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万载县株潭中学高中语文 4.1 有无相生(第五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3830388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万载县株潭中学高中语文 4.1 有无相生(第五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江西省万载县株潭中学高中语文 4.1 有无相生(第五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万载县株潭中学高中语文 4.1 有无相生(第五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万载县株潭中学高中语文 4.1 有无相生(第五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1有无相生(第五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老子的思想及其作品2、掌握本课的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3、体会老子关于事物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培养客观看待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难点体会老子关于事物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课堂模式内容提要时间设计意图方法、策略个人备课 导入、朗读新授 课内练习(及检测)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及预习任务课文第4则研读1、两个难点:其一是“知足者富”和”强行者有志”的理解。这里的“富”,主要是指精神上的富足;物质上欲求不高,也能相对富足。所谓“知足者常乐”是也。“强行者有志”,是说志向只有付诸实施,并确定不移、顽强坚持的,才是有志。其

2、二是对于“死而不亡”的理解。任继愈先生认为说,“说什么死而不亡是长寿,这些都是唯心主义的思想。”而张松如先生认为,“死而不亡”并不是在宣传“有鬼论”,不是在宣扬“灵魂不灭”,而是说,人的身体虽然消失了,但人的精神是不朽的,是永垂千古的,这当然可以算做长寿了。课本中列举了两种的解说,可择善而从。2、具体内容解说:(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这两组句子,每组前后两句,后句语意上重于前句,前宾后主。“知人”就是了解别人,“自知”就是了解自己,这是一组对立项。在两者之间,老子选择的是“自知”。他认为了解别人的人是聪明,了解自己的人则是高明、圣明。这是一个极富人生哲理的判断,

3、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自知实际上更为困难;一般人的毛病尤在于不自知。“胜人”和“自胜”是一组对立项。在两者之间,老子选择的是“自胜”。它认为战胜别人的人只是有劲儿,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刚强。这也是一个极富人生哲理的判断,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自我其实更难于超越,就是说战胜自己其实更困难。(2)、“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一般人认为富有就意味着拥有大量的财产,可老子却说那知道满足的人就是富有的人。其中的启示意义也是很深刻的。因为一个拥有大量财产的人如果不知道满足,那么他就会有跟缺乏财物的人一样苦恼。一般人认为一个人心里有长远打算就意味着他有志了,可老子却说确定不移、竭力实行的人才算得上有志。其中的人生意义同样是很深刻的,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都耽于空想。老子认为,不丧失其合适位置的人(即能够做到自知、自胜、知足、强行的人)才能够长久,死得不荒唐亦即正常死亡的人就算得上长寿。站在他的立场上看,活得年岁多却不得善终的人,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呢?所有这些论断,都显示了老子对社会人生的独特理解。总评或反思备注备课内容多的可以加页,课堂模式位置也可以变动。史书记载,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