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制度.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3817924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制度.(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泸州锦运煤业有限公司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制度二一七年一月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制度一、紧急避险系统管理机构为保证矿井紧急避险系统建设更加完善,避险设备管理制度落实到位,达到矿井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目的,成立避险设备管理制度领导组织机构:组 长:矿 长常务副组长:总工程师 副 组 长:生产副矿长、安全副矿长、机电副矿长成 员:各科室科长、采煤队队长、通风队队长、机电运输队队长、掘进队队长组织机构下设紧急避险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调度室,生产调度室主任为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矿长是全矿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制度的第一责任人,总体负责全矿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制度的落实。总工程师具体负责全矿紧急系统管理制度的编制、会审、

2、执行,各种演习和演练方案的修订。各分管矿领导对分管专业的紧急避险系统应急管理的贯彻、学习、执行工作全面负责。各职能科室、区队按照紧急避险系统的具体职责分工,进行专业化管理,具体负责各部门管理制度的落实。二、部门管理职责为保证矿井紧急避险系统设备正常的使用、维护、管理,保证紧急避险系统设备安装规范、保护有效、稳定可靠运行,提升矿井安全防护水平,规定各部门管理职责如下:(一)生产技术科1、负责整个矿井紧急避险设施的布置,要充分考虑矿井各采区作业人员的数量,科学合理布置各种避险设施。2、负责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的设计,并监督施工单位按照设计要求施工。3、按照矿井采掘工作面生产接续计划,有计划、

3、有步骤的施工避难硐室。4、当矿井紧急避险系统进行调整后,要及时通知矿所有部门、区队,要求各部门、区队进行贯彻学习。5、协助总工程师制定详细的紧急避险应急演练方案,每年至少演练一次。(二 )安全生产调度室1、矿紧急避险管理办公室设在矿安全生产调度室,矿生产调度室负责统计矿紧急避险系统各设施日常运行情况。2、负责随时调度矿井各紧急避险设施的工作状态。3、灾变时根据灾害状况负责指挥全面避险。(三)机电运输科确定专职人员对紧急避险设施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保证其始终处于正常待用状态。1、对紧急避险设施及配套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并按产品说明书要求定期更换部件或设备。2、组织人员对避险设备的系统性功能进行测

4、试和试运行,满足要求后方可通过验收。(四)机电队1、将紧急避险设施与矿井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相连接,形成井下整体的紧急避险系统。2、按照紧急避险维护管理制度,配合厂家对紧急避险设施进行检查、维护。(五)质量标准化办公室1、将了解紧急避险系统、正确使用紧急避险设施作为入井人员安全培训的重要内容,确保所有入井人员熟悉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掌握紧急避险设施的使用方法,具备紧急避险基本知识。2、制定矿紧急避险系统培训计划、实施方案,保证全体员工对各种避险设施做到人人会使用、个个会操作的目的。3、紧急避险设施内应悬挂或张贴简明、易懂的使用说明,指导避险矿工正确使用。4、

5、按照规定在采掘工作面、开拓大巷等所有巷道内悬挂紧急避险设施的具体位置指示牌板,引导避险员工撤离。(六)通风科1、保证矿入井人员配备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30分钟的自救器,入井人员应随身携带。2、按照紧急避险维护管理制度对紧急避险设施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等气体含量进行检查,并与避险设施的在线监测系统进行核对,发现异常及时汇报。3、及时更新绘制矿井避灾路线图,在矿井避险路线图内明确标注紧急避险设施的位置。(七)运输队1、负责紧急避险设施的入井运输。2、随着采掘工作面回采和掘进作业地点的变化,负责工作面巷到内紧急避险设施的移动。(八)采掘各班组1、负责其责任范围内紧急避险设施的日常看管、卫

6、生等质量标准化工作。2、配合运输队对其责任范围内的紧急避险设施进行移动。3、作为责任主体,负责本班组职工使用紧急避险设施的管理工作。为保证紧急避险系统始终工作在正常状态下,确保事故发生后可以马上起到紧急避险救援作用,特制定矿井紧急避险系统设备管理制度。三、各种管理制度地面设施及紧急避险系统环境参数监测设备维护校准制度(一)地面设备状态管理连续供电、气管理;应急维修管理、设备完好管理;日志管理(应定期对系统内监测、设备、人员等日志进行管理,包括备份、查询等,记录有效应保持时间为3个月)。(二)紧急避险系统环境参数监测设备维护校准制度1、环境参数监测设备由通风队监测班负责日常维护管理,并建立专门的

7、管理台账。2、监测人员每周要对环境参数监测设备进行1次巡检,发现问题要立即处理,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汇报,保证设备的完好、可靠。3、瓦斯传感器由监测人员用标气每周进行1次调校,确保传感器灵敏可靠;CO传感器、CO2传感器、O2传感器、CH4传感器和温湿度表由监测人员或通风队管理人员用多参数仪和专用检测仪每周进行1次比对检测,如误差较大或检测出入较大要及时更换。4、对损坏的设备、传感器要及时送专业厂家维修检测,确保一定的备用数量;所有设备、传感器保证每年送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年检。5、监控系统地面主机室值班人员要实时观测记录好环境参数监测设备上传数据,如遇报警或异常情况要及时汇报,以便安排处理。井下

8、避险设施管理制度(一)组织领导成立紧急避险系统硐室维护、保养领导小组,矿长任组长,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科。(二)职责1生产部门负责硐室维护、保养方案的制定工作。2总工程师负责维护、保养方案的审定和指导实施。3地测部门负责确定硐室维护、保养的范围。4总工室负责对硐室维护、保养的质量与技术要求进行监督落实。5安全部负责对硐室维护保养实施全过程的监督检查。6施工单位负责组织实施硐室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三)要求1硐室的维护、保养方案必须及时制定。2硐室的检查每周不得少于1次,检查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3在维护中进行找顶作业时,施工人员必须在安全地点操纵工具。4

