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湾滨海休闲带景观设计综述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3846667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湾滨海休闲带景观设计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深圳湾滨海休闲带景观设计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深圳湾滨海休闲带景观设计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深圳湾滨海休闲带景观设计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深圳湾滨海休闲带景观设计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圳湾滨海休闲带景观设计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湾滨海休闲带景观设计综述(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圳湾滨海休闲带景观设计连接城市与海湾15前 言深圳湾是离城市公共密集地区最近的自然生态系统。最人性化的城市空间与最自然化的生态群落相接,深圳湾是人与自然共生之湾、对话之湾。深圳湾滨海休闲带发展计划不是一个孤立的城市发展计划,须站在城市的立场,也须站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立场来分析和制定计划。“连接”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边界与边界的对话方式。“连接”成为这一地区的功能主题,城市空间的生长逻辑在这里全面展现给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引导城市发展的人和评价城市发展的人。被设计物化的深圳湾滨海公共休闲带,事实上提供的就是一个城市文化的表述机会。体验“连接”有可能成为深圳城市独特的城市生活方式。设计“连接”成

2、为有可能成为深圳城市的文化主题。实现“连接”,展开人类与大自然的友情对话。第一章解读深圳湾自然层面的关系深圳湾具有海湾与河口的双重生态特征,咸淡水汇合、是淡水生物和海洋生物的混杂的水域,是一个脆弱的生态系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田鸟类自然保护区(365公顷)和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加入拉姆萨湿地国际公约),是我国最主要的湿地之一,具有明显的原生景观优势,大面积的红树林和滩涂构成了湿地生态系统。深圳湾潮水周期为半日潮,低潮时的滩涂距离岸边1-2公里,是非常典型的海湾湿地,除保留的福田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和华侨城内湖还保留了部分原始岸线外,由于城市建设所进行的大规模的填海工程改变了原来的岸线和原生性

3、的湿地边缘,大面积的滩涂需进行湿地植物景观的修复,以适应城市对该地区的要求。 我们关注深圳湾区自然环境生态的可生长和可维持性。我们也关注城市发展与深圳湾生态的共生性,深圳湾是离城市公共密集地区最近的自然生态系统。环绕周边的深港城市功能区和内敛、围合的湾区尺度,将深圳湾塑造成一个完整的自然生态和城市人文生态景观合一的城市之湾。城市层面的关系深圳湾具有大尺度的围合感、开阔平静,是难得的河口型城市内湾。我们将深圳湾作为一个完整的景观体来判断,本地区构成了公共密集度较高的城市地区中最大尺度向海湾开敞的连续景观带,城市迎向海湾,海湾比邻城区,是最毗邻城市生活圈的自然生态开敞区从更广泛的地域形态和公共空间

4、结构分析,深圳湾是环海湾城市地区多条结构性绿化空间和公共活动轴线的汇聚地区。对城市的公共开放和影响程度,深圳湾滨海休闲带构成了最具活力、最有价值的、绵延的城市与自然海湾的边缘地带。地区层面的关系深圳湾作为珠江三角洲的一个特殊的自然“湾区”,在深港两地的经济、文化和城市空间的建设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深圳湾拥有的巨大尺度的自然开敞空间,是深圳和香港两地城市融入自然的最好的地方。从建立地区生态、景观安全格局的重要意义出发,深圳湾既是深港城市地区大公园系统的主体,也是城市领域与自然领域碰撞的边缘。深圳湾正是这两种发展潜力共同的载体地带。今天我们设计深圳湾滨海休闲带是本着主动的保护和有限利用深圳湾的生

5、态空间资源。第二章解读我们的城市深圳解读深圳城市值得关注的需求主体,是我们制定目标的基础: l 需求主体之一:迁徙的鸟类和深圳湾蔓延的湿地红树林鸟类和红树作为深圳湾生态要素的基本构成必须被关注,从今天我们可以预期的文化观来说,不能接受深圳湾没有鸟和红树林的事实;可持续的动植物生态环境存在着特殊的生命象征意义,我们需要保护和修复海湾生态湿地、创造安全、静谧的自然环境一个宜“栖”宜“生”的动植物生存环境。l 需求主体之二:城市人人们需要更加开敞和更人性化的城市公共空间,来舒缓人们来自紧张和快节奏工作和生活的压力。 人们希望从城市人口密集地区和建设地区能够有机会走向非密集和各种城市所拥有的生态景观地

