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填空题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1391467 上传时间:2017-10-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填空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外科填空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外科填空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填空题(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填空题1、 外科感染是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包括创伤、烧伤、手术、器械检查等并发的感染) ,按病菌种类可分为(非特异性感染) 、 (特异性感染)2、 休克一般分为(低血容量性) 、 (感染性) 、 (心源性) 、 (神经性) 、(过敏性) ,把(创伤)和(失血)引起的休克归于低血容量性休克;其中外科最常见为(低血容量性) 、 (感染性)3、 外科学的研究范畴包括(损伤) 、 (感染) 、 (肿瘤) 、 (畸形) 、 (其他性质的疾病)4、 血钾的正常值是(3.55.5mmol/L) ,低血钾症最早的临床表现是(肌无力)5、 破伤风是可以预防的,被动免疫法是使用(破伤风抗毒素) ,剂量一般为(

2、15003000U) ;自动免疫,用(破伤风类毒素) ,剂量为(0.5ml)6、 细胞外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是(钠离子) 、最主要的阴离子是(氯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和蛋白质) 、细胞内液中最主要阳离子是(钾离子、镁离子)、最主要阴离子是(磷酸二氢根 HPO4、蛋白质)7、 非特异性感染中,主要临床局部症状是(红) 、 (肿) 、 (热) 、 (痛) 、 (功能障碍)8、 血液中最重要的缓冲系统是(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HCO3-/H2CO3) ,两者比值是(20:1) ,只要比值稳定,就能维持血浆的 PH 值为(7.357.45)1、 创伤修复分为(局部炎症反应阶段) 、 (细胞增殖分化和肉芽组织生成

3、阶段) 、 (组织塑形阶段)2、 人体体液主要成分是(水、电解质) ,成年男性,液体总量占体重(60) ,女性占(50) ;其中细胞内液男性约占体重(40) ,女性占(35) ;细胞外液两者均占(20) ,其中(5)为血浆, (15)为组织间液3、 脱水可分(高渗性) 、 (等渗性) 、 (低渗性)三种,其中外科最常见(等渗性)4、 有效循环血容量依赖于(血容量) 、 (心排血量)和(周围血管张力)5、 破伤风预防包括(彻底清创) 、 (改善局部循环)和(人工免疫)6、 感染的三种结局7、 人体体液的主要成分(水、电解质) ,细胞外液占(20) ,组织间液占(15) ,血浆占(5) ,细胞外液

4、中主要阳离子(钠离子) ,主要阴离子(氯离子、碳酸氢根离子、蛋白质)8、 休克是一个由多种病因引起,但最终共同以(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 、(组织灌注不足) 、 (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综合征9、 CVP 代表(中心静脉压)压力,当 CVP5cmH2O 时,代表了(血容量不足)10、 抗菌药物的选择与应用,根据临床经验用药:(结合感染部位分析) 、(局部情况也可提供参考) 、 (结合病情分析)三种情况可供参考1、 体液平衡及渗透压的调节,体液的正常渗透压是通过(下丘脑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系统)来恢复和维持;血容量的恢复和维持是通过(肾素醛固酮系统)2、 体液平衡失调可有

5、3 种表现(容量失调) 、 (浓度失调) 、 (成分失调)3、 水钠代谢紊乱的类型(等渗性缺水) 、 (低渗性缺水) 、 (高渗性缺水) 、(水中毒)4、 低渗性缺水中缺(钠) ,血钠浓度小于(135mmol/L) ,高渗性缺水,血钠浓度大于(150mmol/L)5、 低钾血症典型的心电图表现早期出现(T 波降低、变平或倒置) 、 (ST 段降低) 、 (QT 间期延长) 、 (U 波) ;高钾血症典型心电图表现(T 波高而尖)、 (Q-T 间期缩短) ,当血钾浓度大于 6.5mmol/L 时,出现(P 波波幅下降)、 (QRS 增宽) 、 (P-R 间期延长)6、 人体酸碱平衡的维持依赖于(

6、体内缓冲系统和肺及肾的调节) ;代谢性中毒由于体内(HCO3-)增多引起7、 休克的特殊监测包括(中心静脉压) 、 (肺毛细血管楔压) 、 (心排出量 CO和心脏指数 CI) 、 (动脉血气分析) 、 (动脉血乳酸盐测定) 、 (胃肠粘膜内PH 值监测) (DIC 监测)8、 CVP 代表(中心静脉压) ,CVP5cmH2O 时代表(血容量不足)9、 有效循环血量依赖于(血容量) 、 (心排血量) 、 (周围血管张力)10、 DIC 的诊断指标:(血小板计数低于 80109/L) 、 (凝血酶原时间比对照组延长 3S 以上) 、 (血浆纤维蛋白原低于 1.5g/L 或呈进行性降低) 、(3P

7、即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阳性) 、 (血涂片中破碎红细胞超过 2)11、 外科感染按病程区分(急性) 、 (亚急性) 、 (慢性)12、 感染的治疗措施(消除感染病因和毒性物质) 、 (制止病菌生长) 、 (增强人体抗感染能力) 、 (促使组织修复)13、 非特异性感染的结局(炎症好转) 、 (局部化脓) 、 (炎症扩展) 、 (转为慢性炎症)14、 (彻底清创)是预防创伤后(气性坏疽)的主要方法,污染严重的伤口应用(3H2O2)冲洗,并应(开放创口)15、 破伤风治疗包括(清除毒素来源) 、 (中和游离毒素) 、 (控制和解除痉挛) 、(保持呼吸道通畅) 、和(防治并发症)16、 破伤风产生(

8、2)种毒素, (破伤风痉挛毒素)引起本病主要症状,另一种(溶血毒素)有损害局部组织的作用17、 外科应用抗菌药物原则(抗菌药物不能代替外科处理) 、 (更不能依赖抗菌药物而忽视无菌操作)18、 外科抗菌药物选用原则(结合感染部位分析) 、 (局部情况也可供参考) 、(结合病情分析) 、 (根据细菌学调查) 、 (药物敏感试验)19、 创伤分类方法,常见有(致伤因素) 、 (受伤部位) 、 (伤后皮肤完整性) 、(伤情轻重)20、 创伤后免疫功能紊乱的机制较为复杂,一般认为与(免疫抑制因子) 、(免疫抑制细胞) 、 (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网络紊乱)有关21、 组织修复的基本过程(局部炎症反应阶段) 、 (细胞增殖分化和肉芽组织生产阶段) 、 (组织塑性阶段)22、 创伤并发症(感染) 、 (休克) 、 (应激性溃疡) 、 (凝血功能障碍) 、 (器官功能障碍) 、 (脂肪栓塞综合征)23、 必须优先抢救的急症包括(心跳呼吸骤停) 、 (窒息) 、 (大出血) 、 (张力性气胸) 、 (休克)24、 常见急救技术(复苏) 、 (通气) 、 (包扎) 、 (止血) 、 (固定) 、 (搬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