9、施工人员超高作业时(大于2m),必须佩戴保险带。(四)检查与考核1检查由生产部门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定期对硐室的维护、保养进行检查。2对未按规定进行检查、维护、保养的情况,责令限期整改,并按公司相关规定予以考核;对未按规定进行检查、维护、保养造成事故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井下紧急避险系统食品、药品和饮用水的检查及更换制度(一)在紧急避险时的食品、药品和饮用水安全,特制定本制度。(二)本制度所称过期食品、药品和饮用水是指超过标注保质期的食品、药品、饮用水及不合格食品等。(三)配置在紧急避险系统内的食品、药品、饮用水等要建立进货验收制度、质量监督由救护队负责。(四)食品、药品和饮用水进入紧急

10、避险系统前应查验以下内容:1外包装是否完整、规范;2是否有中文标明的食品名称、生产厂名和厂址、生产日期及保质期;3登记保质期时间及标识其下次更换时间;4应查验的其他内容。(五)每周对紧急避险系统内的食品、药品和饮用水的检查内容:1检查食品、药品和饮用水的标识标注内容是否完整、规范;2检查食品、药品和饮用水的存放环境是否符合质量卫生标准;3检查食品、药品和饮用水是否超过标识的保质期限;4定时对食品进行外观、味觉等感观检查。(六)发现超过保质期、腐烂变质的食品、药品、饮用水以及涉嫌不合格的产品,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不合格及超过保质期、腐烂变质的食品、药品要立即运出井,禁止继续在井下存放。2必要时

11、抽取样品送检验检疫部门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确属不合格的食品、药品和饮用水,立即向公司主管部门或领导汇报。3发现不合格的食品、药品和饮用水被员工食用,应及时以紧急通知的形式告诉员工。4对更换过期的食品、药品和饮用水应由救护队指派专人负责予以销毁,销毁的所有东西要建立记录,记录内容要有批次、生产时间及交接人员。现场销毁的要制作现场记录,并由两名以上在场人员签字认可。避险设备日常维护制度(一)矿井建立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制度,确定专门机构和人员对紧急避险设施进行维护和管理,保证其始终处于正常待用状态。 (二)矿井应建立避难硐室专门的管理制度,设专人管理,定期检查。(三)应保证储存的食品、水、药品等始终处于

12、保质期内,外包装应明确标示保质日期和下次更换时间。(四)氧气瓶应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若压力低于额定压力的95%,应及时补充,定期检测压风供气装置的完好性,压风压力和压风供气量应符合压风自救供气系统要求。(五)净化系统中所使用的化学药剂,应封装保存。若未使用,CO2吸收剂、CO吸收剂、活性炭、吸湿剂等化学药剂应根据其有效使用期分别进行定期更换,如果发生变色失效,应及时更换。(六)硐室内外各传感器按规定进行校准。(七)定期检查硐室内电气设备和仪器仪表的完好性以及是否通正常运行。(八)紧急避险设施内应悬挂或张贴简明、易懂的使用说明,指导避险矿工正确使用。(九)矿井定期对紧急避险设施及配套设备进行维

13、护和检查,并按产品说明书要求定期更换部件或设备。(十)每天应对紧急避险设施进行1次巡检,设置巡检牌板,做好巡检记录。煤矿负责人应对紧急避险设施的日常巡检情况进行检查。(十一)每年对压力表进行1次强制性检验。(十二)每10天应对设备电源进行1次检查和测试。(十三)每年对紧急避险设施进行1次系统性的功能测试,包括气密性、电源、供氧、有害气体处理等。(十四)经检查发现紧急避险设施不能正常使用时,应及时维护处理。采掘区域的紧急避险设施不能正常使用时,应停止采掘作业。(十五)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重大事故应急预案、采区设计及作业规程中应包含紧急避险系统的相关内容。(十六)建立紧急避险设施的技术档案,准

14、确记录紧急避险设施设计、安装、使用、维护、配件配品更换等相关信息。(十七)矿井于每年年底前将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和运行情况,向市、县安监局书面报告。具体执行如下:1组织领导成立紧急避险设备、设施检查领导小组。矿长任组长,矿总工程师、安全矿长任副组长,生产技术科、安全管理科、通风队(含防突办)、救护队、机电队等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科。各单位和部门要成立相应的检查领导小组,要指定专人负责日常检查管理职责范围内的事务,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对紧急避险设施及配套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并按产品说明书要求定期更换部件或设备。2设备、设施的检查内容及职责每周检查避险系统门的情况,要求开启

15、灵活,密封可靠,检查橡胶是否老化,舱体是否锈蚀,负责单位是救护队。压风供气系统的检查:主要是避难硐室内的压风管路与井下的主压风管路相联接,负责单位是机电队。每天必须检查压风供气系统的完好性,压风压力和压风供气量应符合紧急避难系统的标准要求。油水分离器过滤芯每月更换1次,如发现过滤后气体有异味,应提前更换。3自救器自救器应按MT711-1997标准定期校验,并作好记录。4有毒有害气体处理和温湿度控制系统:负责单位是通风队。5环境参数监测系统:负责单位是通风队。6生存保障系统:主要由救护队负责。配备的食品、水和急救药品应在有效期内,过期或失效的必须及时更换;自动苏生器、正压氧气呼吸器、压缩氧自救器等。其中,压风自救袋由总工室负责。7污物收集系统:负责单位是救护队。8通讯、人员定位和视频系统:负责单位是机电队。9照明系统:负责单位是机电队。10动力保障系统应正常运行、完好,并保持设备清洁,负责单位是机电队。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