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蟑螂生态及防治教材

我**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94MB
约49页
文档ID:113779143
蟑螂生态及防治教材_第1页
1/49

蟑螂生态及防治 宜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李枝金,,蟑螂属于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昆虫纲、 蜚蠊目,下分科(亚科)、属和种全世界已经知道的蟑螂约有5000余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生物媒介控制专家委员会的意见,与人有密切关系的蟑螂可分为5科 :,蜚蠊科(Blattidae) ,代表种为美洲大蠊 、黑胸大蠊 姬蠊科(Phyllodromiidae) ,代表种为德国小蠊 折翅蠊科(Blaberidae) ,代表种为蔗蠊 光蠊科(Epilampidae),代表种为金边土鳖 鳖蠊科(Corydiidae),代表种为多毛真鳖蠊按勃鲁(Brues)等氏的昆虫分类检索表,我国的蟑螂已知有11科,48属,168种其中绝大多数为野栖类,它们大多生活在草丛、枯枝落叶堆、碎石或树皮下,也有生活于蚁、白蚁、蜂类等巢穴中,一般与人类关系不大成为卫生害虫的家栖类约占0.5%,数量虽少,但与人类关系密切我国现知与医学有关的室内蟑螂常见种有美洲大蠊 、黑胸大蠊 、澳洲大蠊 、东方蜚蠊 、德国小蠊 等约14种,分属于3科,7属,14种蟑螂喜欢在垃圾堆、下水道、污水沟等阴暗潮湿的场所爬行、栖息,以垃圾、粪便、痰液为食物,具有边吃边排泄的恶习。

蟑螂的体表和消化道可携带多种病原微生物,如痢疾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肝炎病毒、寄生虫卵等,当这些带病原体的蟑螂爬到食品、餐具上时,就可能将病原体传染给人蟑螂的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还可引起人体的过敏反应,是人类哮喘的主要诱发因素 工厂的产品、商店的食品和家中的食物都可因为蟑螂污染而造成损失蟑螂还侵害通讯设备、电脑等精密仪器,引起故障,造成事故,国外有人称蟑螂为“电脑害虫”因而蟑螂(cockroaches)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城市害虫, 我国政府将其列为四害之一,防治蟑螂也成为公共卫生领域 的一项重要工作蟑螂的习性 蟑螂的综合防治,,蟑螂 繁 殖 力 强, 不彻底的防治会使其密度很快回升雌虫一生可产几个至几十个卵荚, 每个卵荚包含16-56个卵 多数蟑螂种类1-2个月孵出若虫,从表面看,除了没有翅膀且体形比较小外,身体的其它特征与成虫相似若虫发育缓慢,多数种类经过几个月至一年左右的时间,经历7-13次蜕皮最后一次蜕皮后,长出翅膀,羽化为成虫蟑螂生活史的特点之一是周期长以周期最短的德国小蠊而论,一般完成一个世代也需2个多月,最长的美洲大蠊等历时1年有余 成虫的寿命也较长,寿命最长的美洲大蠊可存活1年之久。

因此,一只受精的雌蟑螂一生所生产的卵鞘量也多,美洲大蠊可产50多个,所以蟑螂的繁殖力很强常见蟑螂种类,,德国小蠊,美洲大蠊,黑胸大蠊,德国小蠊,德国小蠊是室内蟑螂中体型最小的一种,呈茶褐色,雌雄形态相似,雌虫色略深头顶好象缩在前胸背板里,成虫和若虫前胸背板都有2条平行的黑褐色纵条前、后翅都发达,翅薄半透明 雌虫产卵荚,并夹持在腹端,直到若虫孵出,卵荚方才脱落卵荚形似腊肠,较细,略弯,较坚硬,卵包含在荚中刚产下时,荚浅黄色,内有白色浆液,随后变为棕黑色如果解剖卵荚,可以见到两排整齐的卵,白色,细长,一端有黑点 若虫黑褐色,背部中央有一淡色带纹美洲大蠊,美洲大蠊是室内最大的蟑螂前胸背板有一大的黑褐色蝶状斑,斑的中线向后延伸成“小尾”成虫翅发达,雄虫的超出腹端,雌虫的伸达腹端,前翅赤褐色,后翅的颜色较淡腹、足都是红褐色 若虫色泽一致,高龄期的前胸背板出现条纹 卵鞘较小,长仅8毫米左右,深褐色,平均16个黑胸大蠊,黑胸大蠊体表为一致的黑褐色,有油状光泽翅发达,雌雄的都超出腹端雄虫腹部背板第一节特化,前缘中央有一圆形毛茸蟑螂栖息于室内阴暗、潮湿,温度适宜的缝隙内,,温暖、食物丰富、有水和巢穴是蟑螂生存的 四个基本条件,凡是有人生活和居住的建筑物内,一般都具有这些条件,所以蟑螂就成了侵害千家万户的卫生害虫。

