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总结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1391463 上传时间:2017-10-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总结(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颈内静脉置管的护理及中心静脉压测定1、 妥善固定导管,做好标记。每四小时检查一次,防止导管移位。2、 避免导管扭曲、折叠、受压,告知病人翻身避免积压。3、 每天消毒静脉穿刺部位、更换敷料,观察、记录插管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一旦发生,应及时拔出导管。4、 保持通畅,输液结束时,可用肝素稀释液封管,以防导管内血栓形成,长期输液者每日用肝素稀释液冲管。注意:1、 排尽管道内气体,防止气泡进入体内形成气拴。2、 体位改变,应重新测定零点(零点测定:将零点测量器放在床旁,指针对准患者右侧腋中线第四肋间,然后根据这一高度调整) 。3、 静脉压测量管道内不得输入血管活性药物。4、 注意保持管道通

2、畅。每次测压后倒流入导管的血迹,应冲洗干净。二、气管插管的护理:1、 病人的头部稍后仰,协助其每 12 小时转动变换头部位置,避免导管压迫咽喉部及头皮压伤。2、 妥善固定导管,避免导管随呼吸运动上、下滑动而损伤气管粘膜;标明导管插入深度,随时检查导管位置,以及时发现导管有无滑入一侧支气管或滑出。3、 选择合适的牙垫,应比导管略粗,避免病人咬扁导管,影响气道通畅。4、 保持导管通畅,及时吸出导管、口腔及鼻腔内的分泌物;定时雾化吸入,防止痰液粘稠不易吸出。5、 保持口腔清洁,定时做好口腔护理,用 3%双氧水和清水冲洗口腔,防止口腔溃疡。6、 气管套囊每隔 34 小时放气 35 分钟,防止套囊对气管

3、粘膜的长时间压迫。放气前,吸净口腔和咽部的分泌物。放气后,套囊以上的分泌物可流入气管,应经导管吸出。重新充气时应避免压力过高。7、 若气道阻力大或导管过细、无效腔气量大,可将留在口腔外的过长导管剪掉。8、 拔除气管插管后,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注意有无会厌炎、喉水肿、喉痉挛等并发症发生,并经鼻导管或开放式面罩给予吸氧,以防低氧血症。三、气管切开的护理:1、 固定导管的纱带要松紧适当,以容纳一手指为宜。2、 支撑与呼吸机管道相连处的管道,以免重力作用于导管,引起气管受压而造成气管粘膜坏死。3、 导管套囊适当充气,防止漏气或因压力过高而影响气管粘膜血液供应。4、 切口周围的纱布每日 2 次定时更换,

4、保持清洁干燥;经常检查切口及周围皮肤有无感染、湿疹等;局部涂抗生素软膏或用凡士林纱布;若使用金属带套囊导管,其内套管每日取出、消毒 2 次。5、 套囊充气放气同气管插管。6、 拔出气管导管后,及时清除窦道内分泌物,经常更换纱布,使窦道逐渐愈合。四、甲状腺术后体位和引流:病人回病室后去枕平卧位。手术野常规放置橡皮片或引流管引流 2448 小时,便于观察切口内出血情况和及时引流切口内的积血,预防术后气管受压。待病人血压平稳或全麻情形后取半坐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注意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的量及性质。五、乳腺癌引流管的护理乳房切除术后,皮瓣下常规放置引流管,以及时引流皮瓣下的渗液和积气,使皮瓣紧贴创面,

5、避免坏死、感染,促进愈合。护理时应:1、 妥善固定引流管,病人卧床时固定于床旁,起床时固定于上身衣服。2、 保证有效的负压吸引,每小时逆向挤压引流管或负压吸引器。3、 观察引流液色、质、量并记录,术后 12 天,每日引流血性液体约 50100ml,以后逐渐减少;术后 45 天,皮瓣下无积液、创面与皮肤紧贴即可拔管。若拔管后仍有皮下积液,可在严格消毒后抽液并局部加压包扎。4、 引流过程中若有局部积液、皮瓣不能紧贴胸壁且有波动感,应报告医师,及时处理。六、肠瘘非手术治疗的负压引流的护理:1、 负压引流的护理 瘘口内放置持续负压吸引管和滴液管,以充分稀释、引流溢出的肠液,减少肠液对瘘口周围组织的侵蚀

