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3936781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石家庄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是神仙。”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B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C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D反映了中国古

2、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2历史学家费孝通说:“小农制是中国农业技术不能改良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小农场上,不但现在利用动力 的机器用不进,连耕牛都不能充分利用。技术不能改良,农民们要凭赤手赤足在田里劳作,农业里拖住了大量人口,农民的生活程度也终是在饥饿线上挣扎。”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小农经济是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 B古代铁犁牛耕并未真正普及C小农经济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 D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是历史趋势3 古代米商做生意时,除了要将斗装满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着尖儿,这被称为“无尖不成商”。后来慢慢变成了“无奸不成商”。该现象突出反映了A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B重农抑商

3、政策提出,商人地位相对低下C经世致用思想形成,商业理念以钱至上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生产关系技高一筹41912年5月,袁世凯命令工商部“从速调查中国开矿办法及商事习惯,参考各国矿章、商法,草拟民国矿律、商律,并挈比古今中外度量权衡制度,筹订划一办法。”在周学熙、张謇等人的努力下,至1921年,北洋政府先后颁布的经济法规达40多项。北洋政府此举A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B顺应了中国近代化发展潮流C促进了实业救国思想的产生 D推动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5清末立宪派代表人物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以后,附近各县因棉纱供应方便,土布业因之获得很大发展,盛极一时。这说明A洋务运动有利于经济发展 B洋务企业

4、有利于抵制侵略C君主立宪有利于社会进步 D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6光绪十六年(1890年)的宜昌海关报告中载:“印度棉纱和(中国东部诸省来的)棉花的零售价格相差无几,所以买进棉花再来纺纱,反而比直接使用洋纱更贵。”材料所述现象A必然促进近代棉纺织业的发展 B导致清政府提高关税税率C导致传统纺纱业日益走向破产 D使中国沦为西方经济附庸71931年,中国矿业报告记载:“能与外煤相竞争者,唯山东枣庄中兴煤矿公司。”至1936年底,中兴公司已拥有3座近代化的大型矿井和台枣铁路,还拥有3个大公司、5个厂、29个分销厂以及码头等设施。此时,中兴煤矿公司的发展主要得益于A政府政策的支持鼓励 B列强暂时放松了

5、对华侵略C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 D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兴起8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中说:“此时期的567种译著中,应用科学占40%,自然科学占30%,历史地理占10%,社会科学占8%,宗教、哲学、文学和艺术占35%。此时期是A明末清初 B19世纪608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初91958年7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宣称:“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这说明当时的中国A国民经济发展欣欣向荣 B农业生产连年获得大丰收C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 D土地改革运动正蓬勃开展101956年,毛泽东在谈到一份党代会的政治报告时说:“报告里面有这么几个大题目,都

6、可以讲。但是重点是两个,一个是社会主义改造,一个是经济建设。这两个重点中主要的还是在建设,这个报告的主要部分,三万字中有三分之一是讲建设。”可见,这次会议最主要的议题是A总结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 B探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作出人民公社化的决定111953年中共中央通过的一份决议指出:领导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由低级到高级,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点到面;就能够引导农民群众在开始是一部分,随着将是大部分,而最后将是全部跟着我们走向社会主义”。通过此决议的目的是A动员农民打土豪分田地 B推动农业合作化运动C鼓励农民加入人民公社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21958年,红旗杂

7、志转引毛泽东的话说:“我们的方针,应该有秩序地把工、农、学、商、兵组成为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这反映出当时党和政府A要变革生产关系,尽快实现“一五”计划的指标B要加强民族凝聚力,应对严峻的国际形势C忽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D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改革生产关系13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农村的生产关系中已经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D经济建设的速度忽视了客观规律14英国卫报登载的专栏作家

8、马丁雅克的文章指出:“那一年(1978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段完全不同的历史。中国的转变已经使世界的重心东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1978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B1978年,中国已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1978年,中国做出的决策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路D1978年,中国改变了社会性质15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我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下图不能说明()A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比重明显下降B城市个体及其他企业成分占有较大比重C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向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转变D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完成,没有必要深化1620世纪

9、9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对外开放沿海、沿边、沿江、沿路的“四沿战略”。其中为实施“沿江”战略而采取的重大措施是A开放港口城市 B开辟经济开放区C浦东的开发开放 D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17报纸杂志、电影电视、互联网等传媒手段反映了近现代社会信息传播媒介的演变。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报刊是印刷媒介,是最早的大众传播媒介 B影视是音像媒介,在工业社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C互联网是电子媒介,是信息社会的一个标志性的信息传播手段 D这三类媒介从技术层面上说是一个逐渐替代的过程18有人写诗描述19世纪八十年代初出现于上海的一种新事物:“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称德律风。沪上巨商装设广,几如面话一堂中。”“此器

10、”应是A电灯 B电报 C电话 D电视19在中国近现代,有这样一种男式服饰,它有五粒纽扣,代表五权分离和五族共和,它的四个 口袋,代表礼义廉耻,它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是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它被定名为A长袍马褂 B中山装 C西装 D列宁装20“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子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辛亥革命21英国棉织品在17841786年间仅占英国出口总额的6%,但到19世纪初就占到了42.3%。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

11、新航路开辟后意大利衰落B纺织技术的进步C世界棉纺织品需求量增长D英国在殖民斗争中获胜22在16世纪20年代,英国只有约1/4的人口依靠工资生活,到1688年上升到1/3,而到1851年则到达4/5。下列对此的解读中,正确的是A工资劳动者数量变化反映了工厂日益普及B劳资对立的趋势贯穿了工业革命的全过程C工人阶级对资本家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减弱D生产组织形式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关系变化2319世纪上半期一位到过英国的法国人颇有感慨地说:“像英国这样的一个贵族国家却成功地为人民提供物品,而法国这样一个民主国家,却只会为贵族而生产”,此话含义是A肯定英国的工业革命B批评英国是封建国家C肯定法国是民主国家D批判

12、法国贵族的特权24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 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 B人口爆炸性增长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D各国间交往密切25人们在历史研究时,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人口则以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以上说法的排列是A欧洲发

13、现;美洲文明相遇;会球史观侵犯 B欧洲文明相遇;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2616世纪的一位英国人曾说过,以前的农民及其一家都睡在地板上,厨房里仅有一两口锅;而到16世纪末,一位农夫可能拥有“在橱柜里摆有一套精致的锡铅合金餐具,三四张羽绒床,好几套床罩和挂毯,一个印制的盐罐,一罐酒以及一打羹匙。”这一现象说明A工业化推动了农业的商品化 B世界性的贸易体系开始形成C商贸中心转移推动了英国经济快速发展D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27新格拉纳达是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到18世纪,其黄金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

14、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A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B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C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D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28近代西方某航海家在其航海日志中写到,“两位陛下决定派我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国神圣宗教的经验,便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这位航海家应该是A哥伦布 B麦哲伦 C达伽马 D迪亚士29下表是英国工业化初期,劳动力在三大产业的分布情况,对此分析正确的是不列颠劳动力的分布(18011901单位:%) 年 份180118511901农、林、渔35921787第二产业(制造业,矿业和建筑业)297429463第三产业345355451(资料迪恩、科尔:英国的经济发展,16881957,剑桥1964年版,第142页。)A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直接向第三产业转移B第二产业始终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C劳动力转移速度完全受工业化程度影响 D劳动力转移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301839 年,英国皇家委员会的一项报告指出:“我们调查发现,大面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