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酸盐全分析PPT(符茜)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3772668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硅酸盐全分析PPT(符茜)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硅酸盐全分析PPT(符茜)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硅酸盐全分析PPT(符茜)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硅酸盐全分析PPT(符茜)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硅酸盐全分析PPT(符茜)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硅酸盐全分析PPT(符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硅酸盐全分析PPT(符茜)(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一、硅酸盐全分析,铁、铝、钛、硅等元素分析 制作人:,2019/11/10,一、硅酸盐 硅酸盐就是硅酸的盐类,就是由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所形成的盐类。 换句话说,是硅酸中的氢被Al、Fe、Ca、Mg、K、Na及其他金属取代形成的盐。 二、元素含量的测定 1、硅酸盐中氧化铁含量的测定 2、硅酸盐中氧化铝含量的测定 3、硅酸盐中二氧化钛含量的测定 4、硅酸盐中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2019/11/10,硅酸盐试样的分解,1、试样的分解过程 采样制样溶样(熔样)测定报结果 试样分解的目的: 转变成 固体试样 试样溶液 2、试样的分解要求 完全简单快速 分解无损失 无干扰引入,2019/11/10,

2、3、试样的分解方法: 溶解法:水溶、酸溶、其他溶剂 K2CO3、KOH 分为 熔融法:酸熔K2S2O7,碱熔 Na2CO3、NaOH 半熔法:K2CO3、Na2CO3,2019/11/10,任务一、硅酸盐中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重量法 滴定法 测定方法 光度法 氯化铵重量法 氟硅酸钾容量法,2019/11/10,(一)氟硅酸钾容量法测硅酸盐中二氧化硅的含量,1、实验目的: 测定硅酸盐中二氧化硅的含量 2、实验原理: 试样经碱熔融,将不溶性的二氧化硅转化为可溶性的硅酸盐。在硝酸介质中与过量的钾离子、氟离子作用,定量地生成氟硅酸钾沉淀。沉淀在热水中水解,相应地生成等量氢氟酸。生成的氢氟酸用氢氧化钠标

3、准溶液滴定,借以求出试样中二氧化硅的含量。,2019/11/10,3、试剂与仪器,2019/11/10,仪器: 滴定分析法常用仪器 4、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NaOH)=0.15mol/L的配制与标定: A、配制:将60g氢氧化钠溶于10L水中,充分摇匀,储存于带胶塞的硬质玻璃瓶或塑料瓶内。 B、标定:称取约0.8g(精确至0.0001g)邻苯二甲酸氢钾(C8H5KO4),置于500ml烧杯中,加入150ml新煮沸过的已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酚酞呈微红色的冷水,搅拌,使其溶解,加入6-7滴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液滴定至微红色。,2019/11/10,5、测定步骤: 称取0.5g试样置于银/镍坩

4、埚中+6-7g氢氧化钾高温熔融20min取出冷却放入有100ml沸水的烧杯中加热、使融块浸出取出、冲洗+25-30盐酸+1ml硝酸用热盐酸(1+5)冲洗坩埚加热至沸冷却移入250m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摇匀。,2019/11/10,吸取50ml上述溶液放入250ml塑料杯+10-15ml硝酸搅拌、冷却+氯化钾+2g氯化钾/10ml氟化钾溶液放置20min过滤洗涤+10ml氯化钾-乙醇溶液+1ml酚酞用氢氧化钠滴定(溶液呈红色)+200ml沸水用氢氧化钠标液滴至微红色(此时的滴定管需调零)。,2019/11/10,任务二、硅酸盐中氧化铁含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滴定法 EDTA滴定法 测定方法 磺基水杨

5、酸滴定法 邻菲啰啉滴定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2019/11/10,(一)EDTA直接滴定法,1、实验目的: 测定硅酸盐中氧化铁的含量 2、实验原理: 在PH=1.82.0的条件下,Fe3+与磺基水杨酸钠反应形成一种紫红色配合物,当加入EDTA后,EDTA夺取了与磺基水杨酸钠反应的Fe3+,形成了另一种更稳定的配合物。,2019/11/10,3、仪器和试剂: (1)主要仪器:,2019/11/10,2019/11/10,4、实验步骤: 熔样水泥(0.5000g)马弗炉(650-700)取出,冷却热水浸煮,加入HCl加入NaOH固(6-7g)熔样20min冷却,定容250ml量瓶中。 EDTA的

6、配制与标定: 称取EDTA.2H2O.45g溶解,配成1L溶液,待标定。 称取CaCO30.03g(精确至0.0001g)加HCl溶解,加水50ml,煮沸冷却转移至250ml量瓶中,定容取标液25ml加25ml水加CMP指示剂(无色淡黄色)KOH(淡黄色荧光绿)用EDTA滴定(荧光绿微红色) 测定: 取待测液25ml+25ml水+SS加NH3.H2O(淡黄色紫红色橘红色)加HCl(橘红色紫红色)加热6070冷却用EDTA滴定(终点:紫红色黄色/无色),2019/11/10,任务三、硅酸盐中氧化铝含量的测定,配位滴定法 酸碱滴定法 测定方法 EDTA直接滴定法 铜盐返滴定法,2019/11/10

