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后遗症术后康复

上传人:ap****ve 文档编号:113777793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麻痹后遗症术后康复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小儿麻痹后遗症术后康复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小儿麻痹后遗症术后康复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小儿麻痹后遗症术后康复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小儿麻痹后遗症术后康复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儿麻痹后遗症术后康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麻痹后遗症术后康复(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儿麻痹后遗症术后的康复,目标,预防和矫正已有的肢体畸形 恢复正常力线 重新分配肢体有用的肌肉 建立新的力量平衡 稳定瘫痪的关节 最大限度地恢复瘫痪肢体的功能,术后常用康复治疗方法, 手术后正确体位的维持,患肢的功能体位是指患肢最适合日常生活活动的肢体位置。 仰卧位:两腿伸直、双足放平、足与踝关节呈90,既不要内翻也不要外翻。,促进组织愈合,肌腱移位手术是最常见的术式之一。 手术后要求移位的肌腱在接合处愈合良好。因此早期训练应注意限制活动量,以避免肌腱缝接处拉脱,造成手术失败。,手术后应早期开始训练,让患者做静态运动 在去除固定物或牵引以后(一般上肢在术后3周左右,下肢在术后6周左右),练习抬

2、起肢体,做关节屈伸运动,以带动肌肉活动。在手术后的肌肉愈合良好后(一般是在手术后6周左右),可以开始做肌肉的抗阻力训练。, 肌力维持与增强训练,儿麻患者经受肌腱移位肌力重建手术后,一般情况下转位的肌肉肌力下降约1级, 肌力弱者做增强肌力训练, 固定期间维持肌力训练,常用石膏固定,以保证手术效果。 强调早期活动训练,手术后三天即可开始训练。在石膏固定期内训练方法主要是做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即肢体的静态运动,原则,保证手术要求的固定肢体位置不发生变化。 训练时不损坏固定石膏。 训练应采取患者的主动运动,不要让他人或器械帮助,避免强烈活动。 患者活动以感到轻微疼痛为限,不能有剧烈疼痛发生。 可活动未

3、固定的关节和肌肉来带动固定部位肢体的活动。, 截骨术后功能训练, 早期活动关节,防止僵硬,邻近关节的骨骼施行截骨术后,常常因手术创伤及石膏固定而造成关节僵硬,影响肢体活动功能 手术后早期施行关节活动训练是防止关节僵硬的重要方法,手术结束回到病房即应开始活动未固定的关节。石膏拆除后,及时开始关节活动训练,以促进关节活动的灵活性。, 早期纵向负重活动,促进骨愈合,沿肢体力线的轴向活动。将对截骨断面产生应力刺激,有利于患肢功能的术后恢复。训练可在术后三天开始进行,要求:患者病情稳定,条件许可。手术后的骨骼内固定坚强可靠,骨断面对合稳定。固定石膏塑形良好,完全干燥。有他人在患者身旁保护。,下肢的轴向运

4、动是站立,开始站立时间应短暂,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步增加,每日可站立34次。另外开始站立时,可先由健肢负重,继之过渡到患肢负重,再以后则增加患肢站立负重的时间。 训练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电、光、声、磁等疗法的应用 截骨手术后物理疗法的应用主要目的在于促进手术区血液循环,消除肿胀,防止肌肉萎缩,加快骨断端的连接、愈合。治疗可于手术后第2天开始。具体方法包括:,A红外线 无石膏固定者可照射局部,有石膏固定者可于固定两端照射,亦可在健肢相应部位治疗,通过反射发挥作用。每日12次,每次30min,10次为1个疗程。,B超短波治疗 电极在骨切断处对置,微热量,治疗20min,每日12次,10次为1疗程。

