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戴林:《公共外交》课堂笔记汇总汇编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3830541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戴林:《公共外交》课堂笔记汇总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王戴林:《公共外交》课堂笔记汇总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王戴林:《公共外交》课堂笔记汇总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王戴林:《公共外交》课堂笔记汇总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王戴林:《公共外交》课堂笔记汇总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王戴林:《公共外交》课堂笔记汇总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戴林:《公共外交》课堂笔记汇总汇编(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政治系2014级公共外交课堂笔记汇总国际政治系1401班 王戴林 20132115第一讲 导论一、外交的基本内涵1、外交的内涵演变(1)外交=谈判(2)外交=和平处理国家关系(3)外交=官方外交+非官方外交(1.5轨外交)2、外交的内涵(1)外交是由国家首脑直接或者通过委任的代表处理国家间的关系;驾驭国际谈判的艺术;从事这种谈判的技巧。(2)外交是运用智力和机智处理各独立国家的政府之间的官方关系,有时也推广到独立国家和附庸国家之间的关系;或者更简单地说,是指以和平手段处理国与国之间的事务。(3)外交的代表性、官方性。(4)外交涉及处理国家之间和国家与其他行为者之间的关系。外交主要是国家通过

2、正式和非正式的代表以及其他行为者,运用通信、个别的会谈、交换观点、说服、访问、威胁和其他相关的行动来阐明、协调和维护特殊的和更广泛的利益的手段。3、“外交”的共识(1)外交是独立主权的对外行为。(2)外交是手段,而非目的。(3)外交在形式上是和平手段,而非武力手段。(4)外交在行动上主要是国家代表的行为,是科学、艺术与技巧的统一。4、外交:界定外交是主权国家或国家联合体,通过官方执行者或经授权的非官方执行者,以国际惯例和国际法为基础,为维护国家利益和执行对外政策,通过和平方式和手段处理国家关系和国际事务的行动和过程。二、外交的功能1、代表国家2、沟通意图3、谈判协议4、情报搜集5、危机管理(减

3、少国际摩擦)三、外交的历史发展1、古代西方外交(1)古希腊外交(地中海体系)城邦外交准则:通过仲裁解决争端、不经宣战不能开战、使节不可侵犯、在神庙中避难的人不能杀害等。演说家(2)古罗马外交万民法(3)古代外交的特点出现了某些公认的外交规范地域性外交,跨地域外交十分少见外交延续性不够,多为间隙性外交制度化水平低,属于非制度化外交,体现在有使节制度,但没有职业化;有结盟制度,但没有长效化服务战争的辅助性手段,权宜之计2、中世纪外交(4761453)(1)中世纪初期的绝对主义外交(西欧:王权衰弱,封建领主;东方:拜占庭帝国)外交掌握在国王手中,呈现为秘密外交的特点 外交仍然是从属于军事,是军事手段

4、的补充出现领主外交和私人外交外交具有欺骗、狡诈风格(2)中世纪中后期的二元外交11世纪初开始,教权、王权冲突尖锐 10961291年,十字军东征,确立教皇权威14世纪,教权衰弱,王权兴起(3)中世纪晚期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 1455年,米兰公国,热那亚,第一个常驻使节,意大利共和国至西欧普遍化 继承拜占庭风格由于常驻使节制度的发明,意大利通常被认为是西方近现代外交的鼻祖,拉丁文为通用语言 总结:中世纪外交也被成为“意大利风格”外交,外交以搞阴谋著称,继承了罗马,有着欺骗和狡诈的风格3、近现代外交:国家职业外交范式(1494)(1)现代外交制度确立的标志: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2

5、)主权国家外交成型,特别是现代民族国家(3)“法式外交”模式(法兰西体系)及其扩展:大国比小国更重要,谈判的保密(4)一战前近现代外交(传统外交)的特点:具有很强的贵族外交倾向强烈的“欧洲中心论”和“大国中心论”职业化、等级化、法制化的体制和机制秘密外交(5)一战后近现代外交的特点:科层化的金字塔形组织体制和职业外交官的确立国家主权独立,平等的价值原则法制化和专业化的职业外交运行机制公开外交4、全球化时代外交:社会多元外交范式(1)主客体多元化(2)议程多样化(3)国际制度化外交(4)科技和信息革命导致的外交公开化、公众化、即时化、高层化(5)现代外交的民主化趋势,双层博弈理论(6)核武器改变

