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 4.2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3800554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淮安市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 4.2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江苏省淮安市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 4.2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淮安市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 4.2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淮安市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 4.2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课 第二框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学习目标】一、高考考点:1.运动的含义、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2.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二、小高高考点: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A) 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3.规律的含义及其客观性与普遍性(B) 4.尊重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B)【知识结构】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运动是有规律的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规律的基本含义自觉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运动的概念利用规律,造福人类【自主研修】(一)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1运动的含义: 2运动是 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物质

2、是 的物质,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3 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 ,二是说 。静止是 的、 的、 的。(二)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 的联系。2规律具有一下特点:(1) 性,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违反了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报复。(2) 性,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所以我们办事情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做到 。【自主体验】1.因为规律是正确的,所以我们必须把规律作为行动的向导.2.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改造和消灭,是永恒不变的。 3.即使人们认识了规律,但也不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办事.4.哲学

3、上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5.“刻舟求剑”看到了绝对运动否认了相对静止. 6.规律是客观的,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规律。7.只要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利用规律.【课堂巩固】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从哲学上看,词中的边塞风景诗描述了( ) A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 B.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C.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D.人可以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2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有“遥看瀑布挂前川”之句,后人评述此句的意境全在“挂”字之上,这是因为此字体现了(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绝对运动与相

4、对静止是统一的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A B. C. D.3运动之所以离不开物质,是因为( ) A.物质是运动的动力 B.物质在运动中存在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物质是运动的属性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话说明了规律具有( ) A特殊性 B.主观性 C.多样性 D.客观性5.“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与“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分歧,实质是(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 C.是否承认绝对运动的存在 D.是否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6. 早在1600年前的古代,我国劳动人民就利用蚂蚁捕捉害虫。近年来,我国运用人工繁殖法生产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昆虫,用来防治农作物的多种害虫,取得了很大成功。这表明 ( ) A.人能够发行某些有害的规律 B.人类不仅能够认识事物运动的规律,而且能够利用规律,以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C.人能够创造害虫与其天敌昆虫的联系 D.人们不能根据自己的意志创造一个客观上不存在规律或改造消灭仍然起作用的史书记载,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依据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