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党员申报市级优秀青年志愿者主要事迹材料【大学党员】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13707846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8.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党员申报市级优秀青年志愿者主要事迹材料【大学党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学生党员申报市级优秀青年志愿者主要事迹材料【大学党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大学生党员申报市级优秀青年志愿者主要事迹材料【大学党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大学生党员申报市级优秀青年志愿者主要事迹材料【大学党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大学生党员申报市级优秀青年志愿者主要事迹材料【大学党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党员申报市级优秀青年志愿者主要事迹材料【大学党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党员申报市级优秀青年志愿者主要事迹材料【大学党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党员申报市级优秀青年志愿者主要事迹材料【大学党员】 事迹材料 陈敏媛,华东理工大学xx级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党员。作为一名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社会工作对于她来说不仅仅是一个专业或职业,而是一项一直坚持的事业。每个双休日,在其他同学休息娱乐的时候,她却选择从奉贤长途跋涉去到不同的地方做志愿者,用行动践行“用生命影响生命”的专业理念。大学三年多年来,陈敏媛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服务流动青少年、农民工子弟、临终患者和地震灾区同胞,志愿服务时间超过了1000小时。陈敏媛同学一直抱着谦卑的态度服务弱势群体,就像她自己经常说的那样,在服务他人中,她学会了同理和接纳,更难能可贵的是,她用这份同理和接纳回报父母

2、,给父母也带来了改变,充分体现了作为一个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作为子女的家庭责任感。 一、在家庭中种下公益的萌芽 陈敏媛同学出生了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但是作为烈士家属,家庭环境赋予了她早于其他孩子的对于公平与正义的追求。陈敏媛同学的爷爷是烈士,爷爷奶奶都是八路军,父亲从小在南京解放军遗孤子弟小学(现南京卫岗小学)长大,成年后也同样进入部队服役。父亲特殊的成长经历使得她从小就跟随父亲一同看战争革命题材的电影、听父亲说起爷爷奶奶当时英勇斗争的故事。这些熏陶使得她从小就立下服务社会、维护公平与正义的志向,表现出对于公益的热情。从小学开始,陈敏媛同学担任了九年的班长和五年的团支书,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服务

3、残疾人和老人的志愿者活动,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在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她还是决定要将社会服务这条道路一直坚持下去,以高出学校分数线三十多分的高考分数填报了华东理工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以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方式践行自己的公益志向。凭借着对于专业的热情,陈敏媛同学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积极参加社会服务实践,多门专业课获得专业第一,荣获综合课程奖学金二等,以农民工子女社会交往为对象的研究项目也获得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性项目的立项,并且凭借专业知识和创意在上海市第一届社工创意节上斩获了一等奖。 二、在临终关怀服务中体悟生命的真谛 每周五下午,陈敏媛都会一路跋涉两个多小时去到闸北临汾社区医院的安宁病房进行临终关怀服

4、务,她用冷静与温暖陪伴老人度过最后的时光,帮助他们完成或者释怀自己的心愿,同时给他们的亲属精神上的支持。在服务临终患者的过程中,她学会了同理和接纳,同时也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谛。有些服务对象因为肿瘤手术的原因,可能喉管被切开或者眼球被摘除,在视觉上给人很大的冲击,但是她一直用一颗接纳的心接受服务对象的任何的样子;有些服务对象已经无法很好地表达,陈敏媛同学也不会说上海话,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们之间的交流,她会用纸笔和他们交流,服务对象甚至还会在她手上写字,她努力地在只言片语间理解服务对象要表达的意思;有些服务对象意识已经有些模糊,不能很好地记住志愿者,但是总有些服务对象每次看到她脸上都掠过一丝熟悉的微

5、笑。临终服务并不是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消耗能量的过程,相反,它带给她更多的理解和觉察。陈爷爷是她服务比较久的一个对象,当陈爷爷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手去抓伤自己的时候他的手就被医生用绳子拴住,那天看到这幅场景的时候她尽力告诉陈爷爷这是正常的、为他好的一个方式,后来陈爷爷吃力地说出了几个字:怕你不舒服,这几个字让她对陈爷爷在这个时候还在关系其他人的感受而动容,同时也明白了真诚和接纳对于临终患者来说的重要性。她一直秉持着这样的信念:向服务对象表达同理不是告诉他我明白你的感受,而是说因为我不是你所以无法体会你的疼痛和感受,但是我知道你很坚强,我愿意听你表达给我听。年仅57岁的王叔叔是陈敏媛同学服务的

