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基础知识与应用问卷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138419 上传时间:2017-05-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墨基础知识与应用问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油墨基础知识与应用问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油墨基础知识与应用问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油墨基础知识与应用问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油墨基础知识与应用问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墨基础知识与应用问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墨基础知识与应用问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油墨基础和应用知识问卷1.什么是油墨?答:一种稳定的有颜色的胶体分散体系,可用适当的印刷方式将其涂布在适当的基材上,使其呈现文字,图案以其颜色,以提供信息及吸引力。2.印刷油墨的基本组成及各组分的作用?答: 油墨的种类很多,其中液体印刷油墨的基本组成如下:. 色料提供颜色,装饰,标识等作用。. 连接料粘结作用,提供油墨的在基材上的附着力,包裹,分散颜料,色素等等。. 助剂提供油墨的流动性能,改善对基材的润湿性,提高光泽,均匀性能,提高各种耐性等等. 有机溶剂溶解树脂或者色料,降低油墨的粘度,提高油墨的均一性,提高油墨的印刷性能!3.叙述印刷油墨的几种干燥成膜方式?答:当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之后,

2、油墨的状态从液态转变成固态的过程就叫做油墨的干燥。1.化学反应: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成膜2.溶剂挥发:油墨中的溶剂挥发而干燥成膜3.渗透干燥:油墨渗透至材质中而干燥成膜4.沉降干燥:油墨与空气或底材中的水份反应而成膜油墨层基材挥发性溶剂4.液体油墨的制造过程及生产过程中需要检测的指标?答:液体油墨的生产过程通常分为下面过程:.色料的分散准备投料搅拌研磨检验调节检验过滤包装研磨工艺要检验研磨前的温度,粘度(如果是水性的还要检验 PH 值)研磨后要检验:温度,颗粒细度,色强,色相,光泽,粘度(水性的还要检验 PH 值)等等.成品油墨的生产准备投料搅拌检验调节检验过滤包装成品油墨生产要求检验性能如下

3、:A. 常规项目:温度,细度,色强,色相,光泽,粘度,附着力,抗刮,耐磨,(水性的还要检验PH 值,里印的要检验复合强度),B. 重要项目:耐产品性能,如牛奶包要耐牛奶,雪糕要耐冻C. 其他项目:客户要求的性能,如客户 Huhtamaki 要求耐水,耐酸,耐正己烷,耐乙醇等等,在做该客户的产品时就必须检验以上性能5.水性墨与溶剂型油墨的主要区别?答:水性油墨区别于溶剂型油墨,最大的特点在于所用的溶解载体。溶剂型油墨的溶解载体是有机溶剂,如甲苯(目前传统的印刷油墨所采用的溶剂主要是甲苯,其中甲苯含量一般在 20%30%之间)、乙酸乙酯、乙醇等,而水性油墨的溶解载体是水和少量的醇(约 35)。由于

4、用水作溶解载体,水性油墨具有显著的环保安全特点:安全、无毒、无害、不燃不爆、几乎无挥发性有机气体产生。水性油墨的使用减少了 VOC 向大气中的排放,从而防止了大气污染,改善了印刷作业环境。6.柔印和凹印的原理?影响柔印和凹印的几个主要因数?答:凹印原理印版印刷机械 承印物油墨油墨柔印原理:柔 版 印 刷 过 程墨 辊墨 槽网 纹 辊版 辊压 印 辊通 过 网 纹 辊 将 油 墨 传 到 印 版 上通 过 版 将 油 墨 转 移 到 基 材 上影响因素:柔版印刷 凹版印刷流平性 流平性转移性 转移性再溶性 再溶性油墨性能干燥速度等油墨性能干燥速度等机器类型 凹版版深网纹线数 印刷速度胶版线数 烘

5、干温度印刷速度印刷设备烘干温度印刷设备基材 基材印刷环境 印刷环境7.黏度测量规则?如何使用察恩杯?答:黏度测量规则:A 使用干净的没有损伤的黏度杯.B 确认 PH 在合适的范围.C 使用完后需立即用水或含胺的水清洗.D 用干净布擦干.E 不要使用任何会刮伤杯体的东西用于清洁 使用察恩杯:A 取 1 只干净的察恩杯完全进入油墨中,允许充足时间让油墨注满杯体.B 保持杯体垂直,将杯体从油墨中提出,同时计时 .C 当流出油墨断线,在断线离杯孔约 1-2 英寸时停止计时.D 读取记录秒表时间,同时注明查恩杯型号.E 小心清洗查恩杯8.控制 PH 值和黏度有什么作用?答:酸碱度 pH 的重要性:影响树

6、脂的溶解,影响黏度,影响干燥pH 太低:油墨不稳定,树脂将会析出,黏度上升,油墨干燥太快,网纹辊易堵塞,印刷易脏版,网点印刷不好pH 太高:粘度下降,产生过多气泡,干燥慢,抗水性差,气味,有可能破坏颜料性能黏度的重要性:A 影响油墨印刷性能,颜色强度,流平性能.B 影响油墨干燥速度,高粘度 干燥慢,低黏度 干燥快.C 油墨转移,油墨墨层厚度9.配色的概念?颜色的三属性?配色所具备的条件?配色的过程?答:即是用色彩基本颜色(或简单的颜色)根据生产或用户的需要以适当的比例混合在一起,配制一种复合的混合色叫配色,配色分直接配色和色种配色。A 直接配色:用油墨 1+油墨 2+油墨 3 直接配成专色墨B

