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资料-2012华西考博 - 副本综述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3800799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印资料-2012华西考博 - 副本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打印资料-2012华西考博 - 副本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打印资料-2012华西考博 - 副本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打印资料-2012华西考博 - 副本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打印资料-2012华西考博 - 副本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打印资料-2012华西考博 - 副本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印资料-2012华西考博 - 副本综述(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打印资料一、 名词1、 腕管:carpal canal,由屈肌支持带与腕骨沟共同围成。管内有指浅、深屈肌腱及屈肌总腱鞘、拇长屈肌腱及其腱鞘和正中神经通过。腕骨骨折时可压迫正中神经,导致腕管综合症。表现为首先从桡侧三个手指端麻木或疼痛,持物无力,以中指为甚。夜间或清晨症状最重,适当抖动手腕症状可以减轻。2、 颈动脉鞘:carotic sheath,是颈筋膜在颈部大血管和迷走神经周围形成的筋膜鞘。上起自颅底,下续连纵膈。鞘内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等(重复1次)。3、 椎间盘:intervertebral discs,是连接上下椎体相对面的纤维软骨板,其厚度因人而异,腰部的椎间盘最

2、厚,颈部次之,中胸部最薄。全部椎间盘的总厚度约占脊柱长度的1/4,成人有23个椎间盘。由中央的髓核和外围的纤维环构成。4、 内囊:internal capsule,位于背侧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的白质板。在水平切面上呈向外开放的“V”字形,分内囊前肢、内囊膝和内囊后肢3部。内囊前肢(又称额部)伸向前外,位于豆状核与尾状核之间。内囊后肢(又称枕部)伸向后外,分为丘脑豆状核部(豆状核与丘脑之间)、豆状核后部和豆状核下部。内囊膝介于前、后肢之间,即“V”字形转角处(重复1次)。5、 卵圆窝:自右心房观察房间隔,可见在下腔静脉入口的左上方,有一椭圆形的浅凹,名卵圆窝,是房间隔最薄弱处。6、 肌腱袖(

3、又称肩袖或旋转轴):指肩带肌中的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腱经过肩关节周围时,与关节囊愈着,并相互连接形成一接近环形的腱板,围绕肩关节称为肌腱袖。加强了肩关节的稳定性,当肩关节扭伤或脱位时可被撕裂(重复3次)。7、 咽峡: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咽峡isthmus of fauces,它是口腔和咽之间的狭窄部,也是两者的分界(重复1次)。8、 门静脉:由肝门静脉及其属支组成,收集腹盆部消化道(包括食管腹段,但齿状线以下肛管除外)、脾、胰和胆囊的静脉血。起始端和末端与毛细血管相连,无瓣膜。肝门静脉hepatic portal vein:多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在胰头和

4、胰体交界处的后方汇合而成,向右上方经下腔静脉前方进入肝十二指肠韧带,在肝固有动脉和胆总管的后方上行至肝门,分为两支,分别进入肝左叶和肝右叶。肝门静脉在肝内反复分支,最终注入肝血窦。长约6-8cm,直径约1.0-1.2cm,一般分为横部、角部、矢状部和囊部,正常压力位13-24cmH2o,平均为18 cmH2o(重复1次)。9、 肺段:支气管肺段 bronchopulmonary segments,简称肺段pulmonary segment 是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分支分布区的全部肺组织的总称。支气管肺段呈圆锥形,尖端朝向肺门,底朝向肺的表面,构成肺的形态学和功能学的基本单位。通常左、右肺各有10个

5、肺段。有时因左肺出现共干肺段支气管,例如后段与尖段、前底段与内侧底段支气管发生共干,此时左肺只有8个支气管肺段。每个支气管肺段由一个肺段支气管分布,相邻支气管肺段间隔以肺静脉属支及疏松结缔组织。由于支气管肺段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独立性,临床常以支气管肺段为单位进行手术切除(重复3次)。10、心包横窦:transverse sinus of pericardium,位于升主动脉、肺动脉与上腔静脉、左心房之间的隐窝。其大小可容纳一指,心脏手术阻断血流,可经心包横窦钳夹升主动脉及肺动脉干。11、直肠子宫陷凹:子宫后面的腹膜从子宫体向下覆盖子宫颈,再转至阴道后穹的上面,然后返折至直肠的前面,形成一个较深的

