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3929795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1. 下列物质,哪一种不是植物激素( )A. 脱落酸 B. 吲哚乙酸 C. 丙酮酸 D. 赤霉素【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植物激素主要包括吲哚乙酸、脱落酸、乙烯、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等五大类;丙酮酸是细胞呼吸的中间产物,是糖、蛋白质相互转化的中间物质,不属于植物激素。考点:考查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点评:难度较小,熟记植物激素的种类。2.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A. 尖端、尖端、尖端B. 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C. 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部分D. 尖端、尖端下面的部

2、分、尖端【答案】B【解析】胚芽鞘的尖端能够产生生长素,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弯曲生长的部位是尖端下部的一段,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考点定位】生长素与植物的向光性3.温特通过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向光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下列对温特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温特将吲哚乙酸命名为生长素B. 放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的胚芽鞘是实验组C. 放未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的胚芽鞘是对照组D. 该实验中琼脂块上所放的胚芽鞘尖端的数量为无关变量【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以温特的实验为依托,考查学生对实验过程及其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详解】1928年,温

3、特所做的实验流程是: 实验组:将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某一侧,结果胚芽鞘向未放琼脂块的一侧弯曲生长;对照组:未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空白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某一侧,结果胚芽鞘不弯曲,不生长。可见,该实验的自变量为琼脂块是否与胚芽鞘尖端接触过,琼脂块上所放的胚芽鞘尖端的数量为无关变量该实验证明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温特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并将其命名为生长素。综上分析,A错误,B、C、D正确。【点睛】本题借助科学发展史进行考查,理解与生长素的发现有关的实验过程、结果及其实验结论的形成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4.如图是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部分实

4、验示意图。下列关于这些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A. 实验一证明了感受单侧光刺激的是胚芽鞘尖端,而不是尖端以下B. 实验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C. 实验三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会造成胚芽鞘的弯曲生长D. 实验四说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生长素【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以“实验示意图”为依托,考查学生对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相关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能力。【详解】分析图示可知:实验一的自变量为尖端是否感光,感光向光弯曲生长,否则直立生长,因此证明了感受单侧光刺激的是胚芽鞘尖端,而不是尖端以下,A正确;实验二中,无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尖端与

5、下部用琼脂片隔断的胚芽鞘可以生长,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B正确;实验三的自变量为尖端所放置的位置,结果胚芽鞘向放置尖端的对侧生长,证明了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会造成胚芽鞘的弯曲生长,C正确;实验四将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未放琼脂块的一侧弯曲生长,但因缺乏“将未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空白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的对照组,没有排除琼脂块的作用,所以“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温特将其命名为生长素)”的实验结论的得出是不严密的,D错误。【点睛】根据各实验的处理来确定自变量,进而判断实验组和对照

6、组;再找出实验中各种变量,并对变量的控制方法或检测方法进行深入理解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应建立起“自变量和无关变量会影响因变量(即实验结果),但实验结论应该描述为自变量导致因变量(即实验结果)的产生”这一对实验结果进行描述的基本模式。生长素发现的经典实验的实验结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明确:生长素分布是否均匀;含量的是否发生变化;生长与弯曲状况等。5.如图为研究生长素(IAA)产生部位及运输方向的实验,初始时,琼脂块中不含IAA,下列对实验结果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琼脂块中都有IAA,B. 琼脂块中都有IAA,C. 琼脂块中都有IAA,D. 琼脂块中含有的IAA分别与中的相等【答案】B【解析】

7、试题分析: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能从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移动,但由于胚芽鞘尖端中间有不透水的云母片隔着,使生长素不能向背光一侧移动,因此。胚芽鞘的尖端是感光部位,因此没有尖端存在的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均匀向下运输,因此。由于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因此和中均不含生长素。B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运输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6.在生物体内,下列生理活动只能单向进行的是A. 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 B. 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C. 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 D. 活细胞内ATP与A

