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分析的判断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3784052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7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气分析的判断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血气分析的判断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血气分析的判断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血气分析的判断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血气分析的判断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气分析的判断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气分析的判断讲解(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血气分析的判断,苗青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动脉血气分析正常值(海平面上,呼吸空气),PH 7.35-7.45 PaO2 80100mmHg PaCO2 35-45mmHg HCO3- 21-27mmol/L BE 3mmol/L CaO2 16-22ml O2/dl %MetHb(高铁血红蛋白)1% %COHb(碳氧血红蛋白) 2.5%,PH和Henderson-hasselbalch 公式,缓冲系统 肺 主要三部分组成 肾,PH6.1lg HCO3-/0.03xPaCO2(肾/肺) 6.1 lg20 7.4,H+ +HCO3- H2CO3 CO2 +H2O,pH、PaCO2与HCO3-之

2、间的关系,规律1:HCO3- 、PaCO2代偿的同向性和极限性 同向性:机体通过缓冲系统、呼吸和肾调节以维持血液和组织液pH于7.40.05( HCO3-/PaCO2 = 20/1 )的生理目标 极限性:HCO3-原发变化,PaCO2继发代偿极限为10 55mmHg; PaCO2原发变化,HCO3-继发代偿极限为 1245mmol/L 推论1 :HCO3-/ PaCO2相反变化必有混合性酸碱失衡 推论2:单纯酸碱失衡不可能导致正常PH,超出代偿极限必有混合性酸碱失衡,HCO3-与PaCO2明显异常而PH正常,多有混合性酸碱失衡 规律2:原发失衡的变化 代偿变化 推论3:原发失衡的变化决定pH偏

3、向,病例1,一脓毒症患者 ABG:pH7.40、PaCO2 20mmHg、HCO3- 12mmol/L,推论2:单纯酸碱失衡不可能导致正常PH,超出代偿极限必有混合性酸碱失衡,HCO3-与PaCO2明显异常而PH正常,多有混合性酸碱失衡,虽然PH正常,但PaCO2 、HCO3- 明显异常,说明存在复合性酸碱失衡 结论:代酸+呼碱,规律3:当PaCO2 迅速改变后、HCO3-应立刻发生改变,与肾脏代偿无关。,PaCO2 急性升高时、HCO3-即刻轻度升高,如正常或降低,提示合并代酸; PaCO2 急性降低时、HCO3-即刻轻度降低,如正常或升高,提示合并代碱。,病例2,ABG:pH7.27、Pa

4、CO2 50mmHg、HCO3- 22mmol/L,PaCO2 升高、HCO3- 正常低限 结论:呼酸+代酸,规律3:当PaCO2 迅速改变后、HCO3-应立刻发生改变; PaCO2 急性升高时、 HCO3-即刻轻度升高,如正常或降低,提示合并代酸;,病例3,ABG:pH7.56、PaCO2 30mmHg、HCO3- 26mmol/L,PaCO2 降低、HCO3- 正常高限 结论:呼碱+代碱,规律3:当PaCO2 迅速改变后、HCO3-应立刻发生改变; PaCO2 急性降低时、HCO3-即刻轻度降低,如正常或升高,提示合并代碱,病例4,男性,55岁,因胸闷气短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史,长期服用利尿

5、剂 和阿斯匹林,每天吸烟1包 ABG:pH7.53 PaCO2 37mmHg PaO2 62mmHg 、 FI O20.21 HCO3- 30mmol/L Hb14g/dl, CaO2 16.5ml O2/dl, SaO287%,结论: P(a)O2增高,提示肺实质病变,可能是心功能不全、肺瘀血 代谢性碱中毒(失代偿) 处理原则:检查血清K+、Cl-浓度,病例5,女性,60岁,因胸痛,予面罩吸氧,胸片发现肺水肿 ABG:pH7.22 PaCO2 38mmHg PaO2 76mmHg 、 FI O20.40 HCO3- 15mmol/L Hb10g/dl, CaO2 12.2ml O2/dl,