6、直肠子宫陷凹rectouterine pouch,又称Douglas腔。凹底距肛门约3.5 cm,与阴道后穹之间仅隔以阴道后壁和腹膜。站立或坐位时,男性的直肠膀胱陷凹和女性的直肠子宫陷凹是腹膜腔的最低部位,故腹膜腔内的积液多聚积于此。临床上可进行直肠穿刺和阴道后穹穿刺以进行诊断和治疗(重复2次)。12、腹股沟韧带:inguinal ligament,由腹外斜肌腱膜下缘伸张于髂前上棘至耻骨结节间,向后卷曲反折增厚形成。其内侧端的一小部分纤维向下后方,并向外侧转折,形成腔隙韧带(陷窝韧带),腔隙韧带向外侧延续附着于耻骨梳的部分,称为耻骨梳韧带(Cooper韧带)。这些韧带在腹股沟疝和股疝的修补术中

7、都有重要意义(重复1次)。13、Omental foramen:网膜孔(Winslow孔)的高度约在第12胸椎至第2腰椎体的前方,成人可容l2指通过。其上界为肝尾状叶,下界为十二指肠上部,前界为肝十二指肠韧带,后界为覆盖在下腔静脉表面的腹膜。手术时,遇有外伤性肝破裂或肝门附近动脉出血,可将示指伸入孔内,拇指在小网膜游离缘前方加压,进行暂时止血。14、肾蒂:肾门诸结构为结缔组织包裹称肾蒂renal pedicle,右肾蒂较左肾蒂短,是因为下腔静脉靠近右肾的缘故。肾蒂内各结构的排列关系,自前向后顺序为:肾静脉、肾动脉和肾盂末端;自上而下顺序是:肾动脉、肾静脉和肾盂(重复1次)。15、股三角:股三角

8、femoral triangle在大腿前面的上部,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内侧界为长收肌内侧缘,外侧界为缝匠肌的内侧缘。股三角的前壁为阔筋膜,底为髂腰肌、耻骨肌和长收肌,三角内有股神经、股血管和淋巴结等。这种关系便于临床上股动脉压迫止血,股动静脉穿刺及股神经麻醉的定位。16、静脉角:venous angle :同侧的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的后方汇合而成头臂静脉(又称无名静脉),汇合处的夹角称静脉角。静脉角共有两个,左侧有胸导管注入,右侧有右淋巴导管注入。锁骨下静脉在第1肋的外侧缘续于腋静脉,伴同名动脉走行。 此处的血液走向是将颈内静脉血液和锁骨下静脉血液汇集为头臂静脉,送入上腔静脉,再进入右

9、心房。17、面部危险三角区:通常指的是两侧口角至鼻根联线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由于颜面部的浅静脉包括面前静脉及颞浅静脉,面前静脉的瓣膜发育不良,少而薄弱,同时封闭不全,通常在肌肉收缩下,可使血液转而逆行。当面部发生炎症,尤其在这三角区域内有感染时,易在面前静脉内形成血栓,影响正常静脉血回流,并呆逆流至眼上静脉,经眶上而通向颅内蝶鞍两侧的海绵窦,将面部炎症传播到颅内,产生海绵窦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的严重并发症(重复1次)。18、 胆囊三角:Calots triangle解剖学上将胆囊管、肝总管及肝脏脏面三者构成的三角形区域称为胆囊三角。该三角内常有发自肝右动脉的胆囊动脉经过,并常见胆囊颈部的淋巴结

10、。胆囊三角是临床解剖上的主要标志,在行胆囊切除时要在该三角内寻找胆囊动脉并加以结扎切断,要辨认清楚而不可伤及较粗的肝右动脉,以免发生出血或结扎而引起右半肝缺血。胆囊动脉常发生变异,应特别予以注意。该三角区域是外科手术极易发生误伤的部位(重复2次)。19、 边缘动脉:Marginal atery of he colon:是由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的分支形成的围绕结肠和乙状结肠的门型动脉弓。边缘动脉发出很多直动脉,后者又分为长短支,短支多起自长支,在系膜带处穿入肠壁;长支在浆膜下环绕肠管,在另外两条结肠带附近分支入肠脂垂后,穿入肠壁。20、 动脉导管三角:ductus arteriosus t

11、riangle位于主动脉弓的左前方,前界为左膈神经,后界为左迷走神经,下界为左肺动脉。三角内有动脉韧带、左喉返神经和心浅丛。该三角是临床手术寻找动脉导管的标志。21、 阴道穹:Fornix vaginae,阴道的上端宽阔,包绕子宫颈阴道部,两者之间的环形凹陷称阴道穹。阴道穹分为互相连通的前部、后部和侧部,以阴道穹后部最深,其后上方即为直肠子宫陷凹,两者间仅隔以阴道后壁和覆盖其上的腹膜。临床上可经阴道后穹穿刺以引流直肠子宫陷凹内的积液或积血,进行诊断和治疗(重复1次)。22、 颈动脉窦:(carotid sinus),位于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部的管腔膨大部位,窦壁上有压力感受器,能感受血压

