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电设备检修技术规范(供电).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3858512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5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机电设备检修技术规范(供电).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煤矿机电设备检修技术规范(供电).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煤矿机电设备检修技术规范(供电).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煤矿机电设备检修技术规范(供电).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煤矿机电设备检修技术规范(供电).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机电设备检修技术规范(供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机电设备检修技术规范(供电).(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通用部分2.1 机械通用部分2.1.1 紧固件2.1.1.1 螺纹连接件和锁紧件必须齐全、牢固可靠。螺栓头部和螺母不得有铲伤、棱角严重变形。螺孔乱扣、滑扣时,允许扩孔,增大螺栓直径,但不能因扩孔而影响被扩工件的机械强度和工作性能。2.1.1.2 螺母必须拧紧,拧紧后螺栓的螺纹应露出螺母13个螺距,不得在螺母下加多余的垫圈来减少螺栓露出长度。2.1.1.3 螺栓不得弯曲,螺纹损伤不得超过螺纹工作高度的1/2,且连续不得超过一周。连接件螺栓的螺纹旋入孔内长度不得小于螺纹直径的1.5倍。沉头螺栓拧紧后,沉头部分不得凸出连接件的表面。2.1.1.4 螺纹表面必须光洁,不得用粗制螺纹代替精制螺纹。2

2、.1.1.5 同一部位的紧固件规格必须一致,材质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主要连接部位或受冲击载荷容易松动部位的螺母,必须使用防松螺母或其它防松方法。2.1.1.6 使用花螺母时,开口销应符合要求。使用止动垫圈时,包角应稳固;使用铁丝锁紧时,其拉紧方向必须和螺栓方向一致,接头应向内弯曲。2.1.1.7 弹簧垫圈应有足够的弹性(自由状态开口重叠部分不得大于垫圈厚度的1/2)。2.1.1.8 螺栓头部或螺母必须和相接触的部件紧贴。如该处为斜面时,应加相同斜度的斜垫。2.1.1.9 铆钉必须不生锈,不变形,紧固有效,铆接对口不得有错动痕迹。2.1.1.10 稳钉和稳钉孔相吻合,不松旷。2.1.10 密封件2

3、.1.10.1 密封件的拆装必须使用专用工具。各部密封件齐全完整,性能良好,不漏油。2.1.10.2重复使用或新更换的密封件,其质量应符合GB2452.1-92、GB9877.1-88的规定。2.1.10.3 浮动油封的密封环不得有裂纹、沟痕,必须成对更换,成对使用。2.1.10.4 更换密封件时,应检查密封件的性能,如发现发粘、变脆、变色时,不得使用。密封表面无损伤,油封骨架不变形。2.1.10.5 各部接合面的纸垫、石棉垫、耐油胶垫应平整,无褶皱,眼孔一致,符合原设计的尺寸和材质。2.1.10.6 油封弹簧松紧适宜,油封硬度应为邵氏8590度,在弹簧压力下其内径比轴颈小的压缩值应符合表21

4、101的规定。表21101 油封内径压缩值 mm油封内径名义尺寸309090180180油封内径比相应轴颈小1.52.02.02.52.53.02.1.10.7 “O”型密封圈松紧适宜,装在槽内不得扭曲、切边,保持性能良好。2.1.12 涂饰2.1.12.1 设备经过大修后均应涂刷防锈漆(已有防锈层者例外)。2.1.12.2 涂漆前,必须清除毛刺、氧化皮、粘砂、油污等脏物。2.1.12.3 特殊部位如油嘴、油杯、注油孔、油塞、防爆标志等部件的外表应涂红色油漆,以引起注意。在用设备上的油管、风管、水管,应分别涂不同颜色,以示区别。2.1.12.4 电动机涂漆颜色应与主机一致。2.2电气通用部分2