6、,利于炎症、水肿消退、肉芽组织生长,从而促进瘘口愈合。2、 调解负压大小:根据肠液粘稠度、流出量调整。一般负压以 4kPa 或更低些为宜。但肠液粘稠、流出量大时,负压可略大些,最高可达 6.6kPa。但应避免负压过小导致引流不充分或过大造成肠粘膜损伤、出血。3、 调解冲洗液的速度:冲洗的目的是保持引流管内湿润,防止分泌物干涸成结痂状妨碍引流。肠液稠厚、流出量多、刺激性强时,应加快冲洗速度。一般每日的冲洗液量30005000ml 左右。冲洗液位等渗盐水。4、 观察记录冲洗液量及肠液量:肠液量的计算是 24 小时引出液总量减去以冲洗得等渗盐水量。多发瘘需同时冲洗和引流时,冲液瓶和吸引瓶应做标记,以

7、便分别观察和记录。5、 保持引流管通畅:及时清除双套管内的堵塞物,可将双套管的内管取出清洗,或缓慢作顺时针方向旋转松动外套管,若无效,另行更换双套管。七、结肠造口的护理:1、 造口开放前的护理:用凡士林或生理盐水纱布外敷结肠造口,外层敷料渗湿后应及时更换,防止感染。注意有无因张力过大、缝合不严、血运障碍等原因导致肠段回缩、出血、坏死。2、 保护腹壁切口:结肠造口一般于术后 23 天开放。开放后取侧卧位,用塑料薄膜将腹壁切口与造口隔开,以防流出的稀薄粪便污染腹壁切口,导致感染。3、 正确使用造口袋,保护造口周围皮肤:选择袋口合适的造口袋。袋口对准造口贴紧,袋囊朝下,用有弹性的腰带固定造口袋。更换

8、造口袋,当造口袋内充满三分之一排泄物,须及时更换。先用中性皂液或 0.5%氯已定(洗必泰)溶液清洁造口周围皮肤,再涂上氧化锌软膏,防止皮炎和皮肤糜烂;观察造口周围皮肤和有无红、肿、破溃等现象。除使用一次性造口袋外,病人可备 34 个造口袋用于更换,使用过的造口袋可用中性洗涤剂和清水洗净,或用 1:1000 氯已定(洗必泰)溶液浸泡 30 分钟,擦干、晾干备用。4、 饮食指导: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物中毒等原因引起腹泻。避免进食胀气性或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避免食用引起便秘的食物。5、 预防并发症:造口处拆线愈合后,每日扩肛一次,防止造口狭窄。观察病人有无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

9、阻症状。若进食后 34 天未排便,可将导尿管插入造口不超过 10cm、灌肠,常用液体石蜡或肥皂水,注意压力不能过大,以防肠道穿孔。6、 帮助病人正视并参与造口的护理:观察病人是否出现否认、哀伤或生气的情绪反应,鼓励病人及家属说出对造口的感觉和接受程度。促使病人以正向且接受的态度处理造口,避免出现厌恶情绪。护理过程中注意病人的隐私和自尊。鼓励家属参与病人造口的护理。协助病人逐步获得独立护理造口的能力:先让病人正视造口,讨论自我照顾的注意事项,教导处里的步骤;当病人达到预定目标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向病人及家属解释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可逐渐适应造口并恢复正常生活、参加适量的运动和社交活动。八、三腔管

10、的护理:1、 准备: 置管前检查三腔管有无老化、漏气,向病人解释放置三腔管的目的、意义和方法,取得病人的配合;先往食管气囊和胃管气囊各充气约 150ml 和 200ml,观察充盈后的气囊是否膨胀均匀、弹性良好,再将气囊置于水下,证实无漏气后,即抽空气囊,并分别作好标记备用。2、 插管方法:管壁上涂液体石蜡后,从病人一侧鼻孔轻轻把管插入;边插边嘱病人做吞咽动作,直至插入 5060cm,用注射器从管内抽到胃液后,向胃气囊注入150200ml 空气,用止血钳夹注管口,将管内向外拉提,感到不再被拉出并有轻度弹力时,利用滑车装置在管端悬吊以 0.5kg 重物作牵引压迫。然后抽取胃液观察止血效果,若仍有出

11、血,再向食管气囊注入 100ml150ml 空气以压迫食管。置管后,胃管接胃肠减压器或用生理盐水反复灌洗,观察胃内有无新鲜血液吸出。若无鲜血且脉搏、血压逐渐稳定,说明止血已制止。3、 置管后护理:病人取头侧位,及时清除口腔、鼻咽腔分泌物,防止吸入性肺炎。用液体石蜡润滑鼻腔,保持粘膜湿润;观察调整牵引绳松紧度,防止鼻粘膜及口部长期受压发生糜烂、坏死;三腔管压迫期间应每 12 小时放气 2030 分钟,使胃粘膜局部血液循环暂时恢复,避免粘膜因长期受压而糜烂、坏死。观察、记录胃肠减压引流液的量、色、泽,判断出学是否停止,这是决定紧急手术与否的关键。床边备剪刀,若气囊破裂或漏气,气囊可上升阻塞呼吸道,

