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3 豆科、漆树科、卫矛科、槭树科(2学时)

油条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5MB
约101页
文档ID:11400067
13 豆科、漆树科、卫矛科、槭树科(2学时)_第1页
1/101

豆 科 Leguminosae  识别要点:  1. 木本或草本;具根瘤;  2. 多为复叶,常互生,具托叶;  3. 花五基数;多为两侧对称的蝶形花或假蝶形花;雄蕊 10,常成 2体;心皮 1;  4. 荚果  依花的形状和花瓣排列方式,分为三个(亚)科: 1.花冠辐射对称 .................................1.含羞草亚科 1.花冠两侧对称 2.花冠不为蝶形,在上方的 1枚花瓣位于最内方 ……………………… ……………… 2.云实亚科 2.花冠蝶形,在上方的 1枚花瓣位于最外方,典型两侧对称,最上一瓣最大,称旗瓣,位于最外,两侧各一瓣,称翼瓣,翼瓣之内有 2稍合生的较小的瓣,称龙骨瓣,雄蕊 10,常为 (9)十 1的两体雄蕊,少为分离或下部稍合生 ………………………… .3、蝴形花亚科 • 含羞草科 Mimosaceae 羽状复叶;花冠辐射对称;多为头状花序;花瓣镊合状排列;雄蕊多数,花丝长,常超出花冠,分离 合欢 Albizia julibrissin 主要特征 : 花冠辐射对称 多为头状花序;花瓣镊合状排列;雄蕊多数,花丝长,常超出花冠,分离。

约 150种 ,产亚洲、非洲及美洲热带地区我国 17种,主产南方 合欢属 Albizia • 乔木头状花序、萼片 ,花瓣小、不显著 ; 花丝细长、淡红色 二回偶数羽状复叶 ; 小叶刀形 合欢 Albizia julibrissin 合欢 Albizia julibrissin  习性  喜光,对土壤适应性强,喜生于湿润、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也耐瘠薄和沙质土壤耐盐碱,但不耐涝具根瘤菌,有改良土壤之效,但浅根性萌芽力中等,不耐修剪对氯化氢、二氧化氮抗性强,对二氧化硫有一定抗性 用途: 1. 树皮及花入药,能安神、活血、止痛,还可治胃癌、贲门癌;嫩叶可食,老叶浸水可洗衣; 2. 木材纹理通直,质地细密,经久耐用可供制造家具、农具、车船用 3. 优美的庭荫树、行道树及观赏树栽培作行道树 云实 (苏木 ) 科 Caesalpiniaceae 羽状复叶,单叶;花冠两侧对称,稀近对称;雄蕊 10;分离 枝干常具分枝的枝刺偶数羽状复叶;总状花序;荚果带状 约 16种,我国 9种,南北均产药用、用材及水土保持 皂荚属 Gleditsia 皂荚 Gleditsia sinensis  落叶乔木,刺圆锥状,分枝。

一回羽状复叶荚近伸直  分布:产黄河流域以南,多栽培于平原丘陵地区  习性:稍喜光,深根性树种,耐旱性强,喜生于土层肥沃深厚之处,能耐石灰性土壤及轻盐碱地盛果期在 50~ 80年,寿命长,可达 600~ 700年种子繁殖 皂荚 Gleditsia sinensis 偶数羽状复叶  用途:  1. 庭荫树及 “ 四旁 ” 绿化或造林  2. 木材坚实,耐腐,耐磨,可作桩、柱、农具、车辆等用  3. 荚果富含胰皂质,煎汁可代肥皂,洗涤丝绸不损光泽  4. 种子可榨油,作润滑、制皂用枝刺、荚瓣、种子入药 紫荆属 Cercis L. 单叶互生,全缘,掌状脉;花簇生,常先叶开放;荚果扁平,沿腹缝线有窄翅 9种,我国 6种著名观赏树种  别名:满条红  形态特征:叶片近圆形,长 6--14厘米叶端急尖,叶基心形,全缘,两面无毛花紫红色, 4--10朵簇生于老枝上荚果长 5--14厘米,沿腹缝线有窄翅花期 4月,叶前开放;果实10月成熟  分布:湖北西部、辽宁南部、河北、陕西、河南、甘肃、广东、云南、四川等省 紫荆 Cercis chinensis 紫荆 Cercis chinensis 紫荆 Cercis chinensis  观赏特性及园林用途  早春叶前开放,无论枝、干布满紫色花朵,艳丽可爱。

