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阙与汉代政治史观——汉阙研究之一汇编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3947600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阙与汉代政治史观——汉阙研究之一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汉阙与汉代政治史观——汉阙研究之一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汉阙与汉代政治史观——汉阙研究之一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汉阙与汉代政治史观——汉阙研究之一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汉阙与汉代政治史观——汉阙研究之一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阙与汉代政治史观——汉阙研究之一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阙与汉代政治史观——汉阙研究之一汇编(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汉阙与汉代政治史观汉阙研究之一发布日期:2015-06-30 原文刊于汉阙与汉代政治史观汉阙研究之一宋艳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内容提要:阙,作为建筑物的一部分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西汉刚刚建立,萧何负责营建未央宫,就建立了北阙和东阙。西汉时期,北阙成为吏民上书、请愿、庭争、谢罪的重要场所。东汉建都洛阳,除了苍龙阙(即东阙)、玄武阙(北阙),还建有朱雀阙。萧何建立北阙,应该和刘邦的政治史观有关。刘邦自称黑帝,并继续沿用秦的水德之制,北阙和东阙的建立应是这种政治史观的反映。东汉时,确立了火德之制,朱雀阙(南阙)的建立,并在政治地位上超过北阙,应受了东汉政治史观的影响所致。关键词:北阙南阙政治史

2、观水德火德一、汉代宫廷所建之阙阙,作为建筑物的一部分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说文解字将其解释为“门观也。”清代段玉裁进一步解释曰:“释宫曰:观谓之阙。此观上必加门者,观有不在门上者也。凡观与台在于平地,则四方而高者曰台。不必四方者曰观。其在门上者,则中央阙然,左右为观曰两观。周礼之象魏,春秋经之两观,左传僖五年之观台也。若中央不阙,则跨门为台。礼器谓之台门,左传谓之门台是也。此云阙门观也者,谓门有两观者偁阙。”1从段玉裁的解释可得知,阙就是宫殿外门两旁高出的建筑物,亦称为“观”,周礼中的“象魏”,春秋中的“两观”,左传中的“观台”,都是阙。可知,在先秦时期,阙已经作为建筑物的一部分而存在。周礼天

3、官太宰曰:“正月之吉,始和布治于邦国都鄙,乃县治象之灋于象魏,使万民观治象,挟日而敛之。”郑玄注引郑司农曰:“象魏,阙也。”贾公彦疏曰:“郑司农云:象魏,阙也者,周公谓之象魏,雉门之外,两观阙高魏魏然, 孔子谓之观。”象魏在雉门之外,周礼天官阍人“阍人掌守王宫之中门之禁”,郑玄注引郑司农曰:“王有五门,外曰皋门,二曰雉门,三曰库门,四曰应门,五曰路门。”2依据郑司农的说法,王宫有五门,最外面为皋门,雉门为第二道门,也是较为靠外的大门。象魏在雉门之外,可知其在王宫中所处的位置,和天子所居之室相距较远。周代于正月之时,悬挂法律条文于象魏。象魏成为悬示教令之处,象魏为阙,这赋予阙以政治含义,此后汉代

4、北阙的政治意义,应该溯源于此。在汉刚刚建立,还没有统一全国之时,萧何负责营建未央宫,建立了壮丽的东阙和北阙。颜师古曰:“未央殿虽南向,而当上书奏事谒见之徒皆诣北阙,公车司马亦在北焉。是则以北阙为正门,而又有东门、东阙。至于西南两面,无门阙矣。”3按照颜师古的说法,未央宫为南向,北阙是正门,官员上朝,从北阙进入。在李志慧、李巍所著未央秘史一书中,有一幅未央宫平面图4,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北阙在未央宫的具体位置:从图中可以看出,北阙在未央宫的北部,正处于南北中轴线的北端。在徐卫民所著西汉未央宫一书中,作者在论述未央宫的门阙时引用了一幅门阙复原图5:复原图中,门楼之前,高高耸立着两个阙楼。这个复原图虽有

5、臆测成分,但为我们了解汉代的门阙提供了思路。萧何建立了北阙,此后,北阙被赋予了越来越高的政治意义。颜师古所说“上书奏事谒见之徒皆诣北阙”,概况了北阙的基本政治功能:一,上书奏事;二,谒见。西汉时期,北阙成为吏民上书、请愿、庭争、请罪的重要场所,诣阙成为汉代重要历史名词,一些重要的政治事件发生于此。如汉宣帝时发生的冒充卫太子的事件即发生于北阙,据汉书隽不疑传记载:“始元五年,有一男子乘黄犊车,建黄旐,衣黄襜褕,著黄冒,诣北阙,自谓卫太子。公车以闻,诏使公卿、将军、中二千石杂识视。长安中吏民聚观者数万人。右将军勒兵阙下,以备非常。丞相、御史、中二千石至者并莫敢发言。京兆尹不疑后到,叱从吏收缚。或曰

