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专题强化训练训练7含答案

上传人:zengy****8888 文档编号:113708536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专题强化训练训练7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专题强化训练训练7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专题强化训练训练7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专题强化训练训练7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训练7世界古代史综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七,32)克利斯提尼时期规定:年满18岁的雅典男性青年,在其父母所隶属的德莫斯(自治村)内通过一定的入籍仪式便可取得公民权;一些外邦人也在德莫斯内取得雅典公民权。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扩大公民范围加强陶片放逐力度B.体现五百人议事会多元性和专业性C.用地域原则来代替血缘的原则D.削弱工商业奴隶主对民主政治的影响答案C解析 “年满18岁的雅典男性青年,在其父母所隶属的德莫斯(自治村)内通过一定的入籍仪式便可取得公民权;一些外邦人也在德莫斯内取得雅典公民权”此举是用地域原则代替了血缘原则,削弱了氏族贵族在

2、各方面的影响,故C项正确。2.(2017甘肃兰州一模,33)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佣一位舵手、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其意在()A.实行间接的民主制度B.批评轮番而治的民主政治C.缩减雅典公民的人数D.确定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答案B解析雅典由于小国寡民的特点,必然实行直接民主制,苏格拉底作为当时代的人不可能认识到要求实行间接民主制,故A项错误;材料中苏格拉底反对通过抽签产生政治决策者,即批评轮番而治的民主政治,故B项正确;C项在材料中无体现,故C项错误;雅典民主政治在表决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与材料本意不符,故

3、D项错误。3.(2017湖北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高三3月联考,31)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公民大会讨论是否入侵西西里,尽管多数公民并不知道西西里的情况,公民大会还是作出了入侵西西里的决定。这说明古雅典公民大会()A.是城邦政治的最大威胁B.权力过大会造成失误C.民主决策程序过简可能会带来灾难D.不是少数服从多数答案C解析公民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不是最大威胁,故A项错误;作出了决定不等于结果失误,材料中没有涉及造成失误,故B项错误;材料中“多数公民并不知道西西里的情况”表明,公民大会作出了入侵西西里的决定决策程序上合法,但内容上不严谨,故C项正确;不是少数服从多数不符合史实,且材料中未涉及,故

4、D项错误。4.(2017福建龙岩一模,32)公元前399年,由500名公民组成的陪审团对苏格拉底进行审判,初审投票以280票判处苏格拉底有罪。但在苏格拉底的脱罪辩护后,复审投票反而以360票判苏格拉底死罪。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民主环境下缺乏言论自由B.陪审团在司法审判中缺乏公正C.人文精神被民众广泛接受D.直接民主有“暴民政治”之嫌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可知陪审团是判决的唯一标准,没有权威的刑侦机构进行科学的甄别,容易导致判决出现失误,是直接民主的弊端,故D项正确。5.(2017福建宁德一模,32)在西方法律史上,古希腊法是一种灵活和富有弹性的制度,但它始终没能与政治保持相当的距离。在雅典,它

5、既是捍卫民主最有力的武器,又是公众舆论的工具。这表明()A.希腊法是西方法律的源泉B.雅典推崇法律至上的原则C.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凸显D.雅典法律从属于民主政治答案D解析材料不涉及希腊法对后世法律的影响,故A项错误;B项在材料无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希腊法“是捍卫民主最有力的武器”,不涉及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故C项错误;据材料“但它始终没能与政治保持相当的距离”“是捍卫民主最有力的武器,又是公众舆论的工具”可得雅典法律从属于民主政治,故D项正确。6.(2017四川南充二模,32)古希腊戏剧家阿里斯托芬在骑士一剧里,描绘了一个将军试图劝服一个卖香肠的人去夺取民主派领袖克里昂的职位:“你已经

6、具备一切应有的条件:卑贱的出身,受过在市场中买卖的锻炼,蛮横无理”材料反映出作者旨在()A.鼓励公民积极参政B.批判公民参政冷漠C.抨击民主政治缺陷D.打破贵族专权局面答案C解析材料中雅典民主政治中不同素质的人可以参政,而非鼓励公民参政,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公民对参政的态度,故B项错误;不同参政素质的人执掌雅典导致雅典盛极而衰,故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贵族专权,故D项错误。7.(2017云南昆明一中高三月考六,32)早期罗马法规定,在买卖过程中,一方欺骗了另一方,如果手续齐全,则受骗方仍需履行法律义务;但从1世纪开始,法官要调查受骗当事人和施骗嫌疑人,如果属实,则对受骗人加以保护。这一变化主要

7、是因为()A.法律伸缩性减小 B.不再重视法律形式C.罗马民法典已完善 D.罗马法观念的发展答案D解析材料说明早期罗马法具有“形式主义”特征,1世纪后更具灵活性,说明法律伸缩性增大,故A项错误;材料中未体现罗马法不再重视法律形式,故B项错误;C项应是材料中现象的结果,非原因,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1世纪后罗马法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说明罗马法观念的发展,故D项正确。8.(2017山东临沂一模,17)下图为十二铜表法的条目。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十二铜表法() A.与习惯法完全一致B.强调人人平等原则C.只规定了诉讼程序D.涉及内容广泛全面答案D9.(2017河北唐山一模,31)下框是古罗马法官判决的

8、一个案例,该案例主要说明了罗马法() A.坚持“疑罪从无”的原则B.保护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C.保障私有财产不受侵犯D.人的基本权利得到了重视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没有涉及到证据问题,所以不能体现坚持“疑罪从无”的原则,故A项错误;案例没有体现保护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私有财产,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父亲的罪名不应由儿子继承,判乙之子无罪开释”“在乙未到庭自辩前,暂定无罪”得出判决重视人的基本权利,故D项正确。10.(2017广东深圳一模,32)西罗马帝国崩溃以后,罗马法陷于衰退,教会迅速形成了一套政治法律制度;但到了12世纪,罗马法在西欧掀起了一股复兴的浪潮,为王权至上提供

