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组格塞尔成熟势力说资料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3784031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9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组格塞尔成熟势力说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四组格塞尔成熟势力说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四组格塞尔成熟势力说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四组格塞尔成熟势力说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四组格塞尔成熟势力说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组格塞尔成熟势力说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组格塞尔成熟势力说资料(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格塞尔成熟势力说,制作者:徐淼淼、袁相燕、张秋景等 讲课人:徐淼淼、冶小艳,一、理论背景 二、格塞尔生平 三、理论的基本思想及实证依据 四、举例说明 五、评价,格塞尔生平,格塞尔(Gesell,Arnold Lucius)美国心理学家。1880年6月21日生于威斯康星州的阿尔马;1961年5月29日死于康涅狄格州的纽黑文。 1903年,格塞尔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1906年,获得克拉克大学的心理学博士学位。1911年,他任教于耶鲁大学,并于1915年获该校医学学位。嗣后,他一直在耶鲁大学执教至死。格塞尔最初对智力愚笨的儿童感兴趣,但是由于智力愚笨是一个与其他因素有连带关系的问题,他的兴趣便逐渐转

2、移到研究儿童的智力发展上去。,研究方法,1、追踪法(也称为纵向研究)。这种方法就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研究。格塞尔主要用这种方法研究孪生子问题,进而研究成熟问题。他在追踪了一对孪生子后,提出了成熟势力说。 2、量表法。几乎与C彪勒同时,格塞尔编制出自己的儿童发展量表,也称耶鲁量表。这个量表包括从出生到5岁婴幼儿的各种行为的发展常模,每一年龄包括四个项目:运动、语言、适应和社会行为。每一大项目又分为许多小项目,评定的等级用A、B、C等字母表示。 3、电影摄影法。格塞尔不仅使用摄影记录了行为的发展模式,而且使用静止镜头分析法追踪儿童姿势的发展。他根据多年来所摄制的影片

3、,论证行为可以像发育中的胚胎一样进行解剖,并对可靠性和预测性进行了检验,确信发展不再是一个模糊的抽象化的概念,而是一个有机的过程,对这个有机的过程可以进行科学分析和测量。,基本理论,发展的本质 影响因素 行为周期,发展的本质,格赛尔认为,成熟是通过从一个发展水平向另一个发展水平突然转变而实现的。 (顺序性、阶段性) 格赛尔认为,发展的本质是结构性的,只有结构的变化才是行为发展变化的基础。生理结构的变化:生物规律逐步成熟;心理结构的变化:心理形态的演变 (基因顺序成熟;分界年龄发展的时间指标),影响发展的因素,因素:成熟和学习。 他把发展看作是一个顺序模式的过程。这个模式是由机体成熟预先决定和表

4、现的。环境因素起支持、影响和特定化作用,但是它们并不能产生基本的形式和个体发展的顺序。只有当结构与行为相适应的时候,学习才可能发生。在结构得以发展之前,特殊的训练是没有多少成效的。格赛尔主要强调生物因素的作用,不重视环境因素的观点来源于他的孪生子实验。,孪生子实验,格塞尔找了一对未满周岁的孪生兄弟作为被试,采用爬梯训练来进行实验。他准备了一架小梯子,梯子宽30cm,每格之间的间距为5cm,梯子两边有扶手,并且在每格楼梯上都抱着厚厚的绒布。两兄弟看到梯子,立刻产生了兴趣,围着它爬,并试图爬上去,但是没能成功。格塞尔选择弟弟在48周大的时候先进行爬梯训练,每天花10分钟的时间训练,教他如何把小手撑

5、在爬梯上,如何把小脚紧跟着抬起来。看上去动作灵巧、敏捷的弟弟在爬梯时却显得十分笨拙,常常是一只手搁在楼梯后就不知道怎么做了。训练一个月后,他才能勉强地独自爬上小梯子,速度非常缓慢,动作也不协调。,高 没有成熟准备 有成熟准备 双生子1 双生子2 基线 开始训练 开始训练 双生子2 双生子1 低 48周 53周 55周(年龄) 从弟弟接受训练的第6周开始,格塞尔对53周大的哥哥也进行了同样的训练,每天10分钟,弟弟则继续练习巩固。,同卵双生子爬梯能力发展,实验结论,哥哥训练2周后就很快能灵活的爬梯子了,与经过了5周训练和2周练习后的弟弟达到了相同的爬梯水平。 基于实验,格塞尔认为在儿童的成长和行

