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论文范文示例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3818849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操论文范文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体操论文范文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体操论文范文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体操论文范文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体操论文范文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操论文范文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操论文范文示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目摘要:通过对我国国家体操运动员2012年伦敦奥运会备战工作的总结,对国家体操队机能状态监控与评定方法进行梳理,为后续体操项目的训练做好理论基础。1以中国国家体操队4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运动员在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大负荷训练期前、大负荷训练期间和大负荷训练期后的血液指标(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压积、肌酸激酶、血尿素、睾酮、皮质醇)进行监控,总结在备战奥运会期间生理、生化的变化特点,为教练员今后制定和实施训练提供理论依据。2结果。结论。英文翻译。1前言: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我国女子体操队获得了一金、二银、两个第四、一个第六、一个第七的优异成绩,而且邓琳琳还成为中国女子

2、体操队有史以来首位两届奥运会都获得金牌的运动员。回顾备战2012年奥运会的训练阶段,不难发现我国女子体操队取得的优异成绩与科学的训练方法有着密切关系。目前,我国在运动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工作重点是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评定、运动性疲劳的诊断及其恢复。3以及在高原训练阶段生理生化指标的监控。9至于在体操方面,研究的内容大多为2008年奥运会之前的生理生化监控及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评定。4对于国家女子体操队在备战2012年奥运会的训练监控较少。本课题将通过长期对参加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国家女子体操队进行系统的监控,在把握体操项目特点的基础上,对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共性规律和个性特点进行系统研究,为后续体操

3、项目的训练做好理论基础。2.实验设计: 2.1研究对象:国家女子体操队备战第30届伦敦奥运会的5名优秀运动员,年龄18-21岁。 2.2研究方法:每周一晨空腹肘静脉或指尖采血,取全血测试白细胞数目(WBC),红细胞数目(RBC),血红蛋白(Hb),血球压积(HCT),取血清测试肌酸激酶(CK),血尿素(BU),睾酮(T),皮质醇(C)等生化指标,根据负荷的强度,在训练课测试运动员训练过程血乳酸、心率和次日晨血尿素(BUN),肌酸激酶(CK)和晨脉等指标。血象指标的测试仪器为SYSMEX F-820血细胞计数仪,BU和CK的测试仪器为MD-100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或REFLOTRON全血干式生化分

4、析仪,T、C测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数据用SPSS17.0进行平均数和标准差。33.实验结果:3.1白细胞指标的变化及分析3.1.1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是一种含有多种免疫功能活性的细胞,它参与机体的防御功能,可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微生物的侵害。常作为观察运动员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成年人血液中白细胞数为4.010.0109/L。生理生化监控课本;一般情况下,白细胞数量增多说明免疫功能提高,若超过正常水平则表示机体有炎症,数目减少说明免疫功能下降,若低于正常水平称为白细胞减少. 白细胞减少可有遗传性、家族性、获得性等。其中获得性占多数。药物、放射线、感染、毒素等均可

5、使粒细胞减少,药物引起者最常见。运动情况下,运动几分钟内白细胞数量开始增多,随着运动负荷的增加,数量逐渐上升,运动后10min,数量开始下降,30min基本上可恢复到运动前的水平,2-3h后再次升高,24h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5对国家女子体操队进行了一个训练周期的监控,表一为一个训练周期中白细胞的变化情况。大负荷训练前期: 大负荷训练期: 大负荷训练后: 图:表:3.1.2分析:3.2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球压积指标的变化及分析3.2.1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同时也是脊椎动物体内通过血液运送氧气的最主要的媒介,同时还具有免疫功能。一般用1L血

6、液中细红胞的个数来表示红细胞的数量。我国成年男性红细胞的数量为4.05.51012/L,女性为3.55.51012/L。红细胞具有可塑性、悬浮稳定性和渗透性。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是一种结合蛋白质,它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具有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还可调节体内酸碱平衡。Hb可以反映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携氧能力,运动员的营养状况和运动员是否贫血。血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是红细胞所占全血的百分比,血细胞压积的测定有助于了解红细胞的增多与减少,当各种原因所致的红细胞绝对值增高时,血细胞压积也相应的增加。血细胞压积降低则与各种贫血有关。血液中的RBC计数、Hct及H

7、b指标是公认的客观反映运动员血液携氧能力以及蛋白质营养状况的有效指标,一般情况下,这三项指标越高越好,有助于增强代谢过程,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水平。7但Hb过高时,Hct超过上限的45%,血液粘稠度增大,就会阻碍周围组织氧的释放,机体会出现不适应现象。所以Hb最好能够保持在个人水平的15g/L以内,以便运动员发挥最好的训练和竞技水平。1在运动情况下,研究表明,大负荷强度训练时,由于运动中糖酵解代谢水平提高以及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乳酸和其他代谢产物迅速堆积,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大量红细胞会被破坏,而Hb也会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而下降。2Hct增大多因运动员脱水后补水不足,Hct降低则可能与大负荷训练导致红