7、,(一)EDTA络合滴定法(铜盐回滴),1、实验目的: 测定硅酸盐中氧化铝的含量 2、实验原理: 试样用无水碳酸钠烧结,或用氢氧化钠熔融,然后用水浸取,加盐酸分解,制成溶液。先用EDTA标准滴定液滴定铁,然后加入对铝、钛过量的EDTA标准滴定溶液,于PH3.84.0以PAN为指示剂,用硫酸铜标准滴定溶液回滴过量的EDTA。,2019/11/10,3、试剂,2019/11/10,4、硫酸铜标准滴定溶液(0.015mol/L) 配制: 讲3.7g硫酸铜溶于水中,加45滴硫酸(1+1),用水稀释至1L,摇匀。 标定 从滴定管缓慢放出1015mlEDTA标准滴定溶液0.015mol/L于250ml烧杯

8、中,加入135ml水,加15mlPH4.3缓冲溶液,加热至沸,取下稍冷,加56滴PAN指示剂溶液,以硫酸铜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亮紫色。 注明(PAN为1-(2-吡定啶偶氮)-2-奈酚指示剂溶液),2019/11/10,5、碳酸钙标准溶液,0.024mol/L 称取0.60g已于105110烘过2h的碳酸钙,精确至0.0001g,置于250ml烧杯中,加入约100ml水,盖上表面皿,沿杯口滴加盐酸(1+1)至碳酸钙全部溶解,加热煮沸数分钟,冷至室温,移入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6、EDTA标准滴定溶液0.015,mol/L 配制 称取约5.6gEDTA于烧杯中,加200ml水,加热

9、溶解,过滤,用水稀释至1L,摇匀。 标定 吸取25.00ml碳酸钙标液于锥形瓶中,加入25ml水,加入适量CMP混合指示剂,在搅拌下加入氢氧化钾溶液,至出现绿色荧光后再过量2-3ml,以EDTA标液滴定至绿色荧光消失并呈现红色为终点。 注明(CMP为钙黄绿素-甲基百里香酚蓝-酚酞混合指示剂),2019/11/10,7、测定步骤: 称取试样0.50g(精确至0.0001g)置于银坩埚+6-7g氢氧化钠650-700高温下熔融20min取出,冷却将坩埚放入盛有100ml沸水烧杯中加热熔块完全浸出后,取出并冲洗坩埚+25-30ml盐酸+1ml硝酸加热至沸冷却移入250ml容量瓶 吸取25ml溶液放入

10、锥形瓶中+EDTA至过量10-15ml+100ml水加热(70-80)+数滴氨水(PH=3.0-3.5)+PH=4.3缓冲溶液15ml煮2min冷至室温+4-5滴PAN指示剂硫酸铜标液滴定(终点为:亮紫色),2019/11/10,任务四、硅酸盐中二氧化钛含量的测定,1、实验方法: 二安替比林甲烷光度法 2、实验目的: 测定硅酸盐中二氧化钛的含量 3、实验原理: 在盐酸或硫酸介质中钛离子与二安替比林甲烷形成黄色的化合物,其颜色的深度与二氧化钛的含量成正比,借此测定二氧化钛的含量。计算出二氧化钛的质量分数。,2019/11/10,4、试剂:,2019/11/10,5、二氧化钛储备液,0.100mg

11、/ml 准确称取0.1000g在1000灼烧过1h的冷却过基准物二氧化钛(质量分数大于99.9%),精确至0.1000g,置于铂坩埚中,加8g焦硫酸钾,在650的高温炉中熔融40min,取出,冷却后,融块用200ml硫酸(1+9)加热浸取,洗净坩埚,加60ml硫酸(1+1),冷却后,移入1000ml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0.100mg二氧化钛。 6、二氧化钛标准溶液,10.0g/ml 移去10.00ml二氧化钛储备液于5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0g二氧化钛。,2019/11/10,7、操作步骤: 称取0.20g试样,置于垫有2g混合溶剂

12、的铂坩埚中,混合后盖上约0.5g混合溶剂,置1000高温炉中,熔融5min,取出,冷却后,将坩埚置于装有100ml水及20ml盐酸、煮沸着的250ml烧杯中,加热提取融块,洗出坩埚后,移入25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A、显色:分取试液25.00ml于50ml量瓶中,加5ml盐酸,5ml抗坏血酸溶液,混匀,放置5min,加10ml二安替比林甲烷溶液,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2019/11/10,B、测量 将显色溶液置于合适的吸收皿中,以水为参比,在分光光度计上波长400nm处测量吸光度,在工作曲线上查取二氧化钛的质量。 C、工作曲线绘制 取一组50ml容量瓶中,加入0,1.00,5.00,10.00,20.00ml二氧化钛标液,按4.4-4.5进行,以试剂空白作参比,测量吸光度,以二氧化钛的质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2019/11/10,讲解完毕 谢谢观赏!,thank you !,再会!,谁不鼓掌,枪毙15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