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欣赏45:长白山特产之松花奇石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13692696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0.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奇石欣赏45:长白山特产之松花奇石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奇石欣赏45:长白山特产之松花奇石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奇石欣赏45:长白山特产之松花奇石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奇石欣赏45:长白山特产之松花奇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奇石欣赏45:长白山特产之松花奇石(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奇石欣赏45:长白山特产之松花奇石 美丽的松花石传说 相传,有一年秋天在盛京举行乡试,四面八方的学子汇聚盛京,这年的秋天特别的冷,进入考场后,研好的墨汁不一会就凝固了,每个考生不得不一边温研一边答题,唯独一个考生,下笔如神,行文如水,丝毫没有受到气候的影响,最后以悬殊的成绩位列乡试之首。试后,众考生反映没考好试砚池中墨汁凝固的原因。主考官找来这位考生问:“别人说只有你在乡试中挥墨如就,你用的试什么砚,何人所制,出自何方,拿来与我看看?”考生呈上所用之砚说“此砚是父亲当年陪同京城武默纳大人拜谒长白山时所用的长白山磨刀石,由于使用年久,石已磨成凹形。临近盛京赶考,父亲用刀将磨刀石挖成砚池何砚堂,没

2、想到此次乡试这块石砚发墨又快,温润益毫,虽然这么冷的天,墨汁在砚池里没有凝固,答写题文,没受任何影响。”此话传出,整个盛京城乡试学子纷纷找到这位考生,要求能否一见如此砚宝。 消息传到京城,康熙皇帝召见武默纳询问是否有此事,武氏回答,在寻山期间却是在混同江边砥石山采过“磨刀石”,随船磨刀伐木。回京时,侍卫费耀色还曾带回一块,皇帝大喜,传旨令费耀色将所带回的“磨刀石”送武英殿造办处砚作,由名匠雕琢,“制好后,朕要亲自润笔试墨。”十天后,砚作将新砚送南书房,皇帝亲自检验砚石的发墨和润笔效果,一试果然是上等砚材,特别是该砚色如松花,细腻如玉,更是博得皇帝喜爱,故将其取名为松花玉,用松花石雕制的新砚为松

3、花砚。 随后,传旨派人对该地进行封禁,不许任何人进行采挖,由宫廷造办处派人到实地查封,组织专人采挖,设专司衙门实行采挖,专供宫内使用。当地猎户从此再也见不到“磨刀石”,清廷如何采挖御用砚材也不得而知。 皇室的宠爱,使松花石初露端倪便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自清朝起,松花石就被康熙皇帝当作宫廷砚材,雕琢成砚,作为清宫御品。康熙十三年(1691年),康熙命令内务府造办处在外朝武英殿设松花石砚作,成立专司衙门,负责长白山下松花石的开采、运输及管理。石料运到宫廷后,由宫中画家设计图样,最后由砚匠琢制成砚。第一批新砚出来后,康熙皇帝亲自执笔试墨,亲撰松花石砚制砚说以志其事,曰:“盛京之东,砥石山麓,有石垒垒,质坚而温,色绿而莹,文理粲然,握之则润液欲滴。有取作砺具者,朕见之以为良村也!命工度其大小方圆,悉准古式,制砚若干方,磨隃糜试之,远胜绿端,即旧坑诸名产亦弗能出其右。爱装以锦匣” 引用上述话的目的无非是说皇帝对松花石的重视,其实事实更能说明问题。据说,1763年,康熙六十大寿,翰林院官为了讨好康熙,各尽所能,各显其长,纷纷作画赋诗,讴歌康熙皇帝的恩德,颂扬皇帝的文治武功。康熙大喜,当场赐每人松花砚一方,共计67方,成为京城轰动一时的大手笔。往后就更不用说了,康熙爷如此重视,后面的皇帝更是纷纷效法,对松花石爱若珍宝,都把松花砚当作大清国宝。 松花奇石欣赏 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