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卢梭的教育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3693564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3.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章 卢梭的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十章 卢梭的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十章 卢梭的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十章 卢梭的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十章 卢梭的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章 卢梭的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 卢梭的教育(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卢梭的教育思想,第四节 自然主义教育的实施,一 教育的四个阶段,(一)婴儿期的教育(出生后的两年) 1 儿童特征:不会说话,体弱无能, 虽能活动,有感觉,但不成熟,更没有思考能力。 2. 教育任务:以身体的养育和锻炼为主,因为良好的体质是智力发展的基础。 3 教育要求:身体保育的一切措施都要合乎自然,要给予孩子活动的自由。 4 卢梭针对当时的习俗特别强调:人们只想到保护孩子是不够的,应该教他成人后怎样保护自己,教他对抗磨难和命运的打击。,5 他强调:只要注意不让孩子有跌倒的危险,不让他们的手接触一切能伤害他们的东西,我们就应该让他们的身体和四肢绝对自由。 6 卢梭认为:城市是坑害人类的

2、深渊,他主张把儿童送往乡村,妇女到乡村去分娩,自己哺乳孩子。 7 批评了在教儿童说话方面操之过急的习惯做法。,(二)儿童期的教育(212岁),1 儿童特征:有了语言,体力增强,处于“理性睡眠期”。 2. 教育任务:锻炼的是感官并继续发展身体,以便日后发展他的智慧。 儿童应该从这样的年龄开始学习勇敢的精神,应该学习的头一件事情是忍受痛苦。 3 过于激烈的批评了在儿童期向学生灌输理性教育的做法,这实际上是卢梭对封建道德教育的猛烈抨击。 4 卢梭也承认长到12岁的孩子没有一点是非观念是不可能的,而且他们并不是一点理解力也没有。这一时期的儿童应掌握一些道德观念,不过这些观念的教育应当在尽可能晚一些的时

3、候和联系具体事例进行。方法上,行动多于口训。最好是利用儿童自身不良行为所产生的自然后果使他们接受教训。反映出卢梭“消极教育”的观点。,5 反对儿童在这一时期读书,因为这也是理性教育的一部分,同样不适宜于“理性睡眠期”的儿童。 6.重视这一时期的感官训练和身体发育,提出了较为详细的训练原则和方法。,(三)青年期的教育(1215岁),儿童特征:身体变得强壮有力,感官也发展 良好,并且有了强烈的好奇心。 教育任务:知识学习和劳动教育。 教育要求:顺应儿童的特点进行教育。,文化知识的学习 (1) 在学习知识的问题上 卢梭把培养兴趣和提高能力放在首位,并注意通过学习知识陶冶情操。他认为这是所有一切良好教

4、育的一个基本原则。 (2)在学习的内容上 他首先要求的是有用的而且能增进人的聪明才智的知识。 另一个原则是不要让孩子学习他不可能理解的人际关系方面的知识。 反对学习社会科学,要求重点学习对生活有实际用处的自然科学。卢梭排斥人文学科的做法,既基于他对这一时期儿童天性的理解,也表明了他对封建旧文化的厌恶。,(3)在智育的方法上 1 基本原则是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自觉自动地学习,反对啃书本,反对长篇大论的口头解释。 2 要“创造一种环境”,儿童置身其中,以教师为行动榜样。 3 主张师生共同亲手制作一些仪器用于验证知识。 评价:意义十分明显,但也过分强调儿童的个人直接经验的倾向,与后世教育家杜威的“从做

5、中学”颇为相似。,(4)引导儿童投入活动的是欲念,兴趣和好奇心。良好教育的基本原则首先是培养爱好学问的兴趣,并且只有有形的物质的东西才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5)主张直观教学,并要求在讲解知识时揭示知识的用途。特别告诫教育者重在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要让儿童自己动脑,动手去满足他自己的愿望和好奇心。可见,卢梭早已是主张“发现法”教学了。,劳动教育,卢梭从培养自然人的独立性出发,认为青年期的孩子应当学会劳动。 卢梭主张学生必须学一门职业。首先,卢梭要求培养对劳动和劳动者的尊重的感情,得到思想陶冶。其次,卢梭还希望通过学习劳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反复思考的习惯。 卢梭认为,选择何种职业进行学习,

6、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日后的生活。,他提出了选择职业的几条原则: 有用,这是最基本的; 适合自己的禀赋,不能单凭热情冲动去选择职业,眼高手低也不能成功; 适合自己的性别和年龄,青年人不宜先选择整天呆在房间里的职业; 清洁卫生,无害于身体。,卢梭还特别强调不要选择那种养成人乖戾性情,磨灭人上进心的职业;要尊重一切对人有用的职业。 卢梭还认为职业选定后,教师必须和学生一起去学习,才能发挥教育的作用。,卢梭的劳动观是属于社会下层小生产者的,较之洛克的劳动消遣论和劳动处罚论要进步得多,说明他已经注意到了专业教育之前的人的一般发展教育和综合技术教育因素,与马克思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不过,卢梭