5、此法可在石膏外进行,有金属板内固定者禁用。,C低强度磁场疗法 局部应用,剂量002003T,每天1次。 D直流电钙、磷离子导入疗法 骨断端相对部位对置,电量适中,治疗20min,每日1次,10次1疗程。 E超声波疗法 局部应用,剂量小于10Wcm2,每次治疗510min,10次1疗程。, 矫形器应用,固定患肢,预防肢体发生畸形 矫正畸形,稳定不稳关节 弥补短缩的肢体长度,维持手术效果,矫形器一般是用轻质铝合金、皮革、塑料等制成,可以起到石膏固定肢体的作用。,A手术后可用矫形器代替石膏固定肢体于需要的位置。有利于移位肌腱愈合和截骨断面愈合。矫形器比石膏轻便,具有透气性好,又便于护理,观察肢体手术

6、后变化方便等优点。,B手术后应用矫形器固定患肢于功能位,防止关节挛缩等不良并发症发生,矫形器可随时拿下、装上,长期应用时有利于肢体的护理,并可防止压疮发生。,C患者双下肢肌肉广泛瘫痪,丧失站立行走功能时,手术后应用双下肢矫形器再配以双拐即可站立行走。,D某些肌腱移位手术后,肌力仍未达到均衡,术后有可能畸形复发,此时应用矫形器可防止畸形的发生。在矫形器的保护下,进行肌力增强训练,当肢体肌力达到均衡时,再去掉矫形器,即可防止或减轻畸形的发生。, 矫治畸形,对灰质炎后遗症肢体畸形的患儿,在畸形发生早期,即骨质尚无明显改变,畸形原因仅为软组织挛缩、肌力不平衡时,表现为骨与关节的非固定性畸形者,应用矫形

7、器矫形后,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髋膝关节畸形可用长下肢支具矫正,足及踝部畸形可用AFO., 稳定关节,患儿的肢体因肌肉广泛瘫痪,关节失去稳定性,严重者呈现连枷足、连枷腿的改变,患肢难以站立和行走。,矫形器除单独应用外还可与手术治疗配合应用。比如6岁以前小儿可应用矫形器,达6岁时有手术适应证者施行软组织手术,达到1012岁以上,有手术适应证者施行骨性手术。手术后也可配合应用矫形器,到手术部位愈合良好,患肢畸形矫正不再复发。, 代偿肢体功能,某些矫形器可以起代偿肢体功能的作用。这些矫形器大部分是属于永久性或终生使用的装置。儿麻后遗症中少数人患肢肌肉广泛瘫痪,肢体松弛,完全失去自控能力,在这种情况下,

8、手术往往难以解决问题。则可以借助机械外力的作用代偿瘫痪的肌力,稳定关节,支撑体重,实现站立和行走。, 补偿短肢,使双下肢均衡,灰质炎后遗症患者的患肢因血液循环差,骨骺供血不足,常常发生肢体短缩畸形。对短肢畸形治疗办法:一是手术延长骨骼。 二是应用矫形器或矫正鞋补偿肢体的短缩。,A患肢短缩小于3cm者 可将鞋底垫高,使两下肢均衡。 B患肢短缩大于3cm,但不愿或不能施行手术延长肢体者可配用补高鞋矫形器使两下肢均衡,也能站立和行走。,C.对患肢广泛肌肉瘫痪,呈现不稳定的连枷腿者 除手术治疗外,可配用矫形器或补高鞋矫形器来固定患肢,使两下肢均衡而站立行走。, 增强关节活动度训练,手术矫治后,在运动功

9、能的恢复中,使关节活动灵活是一个重要内容。, 站立及步行训练,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帮助手术后肿胀消退,同时也可促进骨断面愈合,防止关节软组织挛缩发生。手术后如骨内固定可靠,术后3天即可在保护下带石膏站立训练。以后逐渐加大训练量,延长训练时间。训练应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加量,不可造成训练性肢体损害。, 其它康复措施,适时采用物理疗法是术后功能恢复的重要措施。在肌腱移位术后34周,骨骼矫治手术后46周,即可开始水疗。水疗以热水浴水中运动疗法为佳,患者可在水中进行各种运动方法,有水疗和运动疗法的双重治疗作用,, 常见小儿麻痹后遗症手术后的康复训练, 髋关节屈曲挛缩畸形手术后康复训练,髋关节屈曲挛