6、区,亲近自然、找寻愉悦身心的场所一个宜“游”宜“思”的滨海或者邻山的休闲空间。 l 需求主体之三:城市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一个生活的容器、人们精神面貌的载体,也对深圳湾自然环境有所冀望和要求。城市需要在政治、经济、文化、特色、精神等方面体现城市鲜明的特色、展示特区文化精神的轮廓,表达城市与自然、城市与城市的和睦的关系,形成一个消除地域界限的完整的生态湾区。拥有海湾资源的深圳需要创造表现滨海城市特色的公共活动地区。深圳湾滨海休闲走廊应该成为城市旅游和城市文化脉络的出海口,并构成最具活力、最有价值的城市与自然相接的边缘地带。城市需要不断出现增加市民荣誉和自豪感的公共空间,并使之成为城市的新

7、名片和文化新焦点。需要通过有效的视觉设计解决深圳湾滨海大面积滩涂的景观问题,创造从陆地到湾区水面的湿地生态景观;同时创造深圳湾夹角地区从陆地(滨海道与西部口岸陆地之间的对望景观)。第三章我们的设计原则设计和确定15公里长的深圳湾滨海休闲带的边界特征是我们设计工作的基础,认识可能的滨海的社会活动方式及其活动的时间周期,是我们进行滨海休闲带景观设计工作需要遵循的思想逻辑,以设计与城市、自然环境连接的多种可能性。一、 生态原则 维持原生海湾生态环境是环深圳湾地区进行城市建设的基本门槛。二、 边界原则 “边界”包含着领域。设计和界定深圳湾的功能角色分工是实现“连接”的基础性工作。l 物质间的边界认识和

8、尊重城市与自然物质要素在各级尺度上的边界,有助于组织和安排城市的活动。l 生物的边界一个生态系统最丰富的部分位于不同生态环境之间的界面,包括人、动物与植物的适宜生态。l 社会的边界都市到自然、生活到娱乐、工作到娱乐、社区成员的混合是城市活力的源泉。二、适应自然和社会运动周期的原则 应对自然和社会需求的客观变化周期是设计科学和理性的,l 潮汐的周期l 淡水的注入:决定于降雨的周期;源于城市的排放,治理城市的排水系统,维护深圳湾全面的生态系统。l 城市活动利用的要素1、自然周期:利用四季不同的温度,四季不同的风向,四季不同的动物景象、四季不同的植物季象等自然的周期。2、社会的周期(1)日常工作/娱

9、乐的周期(2)周末娱乐活动的周期(3)固定的节假日活动(4)季节性的活动三、连接的原则人与自然同生态的深圳湾,深圳与香港同环抱的深圳湾。 “水”相对于“陆”,连接中介为“湿地植被”的组织 。“城市”相对于“海湾”,连接中介为“公共岸线”的设计。实现“连接”,开始城市与大自然的友情对话,体验“连接”有可能成为深圳城市独特的城市生活方式。设计“连接”的途径和方式有可能成为深圳城市的文化内涵。四、场所引导的原则根据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城市功能,有目的地在自然景观尺度、人文景观强度以及公共活动密集度等方面对场所进行理性的引导与控制,设计滨海带不同区段、满足不同活动需求的高品质场所是滨海休闲带活力的保证,同

10、时也是实现城市与自然连接的物质空间介质。日常观鸟、体验自然、节假日、中秋夜、情人节、早晚、潮涨潮落都会引发不同的活动人群和其它城市主题性公共活动。根据这些周期性或者主题性的城市活动特征安排相应的配套设施和设计场所感。生态文化(人类先进主题文化)和城市文化(开放的和兼容的移民城市文化)是深圳湾休闲带场所精神文化选择的焦点与标准。五、特征的原则 设计湾区岸线形态特征、突出场所的时代感,创造地区特色的唯一性。第四章解读我们的目标目标之一:构筑一个深港共同的、形态完整、功能完善的生态体系环深圳湾大公园系统保护原生物种:最大限度创造地区景观特色、保护地区生态安全;修复绿化种植:以“红树”或者其它本土湿地