喜暗怕光,昼伏夜出,这是蟑螂的重要习性白天它们都隐藏在阴暗避光的场所,如室内的家具、墙壁的缝洞中和角落处一到夜晚,特别在灯闭人睡之后才出来活动,或觅食,或寻求配偶因而,在一天24小时中,约75%的时间都处于休息状态蟑螂体扁,可以躲进很窄小的缝洞中例如德国小蠊的成虫和若虫可躲进仅1.6毫米的缝隙,怀卵的雌虫也可在4.5毫米宽的缝隙中栖居它们在缝隙中栖息时,足紧贴着身体,保持警戒状态,稍有惊动,它们灵敏的感觉器官立即会感觉到并作出反应――疾走或飞行不同种类的栖息场所有所差异德国小蠊多见于有取暖设备的房屋内,喜栖息于各类缝隙,如管道周围、柜橱内、冰箱、墙面以及护墙板等的缝隙和地板之间的裂缝中美洲大蠊亦喜栖息于大的缝隙和孔穴,偏爱潮湿的环境,常在阴井、下水道机房、地下室等处群居 在冬天,它们多集居于厨房,紧挨炉灶和暖气片等热源附近栖居和活动到了盛夏高温季节,厨房温度过高,它们分散迁移到别处,因而厨房的蟑螂密度反而降低,但分布扩大 今年来由于居住条件的改善、中央空调、家用空调、供暖设备的广泛使用,蟑螂危害呈现加重趋势蟑螂是一类群居性的昆虫,成虫和若虫都能分泌一种“聚集信息素”,它由直肠垫所分泌,可随粪便排出体外。

在蟑螂栖居的地方,常可见它们粪便形成的斑迹越多,蟑螂聚集也越多由此可见,在蟑螂防制中,搞好卫生是一项重要的措施防治工作结束后,可以使用吸尘器将蟑螂尸体、粪便、灰尘吸走,妥善处理蟑螂是杂食性昆虫,食物种类非常广泛,任何有机物都吃,尤其喜食香、甜、油的面制食品除了喜爱各类食品外,蟑螂也常咬食其他物品在住房、仓库、贮藏室、厕所等处,蟑螂可咬食棉、毛制品、皮革制品、纸张、书籍、肥皂等 蟑螂的食性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德国小蠊喜吃发酵的食物,美洲大蠊则喜吃腐败变质的有机物,黑胸大蠊对含有淀粉的食品较喜欢蟑螂的扩散有两种方式,即主动扩散和被动扩散主动扩散是通过它们短距离的爬行、疾走或滑翔而散布到不同场所它们的这项活动主要为了寻找适宜的栖息环境和必需的生活条件,主要是温度、湿度、食物以及隐蔽场所等 蟑螂常为了获取水分和适宜湿度的环境而有趋湿性的活动,所以到了夜晚,它们往往爬到水槽旁,群集在茶水桶周围,或停息在冷水管道上 在当今交通日益发达,运输更加频繁的时代,被动扩散方式尤其突出蟑螂可以跟随汽车、火车、轮船、飞机中的商品、食品、机器、仪表、旅客随身携带的包裹、行李和其他物件以及托运的货物长途旅行,带到各地,还可造成国际间的扩散,蟑螂活动的昼夜节律,蟑螂昼伏夜出,表现出明显的昼夜活动节律。

它们一般都在黄昏后开始爬出活动,在21:00-23:00出现活动高峰,到清晨4:00左右回窝 德国小蠊虽然主要也是夜间活动的昆虫,但晚上开灯,也不会使它们立即逃跑,甚而在明亮灯光下或白昼,也可看到它们在桌面、墙上等处爬行蟑螂是冷血动物,它们的活动和繁殖,和其他昆虫一样,有明显的季节消长现象在正常情况下,蟑螂的季节消长就是受温度的影响而表现的种群或群落数量变化蟑螂出现的季节因地区而异,一般来说,若虫出现的时间比成虫早通常1-4月份密度较低,5月份开始活动,随着气温的上升,6-10月份为活动盛期,密度高峰时间为9--10月份11月份以后,又随着气温的下降而活动减少,密度下降,最后进入越冬时期北方冬季室内温暖,蟑螂密度仍然会很高 蟑螂的卵鞘、若虫、成虫都能越冬,主要以卵鞘越冬,成虫以雌虫为主蟑螂密度季节消长和越冬,我市蟑螂侵害趋势,蟑螂侵害呈上升趋势 蟑螂侵害在迅速扩散 蟑螂虫相在发生变化 现代建筑内蟑螂侵害严重 防治难度大,巩固不易 德国小蠊产生了明显的抗性和交叉抗性蟑螂侵害面广厨房、卫生间内孳生蟑螂已为人熟知,但是在勘察中发现不少单位的客房、餐厅、办公室、仓库、大堂等处有蟑螂出没餐桌、椅凳、电器、座钟、雕塑、天花板等处也发现蟑螂滋生。