12、并根据血压波动调节心率和血压,使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23、 肺根:(root of lung),为出入肺门各结构的总称,外包以胸膜。此处胸膜呈袖套状,为脏胸膜和纵隔胸膜相互移行而成,其上半包绕肺跟,下半形成肺韧带。肺根的主要结构为上肺静脉、下肺静脉、肺动脉和主支气管。24、 膀胱直肠陷凹:在男性,腹膜至腹前壁内侧面向下至盆腔并转向后,覆盖与膀胱体上面、下外侧壁上部及底部之上,并覆盖输精管壶腹及精囊的后上面,然后反折至直肠而形成直肠膀胱陷凹。25、 Renal sinus:肾窦,自肾门深入肾内并由肾实质所围成的腔隙称肾窦,被肾血管、肾盂、肾大盏、肾小盏、神经、淋巴管和脂肪等占据,肾窦的出口为肾门

13、。26、 Prevertebral space:椎前间隙,位于脊柱颈段、颈深肌群与椎前筋膜之间。颈椎结核脓液多积于此间隙,并经腋鞘扩散至腋窝。当脓肿破溃后,可经咽后间隙向下至后纵隔。27、 Pterion:翼点,位于颧弓中的上方约二横指处,额、顶、颞、蝶四骨在此相接,多呈H形的缝。翼点是颅骨的薄弱部分,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受暴力打击时,易发生骨折,并常伴有上述动脉的破裂出血,形成硬膜外血肿(重复1次)。28、 Costodiaphragmatic Recess:肋膈隐窝,是肋胸膜和膈胸膜反折形成的潜在性腔隙在,呈半环形,自剑突向后下至脊柱两侧,后部较深,平静呼吸时的深度约为5cm,

14、是人体处于站立位或坐位是胸膜腔的最低点,各种原因引起的胸膜腔积液首先聚集于此。29、 卵巢悬韧带:是卵巢的固定装置之一,卵巢的上端与输卵管的伞相接,并以卵巢悬韧带连接于骨盆缘,卵巢悬韧带内有卵巢动静脉、淋巴结及神经丛等至卵巢。30、 股鞘:(femoral sheath),是腹横筋膜和髂筋膜在腹股沟韧带后方向下的延续、分别包裹在股血管的前面与股血管后面所形成的上宽下窄的漏斗状筋膜鞘;鞘内有两个纵行的纤维隔将鞘分为3个腔,其外侧者容纳股动脉,中间容纳股静脉,内侧者即为股管。31、 尿生殖膈:(urogenital diaphragm),在会阴深隙内,尿道括约肌和会阴深横肌与覆盖在它们上、下面的尿

15、生殖膈上、下筋膜共同构成尿生殖膈,具有封闭盆膈裂孔、加固盆底的作用。32、 sinus of vena cava:腔静脉窦右心房 right atrium可分前、后二部。前部由原始心房衍变而来,称固有心房,其前上部的锥体形盲囊突出部称右心耳 right auricle;后部由原始静脉窦发育而成,称腔静脉窦。33、 纵膈:(mediastinum):是左右纵膈胸膜之间全部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位于胸腔正中位置偏左,这是由于出生后心向左侧偏移所致。其境界:前为胸骨和肋软骨内面,后为脊柱胸段,两侧为纵膈胸膜,上为胸廓上口,下为膈。纵膈呈上宽下窄,前短后长的矢状位。纵膈内器官借疏松结缔组织相连,

16、正常吸气时膈下降,纵膈被拉长。纵膈分隔左、右胸膜腔。病理情况下,如两侧胸膜腔压力不相等时,纵膈可移位(重复2次)。34、 胸导管(thoracic duct):经胸廓上口入颈根部,先沿食管颈部左缘上升,在第7颈椎高度向左呈弓装跨过胸膜顶,形成胸导管弓;经颈动脉鞘后方,椎血管的交感干前方,弯向下内注入左静脉角。注入口处有一对瓣膜,有阻止血液入胸导管的作用。胸导管注入静脉的部位不恒定,多数注入左静脉角,也可注入左颈内静脉或左锁骨下静脉。左颈干、左锁骨下干及左支气管纵隔干通常注入胸导管末端。35、 鼻旁窦(parannasal sinuses),又称副鼻窦或鼻窦,为鼻腔周围颅骨(额骨、蝶骨、上颌骨、筛骨)内的含气空腔,均有窦口与鼻腔相通。对发音起共鸣作用。此外,鼻旁窦具有丰富的血管,可协助调节吸入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鼻窦左右成对,共四对,分别称为额窦、上颌窦、蝶窦和筛窦(重复1次)。36、 胃床:胃后壁隔网膜囊与胰、左肾上腺、左肾、脾、横结肠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