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党的历史坚定党的信念汇编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3801596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顾党的历史坚定党的信念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回顾党的历史坚定党的信念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回顾党的历史坚定党的信念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回顾党的历史坚定党的信念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回顾党的历史坚定党的信念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回顾党的历史坚定党的信念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顾党的历史坚定党的信念汇编(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回顾党的历史 坚定党的信念Xxx2016年x月xx日 同志们,今年是建党95周年,经历95载风风雨雨的中国共产党在无数人的不懈奋斗下,已日益成熟,成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在纪念党的95周年之际,根据“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总体安排,给大家上一堂党课,也借此机会,与大家共同学习,共同交流。下面我将从以下5个方面来讲。一、中国共产党诞生前的屈辱历史 1.半殖民地办封建的晚清时代及有识之士的追求和奋斗。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我国战败,赔偿英国军费白银 2000万两,被迫开放5口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赔偿军费白银给英法800万两,开放营口、天津、大

2、连、南京、镇江、淡水、台湾、汕头、琼州等 11处为通商口岸,拆毁大沽至北京的炮台。在此期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掠夺并焚毁了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1867年日本挑起战争侵略台湾,被台湾军民击退,就是这样,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还是赔偿了日本军费50万两;1877年中法战争爆发,中国军队节节胜利,法国战败,而中国“不败而败”。签订中法条约,承认法国对越南的占领,允许法国将铁路修进中国内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日本索取军费白银两亿两,割占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岛。日本商船可以进入重庆。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

3、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但戊戌变法因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顽固派)的利益所以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至中南海瀛台,维新派的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大肆屠杀,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赔偿10国白银共9亿多两,分36年还清。中国政府保证严厉镇压一切反帝活动,惩办对镇压不力的官员。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战场竟然设在中国,清政府表示中立,无数中国人在这样列强争夺中国领土的战争中

4、丧生。 2.辛亥革命的历史和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1911年夏天,湘、鄂、粤、川等省爆发保路运动,运动在四川省尤其激烈。9月25日,荣县独立,成为全中国第一个脱离清王朝的政权,把保路运动推向高潮。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分别于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占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武昌起义胜利后的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 。1912年2月12日,清朝发布退位诏书。至此,2132年的帝制历史告终结。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

5、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不过,由于共和民主并没有在辛亥革命后得到广泛的、真正的实施,辛亥革命实际上是“既成功,又失败了”。 3.“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传播,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事件简介: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事件影响:五四运动从形式上是中国学生的爱国运

6、动,但从整个社会背景社会发展来说,它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此,除了波及中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社会经济潮流,教育,亦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对现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亦有着不可低估之影响。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二、中国共产党诞生后领导中国人民走向革命胜利的历程和选择 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第一次国共合作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正式开幕。由于法国密探的干扰,会议最后一天也就是7月31日,会场移至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继续进行。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

7、共产党的正式成立。此后,在在列强的操纵下,封建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打倒列强,铲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这样的革命形势和历史任务要求国共两党齐心掀起大革命。1924年在共产国际(还有美国)的帮助和撮合下国共两党以“党内合作”的形式实现了第一次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但是,革命统一战线仅维持了三年半时间(从1924年1月起至1927年7月止),在革命形式一片大好,即将取得国民革命胜利之时,国民党右派却突然叛变革命,1927年,蒋介石制造四一二政变,汪精卫制造七一五政变,疯狂屠杀共产党员,革命群众和国民党左派,国共合作宣告破裂,轰轰烈烈

8、的第一次国民大革命失败。2.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及红色苏维埃政权的建立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江西南昌发起的针对中国国民党政策的武装起义,史称“八一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秋收起义爆发,它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是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一(另一个是1927年党人发动反

9、抗国民党右派的起义广州起义)。1930年10月至1931年9月,在毛泽东、朱德等的正确领导下,红一方面军连续取得三次反“围剿”的胜利,中央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鄂豫皖、湘鄂西、湘赣、湘鄂赣等根据地也都发展到相当规模。中共中央决定以赣南闽西根据地为依托,建立苏维埃中央政府。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3.国共第二次合作背景: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东北后,中国共产党为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1933年1月,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首次提出红军准备在三个条件下与任何武装部队订立共同对日作战的协定

10、。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向北平西南的卢沟桥发动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布通电号召全中国军民团结起来,抵抗日本的侵略。同年8月中旬蒋介石被迫同意将在陕北的中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10月间,又将在南方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4抗战胜利和国共分裂(第二次国共内战)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在包括中国在内的9

11、个受降国代表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历史上的第一次全面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之后每年的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间,第二次国共内战开始,期间爆发多次战争。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称之为解放战争,也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国民党称之为“戡乱”。战争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国民党政府于1949年在中国大陆战败后退往台湾。5.新中国的诞生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勤政殿举行第一次会议。中央

12、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以及周恩来等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宣布就职。会议一致决议,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下午3时,北京30万群众齐集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6.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指导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党领导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彻底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使中国人民由奴隶变成了主人。同时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的胜利。新民主主义理论科学地回答了中国革命的性质问题,以独创性的内容和鲜明的中国特色,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

13、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突破了世界近代史上的革命要么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要么是社会主义革命两种模式,创造了第三种革命类型,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落后国家,无产阶级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新课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艰难探索1.向社会主义探索(1956-1966)共和国成立后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也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十年探索时期或十年探索。这段时期既有正确的成果,也有失误的教训,但是都是后人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2.文化大革命(1966-1976)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在由毛泽东错误发动和领导下,被林彪和江青两个反

14、革命集团利用、开始了为期十年的“文化大革命” (批判海瑞罢官为导火索,以五一六通知为标志)。它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灾难,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其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到1969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这一阶段的中心任务,是摧毁所谓“资产阶级司令部”,向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夺权”;目的是所谓变“资产阶级专政为无产阶级专政”;运动表现为“怀疑一切”、“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第二阶段:从1969年4月中共九大的召开到1973年8月中共十大的召开。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是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

15、反革命政变被粉碎。这一事件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失败。此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使各项工作有了转机。第三阶段:从1973年8月中共十大召开到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 3.历史转折(1976-1978) 1976年朱德、周恩来、毛泽东相继去世;1976年10月四人帮倒台,邓小平逐步复出。1977年恢复高考。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它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 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全面建设新阶段的光辉历程和党的信念的升华(1

16、978至今)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全会重新恢复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同时,三中全会确立的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上升为国家意志后,则为以后的改革开放实践提供了制度安排和法律保障。建立经济特区政策:1980年同意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通过了关于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议案。至此,中国的五个经济特区全部形成,加快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1986年:复关和加入WTO政策;建立证券市场:1990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授权,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建立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这是建国以来内地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1999年,中共中央启动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