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隆化县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苏联的社建经验教训导学案(2)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3767368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隆化县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苏联的社建经验教训导学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河北省隆化县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苏联的社建经验教训导学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河北省隆化县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苏联的社建经验教训导学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隆化县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苏联的社建经验教训导学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隆化县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苏联的社建经验教训导学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一、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斯大林模式引发的问题日益显现:农业状况堪忧、形势严峻,粮食供应不足;工业领域问题暴露;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有增无减。斯大林逝世为改革提供契机。2内容内容结果经济改革农业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刺激人们的生产积极性;鼓励大规模开垦荒地。提出在几年内赶上美国人均畜产品的不现实目标。不顾具体气候、土壤条件,强求各地种植玉米。1955年起,连续四年大丰收。冒进思想和不顾实际的做法,加上受恶劣气候影响,1963年出现农业危机。工业扩大地方权力未能使企

2、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政治改革召开苏共二十大,作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报告,批判对斯大林个人崇拜。平反了一些冤假错案,促成了思想解放。大权在握后,也搞起一言堂,苏联重新陷入个人崇拜的泥淖。3评价: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改革取得了一定结果,如在经济上,1955年起的连续四年农业大丰收。在政治上促进了思想解放,平反了一些冤假错案。改革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没有进行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只是对原有的体制小修小补;未找到个人崇拜产生的真正根源,而是归结于斯大林的个人品质,最终也搞起一言堂,产生新的个人

3、崇拜;后期出现冒进的思想和不顾实际的做法;到了改革后期,各种矛盾日益突出,改革最终失败。(4)失败原因:(见评价相关部分)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背景:赫鲁晓夫后期,各种矛盾日益突出。2内容与结果:内容结果前期重点放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改进工业管理,完善计划工作,加强工业生产和经济刺激。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大为增强,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政策。后期过分追求稳定,改革的步伐逐渐缓慢,经济发展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整个国家如一潭死水,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滋生和积聚,国家陷入

4、困境。3失败原因:改革没有突破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推行霸权主义的政策,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加重了经济负担。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背景:勃列日涅夫后期,政治体制僵化,经济停滞下降,社会矛盾丛生,国家陷入困境。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的短暂执政没能遏制住苏联的衰败趋势。2过程与结果:内容结果经济改革制定“加速发展战略”,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以经济管理的方式代替行政命令干预经济做法。困难重重,难以奏效。政治改革第一步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倡导“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改革背控制的政治力量。第二中的领导地位。政局不稳,经济滑坡,思想混乱,社会失控

5、,民族分裂活动愈演愈烈。第三步提出“更新联盟”构想,于1991年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钦掌权,苏共被排挤出政权且组织瓦解,国家政权性质发生质变各共和国宣布独立,苏联解体。请在此处绘制以上三次改革的比较表:四、苏联解体:1苏联解体的过程时 间事 件备 注1985戈尔巴乔夫改革,经济改革陷入困境,政治改革背离社会主义道路改革走进死胡同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军事体系全线崩溃1991经互会解体、华约解散1991.8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将苏联变为一个松散的邦联质发生根本改变1991.12.2211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2苏联解体原因: (1)历史原因:长期

6、以来形成的斯大林模式使其陷入困境难以自拔。长期以来存在的民族问题。(2)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戈尔巴乔夫偏离科学社会主义的改革。(3)外部原因:美国及西方长期渗透、推行和平演变政策。总结: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各有什么特点?赫鲁晓夫的改革重点在农业,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重点在工业,都取得一定成效;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重点在政治。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史书记载,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依据- 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