5、.2.1一般规定1 零部件齐全、完整,符合各项技术性能的要求。更换的零部件,其技术性能不得低于原设计的要求;2 设备外壳或隔爆面,必须进行防腐处理。处理方法:设备外壳可以喷或涂防腐漆;防爆加工面可以化学处理或定期涂防腐油脂;接线盒内壁和正常可能产生火花部分的金属外壳内壁,都必须均匀地涂耐弧漆;3 电气设备检修后,除按规定进行出厂试验外,并应按有关规定进行通电试验。通电试验时间一般不少于2h;4 设备检修后应带有铭牌,如铭牌数据有更改或字迹不清,应更换新铭牌。5 保护插件安装处,防止自行松脱的装置完整有效;6 检修中各项质良测定记录、试验记录、零部件检修记录和技术检验证明书等应随设备出厂,交使用

6、单位存档。2.2.2 紧固件规定1 紧固件材料应适用于外壳材料,除含轻金属外壳外,紧固件螺栓或螺母不允许用塑料或轻金属材料制造;2 紧固用螺栓、螺母和垫圈等应进行喷涂防腐漆、电镀或其它化学方法的防腐处理,不得有锈蚀;3 紧固用的螺栓、螺母须有防止松脱的措施。可根据设备部位的具体要求,采用加装弹簧垫圈、背帽或开口销等。弹簧垫圈的紧固程度以压平为合格,螺母的紧固程度应达到GB3836.1要求的力矩为合格,弹簧垫圈符合其性能要求;4 同部位的紧固件,其规格应一致;垫圈、弹簧垫圈的规格应与螺栓直径相适应;5 螺栓或螺钉没有垫圈而完全拧入螺孔时,螺栓或螺钉与螺孔底部应留有螺纹裕量;螺栓拧入螺孔的长度不小

7、于螺栓的直径(铸铁、铜、铝件不小于螺栓直径的1.5倍);6 螺母要上满扣为合格,一般螺栓长出螺母的扣数应在13扣范围内;7 设在护圈内的螺栓头或螺母的上端不得超出护圈的高度;8 设在护圈内的螺栓头或螺母,须使用由专用工具才能打开的装置;9 在防爆型专用标准中要求使用特殊紧固件,应按原设计要求配置。当采用可拆卸螺钉或螺栓紧固隔爆外壳的任何部件时,这些螺钉或螺栓孔不应穿透外壳壁。孔周围的金属厚度应不小于孔径的三分之一,且至少为3mm。2.2.3 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的通用要求执行GB/T121731990 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 第4部分 通用技术要求的规定。 2.2.4 隔爆接合面接合面的结构参数应符

8、合GB3836.22000类隔爆接合面结构参数的规定,详见表2241。1 快动式门或盖的隔爆接合面的最小有效宽度L须不小于25mm;2 靠外壳壁支撑的操纵杆或轴,其接合面宽度应不小于表2241规定的最小结合面宽度;3 如果操纵杆或轴的直径超过了表2241规定的最小接合面宽度,其接合面宽度应不小于操纵杆或轴的直径,但不大于25mm;4 当操纵杆与杆孔配合间隙因磨损而增大时,可采取在杆孔处嵌镶衬套等措施进行修复。特殊情况下,加设一个正常使用中不易磨损的封盖;5 在检修中除去隔爆接合面的法兰厚度,不得超过维修裕量的数值;6 隔爆接合面表面平均粗糙度Ra6.3m,操纵杆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a3.2m;7

9、 隔爆接合面有防锈措施,如电镀、磷化、涂204-1防锈油等,但不准涂油漆。表2241 类外壳隔爆接合面的最小宽度和最大间隙(注:类为煤矿用)接合面宽度与外壳容积V/cm3 对应的最大间隙mm 1)V100V100平面接合面和止口接合面6L12.512.5L2525L0.300.400.3500.400.50操纵杆和轴2)6L12.512.5L2525L0.300.400.500.400.50带滑动轴承的转轴3)6 L 12.512.5 L 2525 L 4040 L0.300.400.500.600.400.500.60带滑动轴承的转轴6 L 12.512.5 L 2525 L0.4500.6