6、:是非未可知,且安之。不疑曰:诸君何患于卫太子!昔蒯聩违命出奔,辄距而不纳,春秋是之。卫太子得罪先帝,亡不即死,今来自诣,此罪人也。遂送诏狱。”有男子自称卫太子,诣北阙要求进入皇宫。当时的情形是,如果真为卫太子,汉宣帝的皇位则要让于他,因为卫太子才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管理北阙的公车司马令不敢擅自放行,便请公卿、将军、中二千石等官员来辨认,结果都不敢贸然相辨,幸亏京兆尹隽不疑依据“春秋大义”将男子收缚,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北阙亦为罪臣谢罪请赦的场所。据史记淮南衡山济北王传记载:“厉王有材力,力扛鼎,乃往请辟阳侯。辟阳侯出见之,即自袖金椎椎之,命从者刑之。驰诣阙下,肉袒而谢曰:臣母不当坐赵时事,辟

7、阳侯力能得之吕后,不争,罪一也。赵王如意子母无罪,吕后杀之,辟阳侯不争,罪二也。吕后王诸吕,欲以危刘氏,辟阳侯不争,罪三也。臣谨为天下诛贼,报母之仇,伏阙下请罪。文帝伤其志,为亲故不治,赦之。”淮南厉王怨恨辟阳侯,以金椎椎杀之,厉王自知有罪,肉袒至北阙下请罪。汉文帝怜惜厉王,最终赦免了他。汉哀帝宠幸董贤,在哀帝死后,“太后遣使者召莽。既至,以太后指使尚书劾贤帝病不亲医药,禁止贤不得入出宫殿司马中。贤不知所为,诣阙免冠徒跣谢。莽使谒者以太后诏即阙下册贤,曰:间者以来,阴阳不调,菑害并臻,元元蒙辜。夫三公,鼎足之辅也,高安侯贤未更事理,为大司马不合众心,非所以折冲绥远也。其收大司马印绶,罢归第。即

8、日贤与妻皆自杀,家惶恐夜葬。”6董贤免冠徒跣诣阙谢罪,太后诏书亦在阙下宣读给董贤,这些政治活动都发生于北阙。西域诸国及周边少数民族和汉王朝修好,往往“诣阙贡献”,就是到北阙献上本民族的特产,表示对汉庭的仰慕。据后汉书西域列传记载,建武十四年,莎车王“贤与鄯善王安并遣使诣阙贡献,于是西域始通。”汉“顺帝永建六年,于阗王放前遣侍子诣阙贡献。”另据后汉书孝和帝孝殇帝纪记载:“十二月,烧当羌豪迷唐等率种人诣阙贡献。”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出,北阙成为西域诸国及少数民族与汉庭修好的重要场所。由于北阙的重要政治地位,阙成为一种政治符号,阙庭、天阙成为朝廷的代名词。如汉书王莽传记载:“惟公功德光于天下,是以诸侯、

9、王公、列侯、宗室、诸生、吏民翕然同辞,连守阙庭,故下其章。诸侯、宗室辞去之日,复见前重陈,虽晓喻罢遣,犹不肯去。告以孟夏将行厥赏,莫不欢悦,称万岁而退。今公每见,辄流涕叩头言愿不受赏,赏即加不敢当位。方制作未定,事须公而决,故且听公。制作毕成,群公以闻。究于前议,其九锡礼仪亟奏。”东汉光武帝时,冯异“自以久在外,不自安,上书思慕阙廷,愿亲帷幄,帝不许。”汉章帝时,云阳令朱勃诣阙上书道:“臣年已六十,常伏田里,窃感栾布哭彭越之义,冒陈悲愤,战栗阙庭。”7阙廷和阙庭同意,都是朝廷之意,所谓的阙廷,其实是阙和宫廷的合称,这充分说明了阙的政治意义。东汉建都洛阳,据后汉书宦者列传记载:“明年,遂使钩盾令

10、宋典缮修南宫玉堂。又使掖庭令毕岚铸铜人四列于仓龙、玄武阙。又铸四钟,皆受二千斛,县于玉堂及云台殿前。”注解曰:“仓龙,东阙。玄武,北阙。”可知,洛阳宫殿也建有北阙和东阙。东汉时,北阙依旧具有重要政治地位。据后汉书五行志记载:“灵帝光和中,洛阳男子夜龙以弓箭射北阙,吏收考问,辞居贫负责,无所聊生,因买弓箭以射。近射妖也。其后车骑将军何苗,与兄大将军进部兵还相猜疑,对相攻击,战于阙下。苗死兵败,杀数千人,洛阳宫室内人烧尽。”风俗通亦记载了此事:“龙从兄阳求腊钱,龙假取繁数,颇厌患之,阳与钱千,龙意不满,欲破阳家,因持弓矢射玄武东阙,三发,吏士呵缚首服。因是遣中常侍、尚书、御史中丞、直事御史、谒者、