7、涉及的仅仅是手工业生产,这就是时代局限性了。,(四)青春期的教育(15-20岁),儿童特征: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感性经验和自然知识,已经懂得所有那些与他自己有关的道德观念了,并具有了了解社会道德关系的欲望。 教育任务:道德教育,包括宗教教育和爱情教育。 教育要求:不主张道德说教 。 卢梭认为,那种能克服情欲,遵照理性和良心指引,尽其职责。成为自己的主宰而不受外界诱惑的始终走正路的人,才是有德之人。卢梭要培养的是一个不受外界制约的有独立精神和地位的自然人。,卢梭否认先天道德 人生而具有观念,但又认为人生而具有“公平的道德原则”,这就是良心。他这种道德标准的“良心说”,与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的“

8、智慧说”,中世纪宗教的“神意说”以及洛克的“利益说”都不相同。它既以人代替了神,又以公众利益代替了个人私利。 卢梭把知觉的道德判断归于良心,其他的道德归于理性,这两部分似乎都是与知识分开的,这是与“智慧说”的不同。良心判断直觉得不同,影响了后来的康德。但中国的孟子早有此论,他说良知良能能使人不学而知、不学即能。,卢梭认为道德教育的价值主要是心灵的内在满足,可以说是为了道德而道德。 卢梭认为发展人的道德应从发展人的自爱自利开始。“仁者爱人”,德育的目标就是把这种自然天性扩展开来。,卢梭了认为,在前三个阶段培养儿童具有了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上,今儿要培养善良的感情、道德判断能力以及坚强的道德意

9、志。 宗教教育也是这一时期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他要求人们爱上帝胜于爱一切。但他反对教士们的荒诞教义,反对教会的繁文缛礼。这样,卢梭在宗教的旗帜下向教会的权威及神学教义提出了挑战。 卢梭还提出了青年时期的爱情教育和性教育问题,并把它们作为道德教育的一部分。,(五)女子教育,卢梭关于女子教育的观点也是从他的“遵循自然”“归于自然”的基本思想中引申出来的。 卢梭认为,像男孩的教育一样,对女孩也是首先培养健康的身体,但更倾向于灵巧的目的。女子的治家能力是她尽相夫育子的天职所不可缺少的。她最好不进菜园,卢梭还不赞成女孩学习更深的知识。 卢梭在女子教育问题上的总倾向是保守的。小家碧玉、贤妻良母是其教育目标

10、。尽管如此,这对于当时是贵族妇女不事家务、奢侈放荡的风气来说,也不啻是一种反叛了。,第五节 论理想国家的公民教育,卢梭反对培养国家公民,主张培养“自然人”;反对儿童阅读书本,主张儿童亲身活动;反对国家学校教育制度,提倡家庭教师实施教育;反对压制、灌输,主张给儿童以自由。卢梭又是一个对新的社会制度充满幻想的思想家。 卢梭认为理想国家中的教育“必须给予人民的心灵以民族的形式”,其目标是培养忠诚的爱国者。卢梭认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改变现存制度及其教育 卢梭主张国家掌管学校教育,“设立一个最高行政院为教育的最高管理机构”,它决定校长、教师的人选和升迁。卢梭不同意按教育对象的贫富分设学校和课程的贵族性主张

11、,要求儿童受同样的教育。,卢梭认为体育是教育里最重要的部分。在公共教育制度中很容易实行“消极教育”,即让儿童获得充分自由的运动,从而预防邪恶的影响;在家庭中受教育的孩子也应当来参加公共场合下的集体游戏和运动竞技等,从而有利于培养运动的习惯,平等待人的作风和竞赛获奖能力。 卢梭还十分推崇瑞士首都伯尔尼市学校的做法,在学校内模仿政府机构组成相应的团体。,评价:卢梭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是高度尊重儿童的善良天性,并以此为标准批判了当时流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措施的荒谬,倡导了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其教育思想在今天看来当然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局限性,既有一些落后的、相互矛盾的和主观臆测的东西,也有某些以偏概

12、全的推论。但他对封建教育付修行的揭露切中时弊,对新教育所提出的设想则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仅在当时的法国引起强烈反响,而且对整个欧洲,对后世的教育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卢梭提出的研究学生,研究儿童的口号,也一直是19世纪乃至20 世纪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扩展: 卢梭教育思想的实践成果首先产生于德国汉堡,这就是1774年12月巴西多开办的“泛爱学校”。在德国逐渐形成了“泛爱学校”的运动。 裴斯泰洛奇是在瑞士实践和传播卢梭和巴西多教育思想的主要任务。他也是主张人性本善,热爱和研究儿童,注重手工劳动的教育家。不过,他在卢梭要求注重儿童价值和地位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的要求,并且把教育的重心移到平民儿童方面;反对“消极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