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班班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3708381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巧用班班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巧用班班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巧用班班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巧用班班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巧用班班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巧用班班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巧用班班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巧用班班通,构建高效快乐数学课堂【摘要】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认识到“班班通”工程对教学的巨大促进作用,而开始着手建设自己学校的“班班通”,而在“班班通”环境下怎样优化现有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成为“班班通”工程学校的当务之急。但并非所有的数学内容都适合班班通辅助教学,它只可巧用,不能滥用。班班通教学可以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和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学习态度,从而引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分析、理解和创造的能力,促使教学质量大大地提高。当一个新生事物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需要有热情拥抱的举动,但也应有冷静审视的头脑,我们中学数学教师也不例外,这样方能为班班通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达到“巧用

2、班班通,构建高效快乐数学课堂”的目标。关键词:班班通 数学 快乐课堂 高效课堂数学是研究客观物质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具有概念抽象、逻辑严密和应用广泛的特性。但谈及数学课,特别是一些涉及空间图形或动态图形的数学课,许多初中数学教师都感到伤脑筋,教师可能在课堂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学生们根本就不领情。在他们的感受中,一是认为数学课枯燥无味,尽是公式符号,不显其味,无心学习。二是数学本身比较抽象、枯燥,加之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单一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造成学生数学创新素质能力难以提高。如何改变学生对数学课无味的态度呢?事实上,班班通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有利于改变这

3、种状况,给初中数学课教学带来新的生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构建高效快乐的数学课堂。一、班班通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皮亚杰认为,学习从属于发展,从属于主体的一般认知水平。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初中生的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主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仍然喜欢图画、图像等具体形象的东西。班班通不仅可以综合运用文字、图像、声音显示知识背景,而且可以打破时空限制,把学生带进虚拟的世界,也使枯燥乏味的数学公式理论变得形象生动。它把书本知识化为血肉丰满、生动活泼的形象,实现了群体教学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知识传授与教学信息反馈、分析、

4、计算机决策相结合,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确实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促进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健康发展,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二、数学课班班通教学的实践与探索1、班班通“悬”念我要学习。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为此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制造悬念,给人们心理上造成一种强烈的想象和挂念,让学生睁大好奇的眼晴,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如在“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教学中,画面上出现一个三角形,其内角和为180即(3-2)180,再画出一个四边形,

5、并作出一条对角线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其内角和为2180即(4-2)180,再依次出现五边形、六边形n边形,那么n边形的内角和为多少呢?前四个多边形的内角和学生容易说出,但最后求n边形的内角和学生们都皱起眉头,画面中同时也亮出一个红色的大问号,把学生引进疑问的情境之中,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从而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中。2、班班通“激”趣快乐学习。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也是学习的原动力,学生如果对所学知识有较浓的兴趣,就会处于良好的准备状态,当学生处于良好的准备状态,情感处于积极主动状态,那么课堂效率就高。法国

6、著名演讲家海茵兹.雷曼麦有句至理名言:“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易让人接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班班通图像、声音、图表、动画等快速传递的特点,将多种形式的教学信息同时或交替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让他们兴奋起来,使学习过程更加趣味化、深入化、自然化,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情感上接近数学课,进而对它产生好感,最后达到乐意学、学得好的目的。我在开展教学“圆的认识”时,利用Flash动画显示小动物乘坐装有各种轮子的小车的情景,学生发现:小动物在乘坐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车轮的小车时,上下颠簸、惊恐万状,而在乘坐圆形车轮的小车时,则平稳舒服,怡然自得。那么,车轮为什

7、么要做成圆形的呢?圆有什么特点呢?在学生的心目中形成了一个个大问号,他们跃跃欲试,争着想揭开这个谜。又如,在“生活中的几何图形”的教学中,可以利用班班通鲜艳的色彩和优美图案,直观形象地再现实物,给学生如见其物的感受。教师利用班班通设计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粉笔盒、篮球、象棋、螺母、魔方、易拉罐等几幅图案让学生观察后,提出问题:哪些图案与长方形、正方形类似?哪些图案与圆柱、圆锥类似?从而把学生引入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的过程中来,加快其对情景的感知和理解。比如,在教“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运用班班通设计出一些轴对称图形,一一显示后,教师用红线显现出对称轴,让学生观察、发现、总结、归纳

8、,得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及轴对称的性质。这样借助班班通鲜艳的色彩、优美的图案,增加了真实感,渲染了气氛,创造了意境,有助于提高和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班班通“创”新优化学习。美国创造学和创造工程之父亚历克斯奥斯本曾提出了一种培养创造能力的教学技术脑激励法,其基本原则是,在集体解决问题的课上,通过暂缓作出评价,以便于学生踊跃发言,从而引出多种多样的解决答案。其具体要求是:(1)禁止提出批评意见。(2)鼓励提出各种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3)鼓励各种想法,多多益善。(4)追求与众不同的,甚至离题的观念。在传统的中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许多重要概念