6、了外交与武力的理性联系四、公共外交1、传统外交主要是国家之间通过专门的外交机关大使馆和外交官解决彼此关心的问题和争端,达成一些共同认可或遵守的协议或约定,主要是双方政府的互动行为。2、公共外交的含义(1)公共外交最早定义“公共外交”一词最早出现在1856年2月出版的一期英国泰晤士报上,被用作是“文明”的同义词。“公共外交”一词作为一个外交术语,首先出现在1965年的美国。1965年美国塔夫茨大学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成立了“爱德华默罗公共外交研究中心”。“公共外交旨在影响公众在对外政策制定和执行时的态度。它包含超越传统外交的国际关系不同维度,包括政府对其他国家公共舆论的塑造,一国与他国私人利益集

7、团之间的互动,对外交事务及其对政策影响的报道,外交官与外国记者等传播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以及相互文化间的交流过程等。”外交:传统外交、首脑外交、公共外交、政党外交、联合国外交等等(2)美国的认知“美国公共外交的整体目标是以一定方式理解、告知、参与和影响全球听众的态度和行为,从而支持美国的战略性利益。”理想主义情怀,现实主义落脚点。(3)日本的认知公共外交是为了有助于达成本国的对外利益与目的,提高本国的地位和影响力(存在感),提升国际形象(好感度),加深对本国的理解(知识),通过与国外的个人及组织建立联系、保持对话、传递信息、相互交流等形式而进行的相关活动。最终目标首要目标:存在感、好感度、知识(

8、存在感很强,好感度不够:美国)主体:政府及政府相关机构;非政策性行为营造公共外交的“环境”如何保持与政府间的距离类型:信息发布、国际文化交流、国际广播、国家品牌(4)英国的认知“以适合政府中长期目的的形式,增强国际社会对英国的理解,向国外组织及个人发送信息,以形成对英国有利的影响,并从事与此相关的活动。”“旨在影响和发动海外的个人和机构,以增进其对联合国的理解,提高联合王国的影响。”(5)中国的认知公共外交作为对传统外交的继承和发展,通常由一国政府主导,借助各种传播和交流手段,向国外公众介绍本国国情和政策理念,向国内公众介绍本国外交方针政策及相关举措,旨在获取国内外公众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争取

9、民心民意,树立国家和政府的良好形象,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维护和促进国家根本利益。(6)公共外交的工作定义主体:政府或政府授权的组织客体:民众手段:信息活动和文化教育交流活动目标:塑造国家形象、提升话语权、提升软实力、获取安全利益等,最终指向国家战略利益第二讲 公共外交的历史维度一、公共外交的工作定义主体:政府或政府授权的非政府组织、个人客体:国内外民众活动/手段:信息活动和文化教育交流活动目标:各国各异,可笼统称之为促进国家利益二、两类公共外交第一类:信息活动针对普通民众:人际传播到大众传媒(国际广播、电视、网络)理解、支持己方政策针对特定群体:游说活动作出有利于己方的政策第二类:文化教育交流

10、活动文化交流:文化周、文化年(大众)教育交流:孔子学院、访问者项目(特定群体)三、古代公共外交有这两类外交吗?第一类之塑造公共舆论活动。(一)古代外交古希腊:演说家;到盟邦或者城邦的群众大会上为自己城邦做辩护;外交公开化(公民,而非所有人)拜占庭帝国(二)近现代公共外交(大众传媒)(三)当代公共外交第一类之游说活动:以色列对美国 “国会山之王”以色列公共事务委员会第二类之文化交流活动(一)中国古代典型的文化交流:古丝绸之路(二)西方文化交流史13世纪马可波罗游记意大利商人16世纪传教士海外传教活动次第兴起原因:欧洲文化优越于世界上的其他文化,负有宣传圣经信仰的义不容辞的责任第二类之教育活动。四