10、缩畸形松解或矫形术后,应将髋关节尽量放于伸直位。治疗的重点应是恢复正常关节关系,牵张挛缩的韧带和关节囊,建立正常力线。, 良好体位固定 手术后患肢用石膏、矫形器或牵引固定,维持手术后髋关节的矫正位置。 光电等治疗 可应用紫外线、超短波、白炽灯等照射,促进渗出物吸收,消除炎症,防止粘连。, 使髋关节后伸,仰卧位在患侧臀部下方垫枕,尽量使髋关节后伸。, 髋关节后伸牵张训练,手术后如果还有残余的髋关节屈曲畸形,可让患者俯卧位,做大腿后伸运动,使髋关节能尽量伸直。也可以让患者趴在床上,在臀部加适当重物(如砂袋),训练时逐渐加大砂袋重量,以患者稍微感到疼痛为止。通过压力可逐渐伸长、拉开髋关节周围的挛缩组

11、织,使髋关节伸直,但需注意不能使用暴力。, 髋关节后伸运动训练,患者趴在床上练习后伸患肢,以增强臀肌的力量,可促进髋关节屈曲挛缩的矫正。每日上、下午各训练1次,每次动作次数不限,以微感疲劳为佳。训练时可在小腿增加砂袋负重,有利于提高训练的效果。, 水中运动训练,手术34周后可以开始水中运动训练,在水中训练后伸髋关节的动作。,. 股四头肌瘫痪术后康复训练,小儿麻痹后遗症股四头肌瘫痪,矫治手术常施行股四头肌重建术,重建股四头肌术式较多,现仅以股二头肌半腱肌代股四头肌术式为例,介绍其手术后的康复训练问题。, 光电等治疗,术后可应用紫外线、超短波、白炽灯照射,促进水肿消退,防止肌腱粘连。, 仰卧位伸膝

12、训练,术后34周开始,训练方法是让患者仰卧位,先屈曲膝关节,让屈膝肌做用力收缩的活动。然后他人帮助抬起小腿伸直膝关节保持3040s,同时屈膝肌也用力收缩,力争保持膝关节伸直,最后放下小腿。反复练习上述动作每天34次,每次510min。, 侧卧位训练,患者自己能开始有膝关节屈伸活动时,可进行侧卧位训练膝关节屈伸,此体位能去除重力影响,膝关节活动较容易,便于训练。, 坐位训练,此训练是在伸膝关节功能有明显进步之后进行,它是以小腿本身重量做为阻力的运动训练,要求伸膝肌肉的力量较强。训练时患者坐在椅子上,膝关节屈曲90,然后逐渐伸直膝关节。, 伸膝关节抗阻力训练,当患者端坐位能很容易的抬起小腿伸直膝关

13、节时,可进行伸膝关节的抗阻力训练,以增强伸膝肌力。办法是在患者踝关节上方绑一砂袋,然后再做伸直、屈曲膝关节的活动训练。砂袋重量可从小量开始逐渐增加,达到增强肌肉力量的目的。, 其它肌肉配合训练,为使伸膝肌肉功能恢复得好,早日站立行走,其它肌肉也应该加以配合训练。具体方法是:患者侧卧患肢在上,伸直并上抬患肢训练髋外展的肌肉。俯卧位髋后伸训练臀肌。仰卧位将伸直的下肢由外向内并拢,训练髋内收的肌肉。站立位手扶桌子用足尖站立抬起足跟,以训练小腿三头肌。, 站立和行走训练,进行上述动作训练后,患者可自由屈伸膝关节时,应转入站立和行走训练,先在他人保护下站立、行走,能安全完成动作后再独立进行走路训练。, 膝关节灵活性训练,患者站立向前弯腰,双手扶膝关节,接着屈膝、屈髋关节做下蹲动作。然后再慢慢站起身来做立正的动作。随后患者扶桌站稳,一下肢站立同时抬起另一下肢做向外向内摆动及髋关节向左向右转动的动作训练。,卫生部 关于加强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卫疾控发2006269 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