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动流化床造粒实验研究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13692278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46.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喷动流化床造粒实验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喷动流化床造粒实验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喷动流化床造粒实验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喷动流化床造粒实验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喷动流化床造粒实验研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喷动流化床造粒实验研究 叶京生+ ,刘玲,宋继田 ( 天津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天津3 0 0 2 2 2 ) 摘要:喷动流化床用于粉体造粒,是一种新型造粒方法。与其它几种造粒方法相比,具 有设备投资小、能耗低、设备结构简单等优点。作者经过实验发现,气流雾化器安装于底部, 或者侧部以及二者结合,对不同的物料进行造粒实验,可实现对多种粉体的造粒和包衣。气 流雾化喷嘴是喷动流化造粒装置的主要部件。因此,本文对气流雾化喷嘴作了一些实验研究, 以供参考。 关键字:喷动流化造粒;底部、侧部雾化;气流雾化喷嘴 E x p e r i m e n t a ls t u d y O n g r a n u l

2、a t i o n i ns p o u t e dn u i d i z e db e d Y E J i n 分s h e n g ,L l UL i n g ,S O N G J i - t i a n ( C o l l e g eo f M e c h a n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T i a n j i nU n i V e r s i t yo fS c i e n c e & T e c h n o l o g y ,T i a n j i n3 0 0 2 2 2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S p o

3、 u t e df l u i d i z e db e di s an o v e l p o w d e rg r a n u l a t o r C o m p a r e dw i t h t h eo t h e r e q u i p m e n t ,i th a St h ea d V a n t a g e so fl O w e ri n V e s t m e n t ,e n e 唱ye 币c i e n c y a n ds i m p l es t r u c t u r e T h e e x p e r i m e n t ss h o w e dt h a t

4、t h et w o f l u i dn o z z l ec a nb em o u n t e da tt h eb o t t o mo rt h el a t e r a lw a l lo ft h e b e df o rp o w d e rg r a n u l a t i o no rc o a t i n g I na d d i t i o n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O nt h en o z z l ew a st a k e ni nt h i s a r t i c I eb e c a u s ei ti sa k e yp a n

5、 i ns p o u t e dn u i d i z e dg r a n u I a t o r 1 ( e yw o r d s :s p o u t e dn u i d i z e dg r a n u l a t i o n ,b o t t o ma 1 1 dl a t e r a la t o m i z a t i o n ,t w o f l u i dn o z z l e 1 前言 造粒过程即将各类粉状、块状、溶液或熔融状原料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强度的固体颗粒 H 。3 J 。通过改变物料群体的物理性质,达到美化外观,减少粉尘污染,提高加工工艺性能,增 强效用等目的。

6、从工艺上说,根据原始微细颗粒团聚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压力造粒,滚动造粒, 喷雾造粒,热融造粒,流化造粒。 压力造粒法是将粉末限定在一定空间中通过施加外力而压紧为密实状态。可分为两大类, 类是模压造粒法,物料装在封闭模槽中,通过往复运动的冲头进行模塑。另一类是挤压造 粒法,在挤压造粒过程中,物料承受一定的剪切和混合作用,在螺旋或辊子的推动下,通过 一开口模或锐孔而固结成型。 滚动造粒是粘结剂渗入固态细粉末,形成微核。团聚的微核经过多次滚动,最后成为一 定大小的球形颗粒。滚动造粒设备常见的有成球盘和搅拌混和造粒机。 喷雾造粒是借助子蒸发直接从溶液或浆体制取细小颗粒的方法。浆料被雾化器雾化,水 作者简介

7、:叶京生( 1 9 5 2 ) ,男,湖南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粉体加工技术( 干燥,造粒,包衣,筛分) 的 应用研究。 3 6 8 分被热空气蒸发后,液滴内固相物聚集成千燥的微粒。 热造粒法是通过热量传递将小颗粒形成较大的实体的造粒方法。热法团聚过程中可能起 作用的团聚机理包括浓泥浆或湿细物料的干燥、熔融、高温化学反应、熔融物或浓泥浆冷却 固化或结晶。根据热传递的方式不同可将热法造粒分为烧结、热硬化、造球、以及干燥固化 等处理方法。 流化造粒是利用热空气将物料流化,再把雾化后的粘结剂喷入床层中,粉料经过沸腾翻 滚逐渐形成较大颗粒。流化造粒技术作为一种新的造粒技术,正在食品、医药、化工、种子 处

