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罗斯福新政及当代资本主义历史学高等教育教育专区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13772878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4.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及当代资本主义历史学高等教育教育专区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及当代资本主义历史学高等教育教育专区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及当代资本主义历史学高等教育教育专区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及当代资本主义历史学高等教育教育专区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及当代资本主义历史学高等教育教育专区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及当代资本主义历史学高等教育教育专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六罗斯福新政及当代资本主义历史学高等教育教育专区(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一、“自由放任的美国”,二、罗斯福新政,三、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四、战后的西欧和日本,线索表解,世界经济大危机,胡佛政府,罗斯福政府,自由放任,国家干预经济,加深危机,摆脱危机,影响,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二战后经济持续增长,历届政府改革,西欧和日本,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推行新的经济模式,二战后经济复兴和持续增长,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的演变规律,19世纪,重商主义政策,1718世纪早期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自由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演变规律,第二次 工业革命,罗斯福 新政,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2、加强国家干预经济,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70年代至今,2008美国次贷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第一节 “自由放任”的美国,美国总统 胡佛,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课标内容,了解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的原因及特点,认识经济危机对美国和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背景资料 1918年,历时四年的一战结束。 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先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出现了20年代的“相对稳定 ”时期;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医治战争创伤,致力于国内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出现了20年代经济发展的繁荣 景象. 但是

3、这样的稳定和繁荣很快被打断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到1924年,美国掌握的黄金总额已达世界黄金储存量的12,控制了国际金融市场,世界金融中心由伦敦移到纽约。当时的美国被称为世界金元帝国。,美国的汽车长龙,纽约交易所前拥挤的人群,请思考: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繁荣局面,但繁荣的背后存在着哪些隐患?,材料一: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到 1929年,美国国家财富的三分之一由只占人口总数的1%的人拥有。,贫富差距加大,盲目生产导致产销矛盾,股市投机造成经济虚假繁荣,材料一:192019

4、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到 1929年,美国国家财富的三分之一由只占人口总数的1%的人拥有。,材料二:1928年8月底,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价格相当于5年前的4倍。1929年夏季的三个月中,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由268上升到391,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上升到258。,贫福差距加大,盲目生产导致产销矛盾,劳动人民,资产阶 级,股票等 投机活动,金融市场 不稳定,消费能力不足,盲目扩大生产,掩盖,贫 悬 富 殊,生产与销售的矛盾,自由放任政策 贫富差距过大 股票投资过度,具体原因:,生产与销售矛盾激化,直接原因:,资本主义基本

5、矛盾激化,根本原因:,经济危机爆发,1、爆发原因:,美国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一、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原因,A、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 占有之间 的矛盾,B、直接原因:生产严重过剩,生产和销售和之间的矛 盾。主要表现为社会的贫富悬殊。,C、股市投机和过度信贷消费经济虚假繁荣,加剧了 矛盾。,表现:,美国纽约股市崩溃,银行倒闭 (金融危机),企业破产,生产下降 (工业危机),失业剧增,民生水平下降 (社会生活危机),农产品价格下降,农民破产 (农业危机),材料一 19291933年资本主

6、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材料二 1933年,危机过后,各国经济没有复苏,而是进入“持续萧条”阶段。由于工业、农业和货币信用危机交织在一起,经济危机不断深化,还蔓延到其殖民地和附属国,成为历史持续时间最长的世界性经济危机。,19291933年经济危机特点 (1)范围广 (2)持续时间长 (3)破坏力巨大,3、特点,(1)范围特别广,A、地域范围:,B、从经济范围看:,由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工业危机与农业危机同时迸发、相互交织,-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转嫁危机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2)持续时间特别长。,(3)破坏性特别大,从19291933年,持续四年之久。,危机期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

7、生产下降l3以上,国际贸易额减少23,失业人数更是高达3000万以上。甚至在危机过后也不见经济的复苏。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此一蹶不振。,-大萧条,特点,A、范围广:从美国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影响到所有的经济部门。金融危机、工业危机与农业危机同时迸发、相互交织,B、时间长:这次危机持续时间长达4年(1929一1933年),C、破坏性大,工业、农业、货币信用危机交织在一起,影响,材料二:19291933年工业生产下降情况,材料一:1929-1933年,美国股票价值损失总额达到740亿美圆,超过1928年美国的国民收入总额。危机期间,破产的银行达到一万多家,占全国银行总数的49%。,材料三:193

8、3年,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比1929年减少了三分之二,回到1919年的水平。英国出口额下降了50%,美国下降了70%。,材料四:有人描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起社会危机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成万的人的确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材料五:大危机期间,英法等国为了转嫁危机,向其殖民地和附属国倾销商品、增加捐税。各国为了摆脱危机,打起关税战、倾销战、市场战和货币战。空前激烈的经济战使原有的世界货币体系四分五裂,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1929-1933年经济危机特点:,(1)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浪费了社会资

