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园林植物常用的分类依据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3981004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二园林植物常用的分类依据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二二园林植物常用的分类依据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二二园林植物常用的分类依据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二二园林植物常用的分类依据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二二园林植物常用的分类依据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二园林植物常用的分类依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二园林植物常用的分类依据(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601,芽(腋芽),节上着生叶,节:叶、枝、芽、 花及果着生之处,节间:节与节之间,顶芽,2/601,鱼腥草,(三)叶,3/601,完全叶:叶片、叶柄和托生三者俱全的叶称完全叶。 不完全叶:叶的组成中,缺少其中一个或二个组成部分者称不完全叶。,1、 叶的组成,4/601,5/601,不完全叶,6/601,禾本科叶,叶片,叶鞘,叶舌,叶耳,无柄叶,7/601,叶片,叶尖,叶缘,叶基,叶脉,叶柄,托叶,8/601,1.叶片形状 针(形)叶:叶细长,先端尖锐。如松叶。 线形:叶片狭长,全部的宽度约略相等,两侧叶缘近平行,如多数禾本科植物的叶片。 披针形:叶片较线形为宽,由下部至先端渐次狭尖。如柳

2、、桃的叶片。,9/601,椭圆形:叶片中部宽而两端较狭。如向日葵的叶片。 菱形:叶片成等边斜方形。如菱、乌桕的叶片。 心形:与卵形相似,但叶片下部更为广阔,基部凹入成尖形,似心形。如紫荆叶片。 肾形:叶片基部凹入成钝形,先端钝圆,横向较宽,似肾形。,10/601,叶片形状,披针形,卵 形,心 形,盾 形,戟 形,11/601,12/601,13/601,14/601,2.叶尖形状 渐尖:叶尖较长,或逐渐变得尖锐。 急尖:叶尖较短而尖锐,好似突然变尖,如荞麦。 钝尖:叶尖钝而不尖,或近圆形,如厚朴的叶。 截形:叶尖如横切成平边状,如鹅掌秋、截叶铁扫帚。 具短尖:叶尖具突然生出的小尖,如刺槐等。

3、微缺:叶尖具浅凹缺,如苋。 具骤尖:叶尖尖而硬,如虎杖的叶。 倒心形:叶尖具较深的尖形凹缺,而叶两侧稍内缩,如酢浆草的叶。,二、叶的形态 叶片的形态,15/601,16/601,3.叶基形状 耳形:叶基两侧的裂片钝圆,下垂如耳,如白英的叶。 箭形:二裂片尖锐下指,如慈菇的叶。 戟形:二裂片向两侧外指,如菠菜、旋花的叶。 匙形:叶基向下逐渐狭长,如金盏菊的叶。 偏斜形:叶基两侧不对称,如朴树的叶。,二、叶的形态 叶片的形态,17/601,18/601,4. 叶缘形状 全缘:叶缘平整,如女贞、玉兰。 波状:叶缘稍显凸凹而呈波纹状,如得颓子。 皱缩状:叶缘波状曲折较波状更大。 齿状:叶片边缘凹凸不齐

4、,裂成细齿状。 锯齿:齿尖尖锐且指向上方或前方的,如月季叶。 细锯齿:锯齿较细小,如弥猴桃叶。 牙齿:齿尖直向外方,如茨藻的叶。凡齿基呈圆钝的称圆缺缘。 重锯齿:指锯齿上又出现小锯齿,如樱草的叶。 圆齿:齿不尖锐而成钝圆,如山毛榉的叶。,19/601,缺刻:边缘凹或凸出的程度较齿状缘大而深的称为缺刻。 羽状缺刻:裂片呈羽状排列。 掌状缺刻:裂片呈掌状排列。 裂片:依裂入的深浅程度,又有浅裂(浅于1/2)、深裂(超过1/2,但未达主脉)、全裂(全缺,可达主脉或叶片基部)。,20/601,21/601,叶缘,全 缘,齿 缘,波 状 缘,叶 裂,22/601,叶裂,掌状深裂,羽状深裂,23/601,