11、、总结公共外交:古老的现象,年轻的学问五、公共外交的新发展第三讲 公共外交缘何重要可观察到的现象: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不管是民主国家还是独裁国家,不管是富裕国家还是贫穷国家,它们都逐渐表现出了对公共外交越来越大的兴趣一、各国具体的实践发展1、美国(1)发展历史:1917年信息委员会成立(富兰克林、杰弗逊)1953年8月1日美国新闻署成立2001年9月11日之后(2)目标:核心国家利益安全2、法国(1)发展历史:1883年法语同盟建立1945年成立对外文化关系总司2006年法国文化署(2)目标:利用文化软实力优势扩展影响3、英国(1)发展历史:1934年英国对外关系委员会成立冷战结束后“酷不列颠

12、”(2)地域范围:美国、英联邦国家、欧洲地区(3)目标:改变英国陈旧、保守的形象(优先国家)4、俄罗斯(1)发展历史:二战期间21世纪之后:2005年今日俄罗斯开播(2)目标:在全球范围内拓展俄罗斯的国家利益5、德国(1)发展历史:1871年境外开设德语学校纳粹宣传,二战后:1950年歌德学院统一德国后(2)目标:塑造全新的德国形象6、日本(1)发展历史:二战前1957年设立日本国际教育协会和亚洲学生文化协会21世纪以后“海外安全大使”“动漫文化大使”(2)目标:加强日美联系,谋求政治大国地位7、加拿大(1)二战前:国家电影局冷战之后:克雷蒂安执政(2)目标:推广国家形象,提升影响力(中等强国

13、)二、关键词:共同因素软实力一是客观上软实力的重要性上升;二是国家认识到,需要提升软实力。当主客观条件具备,不同国家即选择在三个时段中的某几段时间里相继重视开展公共外交。三、公共外交的作用机制soft power软权力:通过吸引让他国做出本国期待的行为的能力。软实力:软权力资源,指哪些为他国民众所喜欢或支持的、因而对其有吸引力的资产。奈认为,一国的软权力资源包括了三种类型:能吸引他国民众的文化,在本国国内和国外一致践行的政治价值观,以及被他国民众视为是合法和具有道德权威的对外政策。软权力资源是获得软权力的物质前提。资产 软权力资源 软权力公共外交公共外交的作用机制:(1)公共外交的实施国可以通

14、过信息发布、国际广播等多种信息渠道,澄清、解释自己的政策立场,向目标国民众证明自己某项政策的合法性;(2)通过信息宣传和人员交流,向目标国民众展示己方在国内外实践的价值观是一致的;(3)通过文化交流等活动,使目标国民众更加了解己方的文化,从而为产生吸引的效果创造条件。第四讲 公共外交的战略与策略一、国家对外战略与外交战略1、大战略:世界上首先提出“大战略”概念的是英国人利德尔哈特。大战略是为了实现全国性目的而最有效地发挥国家全部力量的艺术,包括施加经济压力、采取外交手段,与盟国签订条约,动员全国工业和部署现有的人力,以及使用陆海空军力等。(英学者)大战略是国家运用综合国力以实现其战略目标的总体

15、方略,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存与发展。(中学者)2、对外战略(1)内涵:对外战略是外交领域的战略问题。对外战略指的是一国对较长一个时期整个国际格局,本国的国际地位,国家利益和目标以及相应的外交和军事政策等总的认识和谋划。(2)特征:长期性、全局性、谋略性、高层次性(3)组成国家目标;长远的战略利益机会空间:对当时和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国际格局和国际形势发展方向的总体判断和认识资源约束:对自身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正确认识和评估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国家利益及其目标的选择和判定战略次序:要结合自身的国家利益制定出符合国际形势和自身实力的具体战略内容和战略重心战略方针:确定实现目标的途径,制定基本方针和政策战略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