8、细胞破损增加有关。表二是这五名优秀运动员的RBC、Hb、Hct的指标变化情况。大负荷训练前期: 大负荷训练期: 大负荷训练后: 图:表:3.2.2分析:3.3肌酸激酶指标的变化及分析3.3.1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是强化训练的敏感指标,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心肌细胞以及淋巴循环中,其正常值为男性25-200U/L,女性25-170U/L。一般情况下,肌酸激酶是医学常用的检测指标,主要用于对心肌梗死的诊断。在运动情况下,血清肌酸激酶活性的变化可以作为判断肌肉是否可以承受高轻度训练负荷,以及疲劳与损伤后恢复情况的有效指标。2表三显示的是五名运动员在训练周期中CK指标的变化情况

9、。 图:表:3.3.2分析:3.4血尿素指标的变化及分析3.4.1血尿素(Blood Urea,BU)是一项用于检查机体排尿功能是否正常的辅助检查方法。尿素是机体内蛋白质的代谢终产物,主要经肾小球滤过而随尿液排出。血尿素的产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高蛋白饮食、消化道出血、创伤、感染、发热、营养不良或是接受类固醇皮质激素治疗等高分解状态时,尿素的产生均会明显增加而使血尿素增高。血尿素的正常值为:3.27.0mmol/L,其高低反映机体蛋白质的分解代谢状况,是评定训练负荷量、机体疲劳程度和机能状况的重要指标。 若连续测定次日晨血尿素的恢复值可以评定周期训练负荷量的变化。2表四列出了一个训练周期五名运

10、动员的血尿素指标变化情况。 图:表:3.4.2分析:3.5血清睾酮指标的变化及分析3.5.1血清睾酮(Testosterone,T)是一类含有19个碳原子的类固醇激素,可刺激组织摄取氨基酸,促进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促进骨骼和肌纤维的生长,加强磷酸肌酸的合成,还可促进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增加肌糖原的储备,维持雄性攻击意识等。睾酮水平直接影响到运动员运动能力,因而是教练员和体育科技人员选材的一项重要指标。主要研究睾酮的昼夜变化规律,较高的睾酮水平有利于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提高,对运动后机体疲劳的恢复也很重要。运动员正常血睾酮浓度的参考值为:男性2701000ng/dl,女性10100ng/dl,一般

11、情况下,运动训练对血清睾酮有影响,当身体机能良好时,血清睾酮变化不大,而且体能增强伴有血清睾酮增加的趋势。而在疲劳、过度训练或机能状态不好时,血清睾酮的水平会下降。表五是该训练周期中五名运动员的血清睾酮的指标变化情况。8 图:表:3.5.2分析:3.6皮质醇指标的变化及分析3.6.1皮质醇(Cortisol,C)是代表机体分解代谢快慢的重要指标,其主要作用是参加物质代谢,维持体内糖代谢的正常进行,还能保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同时促进肝外组织蛋白质的分解,抑制氨基酸进入肝外组织,促使血中氨基酸含量上升,加强糖异生。一般运动员皮质醇正常范围是:早上八点:626ug/dl,下午四时:29ug/dl,

12、午夜零时:25ug/dl。一般认为,运动后皮质醇仍然保持高水平状态,就会导致机体分解代谢过于旺盛,不利于疲劳的消除。如果长期保持高浓度状态而不能回复到正常水平,就可能引起过度训练。同时,较高的皮质醇水平还会抑制机体的免疫能力,使运动员出现感冒、发烧等症状。表六是训练周期中运动员皮质醇水平的变化情况。1 图:表:3.6.2分析:4.结果分析:5结论:1、2、3、6.参考文献:1苟波,高炳宏,郭玉成等.中国散打队奥运攻关研究报告J.体育科研,2008,29(6):45-51.2杨明,田野,赵杰修等.中国国家女子马拉松队备战柏林世界田径锦标赛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特征J.中国体育科技,2011,47(2

13、):21-253洪平.游泳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2):197-204.4洪平,丁雪琴,郝未亚等.国家体操队备战2008年奥运会综合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9,17(4):25-26.5崔玉玲. 不同强度低氧训练对大鼠血象指标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2007:1-426何子红,陈观云,陶大浪等.优秀摔跤运动员训练疲劳与恢复的生理生化监控J.体育科学,2005,25(11):43-467张辉. 我国优秀女子400m跑运动员科学训练的研究J.体育科研,2006,27(4):71-748郭蕾. 艺术体操运动员科学化选材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应用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2(2):115-118.9陈彩珍,曹文芹.对优秀花样游泳运动员高原训练的监控J.运动医学杂志,2005,24(1):81-8310111213141516171819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