5、5.禾本科植物叶的组成 禾本科植物的叶比较特殊,由叶鞘和叶片两部分构成。 叶鞘:鞘状,包于茎的节间之外,有保护茎上的幼芽和居间分生组织的作用,并有增强茎的支持力的功能。 叶片:多为带状、扁平。,24/601,叶舌:在叶片和叶鞘交界处的内侧常生有很小的膜状突起物,称叶舌。能防止雨水和异物进入叶鞘的筒内。 叶耳:叶舌两侧,由叶片基部边缘伸出的两片耳状小突起。 叶环(叶枕):叶片和叶鞘相连处的外侧有色泽稍淡的带状结构。 叶舌、叶耳的有无、形状、大小和色泽。为鉴别禾本科植物种类的依据,如稗叶无叶舌和叶耳,因此与水稻叶及小麦叶极易区别。,25/601,26/601,二、叶的形态 叶脉及脉序,叶脉:是贯穿

6、在叶肉内的维管组织及其外围的机械组织,为叶内的输导组织与支持结构。 脉序:叶脉在叶片中的分布形式。可分为叉状脉序、平行脉序和网状脉序三种主要类型。,27/601,分叉脉序:每条叶脉均呈多级二叉分枝,如银杏。 平行脉序:各条叶脉近似于平行分布,是单子叶植物的脉序类型。 直出平行脉:主脉和侧脉从叶片基部平行伸出直到尖端。如小麦。 侧出平行脉:主脉明显,平行排列的侧脉与主脉垂直。香蕉。 射出平行脉:各条叶脉均自基部以辐射状伸出。如棕榈等。 弧形脉:叶脉从叶片基部直达叶尖,中部弯曲形成弧形。如车前。,二、叶的形态 叶脉及脉序,28/601,叶脉,平 行 脉,弧 行 脉,羽状网脉,掌状网脉,29/601

7、,网状脉序:具有明显主脉,经多级分枝后,最小细脉互相连接形成网状,是双子叶植物的脉序类型。 羽状网脉:主脉明显,多个侧脉,侧脉又多次分出细脉。桃。 掌状网脉:由叶基分出多条较粗大的叶脉,呈辐射状伸向叶缘并由多级分枝形成网状。如南瓜、蓖麻和葡萄等。,30/601,31/601,二、叶的形态 单叶和复叶,1.单叶:一个叶柄一只生一个叶片,称为单叶。如悬铃木、杨树、柳树、女贞、棉花、小麦、茄子、辣椒等等。 2.复叶:一个叶柄一有两个以上的叶片,称为复叶。 复叶的组成:复叶的叶柄称为总叶柄或叶轴,叶轴上的多个叶片称为小叶,小叶的叶柄称为小叶柄。,32/601,2.复叶 复叶类型:据叶轴上小叶排列、叶柄

8、分枝或不分枝及小叶数分。 三出复叶:每个叶轴上具三片小叶。三个小叶柄等长的称掌状三出复叶;顶端小叶柄长于两侧小叶柄的称羽状三出复叶。 掌状复叶:多于3片的小叶生于叶柄顶端排成掌状。如七叶树。,二、叶的形态 单叶和复叶,33/601,羽状复叶:小叶片都生于叶轴两侧,呈羽毛状排列。如刺槐。 小叶片总数为单数者称奇数羽状复叶,如刺槐、月季;小叶片总数为偶数者称偶数羽状复叶,如皂荚和花生等。 叶轴不分枝者称一回羽状复叶;一次分枝称二回羽状复叶。 单身复叶:只有一个叶片,与叶轴连接处有一明显的关节。柑桔类植物均为此种复叶。单身复叶可能由三出复叶演化而来,其两侧小叶退化后只剩下顶生小叶。,34/601,3