叶片心形,圆整而有光泽,光影相互掩殃,颇为动人宜丛植庭院、建筑物前及草坪边缘因开花时叶尚未发出,故宜与常绿松柏配植为前景或植于浅色的物体前面,如白粉墙之前或岩石旁  香港市花 —紫荆花 香港的紫荆花与我们常见的紫荆花是不同的两者虽同属豆科植物,但属于不同的 “ 属 ” 大家(包括香港人自己)称香港市花为 “ 紫荆 ” ,却不去准确地称为 “ 洋紫荆 ” 或 “ 红花羊蹄甲 ” ,造成误解  内地常见到的紫荆花,属于豆科紫荆属 (Cercis),学名为 Cercis chinensis (英名 Redbud) ,原产我国中部,落叶灌木,叶圆形,花先叶开放,开花时,群花包满枝条,故又被称为 “ 满条红 ” ,花期在春四五月间;  香港市花紫荆,又叫洋紫荆(红花羊蹄甲),属于豆科羊蹄甲属 (Bauhinia L.),学名为 Bauhinia blakeana, 其叶端二裂,是一不育杂交种(这一点就与一般紫荆极不同),因而只能用扦插、嫁接等法繁殖,常绿乔木,花期在冬季与洋紫荆最亲的原生种 “ 羊蹄甲 ” 或 “ 紫羊蹄甲 ” 学名Bauhinia purpurea (英名 purple Bauhinia) , 原产中国南方及东南亚,香港多见野生。

因其叶似羊蹄甲,故名 羊蹄甲(羊蹄甲属) Bauhinia purpurea 与其它几个同属植物统称为“紫荆花”,栽培作行道树 Bauhinia purpurea 红花羊蹄甲 (紫荆花) 凤凰木 Caesalpiniaceae  凤凰木,苏木科( Caesalpiniaceae)或者豆科( Leguminosae)苏木亚科( aesalpiniaceae),别名红花楹树、火树树皮粗糙,灰褐色,树干基部常具板根现象二回偶数羽状复叶,小叶顶端钝,基部歪斜花大,红色,有黄色及白斑点;雄蕊具细长花丝,红色;花萼腹面深红色,背面绿色荚果熟时黑褐色,木质化;内藏种子多数花期 5-7月;果期 10-12月  常用于行道树、园景树;树皮为解热剂,花可提取抗生素,并有驱虫效果 凤凰木 Delonix regia(凤凰木属) 凤凰木 Delonix regia(凤凰木属) 凤凰木 Delonix regia(凤凰木属) 蝶形花科 Fabaceae 复叶,稀单叶;花冠两侧对称,蝶形;雄蕊( 9) +1或分离或基部联合  约 483属 12, 000种,世界各地均产,主产于北温带。

我国约 108属 1, 100种,其中木本约 50属 450种,各省区均有分布 本科植物与农、林、牧业生产关系密切 . 1.食用,油料 (大豆、花生 ) 等; 2.饲料,有苜蓿、紫云英等; 3.重要的用材树种及水土保持树种; 4.根部常有根瘤菌共生,可改良土壤并用作绿肥; 5.药用、纤维、染料、树脂、树胶等工业原料 刺槐属 Robinia 1.乔木或灌木 2.奇数羽状复叶互生;托叶刺状 3.腋生总状花序下垂;雄蕊二体 4.荚果带状长椭圆形 约 20种,原产北美我国引栽 2种 用材及水土保持树种 刺槐 Robinia psuedoacacia 小枝褐色或淡褐色,光滑 ,小叶先端钝,总状花序,花冠白色,具清香气荚果带状 刺槐 Robinia psuedoacacia Robinia pseudoacacia  约 20种,原产北美洲温带及亚热带现世界各地区都有引种我国引入 3种,除刺槐栽培较普遍外,部分庭园栽植有毛刺槐和新墨西哥刺槐,供庭园绿化观赏 分布 : 原产美国东部,我国引栽较普遍,长江流域至辽宁、河北、内蒙古、宁夏一线栽培较集中 习性 : 喜光,喜干冷气候及湿润、肥沃土壤,不耐严寒及高温、高湿,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喜钙质土,忌水湿。