8、DP的转化【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以只能“单向”进行的生理过程为情境,考查学生对质壁分离、生长素的极性运输、血糖调节、ATP与ADP的转化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移动是双向的,单位时间内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由细胞液渗透至细胞外液的数量多于由细胞外液透过原生质层渗透至细胞液的数量,细胞表现为失水, A错误;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B正确;当血液中的血糖浓度偏高时,机体通过调节作用,葡萄糖合成肝糖原的过程加快,当血液中血糖浓度偏低时,肝糖原会水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中,因此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可双向进行,C错误;ATP的化

9、学性质不稳定,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水解,形成ADP和Pi,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ADP在有关酶的催化下,可以接受能量,同时与一个游离的Pi结合,重新形成ATP,因此活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可双向进行,D错误。【点睛】解答此题,除了需要学生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外,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善于进行横向联系,即对教材中与某一知识有关的内容横向辐射,进行归纳。例如本题,可以“双向或单向”进行的生理过程为中心,进行横向辐射。7.为了研究单侧光引起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原因,科学家曾做了下列实验:切取燕麦胚芽鞘的顶端,按下图所示分别插入云母片;把A和B分别置于完整的琼脂

10、块上,C和D分别置于中间分开的琼脂块上;再把A放在暗处,B、C、D沿箭头方向照光。若A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相对值为100,则B、C和D的各值如图所示。下述关于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的结论,错误的是()A. 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合成B. 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C. 生长素从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横向运输D. 背光一侧生长素合成得多,向光一侧生长素合成得少【答案】D【解析】A和B胚芽鞘下面的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几乎相等,说明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合成,不受云母片插入的影响,A正确;C和D的自变量为插入的云母片是否将胚芽鞘的尖端完全阻隔,结果C和D胚芽鞘下面的两个琼脂块中生长素的总含量相等,但D胚

11、芽鞘下面的左侧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明显大于右侧,且与A对比,说明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生长素从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横向运输,B、C正确,D错误。8. 有关生物体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 )A. 摄入高糖食品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B. 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C. 病毒感染人体T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清除病毒D. 单侧光照植物体生长素重新分布向光弯曲【答案】C【解析】A摄入高糖食品会使人体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的作用是降低血糖浓度,从而使血糖浓度回落,A正确;B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到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调节

12、作用,使机体体温维持相对稳定,B正确;C病毒感染引起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在体液免疫过程中人体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出的浆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与病毒结合,形成沉淀,再由吞噬细胞吞噬处理,从而将病毒清除,C错误;D单侧光下,植物茎部尖端处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导致背光侧生长素含量高,促进伸长作用明显,植物表现为向光弯曲生长,D正确。【考点定位】血糖平衡、体温调节、免疫调节及植物激素调节【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有血糖平衡、体温调节、免疫调节及植物激素调节等相关问题,所以必须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采用逐项分析和排除的方法综合作答。9. 在一个切去尖端的燕麦胚

13、芽鞘上放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用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只生长不弯曲,这一现象说明( )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由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生长素能由顶端运输到下部A. B. C. D. 【答案】C【解析】胚芽鞘生长,说明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并且能由顶端向下运输,给予单侧光照,胚芽鞘不弯曲,说明云尖端后的胚芽鞘不能感受光刺激,即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尖端。【考点定位】植物激素调节10.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处理甲图中A端,不可能

14、在甲图中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B. 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C. 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D. 处理甲图中的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答案】C【解析】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即甲图的A到B。所以处理甲图中A端可以在甲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A错误;处理甲图中B端,不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D错误;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即乙图的B到A。处理乙图中的A端,不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B错误;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C正确。11.如图所示,用燕麦胚

15、芽鞘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 )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没有尖端的燕麦胚芽鞘左侧,使其基部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左侧多,所以能引起燕麦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正确;由于胚芽鞘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所以用不透光的锡箔套套在的胚芽鞘尖端,不能感受到单侧光的刺激,因而直立生长,错误;由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胚芽鞘的尖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在的胚芽鞘尖端,其尖端的生长素在单侧光的刺激下,不能横向运输,因而只能直立生长,错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在胚芽鞘的右侧,使右侧生长素不能向基部运输,导致左侧基部生长素浓度大于右侧的,因而能引起燕麦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正确;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在胚芽鞘的尖端下面,则生长素不能运输到基部,不能促进基部生长,因而燕麦胚芽鞘不生长,错误所以引起燕麦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只有故选:D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1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