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 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3764240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邯郸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 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河北省邯郸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 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河北省邯郸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 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河北省邯郸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 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邯郸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 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邯郸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 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一、教学目标能力与运用:有感情的朗读,体会诗歌的意境,揣摩诗歌语言。方法与技巧: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品味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2、以“朗读训练”为重点,深入理解体味本诗,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和诗歌朗读的指导训练。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 自主合作探究四、教学用具白板五、教学过程(一)导入 大家都知道,唐朝有两位伟大的诗人,一位是李白,他是浪漫主义诗人,人们把他叫做“诗仙”;再一位就是杜甫,他是什么诗人?(学生回答:现实主义诗人。教师板书。)人们叫他为?(学生回答:“诗圣”。教师板书。)(二)自主学习1、给下面加黑字注

2、音。风怒号(ho)高者挂罥(jun) 沉塘坳(o) 倚杖(y)俄顷(qng)布衾(qn)大庇(b)突兀(w)2、解释加黑的词。(1)八月秋高风怒号(秋深)(2)卷我屋上三重茅(几层茅草)(3)俄顷风定云墨色(一会儿)(4)归来倚杖自叹息(拄着拐杖)( 5)忍能对面为盗贼(竟忍心如此)(6)秋天漠漠向昏黑(黑下来)(三)整体感知1、先让学生齐读教师纠正正确读音,教师适当进行朗读指导,强调如何深入领会诗的意境,读出诗歌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来。2、学生再次齐读。3、学生个人展示4、教师进行范读。(四)合作探究1、全文划分几个小节?2、局部赏析第一小节赏析(1)作者用哪个词语来描写秋风?2、为什么用

3、“怒号”而不用“猛烈”或是“凶猛”等词语呢?明确:“怒号”一词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同时, 运用了拟人化的写法。(2)“卷”和“吹”相比较,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哪个词更好?后面的动词还有哪些?其用法有什么好处?“卷”字好,既形象又有力度。还有“飞”“洒”“挂”“飘转”“沉”等动词。刻画了茅草飞扬的动感场面。(3)给这一小节加个标题(板书:秋风破屋) 赏析第二诗节 (1)茅草被卷走了,这些草如果拾起来,还可以修理茅屋。这时,一群顽童把草抱走了。这时诗人着急,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是否用得不准确? 讨论明确:是写心情,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

4、衰,心力憔悴。(2)群童为何抱茅?讨论明确:本身也是穷孩子,用茅草盖屋或回家当柴烧。当然也不排除调皮成分,但是也有更深层原因-譬如社会现实。杜甫如其说生孩子们的气,倒不如说生社会的气,狠动乱社会造成人民贫困、灾难。 (3)“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这一句的语气和节奏应该怎样读?讨论明确: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所以此句应该用叹息的声音读出来:归来倚杖自-叹-息(4)给本节加一个小标题(板书:群童抱茅)赏析第三诗节(1)茅屋被吹破之后,最怕的是什么?(生:下雨)这就该到第几节了?(生:第三节)看看

5、第三节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赏析一下。讨论明确:“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冷似铁”中的“铁”字说明被子很陈旧,很脏-长期颠沛流离,没有时间洗,或者没有钱买,只有一床被子,没法拆洗;很冷,很硬-如果洗得干干净净就不硬了;这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杜甫曾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有些字看来很平常,揣摩起来则含义丰富,由此可见杜甫锤炼语言的功夫。(2)给本节加一个小标题(板书:夜雨湿屋)赏析第四节(1)“长夜沾湿何由彻?”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2)杜甫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讨论明确:“忧国忧民”一词最好。因为诗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

6、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能体现出诗人的这种品质。杜甫自己受冻还为别人考虑,这正是诗人的伟大之处。他不仅只是写自己的不幸,而是推己及人,想到在这风雨之夜,普天之下还有更多像他这样处于困苦(或者更糟糕)的境地。(五)拓展链接回忆我们学过的有关忧国忧民的诗句(六)课堂小节忧国忧民的诗人,总是受到人民的爱戴和敬仰。陕西民歌中有“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的句子。这是对诗人的爱戴和敬仰。让我们怀着对杜甫崇敬的心情,再齐读全诗,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七)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史书记载,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依据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