 面前放一只钟或有秒针的表,距离以能看见秒针为宜。端坐着,通过腹式呼吸使自己处于松弛状态。然后,双目注视秒针的运动,约12分钟。同时进行自我暗示:我的注意力很集中,/我感到很轻松。/我很快就进入催眠状态。这样反复多次,进入催眠状态后,就对自己发布要睡着的主题暗示。(3)听音乐法 躺在沙发上或柔软的床上,事先用录音机

10、录好一段暗示语,配上柔和的轻音乐,如:我很放松,/我很舒服,/我注意力很集中,/快要进入催眠状态了,/我已进入催眠状态了/(4)下梯法 坐着、躺着都行,身体松弛后,使自己安定下来,然后,想像自己站在有10级白色的台阶楼梯上。这样自我暗示:我走到最下面一级台阶时就进入了催眠状态。然后开始想像自己正在下台阶,每缓慢地向下走一级台阶还要自我暗示:我注意力十分集中,/我越来越放松了。当下到第10级台阶时就进入催眠状态了。以上方法可以试一试,选择适合自己的某一、二种方法。如果都不行,可以自己创造催眠方法。还要注意,对失眠不要太在意。八、问:考前一周如何度过才能使自己有一个良好心态?答:考前一周应这样度过

11、,能保证有良好心态。(1)生活要有规律 在考前一周内要特别注意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如果仍然整天忙着做题,就很容易引起思维的混乱。早上起来吃过早饭后休息片刻后抓紧时间复习,午饭后最好是进行午睡,适当放松大脑,晚饭后可以适当地做一些量不是很大的活动。但是,容易紧张的同学,高考期间中午往往难以入睡,可以闭上眼睛躺着休息,以免考试时下午的精神不振作。在高考前的几天,适当的活动可以使大脑得到休息,从而恢复精神,为高效的复习做好准备。(2)不要再大量做题,重在梳理知识结构 在考前一周,必须将读“厚”了的书再读“薄”,也就是加深对知识重新组合、浓缩,形成一个简单明了的适合自己运用的知识结构。考生可以用提纲、图

12、表的形式将每一章、每一节都作出一个归纳,列出重点,使知识可以连贯起来,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可以依靠这些提纲、图表进行回忆、复习各科的主要知识点。反之,此时若做大量的习题,就会使自己陷入题海之中,也可能导致遗漏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攻克难题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若久攻不下,会想到离考试时间已不多,而自己还没有复习好,这样会降低自信心,加重对考试的焦虑感。在考试的前几天,一定要反复查看已考的模拟试卷,注意改正错误。当然,还可找一些难度较小的套题来做,一方面练了笔,另一方面又增强了自信心。(3)对做过的试卷进行认真地理解和消化 这样有利于全局在胸,使情绪稳定,从容赴考。在理解和消化试卷时,要注

13、意与知识结构相互联系,特别是返回到自己整理的知识结构表上,同时,在表上写写自己的体会。(4)适当地放慢复习节奏 在考前几天的时间内,应该适当地放慢复习节奏,尽量减少过度思考,使大脑兴奋程度下降,以便大脑能得到充分休息,以保证在考试时精力充沛。(5)保证充足的睡眠 睡眠有助于体力和精力的恢复,有助于保持人的身心健康,还对学习有促进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之后的睡眠对记忆会产生良好的影响,有助于大脑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加工,从而可以加深记忆,提高复习效率。所以在考前的几天里,一定要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九、问:如果在考试前一周出现对高考的恐惧感,该如何办?答:学生恐惧考试,其实是对考题难度、考场

14、气氛和考试成绩及后果的综合恐惧。摆脱的办法如下:(1)幻想式应考法 就是在较大的考试前半个月,每天临睡觉前,躺在床上,逼真、细致地想像面临大型考试的情景:在喧闹的人群中,我沉着冷静地等候入场。凭准考证,进入了大楼,并找到了考室,我已经找到了贴着自己考号的座位。坐下来,在心不沉静时就闭目养神,心沉静时,就观察监考老师,研究老师的性格。老师开始发试题了,我从容地接过试题,先对照试题的页数是否顺序相连,填好有关个人资料,接下来开始审题、答题。遇到难题,我从容应对想得很逼真、很细致,如同身临其境。这样想惯了,到真的进入考场时,心理准备充分,适应了考场的一切,一点也不感觉紧张了。(2)自我出题 学生准备

15、考试时,最怕的是老师的题目自己没有复习到。一种有效的复习方法是,由学生自己按照考试的题型出一份模拟试卷,题目越详细越好,然后限时完成。这样不仅从新的角度复习了所学内容,而且模拟了考试过程,减轻了恐惧感,通过自己打分还能够增强自信心。(3)进行考前放松训练如果在考前恐惧考试而出现头晕、失眠、健忘等症状,那就需要暂时放下所有功课,做一些放松训练,以减轻直至消除这些不良反应。具体做法是:全身放松地坐在一张软椅上,脚撑着地,两臂自然下垂,双眼微合,深呼吸10次。吸气时收小腹,绷紧身体。呼气时要慢慢放松下来,心中默念:我的左手变得很沉重,我的右手变得很沉重就这样把左右手、臂、眼、脚都缓慢地默念23遍,同

16、时专心体验各部位的沉重和松弛感。然后默念:我现在开始全身放松,我感到非常轻松、非常的舒服,我的心情很愉快为配合训练,也可选一些轻松舒缓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以帮助自己缓解紧张和焦虑。十、问:怎样度过考试前的最后一天,才能使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迎接高考?考前最后一天,应“和平时一样”。万万不能搞出什么新花样,比如大玩、大睡、大喜、大悲什么的。另外,为了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考试前一天不要参加动作较为剧烈、体能消耗比较大的体育活动,同时不要到离家太远的地方。还要进行适当的放松和休息。考前最后一天的平稳过渡正是保证水平发挥的重要条件。(1)适当复习,重在把握知识体系在考前最后一天仍旧在做大量的习题或是索性什么也不做,都是不合理的。过多做题不仅会使人更加疲倦,而且若遇到难题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