8、理、肥料生产等行业中得到普及推广。 喷动流化床造粒过程是流化造粒与滚动造粒相结合的一种新型造粒方法。粘结剂由喷嘴 喷入床中,粉料在喷动流化床中翻滚长大,最终形成颗粒。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设备投资小等诸多优点。喷嘴的结构是喷动流化床造粒装置的核心部件,选用合理的喷嘴结 构对雾化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2 喷动流化床造粒机理 粉料在流化气的作用下产生流态化,喷动气将粘结剂雾化由底部中心孔喷入,粉料表面 沉积一薄层粘结剂,以气一液一固三相的界面能作为原动力团聚成微核。在流化气和喷动气 的共同作用下搅拌、混和,微核通过聚并、包层逐渐形成较大的颗粒。 喷动流化床是在原始流化床的基础上改型得

9、到的,结合了流化床及标准喷动床的优点,克 服流化床容易起泡的缺点,增强了气固接触和混合,具有较高的传热、传质速率,更加适用 于大颗粒的生产。整个造粒系统集混和、捏合、造粒、干燥等工序于一体,系统密闭,操作 安全、无粉尘污染。 采用喷动流化床造粒,根据不同粉料特性及成品颗粒要求,可采用底部雾化或者侧部雾 化。 3 实验装置流程 3 1 底部雾化实验流程 底部雾化造粒实验流程如图l 所示【4 l o 喷嘴雾化气由空气压缩机1 提供,经气流雾化喷 嘴3 将粘结剂2 雾化后进入喷动流化床主体4 底部;空气经风机5 ,使流化床中粉料产生流 态化:在流化气和喷动气的共同作用下粉料逐渐形成较大的颗粒,通过出

10、料口卸料。 图l 底部雾化造粒实验流程 1 空压机2 储料罐3 喷嘴 4 喷动流化床主体5 风机 3 6 9 图2 侧部雾化造粒实验流程 1 空压机2 储料罐3 喷嘴 4 喷动流化床主体5 风机 3 2 侧部雾化实验流程 侧部雾化造粒实验流程如图2 所示。 程与底部雾化造粒实验流程基本相同。 4 气流雾化器一喷嘴 雾化气体由喷动流化床主体侧部旋流喷入,操作过 喷动流化床造粒装置中能否将粘结剂均匀雾化成细小液 滴,提供良好相间接触面积,气流雾化是重要的单元操作。气 流雾化喷嘴结构如图3 所示。 喷嘴主要设计参数依据如下: ( 1 ) 空气喷射压力。喷射压力越大,喷雾锥角越大,反之 相反。实验观察

11、到,随着实验压力的增加,喷雾的液核越细小, 粘结剂的雾化效果越好,一般取0 2 0 5 M P a 。 ( 2 ) 喷嘴喷孔直径( d ) 。当空气压力一定时,喷孔直径越 小,雾化形成的微粒子粒径越小,喷雾的液核就越细。一般取 1 。2 m m 。 4 雾筵 冀 习 I q 霾髦 Jl 图3 气流雾化器 1 空气入口2 粘结剂进口 3 喷嘴本体4 喷嘴 ( 3 ) 喷嘴的喷孔长径比( L ,d ) 。L ,d = 2 时,雾化效果较好。从实验观察可见,随L 舾变小, 雾化效果更好。 ( 4 ) 喷嘴的入口角度( 伐) 。铲6 0 0 ,可观察到烟雾状细雾,液核区雾滴较细。 ( 5 ) 喷嘴的出

12、口扩散角( D ) 。如果出口扩散角过小,在喷射过程中将产生一定的附壁现 象( 喷嘴出口容易堵塞) 。对喷射有一定的扰动,因而射流的不稳定性增加,操作困难。 5 小结 本文研制的气流雾化喷嘴,具有结构简单、紧凑、零部件少,经济实用等优点。已在实验 中应用,效果良好。可用于喷动流化床造粒装置中,为喷动流化造粒装置的推广应用发挥重 要作用。 参考文献 【l 】卢寿慈粉体加工技术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 9 9 9 【2 】C E C A P E S 著钱树德,顾芳珍译造粒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 9 9 2 【3 】李建平,李承政,王天勇等我国粉体造粒技术的现状与展望,化工机械,2 0 0 1 2 8 ( 5 ) :2 9 5 3 0 0 【4 】鲁林平,叶京生射流喷动流化床实验研究第九届全国干燥会议论文集2 0 0 3 ,2 5 4 - 2 5 7 3 7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