12、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应立即用剪刀将三腔管剪断。拔管:三腔管防止时间不宜超过 3 日,以免食管、胃底粘膜长时间受压而缺血、坏死。气囊压迫 4872 小时后可考虑拔管。先放松牵引,彻底抽出气囊内气体,继续观察 24小时,若无出血,让病人吞服液体石蜡 3050ml,缓慢,轻巧的拔出三腔管;若气囊压迫48 小时后,胃管内仍有新鲜血液抽出,说明压迫止血无效,应做好紧急手术止血的准备。九、T 管引流的护理:主要目的:引流胆汁;胆总管切开后,可引起胆道水肿,胆汁排出受阻,胆总管内压力增高,胆汁外漏可引起胆汁性腹膜炎、隔下脓肿等并发症。引流残余结石:将胆囊管及胆囊内残余结石,尤其是泥沙样结石排出体外;术后亦

13、可经 T 管溶石、造影等。支撑胆道:避免术后胆总管切口瘢痕狭窄、管腔变小、粘连狭窄等。1、 妥善固定: 术后除用缝线将 T 管固定于腹壁外,还应用胶布将其固定于腹壁皮肤。但不可以固定于床上,以防因翻身、活动、搬动时牵拉而脱出。对躁动不安的病人应由专人守护或适当加以约束,避免将 T 管拔出。2、 保持有效引流:平卧时引流管的高度不能高于腋中线,站立或活动时应低于腹部切口,以防胆汁逆流引起感染。若引流带的位置太低,可使胆汁流出过量,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T 管不可受压、扭曲、折叠,经常予以挤捏,保持引流通畅。若术后 1 周内发现阻塞,可用细硅胶灌插入管内行负压吸引。1 周后,可用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

14、 8 万 U低压冲洗。3、 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状:正常承认每日的胆汁分泌量为8001200ml,呈黄色或黄绿色,清凉无沉渣。术后 24 小时内引流量约为 300500ml,恢复饮食后,可增至每日 600700ml,以后逐渐减少至每日 200ml 左右。术后 12 天胆汁呈混浊的淡黄色,以后逐渐加深、清亮,呈黄色。若胆汁突然减少甚至无胆汁流出,则可能有受压、扭曲、折叠、阻塞或脱出。应立即检查,并通知医师及时处理。若引流量多,提示单到下端有梗阻的可能。4、 预防感染:严格无菌操作。长期带 T 管者,应定期冲洗,每周更换无菌引流带。引流管周围皮肤每日以 75%酒精消毒,管周垫无菌纱布,防

15、止胆汁浸润皮肤引起发炎、红肿。行 T 管造影后,应立即接好引流管进行引流,以减少造影后的反应和激发感染。5、 拔管:一般在术后 2 周,病人无腹痛、发热、黄疸消退,血象、血清黄疸指数正常,胆汁引流量减少至 200ml、清亮,胆管造影或胆道镜证实胆管无狭窄、结识、异物、胆道通畅,夹管实验无不适时,可考虑拔管。拔管前引流管英发开 23 日,使造影剂完全排出,拔除后残留窦道用凡士林纱布填塞,12 日内可自行闭合。十、急性胰腺炎的腹腔双套管引流护理:1、 持续腹腔灌洗,以稀释腹腔内渗出物,可在生理盐水内加抗生素,维持 2030滴/min 为宜,冲洗液现配现用。2、 保持通畅,维持一定的负压,但吸引力不

16、宜过大,以免损伤内脏组织和血管。若有坏死组织脱落、稠厚脓液或血块堵塞管腔,可用 20ml 生理盐水缓慢冲洗,无法疏通时在无菌条件下更换内套管。3、 观察并准确记录 24 小时引流液的色、质、量;引流液开始为暗红色浑浊液体,内含血块及坏死组织,23 天后颜色渐淡,清凉。若引流液呈血性,并有脉速和血压下降,应考虑大血管受腐蚀破裂,继发出血,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并积极做好紧急手术的准备;若引流液含有胆汁、胰液或肠液,应考虑胆瘘、肠瘘或胰瘘的可能。4、 动态监测引流液的胰淀粉酶值并作细菌培养。5、 保护引流管周围皮肤:局部涂氧化锌软膏,防止胰液腐蚀。6、 拔管护理:病人体温正常并稳定 10 天左右,血白细胞计数正常,腹腔引流液少于 5ml/d,引流液的淀粉酶值正常后可考虑拔管。拔管后注意拔管处伤口有无渗漏,若有渗出应及时更换敷料。十一、脑室引流:是经颅骨钻孔或椎孔穿刺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