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万载县株潭中学高中语文 2.3 民为贵(第四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3830732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万载县株潭中学高中语文 2.3 民为贵(第四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江西省万载县株潭中学高中语文 2.3 民为贵(第四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万载县株潭中学高中语文 2.3 民为贵(第四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万载县株潭中学高中语文 2.3 民为贵(第四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民为贵(第四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民本思的的现实意义;2学习气势磅礴的语言;3学习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重点巩固拓展,现实意义。难点课堂模式内容提要时间设计意图方法、策略个人备课一、复习讨论1孟子为什么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因为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所以,百姓最为重要。2“汤放桀,武王伐纣”是什么行为?“诛一夫”的行为,是推翻暴政的行为3孟子离娄上中孟子是怎样论证“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仁得天下,不仁则失。采用对比论证的方式以及比喻论证方式。4在“君权谁授”的问题上,孟子与万章有什么不同?孟子的主张反映了什么思想? 万章

2、的看法:在禅让制的时代,这一代的君权是由上一代的天子授与的。 孟子的看法:天子个人并没有权力把天下拿来授与谁,只有上天和下民(老百姓)才有这个权力。5“善政”与“善教”有什么区别?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二、拓展资料观看(见PPT)三、思考:孟子的“民本思想”与现在“以德治国”的方略是一致的吗?二者有什么区别吗?请结合历史原因与现实条件谈谈你的理解。四、作业布置作文:你读完孟子的民为贵后,联系你所看到的上述文字资料及图片资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民为贵”的看法,题目自拟。2推荐阅读:孟子传 作者:曹尧德学生自译,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赏析文章,明论证方法。 建议勾联当今社会进行例证解说。总评或反思本课包括五则,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对每则的观点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得民心者得天下”“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着重全面、深刻地理解本章中涉及“民本思想”,分析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备注史书记载,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