6、SaO287%,急性代谢性酸中毒 氧合指数下降 处理原则:补充碱性药物,病例6,男性,46岁,因肺炎入院2天,出现呼吸困难和低血压。 ABG:pH7.40 PaCO2 20mmHg PaO2 80mmHg 、 FI O20.33 HCO3- 12mmol/L Hb13.3g/dl, CaO2 17.2ml O2/dl, SaO295%,酸碱状态:PH正常, PaCO2和HCO3-明显异常,提示该患者肯定存在复合性酸碱失衡,即代酸和呼碱。 处理原则:积极处理原发病,加强感染控制; 氧疗; 生命体征监测。,病例7,男性,44岁,因昏迷送入急诊,血压和心律正常。 ABG: pH7.46 PaCO2

7、25mmHg PaO2 232mmHg 、 FI O20.40 HCO3- 17mmol/L Hb13g/dl, CaO2 10.8ml O2/dl, SaO255% %MetHb 1.2%, %COHb 43%,分析如下: (1)氧合状态:计算P(a)O2=23mmHg, 在吸氧40%情况下PaO2大致正常,但患者SaO2显著下降,又导致CaO2 下降,组织氧运输降低,碱血症使氧离曲线左移,Hb与O2解离困难,加重组织缺氧。缺氧导致乳酸产生,形成代酸。 (2)通气状态:过度通气。 (3)酸碱状态:呼碱、代酸 处理原则:积极处理CO中毒,高压氧治疗。,CO中毒,血HbCO系CO中毒唯一特异的化

8、验指标,但只有及时测定才对诊断更有参考意义。脱离中毒环境8小时以上,HbCO多在10以下。 按中毒程度可为三级: 轻度:血液中COHb浓度可高于10%20% . 剧烈头痛、头晕、心悸、口唇粘膜呈樱桃红色、四肢无力、恶心、呕吐、嗜睡、意识模糊、视物不清、感觉迟钝、谵妄、幻觉、抽搐等。脱离中毒环境吸入新鲜空气或氧疗,症状很快消失。 中度:血液中COHb浓度可高于30%40% . 呼吸困难、意识丧失、昏迷,对疼痛刺激可有反应,瞳孔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迟钝,腱反射减弱,呼吸、血压和脉搏可有改变。经吸氧治疗可以恢复且无明显并发症。,CO中毒,重度:血液中COHb浓度可高于50%. 深昏迷,各种反射消失。患

9、者可呈去大脑皮层状态:可以睁眼,但无意识,不语不动,不主动进食或大小便,呼之不应,推之不动,肌张力增强。常有脑水肿、惊厥、呼吸衰竭、肺水肿、上消化道出血、休克和严重心肌损害、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大脑局灶性损害锥体系或锥体外系损害体征。 皮肤可出现红肿和水疱,多见于昏迷时肢体受压迫的部分。受压部肌肉可发生压迫性肌肉坏死(横纹肌溶解症)。坏死肌肉释放的肌球蛋白可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和肾衰竭。死亡率高。幸存者多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病例8,男性,48岁,因呼吸困难急诊入院。 ABG:pH7.19 PaCO2 65mmHg PaO2 45mmHg 、 FI O20.21 HCO3- 24mmol/L H

10、b15.1g/dl, CaO2 16.3ml O2/dl, SaO280% %MetHb 0.4%, %COHb 1.1%,酸碱状态:呼酸合并代酸 处理原则:改善通气,补碱,病例9,男性,65岁,骨科手术后突然发生低血压。 ABG:pH7.47 PaCO2 32mmHg PaO2 57mmHg (FI O20.21) HCO3- 23mmol/L Hb 11.5g/dl,结论:急性呼碱(肺栓塞),病例10,男性,25岁,因呼吸、咯痰、气短伴发热3天入院,查体:呼吸急促,R40次/分,口唇紫绀,左肺湿罗音,胸片左肺下叶炎症,WBC17X109/L,电解质正常。 ABG:pH7.55 PaCO2