9、5/601,36/601,3.复叶与有叶小枝区别,二、叶的形态 单叶和复叶,刺槐羽状复叶 酸枣具叶小枝,37/601,1. 叶序: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称叶序。 叶序类型 互生叶序:每节只生一叶,上下相邻节上的叶交互而生的叶序。禾本科植物全为互生叶序。 对生叶序:每节着生两叶,相对排列。如石竹科。,二、叶的形态 叶序和叶镶嵌,38/601,交互对生:对生叶序相邻两节的2 叶多交叉成十字形排列。 轮生叶序:每节着生2个以上呈辐射状排列的叶序。如百合。 簇生叶序:无论哪种叶序,只要是节间短缩,节密集,使叶在形成的短枝上成簇着生,均为簇生叶序。,39/601,40/601,2.叶镶嵌 定义:无论互生、对

10、生或轮生,相邻两个节上的叶片总是不会重叠,它们总是以一定的角度彼此相互错开生长,呈镶嵌状态。这种在同一枝上的叶,以镶嵌状态排列而不重叠的现象,称叶镶嵌。 原因:枝上的叶是通过叶柄的不等长、叶柄的扭曲、叶间的开度等生长和排列方式而达到镶嵌排列的。 意义:叶镶嵌使上下叶片间不互相遮蔽,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 叶镶嵌现象从植株的顶端向下看最明显,如蒲公英。,二、叶的形态 叶序和叶镶嵌,41/601,42/601,二、叶的形态 异形叶性(异形叶),定义:同一植株具有不同叶形的现象(亦称异形叶)。 产生的原因: 第一、因枝的老幼不同而叶形各异,如圆柏,幼枝上产生刺形叶,老枝上产生鳞叶。 第二、因外界环境

11、条件影响而引起异形叶性的,最典型的如慈菇,有三种叶形,挺水叶(气生叶)为箭形;浮水叶(漂浮叶)为椭圆形;沉水叶呈带状。,43/601,44/601,(1)苞片和总苞 苞片:花基部的变态叶。花是从苞片腋内长出的(花芽是苞片的腋芽)。广义的讲,花基部的叶,无论是否变态,均称苞片。 特点:苞片较小,绿色,但也有较大、呈各种颜色的。,5、叶的变态,45/601,总苞:花序基部聚生的苞片称总苞,每一片称总苞片。每个总苞的总苞片数可多可少,少的只有一片。总苞片也可以不是变态叶。 苞片和总苞有保护花芽或果实的作用。 有些植物的总苞很有特色,如具总苞的头状花序为菊科的识别特征;三白草科的三片白色总苞片;珙桐(

12、中国鸽子树)的白色花瓣状的总苞片;四照花的四枚花瓣状的白色总苞片。,46/601,芽鳞,47/601,(2)鳞叶:叶功能特化或退化成鳞片状,称鳞叶。有两种情况: 芽鳞:木本植物鳞芽外的鳞叶,褐色,具茸毛,有保护芽的作用。 鳞叶:地下茎上的变态叶。有肉质的,如百合科的一些植物;有干膜质的如根状茎、球茎上的变态叶。 (3)叶卷须:见“茎卷须” 不要以是否分枝来区别两种卷须,因为叶卷须也有分枝的,如豌豆。另外菝葜的托叶变态形成的卷须较为特殊。 (4)叶刺 注:叶卷须、叶刺已在茎变态中讲述。,48/601,(5)叶状柄:有些植物的叶片不发达,或完全退化,叶柄变为扁平的叶片状,并具有叶的功能,称为叶状柄。P28图金合欢属。,49/601,(6)捕虫叶:叶的变态,容易捕捉昆虫的变态的食虫植物叶的总称,是一种会捕获并消化动物而获得营养(非能量)的自养型植物。其形态和捕虫机制也是多种多样的。,50/601,瓶子草(捕虫叶),51/601,捕蝇草 (捕虫叶),52/601,猪笼草 茅膏菜 捕蝇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