有的酒店甚至白天也发生蟑螂爬进饭菜、掉入茶水中的事件,引起食客拒付、投诉、索赔蟑螂泛滥的特点,蟑螂泛滥以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密度非常高这些单位都装有空调,冬暖夏凉,蟑螂一年四季均可繁殖 食物丰富,水源充足,为蟑螂大量繁殖提供了条件 室内复杂装修,餐桌铺桌布、沙发坐椅加套,使得蟑螂喜栖息的缝隙大量增加 没有常年的根治计划,蟑螂多了就洒点药,眼不见就没有人管 药物单一,方法落后,依赖化学防治多年不变,诱使抗性种群增多通常使用的喷雾、烟熏的方法灭蟑螂,对藏在缝隙深处的成虫和若虫作用很小 所用药物多数对蟑螂有躯赶作用,使得一部分接触到亚致死量的蟑螂逃逸到本来没有蟑螂的场所,特别是随身携带卵夹的德国小蠊更容易因此扩散蟑螂泛滥的原因,,蟑螂的综合防治是将害虫与其孳生的环境作为整体,综合环境的、文化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方法来防治德国小蠊,并将对人和环境的损害降到最低蟑螂综合防治的因子,种群监测 健康教育与文化防治 环境改造与物理防治 化学防治 生物防治,掌握处理场所蟑螂种类、密度、分布、季节消长等资料是开展防治工作的前提认真、细致的勘察害虫孳生环境,找出害虫孳生的原因 和其栖息的窝巢是蟑螂防治工作成功的一半 。

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是蟑螂成功防治和巩固的保证,,堵洞抹缝,完善卫生制度,减少、消除蟑螂孳生地,方能达到满意的防治效果,才有可能巩固灭蟑成果滞留喷洒和投放毒饵是蟑螂化学防治的 两个 基本方法,,,滞留喷洒具有见效快、持效长等优点在防治蟑螂时, 应严格按技术规范和产品说明操作,避免不加区别地大范围喷洒地面、墙面和天花板,应重点 处理蟑螂活动、栖息处,特别是接近水源、食物的缝隙、孔洞 施药前应该先喷洒门窗等一切向外通道、孔洞,避免蟑螂扩散灭蟑毒饵由于其对环境污染小,使用安全,效果可靠 而迅速得以推广,,蟑螂防治其它常用化学方法,毒粉由于其飘逸性好,持效长等优点,在防治蟑螂中也常应用 车、船、地下室等密闭场所可以应用烟熏剂防治蟑螂,蟑螂防治常见问题,为什么蟑螂总是、首先在餐厅操作间泛滥? 答:操作间提供了蟑螂孳生的优良条件,通常卫生条件越差,越容易孳生蟑螂湿度、高温、油腻、食物残渣联合阻碍了杀虫剂的药效两个原因使得操作间成为建筑物内蟑螂孳生的最佳场所在蟑螂生存的三个条件:食物、水和巢穴中,哪个是限制其泛滥的最主要的条件? 答:毫无疑问,这三个条件是蟑螂泛滥的必需条件餐厅、操作间等处,无论卫生多么好,少量蟑螂总能找到足够的食物和水。

食物残渣、垃圾越多,越容易引起蟑螂泛滥显然,决定蟑螂泛滥的条件是其找到隐藏场所的数量蟑螂喜欢栖息在各种缝隙内,其70%到80%的时间待在缝隙中通常餐厅等处蟑螂多都是因为墙壁、地板、家具等设计或维护的缘故,形成大量缝隙尽可能堵洞抹缝,以减少未来的处理工作量而且将缝隙填好后,可以集中精力处理管线、水槽等其他孳生地另外,移走孳生蟑螂的废旧家具、垃圾、纸盒等,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在卫生很差的条件下,可以控制餐厅等处的蟑螂吗? 答:可以控制,但是要耗费非常多的时间和药剂一般处理间隔必须很短,每周一次如果业主能配合,做好卫生保洁,防治蟑螂就容易得多如果餐厅卫生条件很差,蟑螂密度很容易回升餐厅操作间什么地方蟑螂最容易孳生,但是又很难处理? 答:如果施工人员技术不精,蟑螂通常在他没有能处理到的地方被发现:难以接触到或难以看见的地方如损坏的天花板、墙壁上的缝隙等经常在各种柜、架背面,炉灶前边缘、冰箱底部等发现大量蟑螂 因此,施工人员必须携带镜子、手电筒等勘察器械,找全蟑螂隐藏处哪些区域通常是没能处理,又经常作为蟑螂重新泛滥源头的? 答:墙壁缝隙,特别是那些管线通过的孔洞,经常吸引大量蟑螂孳生处理墙壁上的孔洞、缝隙是很耗时的工作,所以经常被忽视、省略。

而处理这些孳生地是长期巩固防治成果的保证防治蟑螂失败的原因总是与没能处理好墙壁缝隙有关,特别是炉灶后、水槽后和洗涤区的墙壁除了墙壁缝隙外,还有其他区域容易被忽视,但也是蟑螂重复泛滥的根源? 答:在餐厅。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