6、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物学结构,而这个生物学结构的成熟取决于遗传的时间表。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是按照基因规定的顺序有规则、有顺序的进行的。通过基因来指导发展过程的机制就是成熟。出生以后,成熟继续指导着发展。 因此,成熟是推动儿童的主要动力。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变化,脱离了成熟的条件,学习本身并不能促进发展。 (最佳教育期:学习能力的关键年龄),行为周期,格塞尔发现,在发展过程中,儿童表现出了极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当儿童突然向前进入一个新领域后,又会适度退却,以巩固取得的进步,然后再往前进。所以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便形成了发展质量较高的年头与较低的年头有序交替的现象,格塞尔称其为

7、“行为周期”。 第一周期:25岁;第二周期:510岁;第三周期:1016岁。每一周期内都有平衡与不平衡相互交替的同样程序。 对教师和父母来说,当儿童处于发展质量较高的阶段时,应该更严格地要求他们;当儿童处于发展质量较低的阶段时,应该现实地看待他们,等待和帮助他们度过这一阶段,避免因粗暴和急躁而伤害他们。 (最佳教育期),发展的基本原则,发展方向的原则 (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相互交织的原则 (人类的身体结构是建立在左右两侧均等的基础之上的) 机能不对称的原则 (对于人类而言,从一个角度面对世界可能更为有效,因而导致一只手、一只眼、一条腿比另一只手、另一只眼、另一条腿占优势的结果) 个体成熟的

8、原则 (个体的发展取决于成熟,而成熟的顺序取决于基因决定的时间表。儿童在成熟之前,处于学习的推备状态) 自我调节的原则 (自我调节是生命现象固有的能力。如婴儿能自我调节自己的吃、睡和觉醒的周期),举例说明,案例1:一位小学生在3岁第一次登台演出之后,参加了各种演出和比赛已不下百场,目前已怀揣了44本证书。 案例2:一位忙于考证的孩子说:“长这么大,我还从来没到儿童乐园去玩过!”,这些案例体现了格塞尔理论的什么观点?,案例3:,观察者发现2岁半的豆豆在学习如厕的过程中,虽然之前能够主动报告大小便,但是最近又开始经常大小便在身上。通过格塞尔的理论,观察者得出结论:豆豆的这种行为表现是正常的,是一种

9、适度退化现象。,(一)突出了成熟机制对于发展的重要性 格塞尔将成熟概念用于自己的理论中,使得心理过程中的生物因素变得更为确切和具体。格塞尔的理论证明,在任何行为后面都潜藏着它自身的生物学基础,成熟机制在复杂的发展程序和自我调节的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成熟决定了心理与行为的发展,尽管儿童行为的习得离不开学习、教育和社会影响等环境因素,但脱离成熟而侈谈教育是不妥的,甚至是有害的。 (二)为研究儿童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格塞尔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收集整理了数以万计儿童的发展行为模式,总结出每一个特定年龄行为发展的平均水平,于1949年推出了格塞尔行为发育诊断量表(即年龄常模)。通过与行为发育的年龄常模

10、相比较,即可判断不同儿童的心智发展水平。该诊断量表为智力落后儿童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依据,在临床实践中广泛运用。这是当时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资料最详实、影响最深远的测量工具。通过格塞尔的工作,人们才真正看到了对婴儿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和对婴儿进行测验的可行性。,优点,(三)提供了一系列育儿观念 格塞尔提供的一系列育儿观念把他的学说从儿童心理的范畴延伸到养育和教育的范畴,扩大了格塞尔学说的应用价值和社会价值。格塞尔认为,父母和从事儿童教育工作的人都应当了解儿童成长规律,根据儿童自身的规律去养育他们。具体而言,每一个教师都应当把自己的工作与儿童的准备状态和特殊能力结合起来;每一个家长都应当与孩子一起成长

11、,一起体验每一个阶段的乐趣和烦恼。如果成人以一种急功近利的方式教导孩子,往往会导致儿童成年以后的失落,甚至引起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果对儿童的教导方式再不加以重视,这些个人的心理问题将不可避免地演变为社会问题。,过分夸大了生理成熟的作用,而忽视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其他条件。尽管格塞尔在解释行为发育诊断量表的时候,也提到了个别差异的问题,但是发展的事实却带有太多的多样性。偏离常模到什么程度才是可以接受的?该常模来自美国中产阶级的儿童,那么它对其他文化或阶层的儿童是否适用,或多大程度上适用?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考虑的。,缺陷,育儿观念,尊重儿童的天性,是正确育儿的第一要义。 格赛尔认为存在两类不同的时间:一类是生理节律的时间,另一类是根据天文和文化习惯的时间。 格赛尔认为,孩子的成长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冲动和合乎文化的要求。,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家长及一切成人不应该只强调文化目标而忽视儿童成长的客观规律。 所谓与孩子一道成长,就是要求人们注意成人和儿童都有一个发展过程,都有“成长的烦恼”,他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适应的。,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