6、又一个对象,这个曾经作为领导的年轻的临终患者因为无法适应现实的落差,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拒绝与其他人沟通。当她来到这个服务对象身边的时候他的妻子说,你可以尝试和他沟通看看,因为你长得特别像她的女儿。因为这个原因,这个病人真的愿意和她进行沟通,当聊到是否思念女儿的时候,这个服务对象突然大哭起来。后来从其妻子口中了解到王叔叔特别爱他的女儿,他女儿结婚的时候他哭的像个泪人,醉的不省人事。但是女儿因为工作忙只能周末过来看他,有时一周甚至都没有办法出现,所以他特别思念他的女儿。这次的服务经历对她触动最大的是让她想到自己的父亲,由于父亲出身与部队家庭,大男子主义作风比较明显,而且对于她特别严厉,所以她总是容

7、易与父亲发生争执,上了大学有种逃离父亲的感觉,也很少和父亲打电话联系。这次服务结束后她走出医院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父亲打了一个电话,因为父亲的年纪和王叔叔相仿,她突然明白父亲是生命是有限的,自己能够陪伴父亲的时间越来越少,也明白父亲了未曾表达的深沉的爱。在这之后,她与父亲的交流逐渐增多,也越来越能够理解父亲。 三、用同理和接纳在人性上与父母联结 对于孝道,陈敏媛同学有自己的理解,孝道不仅仅是尊敬,更重要的是接纳,接纳父母的一切。在一次萨提亚第三度诞生公益工作坊中,她特别认同她的导师说的“第三度诞生”的含义,第三度诞生是指能够从人性上与父母联结,内心真正的成熟。具体来说就是指能够从人性的角度看到父母

8、受到其成长环境影响而产生的需求,而不是从角色的角度来评判他们作为父母是否优秀。这种需求包括被关心、被爱、被需要,更多的是源于童年未满足的期待。在理解这些话后,她的脑袋里想放电影一样闪过父亲成长的画面,经历了三岁失去父亲,经历了从小在遗孤子弟小学长大每半年才能见到一次母亲,服役时因为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被迫回到家乡,经历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和与子女的关系想到自己在临终关怀中服务的经历,她愈加能够理解父亲的好强和严厉,也看到了父亲渴望被爱被肯定的需求,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父亲在生命的后半段时光体会到良好的父女关系。那次工作坊之后,她和父亲进行了深入的交谈,表达了父亲对于自己巨大的影响,表达了自己对

9、于父亲和感谢和肯定,表达了自己对于父亲性格和行为的理解和接纳,那次谈话之后,父亲的性格温和了很多,还主动并成功戒烟,父女关系也真正亲密起来。她表示,临终关怀让他看到亲人对于临终患者来说的重要性,今后当父亲生病时,会放下一切陪伴在父亲身边,成为支撑父亲的力量。 四、在分享生命感悟中影响他人生命 陈敏媛同学把自己在临终关怀服务中的感悟记录在了自己的一本笔记本生命对话中,为每一位离开的服务对象写了一篇生命追忆,她希望把这些感悟分享给更多人,让大家意识到生命的有限和珍贵以及家人的重要意义。在青年报青女郎公益女大学生评选的比赛中,她朗读了自己这本生命对话中第一篇生命追忆,真挚的字眼打动了现场所有的评委,

10、获得了该轮的满分,最终荣获季军,公益经历也得到了青年报整版的报道;在做暑期青少年营队和台湾实践家营队“态度篇”的志愿队辅期间,在“人生标本”分享环节她以“生命的态度”为主题分享了临终关怀服务中自己的成长与改变,尤其是对于与父母关系的改善,现场的学员都留下了感动的泪水并在分享结束后给父母发了表达爱的短信,父母回复的短信也是真切感人;在以公益青年的身份作为WORKFACE的上海站分享嘉宾进行分享时,她也以“公益不是浮躁的外衣而是不忘的初心”为主题分享了临终关怀服务让她学会了看见、同理和接纳,要始终怀着一颗初心在公益的道理上走下去,她的分享让那些60、70后的前辈们感受到了这个女生内心的力量和信念。

