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九年级政治上学期10月阶段练习试题苏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3821007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九年级政治上学期10月阶段练习试题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九年级政治上学期10月阶段练习试题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九年级政治上学期10月阶段练习试题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九年级政治上学期10月阶段练习试题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九年级政治上学期10月阶段练习试题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九年级政治上学期10月阶段练习试题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九年级政治上学期10月阶段练习试题苏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九年级政治上学期10月阶段练习试题 (时间:50分钟 总分:50分 形式:闭卷 命题人: )第卷(选择题)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2分,共28分)1、下列我国的建设成就中,属于经济建设成就的是:( ) A. 港珠澳跨海大桥将成为世界最长跨海大桥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C.党的十九大会议召开 D.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2、社会公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它的主要内容是:( )A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B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

2、奉献社会 C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D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3、20世纪30年代梅兰芳在西方表演京剧,震惊世界;改革开放以来,中餐、中医、孔子学院越来越多走出国门;2017年国家主席习近平访美时,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外孙女和外孙演唱中文歌曲茉莉花,并背诵三字经和唐诗。材料表明中华文化: ( ) A. 博大精深 B.引领全球 C.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D.正阔步走向世界 4、考场上紧张时,可以:( )A 转移注意力-听一曲轻松的音乐B 自我暗示-我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能够考出应有的水平C 克服焦虑-适当自我加压 D 合理发泄-向他人倾诉5、某同

3、学学习缺乏动力,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出现这种情况,最重要原因在于他:( )A 没有养成爱看书的习惯 B 做事缺乏耐性和韧性C 自由放任,不听家长教导 D 没有正确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态度6、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越是学习效果差的同学,在考试前越是容易产生考试焦虑;越是会学习、准备充分的同学,在考试前显得越轻松。这说明考试焦虑 :( ) A 与能力水平有关 B 与竞争水平有关 C 与考试失败经历有关 D 与抱负水平有关7、运动健将李宗伟因在连续三届奥运会上输给中国队友而被戏称为“千年老二”,但他却以接近35岁的“高龄”继续征战羽坛,且还能在全英羽毛球公开赛上拿下男单冠军。李宗伟

4、的事迹启示我们青少年:( )A 要敢于直面挫折,经历挫折就一定会成功B 要正确认识挫折、要敢于直面挫折,勇敢战胜挫折C 失败乃成功之母,经历的挫折越多,取得的成功就会越大D 要悦纳自我,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就一定能战胜所有挫折8、这几年春节,手机“抢红包”成了男女老少过年的“新风俗”,从除夕开始,为了抢到1分到几十元不等的红包,一些人看到眼花,点到手麻,成为很多人过节的生动写照。不少人因此忽略了亲情,无暇与家人、亲朋沟通、交流。对此,下面看法正确的是 :( )A 节日民俗在传承中创新,应大力推崇 B 抢红包属于低俗文化,应该严格禁止C 网络改变生活,新时代需要新的风尚 D 抢红包

5、应该适度参与,增加节日气氛9、“互联网”就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业态,并且产生“1+12”的效果。例如“互联网+传统集市”衍生出淘宝;“互联网+传统通信”衍生出微信。材料说明:( )A 勇于竞争有助于激发个人潜能 B 坚守诚信有助于提升团队实力C 创新精神有助于开辟新的天地 D 坚持终生学习有助于克服困难10、教育部要求中小学教材修订应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必须在课程教材中予以系统、准确体现,下列表述与这一要求意义不相符的是:()A 牢记历史,尊重历史 B 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C 增强忧患意识和民族责任感

6、D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抵制外来文化11、中国社会由“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开门七件事上升为八件事。这开门第八件事就是手机,据统计中国手机用户已突破11亿,真正进入了千家万户。从七件事到八件事的变化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们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不断变化我国已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A B C D 12、列宁曾说:“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这是因为:( )学习是人类的基本活动,是生存的一种方式。学习能使自身得到发展,增长才干。学习能使我们

7、拥有好的工作 我们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A B C D 13、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四两拨千斤”效益,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新科技、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从国家和民族角度来看,之所以重视科技创新,是因为:( )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创新可以激发我们的潜能,造就有用人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应积极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A B C D 14、90后乡村女教师张军燕为了4名留守儿童能就近上学,独自在甘肃一深山教学点坚守5年,学生成绩曾连续三年获全学区第

8、一。她的行为告诉我们:( )要弘扬助人为乐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要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有崇高的精神追求,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自觉服务社会是亲近社会的重要表现A B C D 第卷(非选择题)(共22分)2. 简要分析题(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和说明。共8分)15 材料一:李笑玲是一名残疾人。她心灵手巧,和丈夫秉持“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的家训,刻苦钻研传统剪纸艺术。尽管他们的作品起拍价已高达数万元,可夫妻二人从未想过拿剪纸作品去赚钱。很多人不理解他们为什么那么清贫还搞“艺术”。李笑玲认真地说:“我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借助上天赋予的灵感,创作出更多漂亮的作品,

9、留给下一代,让他们能欣赏到祖国的民间技艺。”李笑玲的故事经相关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广大网民的热议和点赞。(1) 请你分析李笑玲的故事引起广大网民的热议和点赞的原因。(4分)材料二:李笑玲的作品以传统技艺为基础,取各类艺术之精华,利用了线条律动,阴阳结合和西方美术中“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她的剪纸艺术作品呈现出强烈的立体视觉效果。李笑玲还热心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积极支持地方各级政府开展的各类活动,她从中也得益了艺术创作的灵感。 (2) 李笑玲的创作对我们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何启示?(4分)三.实践与探究题(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

10、题。共14分)全国文明城市是对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水平的全面考评。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反映中国大陆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称号。9月1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进会。市委书记王荣平出席会议并强调,创建全国文明城,天天都是“创建日”,人人都是责任人。就此,我市某中学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创建文明城之我见”的讨论活动。假如你是该班同学,请参与以下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 第一组同学认为:创建文明城,是领导干部的事。能不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我们无关,我们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1)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辨析第一组同学的观点。(4分) 第二组同学认为:创建文明城,魅力在创新

11、。科技和创新,使得科技新产品层出不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当代,科技创新对城市乃至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4分)第三组同学认为:创建文明城,先育文明人。提高市民的素质应该作为文明城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中学生也应在与社会的交融中塑造与强化自身的素质。(3)请结合教材第一单元亲近社会的有关知识,说说我们中学生如何提高素质,做一个合格的市民。(6分)年级政治试卷答案第卷(选择题)(共28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2分,共2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ACDBDAB

12、DCDCCDD 第卷(非选择题)(共22分)3. 简要分析题(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和说明。共8分)15(1)答:因为李笑玲生动诠释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内容;李笑玲弘扬了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她热爱和传承了中华优秀的民族文化;广大网民的热议和点赞也体现了民族精神凝聚这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4分) (2)答: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注意防止和剔除民族文化中的消极、落后成分,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尊重文化多样性,积极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4分)三.实践与探

13、究题(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共14分)16(1)答:答:这观点是错的。个人离不开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的。社会离不开个人,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积极关心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现代人应有的品质;人人都是社会的成员,都享有社会发展的成果,也应承担起对社会的义务和责任。做为城市的一份子,我们理应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尽到一份力。(4分)(2) 答:科技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4分)(3)答:我们要感受社会变化,关心社会发展;自觉亲近社会,自觉服务社会,乐于奉献;要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要做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要勤奋学习,善于学习;要战胜挫折,勇于创新;(6分,至少要答出三点)史书记载,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依据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