11、卫尉、司隶、河南尹、雒阳令悉会发所。劭时为太尉议曹掾,白公邓盛:夫礼设阙观,所以饰门,章于至尊,悬诸象魏,示民礼法也。故车过者下,步过者趋。今龙乃敢射阙,意慢事丑,次于大逆。宜遣主者参问变状。”洛阳男子夜龙因为家贫负债,持弓箭射北阙。这件事惊动了朝廷,劭认为“夫礼设阙观,所以饰门,章于至尊,悬诸象魏,示民礼法也。故车过者下,步过者趋。今龙乃敢射阙,意慢事丑,次于大逆。”8可见阙在政治上的重大意义,龙竟敢射阙,确实罪大恶极。这件本来不大的事被人为地扩大化,在谶纬盛行的东汉时代,竟被看成了阙下战争的图谶。此后果真发生了一件政治动荡:车骑将军何苗和其兄大将军何进相互攻击,战争就发生在北阙下。战争很惨

12、烈,数千人被杀。从夜龙射阙案可以看出,北阙在东汉时期政治意义依然存在。除了苍龙阙(即东阙)、玄武阙(北阙),东汉时还建有朱雀阙。据后汉书宦者列传记载:“熹平元年,窦太后崩,有何人书朱雀阙”9,朱雀在四神中象征南方,朱雀阙应该是南阙。西汉时多于北阙上书,但东汉时朱雀阙渐渐成为吏民上书的重要场所。除了刚刚引用的后汉书宦者列传中“有何人书朱雀阙”外,另据后汉书孝灵帝纪记载:“何进部曲将吴匡与车骑将军何苗战于朱雀阙下,苗败,斩之。”后汉书窦何列传中亦曰:“袁绍与叔父隗矫诏召樊陵、许相、斩之。苗、绍乃引兵屯朱雀阙下,捕得赵忠等,斩之。”这些政治事件都发生在朱雀阙下,可见在东汉时期,尤其是东汉后期,朱雀阙

13、成为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西汉时,负责守护宫阙的官员为卫尉,据汉旧仪记载:“卫尉寺在宫内。胡广云主宫阙之门内卫士,于周垣下为区庐。区庐者,若今之仗宿屋矣。”卫尉的属官有公车司马、卫士、旅贲三令丞。其中公车司马的职责是:“掌殿司马门,夜徼宫中,天下上事及阙下凡所征召皆总领之”。公车司马主要掌管北阙,因为西汉时天下上事及征召都于北阙进行。公车司马令是最高长官,秩六百石。东汉时,公车司马令的管辖之地发生了变化。据后汉书百官二记载曰:“公车司马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宫南阙门,凡吏民上章,四方贡献,及征诣公车者。丞、尉各一人。本注曰:丞选晓讳,掌知非法。尉主阙门兵禁,戒非常。”公车司马令的主要职掌为:

14、吏民上章、四方贡献、征诣公车者。公车司马令的职掌和西汉时相同,所不同的是,他从西汉时管理北阙的长官变成了东汉时掌管南宫南阙门的长官。公车司马令管辖之地的改变,反映了西汉和东汉阙门政治意义的改变:西汉时北阙被赋予的政治意义,到了东汉时已转移为南阙。东汉时期,诣阙请愿成为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光武帝时,儒生欧阳歙获罪下狱,“诸生守阙为歙求哀者千余人,至有自髡剔者。”10汉章帝时,第五伦犯罪,“及诣廷尉,吏民上书守阙者千余人。”11欧阳歙和第五伦获罪后,竟有千余人守阙为其求情,可见人们对其思慕和敬仰。诣阙请愿越到后世出现的频率越高,参加的人数越多。汉顺帝、桓帝、灵帝三帝时期,经常出现大批人员诣阙上书的

15、事件。这和当时的社会风气密切相关,东汉后期,外戚、宦官轮流擅权,特别是桓灵时期,社会黑暗,党锢之祸严重,诣阙请愿成为抗击权贵,伸张正义的重要渠道。阙,成为当时社会各种势力相互较量的重要阵地。东汉时期经常出现的诣阙、守阙,这里的阙是北阙还是南阙?文献记载都不明晰,根据北阙和南阙政治意义的改变,这里的阙指南阙的可能性为大。二、阙与汉代政治史观在萧何立东阙和北阙时,就掺入了宗教色彩。史记高祖本纪索隐曰:“东阙名苍龙,北阙名玄武,无西南二阙者,盖萧何以厌胜之法故不立也。”12萧何在建阙时,依据厌胜之法,只建了东阙和北阙,东阙名苍龙,北阙名玄武,苍龙、玄武为四神中的二神。萧何将厌胜之法应用于宫殿建筑理念中。厌胜,是以一种神秘的形式来压服他人或鬼神的方术。厌胜的形式多样,根据当事人的主观动机而采取不同的形式。归纳起来,厌胜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种以压服别人为目的;一种以厌劾鬼神为目的。萧何建阙时,西汉王朝刚刚建立,各地割据势力还没有剪除,他使用厌胜之术,应该和压服敌人的目的有关。但更为重要的,应该和刘邦的政治史观有关。据史记封禅书记载:“二年,东击项籍而还入关,问:故秦时上帝祠何帝也?对曰:四帝,有白、青、黄、赤帝之祠。高祖曰:吾闻天有五帝,而有四,何也?莫知其说。于是高祖曰:吾知之矣,乃待我而具五也。乃立黑帝祠,命曰北畤。”秦的上帝祠中只有四帝,独缺黑帝,而传说中为五帝,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