用途 : 1.速生用材树种; 2.树皮富纤维,含单宁,可作造纸,编织及提取栲胶原料; 3.种子可榨油;花可食及提取香精,又是上等蜜源植物,著名的 “ 槐花蜜 ” 就是采集刺槐的花蜜酿成; 4.燃料、饲料及绿肥 5.“四旁 ” 绿化、保持水土、改良土壤的树种 毛刺槐 Robinia hisqida 毛刺槐 Robinia hisqida 香花槐 Robinia idaho  别名 : 五七香花树、富贵树  生态习性:香花槐喜光、耐寒,能抗零下 33度低温,耐干旱瘠薄,耐盐碱,能吸声,病虫害少,抗病力强,根系发达,萌芽、根蘖性强,保持水土能力强 形态特征本品树干通直,生长速度较一般刺槐快一倍,用根繁殖,第一年可达地径 3厘米株高 3米左右,第三年株径可达8厘米每年两次盛花期( 5月、 7月),红花绿叶,十分壮观美丽,并且香飘大地,是优质的密源树,可用于园林建设及道路绿化特别适用与绿化荒山和防风沙固沙 香花槐 Robinia idaho  园林用途  香花槐是优质速生木材,枝、叶、根是燃料,嫩叶是饲料和绿肥,花是上等蜜源和食品,一身是宝香花槐最吸引人的观赏价值是红花绿叶满树靓,北方一年两季盛花飘香,南方一年四季盛花飘香;最令人满意的栽培价值是用途广泛,净化观赏两用,绿化美化双赢;最具有推广价值是耐寒抗旱耐热,适应性强,南北能种,东西可栽。

香花槐作为我国绿化美化的新宠,发展前途极其广阔  产地分布  香花槐原产于西班牙, 60年代引进朝鲜,96年从朝鲜引进我国 --吉林省集安市榆林镇,吉林省集安市农艺师李永珍、金昌龙是香花槐引进人 槐属 Sophora L. 奇数羽状复叶;总状或圆锥花序;荚果圆筒形,在种子间缢缩成念珠状 约 80种,我国 23种,南北均产药用、用材及水土保持树种 槐树 Sophora japonica Linn. 小枝绿色 , 有明显的淡黄褐色皮孔 小叶先端尖 , 圆锥花序 , 花淡黄色 荚果串珠状 分布: 北至东北南部 、 内蒙古 、 新疆 , 南至广东 、 广西及西南各省普遍栽培 , 以黄河流域分布较集中 习性: 中等喜光 , 对土壤要求不苛 , 酸性 、 中性 、石灰性及含盐不超过 0.2%的土壤都能生长 在深厚湿肥的条件下 , 生长较快 , 寿命长 , 各地多见有百龄以上的老树;根系深 , 萌蘖力强 ,较耐旱 用途: 可作行道树 , 并为优良的蜜源植物;花和荚果入药 , 有清凉收敛 、 止血降压作用;叶和根皮有清热解毒作用 中槐 Sophora japonica 中槐 Sophora japonica 中槐 Sophora japonica 龙爪槐 Sophora japonica var.pendula  形态:  龙爪槐也叫 “ 垂槐 ” 、 “ 盘槐 ” ,落叶乔木。

小枝柔软下垂,树冠如伞,状态优美,枝条构成盘状,上部蟠曲如龙,老树奇特苍古树势较弱,主侧枝差异性不明显,大枝弯曲扭转,小枝下垂,冠层可达 50--70cm厚,层内小枝易干枯 叶为羽状复叶,互生,小叶 7~ 17枚,卵形或椭圆形,冠幅可自然长成浑圆状,宛如大绿伞插在地上冬季落叶后仍可欣赏其扭曲多变的枝干和树冠  用途:  观赏应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