11、生命追忆也在华东理工大学的校报华东理工青年上发表,感染了身边更多的同学加入公益服务的行列。 五、在不同角色中将公益进行到底 作为学校五星公益社团的社长,陈敏媛同学曾代表学校进行全区的“感恩”主题优秀公开课展示、曾带领团队获得阿克苏诺贝尔大学生社会公益奖金奖、曾每周组织志愿者为城中村的农民工子女上课、曾帮助职业中专院校建立自己的社团、曾在两周之内召集百余名志愿者帮助壹基金处理雅安地震捐款信息录入的邮件一万余封;作为学校学生社团联合会的副主席和上海市健康公益社团联盟的副主席,她也始终坚持在服务的基础上管理社团,同理做社团的不易,积极为社团争取资源,同时协调整个上海市的健康公益社团的资源,促进其在更

12、加广阔的平台上发挥其公益的效用。这几年公益的坚持,也让她收获了诸多荣誉,华东理工大学年度人物、上海市大学生年度人物、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全国十大社工青年领袖等等,这些荣誉没有让她变得浮躁,她说:“公益不是浮躁的外衣,而是沉稳的初心”,她助人的初心始终不会改变。 在大四这一年,陈敏媛同学也毅然放弃了高分保研,而是报名了研究生支教团,选择在大四结束之后去到甘肃支教一年。她坚信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能够使得支教更加有效和专业,也相信这一年对于自己也是一次挑战和历练。 王霁晨同学的先进个人事迹 王霁晨,男,1993年06月18日出生,共青团员,现就读于上海电力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xx083班。现任共青团

13、上海电力学院委员会副书记助理、上海电力学院大学生记者团团长,上海电力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协会志愿者。 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奉献自己的爱、身体力行地服务社会,是他一直以来的志向和目标。他立足校园,服务社会,无私奉献,为促进上海电力学院志愿者活动的深入开展竭尽绵薄之力。在服务师生需求,弘扬互助风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在服务活动中寻求创新的理念和方法,开发志愿服务的新亮点、新领域。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他懂得了何为志愿者,明白了何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体会到了何为“志愿付出,快乐奉献”,同时也收获了无尽的感动与快乐。他xx年被评为上海电力学院优秀志愿者、上海科技馆志愿者积极分子

14、、杨浦区优秀志愿者,xx年被评为上海电力学院优秀志愿者标兵、上海电力学院优秀团干部、上海电力学院优秀学生记者。 一、树立形象,强化自身素质和人格修养 王霁晨同学一直把思想道德培养和专业知识学习作为强化自身素质提升、树立良好形象的前提和基础,通过自身素质和人格修养的提升,更好地做好志愿服务。他一直坚持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能够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学习生活和志愿者工作的指导,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为人正直,团结同学,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兢兢业业,努力肯干,全力提高志愿服务水平,积极践行“奉

15、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作为校主要团干部,他要求团干部为师生服务,为推进校园文化发展服务并带头践行着这个思想,在进行团的工作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创新精神,将团的活动与时下的新媒体潮流相结合,力求吸引更广大师生参与,得到广泛的好评。同时他始终注重自身专业课学习,不断充实知识储备,对学科内容进行深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得到了综合的提升。 二、立足校园,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自从大一加入大学生志愿者协会以来,作为一名学生志愿者,他也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准则:志愿付出,快乐奉献。他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三年以来他积极参与并组织了大学生志愿者协会的多项志愿者服务活

16、动:xx年9月作为浦东创建文明城区宣传志愿者进去南汇荡湾社区向公众普及交通安全知识;xx年11月作为南汇第二福利院志愿者的一员前往福利院为老人们打扫卫生表演节目送去冬日温暖;xx年4月作为上海科技馆志愿者为游客提供服务;xx年9月担任校迎新志愿者岗位负责人,在南汇汽车站为新生接站;xx年10月成为上海公益阅读计划上海电力学院站负责人,组织志愿者宣传推广,为西部山区的学生募集到千余本图书;xx年9月担任校迎新志愿者总负责人;xx年10月担任钱学森高校巡回展上海电力学院站志愿者队长.每一项志愿服务项目都他尽心尽责,得到了校领导和师生的一致好评。 三、开拓创新,努力探索校园志愿服务思路 作为一名负责志愿者工作的团干部,在自己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他意识到,要想为更多人做好服务、让志愿服务深入广泛的开展,单靠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