9、了两句重要的格言“皇帝的喜好具有法律的力量”“皇帝不受法律约束”。这在当时()A.推动人文主义运动迅速兴起B.有利于民族国家的逐步形成C.改变了教权高于王权的局面D.适应反君主专制斗争的需要答案B解析材料中“到了12世纪”“为王权至上提供了两句重要的格言”表明皇帝不受教会的法律约束,实际上是民族国家不受罗马教皇控制,故B项正确。11.(2017广东梅州一模,30)英国19世纪著名法律史学家梅因说:“我找不到任何理由,为什么罗马法律会优于印度法律,假使不是有自然法理论给了它一种与众不同的优秀典型。”梅因意在强调()A.罗马法受到了自然法精神的影响B.罗马法优于其他国家的法律C.罗马法的产生发展与

10、众不同D.罗马法重视诉讼的过程与程序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得罗马法律之所以优于印度法律,就在于其受到自然法精神的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把罗马法与其他国家法律进行对比,故B项错误;材料不涉及罗马法的产生发展与众不同,故C项错误;D项在材料无体现,故D项错误。12.(2017山西名校高三第二学期联考,32)在古罗马的刑法领域,被告的秩序性尊严(身份等级)是量刑时的重要考虑因素,享有秩序性尊严者一般承担较轻的刑罚;而如果受害者的秩序性尊严越高,则施害者的罪行越严重。由此可知()A.罗马法是为了保护贵族利益而制定B.罗马刑法受到希腊人文精神的影响C.罗马刑法尚未确立罪刑相适应原则D.罗马法的主要功能是

11、维护等级秩序答案C解析根据题目中“被告的秩序性尊严(身份等级)是量刑时的重要考虑因素,享有秩序性尊严者一般承担较轻的刑罚”说明罗马刑法尚未确立罪行和刑法相适应的原则,反而依靠的标准是身份等级,故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共37分)13.(2017山东德州一模,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文帝废除了刻面、割鼻、斩左右趾等刑罚,景帝时规定八十岁以上、八岁以下和孕妇等人应被审讯关押的,都不得加械具。平帝时规定,对“从坐”妇女免于拘捕和监禁,男子八十以上、七岁以下除非重罪,均可免刑或减刑。刑法中增加了一些新罪名,如“阿党”(诸侯有罪,傅相不举奏)与“附益”(中央朝臣外附诸侯),均为重罪。武帝

12、时还制订了酎金律左官律,来制裁诸侯在祭祀宗庙时贡金不合标准、舍弃朝廷而奉事诸侯等行为。在司法判决中,盛行以春秋的精神作为解释法律和作出判断的基本原则。许多经学大师纷纷以经解律,东汉时许慎、马融、郑玄等人各立门户,歧见增多,以至于朝廷出面规定了郑玄注经解律的正统地位。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 材料二公民法主要适用于罗马公民,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方面。从共和国后期到帝国前期,罗马由一个城邦国家变成了地跨三洲的大帝国,新的地区不断被并入它的贸易和交通体系中。罗马法也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公民与外邦人以及外邦人与外邦人之间的关系,基本内容主要是关于所有权和债权方面的规范,注

13、重调节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罗马法虽然允许使用酷刑,但只是作为审判过程中的补充性和最后的措施,实施的前提包括:只针对死刑犯罪;没有其他手段发现真实;对犯罪的指控充分和适当。20岁以下与60岁以上者、孕妇和育儿母亲免予酷刑。 摘编自于贵信古代罗马史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汉代和古罗马各自的法制特点。(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国法制特点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一致的进步之处。(13分)答案(1)特点:汉代:宽法缓刑(或“逐渐废除某些酷刑”“逐渐废除某些肉刑”);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如答“儒家思想的影响日益加

14、深”之类亦可酌情给分)。 古罗马:适用范围和内容因时而变(或“罗马法逐渐发展完善”);对酷刑的限制严格(或“酷刑只是审判过程中的补充性和最后的措施”)。 (2)背景:汉代:鉴于秦亡的教训,缓和社会矛盾,奉行黄老之学,无为而治;汉初诸侯势力发展,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古罗马:伴随着扩张,罗马统治区域扩大,需要处理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国内外贸易的发展。 进步:适应现实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减少或限制酷刑,对老幼及妇女给予一定照顾,体现出人道的一面。14.(2017山东淄博高三摸底,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示意图往往包含着多种历史信息

15、。 图一古代雅典政治图二近代英国政治 结构示意图 结构示意图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项有关西方民主运作方式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答案示例一: 信息:古代雅典是直接民主,以公民大会为主要机构;近代英国是间接民主,采用代议制和政党政治。 说明:古代雅典是城邦政治,小国寡民,便于全体公民直接参政;近代英国形成民族国家,其面积与人口增多,形成间接民主为主。 示例二: 信息:本邦成年男子,雅典民主基础相对狭小;国家的成年公民,近代西方民主的基础更为广泛。 说明:雅典是奴隶制国家(农业文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奴隶没有民主权利;近代英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工业文明),逐步践行自由、平等理念,更多的人享有民主权利。解析该题强调的是古代与近代民主制度的改变:古代雅典是直接民主而近代英国是代议制;古代雅典是维护奴隶制的民主,近代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近代涌现出新的制度,政党制度等。说明是具体阐述和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