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兰考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3982500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兰考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南省兰考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南省兰考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南省兰考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南省兰考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兰考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兰考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 ,共60分1. “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B. 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C. 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 D. 特点是少投入多产出【答案】D【解析】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古代精耕细作模式是与中国的小农经济相适应的,由于其投入多,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和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有推动作用,故选D。精耕细作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小农经济的存在需要精耕细作才能维持基本的生存的需要,故排除ABC。2. 近几年,广东海洋考古队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

2、起来的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白瓷、青花瓷、珐琅彩等瓷器。请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个时期( )A. 唐朝 B. 宋朝 C. 明朝 D. 清朝【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的陶瓷业发展。白瓷、青花瓷出现较早,珐琅彩在清代才出现,故排除ABC,选D。点睛:此类题目的思路是要确定最晚出现的文物的年代,由之确定选项。3. 历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重视保护和扶植小农经济,主要是因为( )A. 受儒家“仁政”学说的影响 B. 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C. 皇帝是农民利益的代表 D. 小农经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农经济的理解能力。A项是错误的;与题干没

3、有关系。C项错误的;皇帝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D项是错误的;与题干不相符合。封建统治者要确保国家的运转,需要资金,而资金主要就是从土地上收取的赋税。所以选B。4. 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特征的是()A. 工场手工业 B. 家庭手工业C. 官营手工业 D. 民营手工业【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封建经济形态特征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家庭手工业作为农产的副业,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的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因此选B。考点:古代手工业点评: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即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经营形

4、态管理方式产品流通方式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武器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不在市场流通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自主经营民间消费的产品在市场流通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剩余部分出售5. 明清实行海禁政策,长期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是( )A.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不需要与外国交流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C. 清政府害怕外国人支持汉人进行反清斗争D. 造船技术落后,不适应远洋航海【答案】B【解析】略6. 1890年的宜昌海关报告中载:“印度棉纱和(中国东部诸省来的)棉花的零售价格相差无几,所以买进棉花再来纺纱,反而比直接使用洋纱更贵。”材料所述现象( )A

5、. 必然促进近代棉纺织业的发展B. 导致清政府提高关税税率C. 导致传统纺纱业日益走向破产D. 使中国沦为西方经济附庸【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的不断解体,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材料现象说明外来的棉纱与本土棉花价格相近,而本土棉花纺成棉纱,价格更高,这必然导致传统纺纱业走向衰落和破产,C项符合题意,正确;材料信息体现不出A项结论,排除;当时的中国已经失去了关税自主权,清政府不能够单方面提高关税,B项错误;D项说法与材料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动自然经济的不断解体7. 甲午战争以后,

6、国内出现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其直接原因是( )A. 西方科技的传播 B. 重商思潮的影响C. 清政府放宽了限制 D. 改良思想的推动【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政府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政策。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割地赔款。为解决因此加重的财政困难,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C项正确。于是,社会上出现了兴办事业单位热潮,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初步发展。其他三项也是因素,但不是直接因素。故应选C。8. 1882年商人何昆山在广州开办自来水公司,地方绅士以“有伤风水”为由极力阻扰,何昆山只好作罢。此事说明( )A. 开办企业必须符合民间风俗 B. 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还不成

7、熟C. 洋务企业惧怕民族工业与之争利 D. 封建束缚是民族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地方绅士代表封建势力,材料表明近代民族工业遭受本国封建势力的阻挠破坏,故D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地方绅士以“有伤风水”为由极力阻挠”说明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洋务企业和民族企业的关系,故C项错误。所以答案选D。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工业兴起9. 知名历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他这样说主要是因为( )A. 地区分布不平衡 B. 民族工业结构搭配

8、不合理C. 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 军阀割据混战【答案】C【解析】材料中“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是指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获得了快速发展,出现了一个短暂的黄金期,但随着一战的结束,帝国主义重新回到中国市场民族工业的发展又快速地下滑,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根本改变,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始终要遭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故C项正确;A B均属于民族工业的特征; D项不是主要原因。10. 1954年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上讲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

9、拉机都不能造。”针对当时的这种现状,中央人民政府采取的对策是( )A. 重视军事工业的发展B. 重点发展农业C. 重视经济的协调发展D. 优先发展重工业【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发展尤其是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的现状。为此在“一五计划”中央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发展方针,从而改变了我国工业革命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故排除ABC,选D。11. 2011年3月,全国期间,代表们围绕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话题展开热烈讨论。有代表强调,我们一定要吸取历史的教训,警惕新农村建设刮起“大拆大建风”。其中“历史的教训”主要指下列哪一事件( )A. 新中国的成立 B

10、. 三大改造C.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文化大革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历史的教训”是指建设农村时曾刮过的“大拆大建风”,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不断地大幅度地提高修改指标,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特征,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挫伤人民的生产积极性;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 。故本题答案为B。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12.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县以下

11、设立乡、民族乡、镇一级人民政府,作为一级行政机关,以此取代人民公社行使行政权力。下列属于这一规定出台背景的是(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C. 政企分开的管理体制已普遍实行 D. 经济体制改革全面从农村转向城市【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B项内容出现在1992年,所以不正确。CD两项出现在1984年以后,所以答案选择A项。正是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性推行才使得原有的人民公社这一行政机构被逐渐取消,与材料内容相符合,故选A。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1982年宪法13.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原因

12、不包括( )A. 农村人口占全国的80% B. 农民大多数非常贫困C.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D. 农村有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答案】D【解析】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结合所学,经济体制改革前,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的80% , 农民大多数非常贫困,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故排除ABC。结合所学,经济体制的改革的历史原因是长期人民公社体制压抑农民积极性。现实原因农民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严重影响现代化建设,可见我国农村缺乏发展经济的优越条件,故选D。14. 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时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目的是

13、( )A. 借鉴资本主义经验 B.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 实现市场资源合理配置 D. 改变计划经济体制【答案】B【解析】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时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发展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故选B。A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因,排除。CD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的手段,排除。15. “如果说1971年中国加入联合国,从此登上世界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A. 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4、体制的改革目标B.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C.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 中国在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答案】CB项,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但其范围有限,并不代表世界经济,故B项错误。C项,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之一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舞台的标志,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C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16. 据19281933年的统计,中国城市的离婚案件日益增多, 离婚法论中华民国民法第四编亲属等法律书籍销量增长。不少主动提出离婚的女性,都聘请律师,通过诉讼请求增加赡养费。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

15、. 西方法律开始传人中国 B. 北洋政府加强法治建设C. 受新文化运动影响城乡各地离婚较为普遍 D. 婚姻观念中法律意识增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时间“1928-1933年”可知讲的是中国近代史。这一时期中国不仅社会性质,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社会习俗等方面也发生了变革。清末西方的法律就传入了中国,所以A错误。北洋政府的统治时间是1912-1928年,所以B错误。新文化运动发生在1915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但是运动的倡导者忽视人民群众,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广大群众相结合,使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所以C说法有误。材料所讲的是法律书籍增多,妇女主动提出离婚,还聘请律师,这些都说明了法律意识的增强,所以答案选D。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