11、植物作为陆地与海洋的介质,创造以湿地为主题的深圳湾大地景观;参与、观看、亲近、体验、爱护,使成为完整的海湾城市文化景观,形成世界级的海湾生态公园。深圳湾是深港两地人民共同拥有的自然湾,共享、共生和共建,实现深圳湾人民建、人民爱、人民护的社会理想。目标之二:一个概念明晰的公共滨海地带连接人与自然,连接关注并实现陆地与海的连接、城市与自然的连接,设计城市与自然共同恪守的、具有城市特殊景观象征的中间地带深圳湾滨海休闲带。交通设计:增强可达性,消除人与海之间的距离与隔阂;岸线形态:确定区段岸线主题、近水活动以及景观的参与和感受方式;高差设计:提供多种观海、观城的视角,突出海湾作为观景的主体的地位;场所

12、连接:将差异化的个体活动(如聚集、停留、运动)将人从城市导向滨水地区;目标之三:一个特征鲜活的城市地区引入缤纷的文化活动,释放通过城市设计、环境景观重塑与活动策划等手段去创造:强烈的场所诱惑力,完成城市公共空间主体向深圳湾的延伸,深圳湾自然生态环境向城市纵深地区的渗透。创造并完善城市公共服务支持体系; 利用其特殊的区位,鼓励个性化功能单元的组合,强化差异性、兼容性的移民文化特色,容许多种生活形态的交织与碰撞。制造建筑文化、雕塑文化、湿地文化和城市休闲文化等一系列“城市文化事件”,表现深圳城市开放的城市风范,支持和充实深圳人的休闲活动与城市文化内涵。第五章设计我们理想的深圳湾支持我们设计和创造深

13、圳湾滨海带的主题词是:“湾”、“山”、“滩涂”、“尺度”、“周期”、“连接”、“场所”、“景观”、“特征”和由此产生的“生态”、“文化”和“进步”。 第一部分城市总体层面(一)主题设计之一 “湾”在环深圳湾生态大公园的概念基础上,利用“湾”的主题空间语言和环境景观意象,丰富滨海带的岸线特征和与之相适应的滨水功能活动空间,并同时设计沿滨水线展开的作为深圳湾城市立面因城市功能而形成的城市建筑景观,使深圳湾成为一个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同时拥有自然生态和城市活力的“湾”。我们认为深圳湾的“湾”概念是深圳湾滨海带各区段拥有的共同图形特征。我们在城市设计中,对深圳湾不同的地段采取不同的尺度、不同的发展主题和

14、空间特征,进行“大深圳湾”概念下的多主题“湾”的发展计划。以多角色的“湾”空间来构筑深圳湾地区新的城市形象,使“湾”的概念特征成为深圳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深圳湾由以下主题湾由东向西连绵而成: 红树林自然湾(福田和米埔红树林保护区深圳湾历史岸线) 华侨城内湾(局部深圳湾历史岸线,也是深圳湾最主要的城市旅游功能区之一) 南山内湾(深圳特区西部重要城市中心区) 东角头桥湾(历史上“六湾”所在,同时又成为城市的大门。) 蛇口渔港湾(城市历史文脉延续地区) “海上世界”休闲湾(现代时尚的生活方式)(二)主题设计之二 “连接”实现“连接”是我们环境景观设计涉及的最重要的城市意图之一,“连接”是通过对城市与自然接壤的边缘地带,有目的地进行适宜性设计,去缝合散乱的城市功能区,在西部城市地区形成以滨海公共活动系统为社会组织结构的城市特征。对“连接“的设计将涉及到:1、功能性连接(城市与滨海休闲带、城市功能区与功能区之间的有机关系)2、景观性连接(城市与深圳湾、自然与人文之间的视线通廊)(1)、水利上的连接城市到自然:城市地区降雨的流动方式,潮汐的海水循环的规律。(2)、生物的连接城市到自然:城市绿地系统与滨海休闲带的联接,鸟类和野生动物的通道。(3)、人的连接城市到自然: 社会交往的背景,人与自然对话的舞台。l 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