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崇仁县2018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川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3836788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崇仁县2018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川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西省崇仁县2018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川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西省崇仁县2018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川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西省崇仁县2018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川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西省崇仁县2018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川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崇仁县2018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川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崇仁县2018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川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崇仁县2018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她”是指( )A古代希腊 B古代中国 C古代埃及 D古代印度2、习近平主席指出,21世纪是海洋世纪,只有着力打造“向海则兴”,才能写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以下史实。能论证“向海则兴”的是( )A鉴真东渡 B戚继光抗倭 C新航路开辟 D两河流域文明兴盛3、1688年,一群英

2、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应该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A. 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B. 结束了王权专制 C. 建立联邦制 D. 建立了共和国4、1492年哥伦布从欧洲到美洲历时37天,1838年人们乘船从欧洲到美洲仅需19天。这一巨大变化得益于 ( )A.工业革命 瓦特 富尔顿 B.第二次工业革命 格拉姆 卡尔本茨C.工业革命 瓦特 史蒂芬孙 D.第二次工业革命 格拉姆 莱特兄弟5、“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中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下列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但丁的文学作品 B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C牛顿的运动三定律 D

3、梵高的绘画6、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A.殖民扩张与反殖民斗争 B.拿破仑对外C.欧美国家民主化进程 D.西方国家开辟新航路7、西方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据此你认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是( )A中国人 B阿拉伯人 C法兰克人 D罗马人8、如果把“议会对王权的胜利”“历史上第一位总统的产生”“忘我献身的法国公民”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应是( )A新体制的创立 B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C工业文明的浪潮 D民族复兴新探索9、近日,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火爆荧幕。片中导演肯定女性的才能,呼吁男女平等。早在160 年前,印度的巾帼英雄章

4、西女王“不让须眉”,参与领导了( )A. 拉美独立运动 B. 印度民族大起义 C. 北美独立战争 D. 太平天国运动10、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马克思认为英国革命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乔治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C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D章西女王领导起义军英勇抗击进犯章西的英国军队11、2017 年5 月,39 岁的马克龙当选法国总统后,微信朋友圈流传这么一个诙谐的段子:说真的,姓马的都厉害,我这一生就服姓马的人:第一个是马克思(主义)改变了我的思想,第二个是马化腾改变了

5、我的交流方式,第三个是马云改变了我的消费观念改变人们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的问世(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联合国家宣言12、“大多数德国人相信,战争在圣诞节前就会结束。但由于机枪、毒气、坦克在战争中相继应用,因此战争远没有人们预计的那样顺利。至年底,德国在东西两线都陷入焦灼对峙的状态。”这段文字描写的是( )A普法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二、判断题(判断下列有关史实或史论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涂“T”,错误的涂“F”。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13、爱因斯坦是二十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相对论”

6、和“进化论”思想。无论在科学上,还是在哲学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 )14、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前夕,英国使用蒸汽轮船运载大量的茶叶等商品到美国倾销。( )15、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为日本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4分,17题7分,18题9分,共20分。)16、杰出历史人物的言行能够推动历史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83年12月4日)他(华盛顿)在国会发表了简短的演说:“现在,我已经完成了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并且向尊严的国会告别。在它的命令之下,我奋战已久。我谨在此交出委任并辞去我所有

7、的公职。” 材料二:19世纪,他(拿破仑)率兵攻占意大利。一位意大利人就此事写道:“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滋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有一种由衷的、说不出的快乐。”(1)“我已经完成了赋予我的使命”中的“使命”是什么?(1分)(2)材料二中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具体指什么?(1分)(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材料中的杰出历史人物在推动历史发展上有何相同作用。(2分)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大约在150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

8、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今天,这个岛国依然是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材料二: 材料三: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出现,虽然只有230多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将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以上材料由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改编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岛国”在19世纪60年代末是如何“弃旧图新”赶上历史发展机遇的?(1分)(2)材料二内容反映了“岛国”“弃旧图新”的哪些措施?(2分)(3)材料三中的“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在强国之路上是如何成功

9、解决殖民压迫、国家分裂的?(2分)(4)通过上述材料的分析,请你谈谈这些国家的崛起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2分)18、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为促进经济的发展都做过有益的探索。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彼此间也有可以相互借鉴的宝贵经验。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突破。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二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后,中

10、国开始探索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新路子。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经济获得持续的高速增长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材料三: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演说(1)材料一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2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二中“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新路”是指什么?(1分)(3)材料三中罗斯福是在什么背景下所作的这场演说?罗斯福

11、为了纠正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依靠这种“新应用”的特点是什么?依靠这种“新应用”起到了怎样的效果?(试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回答)(4分)(4)他们的改革对我们国家当今经济发展有何启示?(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A C B A A C B A B A C C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6分)F F F三、综合题(第16题4分,17题6分,18题7分,共20分)16、(1)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1分)(2)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推广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1分)(3)相同点: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法

12、治进程等。(2分)17、(1)明治维新让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1分)(2)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2分)(3)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通过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2分)(4)要善于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科教兴国;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前提条件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18、(1)新经济政策;(1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1分)(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分)(3)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1分)国家干预经济;(1分)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使经济复苏;2、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巩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4)改革创新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或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等)。(分)史书记载,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依据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