10、00.7500.600.7501)对于操纵杆、轴和转轴,其间隙是指最大的直径差。2)对于旋转电机转轴的最小单边间隙应不小于0.075mm。3)带有滑动轴承的隔爆轴承盖的火焰通路长度,当转轴直径不大于25mm 时,应不小于转轴直径;当转轴直径大于25mm时,应不小于25mm。4)在确定带油封槽的轴承盖的火焰通路长度,其油封槽部分不应计算在内。2.2.5 螺纹隔爆结构1 螺纹的公差配合不低于GB/T-9145的7H/8g,螺距不小于0.7mm;2 螺纹的最小啮合扣数、最小轴向啮合长度符合表2251的规定。表2251 螺纹的最小啮合扣数、最小轴向啮合长度外壳净容积Vcm3最小轴向啮合长度mm最小啮合

11、扣数V100V1005.08.052.2.6 绝缘套管及增安型设备绝缘绕组极限温度2.2.6.1 绝缘套管在拆、接线中可能承受扭矩时,应安装牢固,保证所有部位不转动。能承受GB3836.12000中23.4.5规定的连接件扭转试验。2.2.6.2 绝缘套管应采用吸湿性较小的材料制成。对电压高于127V的电气设备,不得采用酚醛塑料制品。2.2.6.3 增安型电气设备在额定运行状态时,绝缘绕组的极限温度不超过表2261的规定。表2261 绝缘绕组的极限温度运行方式绕组类型测量方法不同绝缘材料等级的极限温度AEBFH额定运行 时所有绝缘绕组电阻法(R)温度计法(T)90801059511010013

12、0115155135单层绝缘绕组电阻法(R)温度计法(T)95951101101201201301301551552.2.7 接地连接件2.2.7.1 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铠装电缆的接线盒,必须设有外接地连接件,并标志接地符号“”。移动式电气设备,可不设外接地连接件,但必须采用具有接地芯线或等效接地芯线的电缆。2.2.7.2 设备接线空腔内部须设有专用的内接地连接件,并标志接地符号“”(在电机车上的电气设备及电压不高于36V的电气设备除外)。对不必接地(如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电气设备)或不必附加接地的电气设备(如金属外壳上安装金属导管系统),可不设内、外接地连接件。2.2.7.3 内、外接地连

13、接件的直径须符合下列规定:1 当导电芯线截面不大于35mm2时,应与接线螺栓直径相同;2 当导电芯线截面大于35mm2时,应不小于连接导电芯线截面一半的螺栓直径,但至少等于连接35mm2芯线的螺栓直径;3 外接线螺栓的规格,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功率大于10kW的设备,不小于M12;2)功率大于5kW至10kW的设备,不小于M10;3)功率大于250W至5kW的设备,不小于M8;4)功率不大于250W,且电流不大于5A的设备,不小于M6。本质安全型设备和仪器仪表类外接地螺栓能压紧接地芯线即可。4 接地连接件必须进行电镀防锈处理,其结构能够防止导线松动、扭转,且有效保持接触压力。5 接地连接件应

14、至少保证与一根导线可靠连接,导线截面积见表2271。6 在连接件中被连接部分含轻金属材料时,则必须采取特殊的预防措施(例如钢质过渡件)。表2271 接地导线截面积主电路导线每相截面积Smm2对应保护线最小截面积Smm2S16S16S3516S350.5S2.2.8 接线2.2.8.1 连接件和接地端子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并保证连接可靠,虽受温度变化、振动影响,也不应发生接触不良现象。2.2.8.2 如采用铝芯电缆,必须采用过渡接头,以免发生电腐蚀。2.2.9 隔爆设备的接线盒、增安型设备的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隔爆设备的接线盒、增安型设备的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2.2.9.1 不同电位的裸露导电部分之间的电气间隙,应符合表2291的规定,对外部导线连接时其最小值为3mm。表2291 电气间隙额定电压/V最小爬电距离mm最小电气间隙mm材料级别 1 1 a1U151.61.61.61.615U301.81.81.81.830U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