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县委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典型 案例.docx

上传人:镜花****ul 文档编号:113831658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团县委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典型 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团县委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典型 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团县委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典型 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团县委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典型 案例.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共青团 *县委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典型案例 一、案例主题 留守学生之家与志愿者组织相联合,固定与流动“两个阵地”相结合开展关爱工作 二、主要思路与做法 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学生关爱工作,不仅关乎未成年人 教育 和保护,更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是一项暖人心的民生工程。因此,共青团*县委一贯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按照上级指示精神,着力加强组织领导,团县委、关工委、少工委、未保委等部门会同教育局、文体局、财政局等进行联动,成立“*县关爱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广泛争取各方支持,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做好关爱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工作,为他

2、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成才。 具体做法上,鉴于留守学生之家是依托乡镇中心校建设的,硬件条件比较完善,而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在与青少年沟通、交流和联谊方面具有优势,我委采取了将教师和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与留守学生之家相联合的思路,既充分利用了留守学生之家的硬件条件,又发挥了教师和大学生志愿者的知识优势和年龄优势。同时,已建成的留守学生之家毕竟数量不多,能覆盖和服务的青少年人数有限,所以,我委又在已建成阵地的基础上,在尚未建成固定阵地的乡镇,依托本地的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开展相关工作,实现了固定阵地与流动阵地的有机结合。 三、实施效果 在团州委的指导和县委、县政府的关心下,我委团结带

3、领广大青年志愿者,依托两个阵地积极开展关爱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委一方面依托各中、小学校的团委、少先队组织,充分发动教师的力量,一方面积极组织西部计划志愿者组成服务队,采取定期到留守学生之家开展集体关爱活动和与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结对子开展一对一关爱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和爱心捐赠等5项服务内容开展工作,受惠青少年达300余人次。 先进典型: 1.先进集体:*县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团支部自2008年成立以来,长期活跃在关爱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工作的第一线,在亲情陪伴、作业辅导、爱心捐赠、心理疏导、问题儿童感化教育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近日正与*县人

4、民检察院合作,通过爱心教育、义务劳动等形式对犯抢劫罪的两名失足少年进行感化教育。 2.先进个人:西部计划志愿者刘雪亮、董敏、高泽超、陶西西、代俊峰、王晓龙等在服务期间与*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服务期快结束之际,他们自费购置了书包、图书、足球等一批学习和文体用品,拟六月中旬到*县海拔最高的阿科里乡中心校开展捐赠慰问活动。 四、基本经验 1.充分整合现有资源:有效动员和发挥了各类志愿者在关爱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教师和大学生志愿者具有专业知识优势,而各乡镇就地招募的本地志愿者则具有熟悉社会生活、易于交流沟通的优势,在工作中进行互补,实现效果最大化。 2.志愿者各有分工侧重:围绕

5、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和爱心捐赠等5项服务内容,分别以不同类型的志愿者为主开展工作:留守学生之家的学业辅导以学校教师志愿者为主,入户学业辅导则以西部计划志愿者为主;亲情陪伴以西部计划志愿者为骨干,以各乡镇本地青年志愿者为主力;拟在今年7月依托夏令营组织农村留守学生感受城市,并邀请公安干警、武警消防中队战士和医护工作中对其进行法制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今年已开展3次针对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的爱心捐赠活动,并正在积极通过志愿者争取东部发达地区力量,资助家庭困难的农民工子女完成学业。 五、存在的不足和拟完善的举措 存在的不足:留守学生之家数量少,且缺乏专职、专业的管理人员,其工作效果难以得到保障;能争取到的县里支持有限,留守学生之家、关工委等机构的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难以完全得到落实;发动社会各界的参与不够,关爱工作资金来源有限,活动覆盖面不够广,工作开展受到局限;关爱工作的长效机制尚待完善等。 拟完善的举措:立足本地实际情况抓好工作落实,积极争取县里对关爱工作的人员编制、资金、政策等支持,加大宣传力度,争取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力量的关注、投入和支持,让更多的儿童和家庭从中受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