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立德树人”的历史价值观训练5含答案

上传人:zengy****8888 文档编号:113707557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立德树人”的历史价值观训练5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8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立德树人”的历史价值观训练5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立德树人”的历史价值观训练5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立德树人”的历史价值观训练5含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训练5民生意识社会保障1.(2017黑龙江哈三中二模,26)王安石与朋友的书信中说:“昨日以早事奏报,言今早者皆贫民,有司不得已,不若取诸富民之有良田、得谷多而售数倍之者。贫民被灾,不可不恤也。”这反映出()A.土地兼并严重影响民生B.百姓赋役负担太过沉重C.土地因过度开发而贫瘠D.政府不断强化经济干预答案A解析据材料“不若取诸富民之有良田、得谷多而售数倍之者。贫民被灾,不可不恤也”可知土地兼并严重影响民生,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百姓赋役负担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C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土地因过度开发而贫瘠,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故D项错误。2.(2017吉林长春三模,

2、27)清代农村家族经济在遗产继承中既存在保障嫡长子权益的“抽长制”,又有照顾丧失劳动力者的“膳田”“守寡田”等社会保障机制。这说明()A.遗产继承以家族和谐关系为出发点B.社会保障机制在清代已经发展完善C.宗法制度在清代农村占据主导地位D.家族经济在代代继承下逐步被分割答案A解析在遗产继承中既保障嫡长子权益又照顾弱势群体的做法体现了以家族和谐关系为出发点的特征,故A项正确;其一,单纯依靠材料无法看出清代的社会保障机制是否完善,其二,材料突出的是民间的一种行为无法体现社会保障机制的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C项;材料无法体现出家族经济在代代传承中被逐步分割,故D项错误。3.(2017海南海口

3、一模,17)罗斯福在签署全国工业复兴法法令时说,法令的目的在于保证工业的合理利润和工人维持生活的工资,以消灭那些既妨碍正当工商业,又伤害劳工利益的海盗式的方法与措施。这说明该项法令()A.有利于扩大企业规模B.完善了失业保障制度C.有利于企业经营的稳定D.旨在保护工人的权利答案C解析这说明该法令有利于企业经营的稳定,企业经营稳定就能保证工业的合理利润和工人维持生活的工资,就可以消灭那些既妨碍正当工商业,又伤害劳工利益的海盗式的方法与措施,有利于扩大企业规模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完善了失业保障制度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有利于企业经营的稳定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旨在保护工人的权利不符合题意,故

4、D项错误。4.(2017广东广州二模,33)有学者认为,近代以来,西方社会运动与工人斗争的诉求依次地表现为,在18世纪是“公民权利”,19世纪主要集中在“政治权利”,进入20世纪,主要表现在“社会权利”。“社会权利”的诉求主要表现为()A.争取参与行使国家权力的权利B.争取与个人自由相关的基本权利C.争取国家提供的社会保障和服务的权利D.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答案C解析A项体现的是19世纪争取的政治权利,故A项错误;B项体现的是18世纪争取的公民权利,故B项错误;C项体现的是一种社会权利,受罗斯福新政影响,战后西方国家纷纷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出现了“福利国家”,故C项正确;D项主要强调

5、的是国家间的关系问题,故D项错误。5.(2017江西宜春二模,29)1959年9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市场形势的回顾和展望”的社论,提到“关系民生最大的粮食零售量,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7.9%,比去年下半年增长了30.9%”。这不能说明()A.人民生活水平并没有提高B.“大跃进”造成中国城市人口猛增C.经济建设的方针指导失误D.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粮食短缺答案D解析据材料“关系民生最大的粮食零售量,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7.9%,比去年下半年增长了30.9%”可知当时粮食并不短缺,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6.(2017江西九校高三3月联考,29)下表数据整理自中国经济网,以此为

6、史料探究民生问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2008年2013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及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表(单位:万人)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1 1131 1031 1681 2211 2261 310城镇登记失业人数 886921908922917926A.发展有助于解决就业问题B.经济发展难以满足就业需求C.城镇化过快增加了失业风险D.保障就业乃改善民生之本答案A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20082013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而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变化并不大,20082013年也是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据此可以得出发展有助

7、于解决就业问题,故A项正确。7.(2017吉林延边一模,40)公益慈善事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发展是国际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关系大多数社会成员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謇(18531926)既是清末民初实业界举足轻重的巨擘,也是慈善界的头面人物。作为近代中国儒商的代表,张謇早在戊戌维新期间就主张废科举、兴学校,后来又提出了发展盲哑人教育的独特见解。针对各地水灾不断,他认为不能单以赈灾作临时应付之策,以工代赈才是“办赈至善善策”。同时,1903年从日本考查回国的张謇进一步意识到,发展慈善必须与地方自治、实业、教育紧密相联,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在张謇的撑持下,南通先后

8、建立了一系列由养老院、新育婴堂、残废院、盲哑学校、贫民工厂以及医院等组成的集救济、改良、赈恤、教养、抚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然而随着张謇的大生集团在一战结束后由盛而衰,其慈善事业也深陷困境,出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悲剧。 摘编自虞和平张謇: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 材料二安德鲁卡耐基(18351919)是世纪之交美国最大的工业巨头和著名的慈善家。卡耐基在1889年发表的财富的福音一文中提出,财富集中造成贫富扩大是文明进步不可避免的代价,所以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社会主义所提出的推翻现有秩序,而在于如何恰当地管理巨大的剩余财富。富人应该把这笔钱在他们生前通过适当的运作用于造福公众的事业

9、,投向建立大学、图书馆、医院、公园、公共泳池以及捐赠教会等领域。1901年卡耐基退休后,开始尝试以管理企业的运作方式现代基金会的形式来有系统地捐献财产。在他名下的基金会和非盈利机构甚多,但最主要的当属1911年建立的卡耐基基金会。该基金会以“增进和传播知识,并促进美国与曾经是英联邦海外成员的某些国家之间的了解”为宗旨,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研究新形势,提出新的工作重点,迄今在美国仍有广泛的影响。 摘编自资中筠散财之道:美国现代公益基金述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謇慈善公益思想产生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张謇与卡耐基慈善公益活动的不同之处。答案(1)原因:儒家知识分子的责任意识;近代西方慈善思想的影响;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结果;传统救济方式不适应近代形势的需要;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不同:机制不同,前者依靠个人兴办,后者按照企业管理运营;范围不同,前者集中于南通地区,后者遍布全美,乃至面向世界;结果不同,前者逐渐停滞甚至夭折,后者持久发展、影响至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