9、、公式等方面的知识重点、难点往往不易解决,教师往往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仍然感悟不深,容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而现代多媒体具有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的优势。如果把班班通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就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问题。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障碍在计算机的作用下被化解了,消失了,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有效地实现了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学生也会为其形式之新颖,声画之精彩而耳目一新,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培养

10、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优学”效果。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这一课时,新教材上用了几种情形来加以说明,但其叙事的过程犹如一杯白开水,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如果在教学中运用Flash课件,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首先,设计出一个走路的小丑,请他来担任书本中省略的“走”的主人,让他在数轴上按各种要求走动,并把所有的走法设置成学生不易察觉的小按钮,当鼠标点中相应的小按钮时,才会出现有走法的标记的大按钮。他的每一次走动,都会在数轴上方留下痕迹。教师先演示其中的一种走法,学生看到这个小丑及其走法,马上来劲了。教师趁热打铁,问学生还有没有其它的走法呀?如果有的话,请上来操作电脑。这时

11、,不管是优秀生,还是基础差的学生,都被吸引住了,积极开动脑筋,争相上台操作。学生想出走法后,由教师点出大按钮,再由学生操作大按钮,这时,动画又动起来啦!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获得了成功,获得了自信,他们在高兴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学生情趣盎然,学习兴趣倍增,使我的数学课教学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在三视图的课堂教学中,如果只有粉笔和黑斑,那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作图上,但是借助班班通,可以备课时准备大量的图形直接展示给学生,不仅节约时间,而且生动形象,让学生很快接受与理解,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与教学效果。4、班班通“聚”焦(重点、难点

12、)自主学习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不在是“填鸭式”的教学,不仅仅需要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运用班班通教学可以将教学中涉及的事物形象、过程等全部内容再现于课堂,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使难以觉察的东西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的感觉能力可及的范围之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生如何画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这是一个重要的知识。教师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黑板上画给学生看,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如:学生走神,教师画时部分学生不注意看;教师作图时,身体遮挡住部分学生视线等等。而运用班班通辅助教学,情形就大不一样了。我们可以先用班班通演示平移的步骤和基本方法,由于用班

13、班通演示,手段新颖,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给学生留下的表象深刻。演示结束后,教师再到黑板上示范,最后让学生独立作图。这样的教学过程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学生对平移方法清楚明了,教学效果好。三、数学课班班通教学应注意的几点:班班通与初中数学学科的整合也存在着种种误区:如不顾实际,任意“拔高” 班班通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以辅代主,教师成为班班通的奴隶;课件呆板或“花哨”, 引起学生的过度注意或分散学生对正在学习内容的注意力。凡此种种必会对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针对上述情况,要让班班通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班班通易成“灌输”的工具,学生易成观

14、众因为班班通现实的优点,许多老师常常不管什么课题,什么时机都喜欢使用,使用时一“放”了之,象放电影一样,此时的班班通往往成了灌输的工具。2、班班通的直观易弱化学生动手的能力班班通很直观、形象,但同时正因为它的优点有时也起到了负面的作用。比如讲解二次函数图像时,学生因为有了“一次函数图像是直线”这个先入为主的结论,加上又没有见过抛物线,往往画不出正确的函数图像,班班通因为描出无数各点,所以图像非常简单的就呼之欲出了,没有太大的悬念,但同时也弱化了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对于今后新的函数图像的画法是不利的。所以在教学中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有利于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如果不加选择地什么地方都用班班通,甚至

15、为了用班班通而去用班班通,就成了滥用。这不但发挥不了它的优势,有时反而会产生负面效应。综上所述,初中数学与班班通的整合,并非强调所有的数学内容都适合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它只可巧用,不能滥用。班班通数学教学可以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和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学习态度,从而引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分析、理解和创造的能力,促使教学质量大大地提高。但我们也应注意到班班通教学手段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要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和教师相比,班班通教学仍处于教学中的辅助地位,即使班班通完成了许多人力所不及的任务,也不能代替教师的全部工作,教学过程的诸环节仍需教师来组织实施,因此,教师应通过精心认真的教学设计,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媒体。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用班班通为现代教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当一个新生事物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需要有热情拥抱的举动,但也应有冷静审视的头脑,我们中学数学教师也不例外,这样方能为多媒体数学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达到“巧用班班通,构建高效快乐数学课堂”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