11、25mmHg HCO3- 21mmol/L FI O20.21 PaO2 38mmHg 、 Hb14g/dl, SaO278%,结论:酸碱状态:急性呼碱 处理:经面罩高流量吸氧,抗菌素治疗,生命体征监测。,6H后病情无好转,胸片示双肺浸润影,高流量吸氧PaO2 仍小于60mmHg 。诊为ARDS,予机械通气治疗(VT700ml, f14bpm) 复查血气: pH7.40 PaCO2 25mmHg PaO2 60mmHg 、 FI O21.0 HCO3- 15mmol/L Hb13g/dl, SaO285% %MetHb 0.4%, %COHb 1.5%,临床问题: (1)严重低氧,氧合指数低于

12、100 (2)酸碱问题:代酸+呼碱 (3)治疗:使用PEEP,减少肺内分流),病例11,男性,65岁,因COPD急性加重入院,查体:呼吸急促,R30次/分,口唇紫绀,神清,水肿,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 ABG:pH7.36 PaCO2 60mmHg PaO2 35mmHg 、 FI O20.21 HCO3- 33mmol/L Hb17g/dl, SaO264%,分析如下: (1)严重低氧 (2)酸碱问题:呼酸代偿 (3)治疗:低流量吸氧,监测。,6H后病情无好转,出现嗜睡,表情淡漠,复查血气: pH7.10 PaCO2 80mmHg PaO2 48mmHg 、 FI O20.4 HCO3- 24

13、mmol/L Hb17g/dl, SaO279%,临床问题: (1)酸碱问题:呼酸+代酸(CO2快速上升, HCO3- 无变化,必有代酸) (2)治疗:意识障碍,低氧血症,严重酸中毒,立即机械通气。,阴离子间隙(anion gap,AG),概念:血清中所测得的阳离子总数和阴离子总数之差。 单位:mmol/L 临床意义:鉴别不同类型的代谢性酸中毒和三重酸碱失衡。 公式:AG=(Na+ +K+) - (CI-+HCO3-) 因血钾恒定对AG影响轻微,公式简化 AG=Na+ - (CI-+HCO3-) 正常值:124mmol/L 意义:1)16mmol,反映HCO3-+CL-以外的其它阴离子如乳酸、

14、 丙酮酸堆积,即高AG酸中毒。 2)AG增高还见于与代酸无关:脱水、使用大量含钠盐药 物、骨髓瘤病人释出过多本周氏蛋白 3)AG降低,仅见于阳离子减少或阴离子增多,如低蛋白血症,The Effect of Unmeasured Acid on the Bicarbonate Concentration, Anion Gap, and Excess Anion Gap,mmol/L,Na+,Cl-,Cl-,HCO3-,HCO3-,Normal Anion Gap,Normal Anion Gap,Excess Anion Gap,高AG代酸,Normal,酸碱失衡的判断方法,代酸合并代碱,ABG

15、 pH 7.40, PCO2 40 mmHg, HCO3 24 mmol/L, Na 145 mmol/L, Cl 100 mmol/L Interpretation Normal ABG AG = 145 (100 + 24) = 21 20 高AG代酸 Excess AG = 21 12 = 9 mmol/L Excess AG + HCO3 = 33 mmol/L 代碱,代酸合并代碱,例12 幽门梗阻严重呕吐伴休克患者,ABG:pH7.41、PaCO2 5.5kPa、HCO3- 25mmol/L,Na+138、K+3.0、Cl-90(mmol/L),判定方法: pH、PaCO2、HCO3-均在正常范围,似无酸碱失衡 计算AG=Na+(Cl-HCO3-)=2318mmol/L,故提示高AG代酸 HCO3-+A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