7、 色种配色:用色种 1+色种 2+色种 3+调墨油配成专色墨颜色的三属性分别为色相,亮度,纯度色相:是颜色的基本性质,具体来说是各种不同颜色之间的区别亮度:是指某色彩的明亮度,有俩种含义:A 指颜色本身亮度,B 是指同一色调的物体由于受光的强弱不同,反射光量也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明暗层次。纯度:是同一色调颜色的纯粹程度配色所具备的条件:A 熟悉对油墨色种的颜色分析。B 熟悉对色样的颜色分析。C 了解色样的印刷条件配色的过程:A 选择适当的色种,初步确定配制的比例.B 确定模拟打稿工具,黏度,底材。C 确定数据,并估计误差,整理出配方。10.印刷试机以及印刷过程中颜色有偏差,调整时需要注意什么?答

8、:1. 在调整色相前必须调节油墨粘度,(水墨要先再调节 pH 值后调粘度)2. 先将要加入的色浆充分搅拌均匀后再加入调整。3. 如果是印刷过程中出现色相偏差,最好加入新墨4. 颜色比较浅的墨建议先把色浆用调墨油冲淡后再加入。11.叙述几种常见的印刷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印刷大面积实地发虚怎么办? 在柔性版印刷生产中,因诸如纸张、网纹辊、油墨、印刷压力等问题,经常会遇到大面积实地发虚、发花等现象。在包装印刷中,使用表面平滑度较低、容易掉粉的纸张时,此类问题尤为严重。 现象:笔者公司一台柔性版印刷机在日常生产尤其是印刷大面积实地时,总是感到墨层不够厚实饱满。经调节油墨粘度及加大印刷压力这两种方法调整,

9、在低速 3050 米/分钟情况下此现象得到缓解,但当速度逐渐提高到 80 米/分钟以上时,此现象再度出现,且速度越快,发虚发花现象愈明显。 分析:因网纹辊配制限制,且又不能进行二次印刷,只能从别的方面来解决问题。我们观察到印刷机上网纹辊刮刀为反向刮刀。由于油墨的剪切力作用,又因印刷压力不能过大,因此油墨实际上还是减少了,顺着这个思路,那么便应该考虑增加墨量了。解决方案:调整刮刀方向改为正向刮刀安装,开机试印刷时大面积实地发虚现象已得到改善,且在高速下效果更明显。此后在生产中我们便根据印刷、印版等性质分别选择正向或反向刮刀安装,此类问题便很少出现了。但此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印品质量要求,实际情

10、况灵活运用。柔版印刷中的光泽度问题 故障现象:光泽差 现象:印刷品暗淡无光而不鲜艳。 原因分析:腊含量太高,颜料分散差;油墨稀释过度,树脂析出而失去连接作用;或者油墨变质。 克服措施:用少量硅氧聚氧化烯共聚物取代腊,处理颜料使研磨得更细并解聚;加入新的油墨;或者在油墨中加入光亮连接料。柔印常见故障之:干燥过快与过慢 故障现象: 干燥过快( 油墨的正常转移被破坏) 故障原因: 1. 使用溶剂不当; 2. 在印版和辊旁边有热气流动; 3. 墨斗未盖盖子; 4. 油墨使用不当 处理方法: 1. 选择适当的溶剂; 2. 注意干燥装置的热平衡; 3. 加盖; 4. 选择与承印材料相匹配的油墨 故障现象:

11、 干燥过慢 故障原因: 1. 使用溶剂不当; 2. 油墨黏度过高; 3. 干燥不当; 4. 油墨和溶剂选择不当 处理方法: 1. 使用合适的溶剂; 2. 降低油墨黏度; 3. 干燥速度与印刷速度一致 4. 使用适当的油墨和溶剂 柔印常见故障之:附着力问题 定义:附着力不好,墨膜经摩擦后容易脱落。 原因分析:附着力不好的问题主要油墨太稀、连接料失去黏结作用、连接料中的树脂没有正确选择; 解决方法:要求精心选择树脂、换用附着力更好的油墨、正在使用的油墨不要调的太稀、也可以在最后印品表面罩印保护性罩光油,以满足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包装印刷用塑料薄膜附着力问题。 柔印常见故障之:堵版 故障现象: 堵版

12、故障原因: 1. 油墨分布不均; 2. 油墨有异物; 3. 采用不适当的文字、图案和网线数; 4. 墨斗辊压力不当; 5. 网纹辊与印版间、印版与乘印物间压力调节不当; 6. 其他机组的幽默串到印版上,油墨黏度过高 处理方法: 1. 使用分散性好的油墨; 2. 过滤油墨; 3. 改进设计; 4. 合理调压; 5. 调节各组间的干燥状态和溶剂; 6. 调整油墨粘度 套色不佳 现象:套色印刷前后色叠印位置不准确。当上一色还没有完全干燥时,下一色的印刷会软化上一色的墨膜造成套色不佳。 原因分析: 1. 多色套色叠印时,前一色油墨未干燥; 2. 后印油墨使前印油墨剥离; 3. 后印油墨叠印不上 排除方法; 1. 提高干燥温度或增加加热空气量,换用快干扰几溶剂稀释油墨; 2. 降低后印油墨黏度或减轻印刷压力; 3. 提高后一色油墨附着力。故障现象 串色 定 义:印刷品上的墨色能转移到其它物品上,污脏其它物体。 原 因:油墨色料易迁移;残余溶剂,水分及增塑剂等残留在墨层内。 解 决:选用色料不迁移的油墨;加热蒸发其残留部分。 故障:柔版印刷边缘轮廓明显(图文压溃) 现象:印品图文边缘轮廓色深,中间的较浅。 原因:油墨粘度过高;油墨搅拌不良;印版表面上的墨量太大;印版平整度差;印刷压力过大 解决:调节油墨粘度;合理搅墨;控制传墨量;垫版、调节版面高度;调整印刷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