9、源;,A、金融危机和信用危机;,B、工农业生产的巨大损失和倒退;,C、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的急剧下降;,(2)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矛盾;,A、阶级矛盾-贫富悬殊,就业危机使罢工、抗议示威、骚乱暴动不断;,B、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C、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资本主义制度面临全面危机,材料六 经济萧条不仅使资本主义经济沦为废墟,还使西方自由民主制度陷于防御地位,并使人们对它将来是否能存在下去产生了怀疑。 梅尔文杜博夫斯基。 我感到资本主义制度是必然要灭亡的。它的基本原则是:残忍、阴险和贪婪。 农民同盟领袖辛普森,特点,A、范围广:美国资本主义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

10、 国家,所有的经济部门,B、时间长:从1929一1933年,C、破坏性大,影响,A、经济:,极大的破坏了生产、浪费社会资源,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B、政治:,激化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使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考验,C、世界局势:,激化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 民地之间的矛盾,激化了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 各国为摆脱危机掀起经济战 (关税战、市场战、倾销战、 货币战),使世 界局 势紧 张,思考:经济危机首先发生在美国,为什么会迅速波及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原因:,(1)美国方面:,美国是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美国经济对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2)世

11、界方面:,世界各国间的经济联系加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形成,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密切,最主要原因,(二)罗斯福新政,1、背景,危机发生后,胡佛政府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 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如果我当选总 统,保证让每 家工人锅 里有只鸡, 每间车库里有辆汽 车。” 胡佛,“胡佛村” 经济危机后,城市中的无家可归者用木板、旧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搭起了简陋的栖身之所,这些小屋聚集的村落被称为“胡佛村”。除此之外,流浪汉的要饭袋被叫做“胡佛袋”; 由于无力购买燃油而改由畜力拉动的汽车被叫做“胡佛车”;甚至露宿街头长椅上的流浪汉身上盖的报纸也被叫做“胡佛毯”。,华盛顿州的“胡佛村”,由于人们普遍对未来

12、缺乏信心,导致社会道德进一步沦丧,盗窃、斗殴、凶杀案件层出不穷。胡佛总统曾经要求喜剧演员通过给人们以欢笑减轻大家的心理压力,但结果却是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大批取笑他的笑话。 纽约大街流行这样一首儿歌:“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罗斯福就职之日,胡佛送给新政府一句话:“我们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我们无能为力了。”,(二)罗斯福新政,1、背景,危机发生后,胡佛政府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 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结果:危机没有克服,不断恶化。,1933年罗斯福大选获胜,提出新政,课堂小结,贫富分化过大,Franklin D. Roosevelt 18821945,一直被视

13、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是20世纪美国最孚众望和受爱戴的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惟一连任4届总统的人,从1933年3月起,直到1945年4月去世时为止,任职长达12年。,罗斯福简介,罗斯福(18821945),美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总统,民主党人,1882年1月30日诞生于纽约一豪富家庭。 19001907年先后在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历史、政治和法律。毕业后任律师。 1913年任海军助理部长7年。 1921年得脊髓灰质炎,两腿瘫痪。 1928年任纽约州长。 1929年美国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他提出“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的纲领,博得资产阶级的赞赏和部分群众拥护。 1933年3月就任美国第3

14、2届总统,并实行“罗斯福新政”,以解决经济危机。 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宣布美国正式参加反法西斯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制订租借法案,支持英法反对法西斯。苏德战争爆发后,租借方案扩大到苏联,与英国联合发表大西洋宪章。 1944年第4次连任总统。 1945年4月12日美国总统罗斯福逝世。,罗斯福葬礼-感受伟人的影响,一位出身高贵的总统,一位坐在轮椅上的总统, 一位空前绝后的总统,一位最终成就伟业的总统,敢于直面困难、自信从容、坦率果敢、爱国救民 信念坚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狮子”、“狐狸”,富兰克林罗斯福:坐在轮椅上的“船长”,很多美国人喜欢将他们的总统称为“船长”,这

15、来源于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献给美国前总统林肯的诗船长,我的船长。在美国200多年的历史上,有过几十位这样的“船长”,但其中有一位格外与众不同:他是一位坐在轮椅上,带领美利坚合众国这艘巨轮渡过严重经济危机、走向繁荣、赢得战争、成为超级大国的“船长”他就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四届总统的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与夫人埃莉诺在一起,签署对日作战命令的历史时刻,罗斯福(1882-1945年)美国第32届总统,任期12年零39天(1933-1945年)。他是美国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统。被公认为“二十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广泛

16、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传,就像真正有敌人入侵时一样。 -罗斯福的就职演说,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定义:New Deal, 罗斯福在1933年上台以后,为挽救危机中的美国经济,在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等领域进行的一系列调整与改革措施。,“三”,即复兴(Recover)、救济(Relief)、改革(Reform)。 救济指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 复兴是指为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使陷入萧条的经济恢复运转; 改革是指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总体经济状况,阶段: 第一阶段:19331935年,着重调整与复兴经济 第二阶段:1935年以后,着重改革 实施救济贯穿新政全过程,(二)罗斯福新政,1、背景,危机发生后,胡佛政府采取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