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假说和理论的形成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3748417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PPT 页数:8 大小:260.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假说和理论的形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科学假说和理论的形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科学假说和理论的形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科学假说和理论的形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科学假说和理论的形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假说和理论的形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假说和理论的形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假说,假说: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所作出的一种假定性说明。 假说具有科学性 假说是以一定的科学事实和已知科学知识为依据,按照科学逻辑的方法推理出来的,其立论根据和内容具有一定的真实性、科学性。 假说具有或然性 科学假说受到有限的少量事实的局限,总是在不完全、不充分的经验事实基础上推导出来的,允许一定成分的想象和猜测,在内容上具有或然性,是未经实验检验的、结论尚成疑问的思想形态。,建立科学假说的方法论原则,解释原则 对应原则 简单性原则 可检验性原则,建立假说的方法论原则解释原则,指假说与已知事实的关系。 提出的假说要能够说明和解释已知的全部事实。如果有一个

2、事实与假说相矛盾,那么这个假说原则上就应该修改或摈弃。,建立假说的方法论原则对应原则,指假说与已知的科学规律或理论的关系。 新假说不应当同原有理论中经过检验的真理成分相矛盾;要包容或解释原有理论无法解释的事实,同时把原有理论作为一个特例包含在其中。,建立假说的方法论原则简单性原则,假说要尽可能具有逻辑上的简单性。 假说以尽可能少的初始假定或公理,尽可能好地符合客观对象。,建立假说的方法论原则可检验性原则,这是保证假说的科学性的一个基本条件。 假说必须是在观察、实验或经验上可以加以检验的,从而能够判断其是否具有真理性,检验科学假说的方法,假说检验的步骤:第一步是理论检验;第二步是实践检验。 理论

3、检验,首要环节是评价假说的可检验性。 可检验性有两种:一是原则上的可检验性,根据现有已被证明是可靠的理论、规律来看,假说是否能够加以检验。二是技术上的可检验性,即是否具备了检验假说的技术条件和手段。 对假说的理论检验包括:假说的逻辑完备性、假说的逻辑简单性、假说的解释与预见功能。 对假说进行理论检验的方法,常用逻辑证明和反驳的方法。 实践检验。对某些关于事实存在的假说进行实践检验,可以采用直接检验法,即用观察和实践直接观测科学假说的实质内容,以证实或否认科学假说。对某些关于普遍规律的假说进行实践检验,只能采用间接验证法,即用观察和实验观测来检验假说基本命题所推演出来的结论或预言。,从假说向理论的过渡,假说向理论的过渡形式,大体有: (1)假说因逐渐纯化而发展为理论; (2)假说因部分修正和补充而发展为理论; (3)假说因全部被推翻而为新假说或新理论所取代; (4)假说本身错误但引出正确的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