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16 短文两篇—爱莲说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3820605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盐城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16 短文两篇—爱莲说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省盐城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16 短文两篇—爱莲说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省盐城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16 短文两篇—爱莲说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省盐城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16 短文两篇—爱莲说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省盐城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16 短文两篇—爱莲说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盐城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16 短文两篇—爱莲说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盐城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16 短文两篇—爱莲说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爱莲说课题爱莲说课型自学+交流+反馈备课时间总课时2分课时2主备人 审核人 学习目标:理解文章内容,领会其中蕴含的哲理。学习重难点:理解文章内容,领会其中蕴含的哲理。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二、自学:1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 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 为莲的总陪衬,以 和 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 、 。 2文中哪一句话点明题旨?哪一句话统领全篇?3. 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陶渊明为什么“独爱菊”?5本文中描写莲花形象和品格的句子是哪些?(1)写莲的生长环境的句子是: ,这样写的用意是比喻:

2、 。(2)写莲的体态、香气方面的句子是: ,这样写的用意是比喻: (3)写莲的风度方面的句子有: ,这样写的用意是比喻: 。作者托莲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向往美好理想,追求高尚情操,仰慕正直人格的进步理想与优美情趣。6“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这句话揭示了什么问题?7“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8文中三次用菊花、牡丹衬托莲,各有什么作用?9作者把“莲”喻为君子,那么君子是什么样的人?10作者对这三种花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11文章第二段为什么要颠倒原来叙写三种花的顺序?12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13本文用词精当,你能找出并作简要分析吗?(提示

3、:“出”“不染”“濯”“不妖”等词) 三、交流:1小组交流;2大组展示。四、总结:爱莲说中渗透着几种人生观?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人生观。五、反馈:(一)用原文回答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 2全文的中心句是: 3周敦颐爱莲说中咏莲名句: 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 5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6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 7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 8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9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 10写君子行为方正,

4、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 11人们甚爱牡丹的原因是: 12隐寓趋炎附势之风极盛的语句是: 13文章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1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1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二)对比阅读:【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竹似贤,何

5、哉?竹本(1)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2)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3)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4)焉。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注释】(1)本:根。(2)体:体悟。(3)虚受:虚心接受。(4)实:充实,充满。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可爱者甚蕃( ) (2)陶后鲜有闻( )(3)贞以立志( ) (4)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1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译文: (2)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6、。译文: 19.甲文从莲的_、_、_、_等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由竹的_、_、_、_等特点联想到君子之德。(4分)20.甲乙两文都用了_ 的表现手法,甲文综合运用_、_、_、_等表达方式,乙文则主要运用了_的表达方式。(3分)这几个句子难道写的只是莲花,这不正是那不随时俗、洁身自好、豁达正直、绝不阿附、志洁行廉、徳声远播、端庄严肃、受人敬重的“君子”的形象写照吗?第2段,作者将菊花、牡丹和莲花一一人格化,赋予他们不同的道德情操,借花喻人,通过人们对这三种花的不同态度,讥讽了崇尚富贵、追名逐利的社会风气。展现了作者品性的高洁。用一个“噫”字表示感慨,进而对爱花人进行品评,点明题旨。史书记载,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依据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