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植物快速繁殖和脱毒课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3680842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6.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植物快速繁殖和脱毒课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七植物快速繁殖和脱毒课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七植物快速繁殖和脱毒课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七植物快速繁殖和脱毒课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七植物快速繁殖和脱毒课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植物快速繁殖和脱毒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植物快速繁殖和脱毒课(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植物快速繁殖和脱毒,第一节 植物快速繁殖的途径和方法 第二节 继代培养 第三节 快速繁殖中茎尖培养脱毒 第四节 其他途径脱毒 第五节 脱毒苗的鉴定 第六节 脱毒后防病毒再感染,第一节 植物快速繁殖的途径和方法,植物离体快速繁殖技术的概念: 将来自优良植株的茎尖、腋芽、鳞片、叶片等器官、组织或细胞进行离体培养,以期在短期内以快速获得遗传上稳定一致的大量个体。 与传统无性繁殖方式的区别: 繁殖速度快,不受自然的干扰,使育苗工厂化。,植物快繁的类型与器官形成方式: 1 不定芽型 2 器官型 3 器官发生型 4 胚状体发生型 5 原球茎发生型,比较,1 不定芽型,诱导顶端分生组织产生不定芽,再

2、生成植株的方式。 方法:选取已经发育成熟的顶芽和腋芽,连同短枝经表面灭菌后,在无菌条件下培养,诱导不定芽并使其生根形成植株的方式。 取材:只要有明显的顶端分生组织和次生组织的植物均适用。,原理: 不少植物具有大量的腋芽分生组织,但在整体植物上由于顶端优势效应,多数腋芽受到内源激素的制约而抑制生长。 若将腋芽从整体植物上分离下来,给以相应的培养条件,即可形成大量不定芽。,腋芽增殖,不定芽发生型的特点: 繁殖率高 利用外植体原有的芽,包括隐芽在内繁殖数量大, 同时能保持该植物种的遗传稳定性。,从器官外植体诱导不定芽,再生成植株的方式。 方法:选取充分发育的器官诸如茎、叶、花器、鳞片等,经离体培养而

3、产生植株的方式。,2 器官型,器官型特点: 遗传性也比较稳定, 但繁殖速度慢。,从器官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经愈伤组织细胞的分化再生成植株的方式。,3 器官发生型,器官发生型的特点: 繁殖速度快, 由于经愈伤组织而再生成植株,遗传性不稳定。,由植物器官、组织和细胞培养而直接发生胚状体,最后以胚状体成苗的方式。 据不完全资料统计,在被子植物中有胚状体发生的植物已达100余种,分属近40个科。,4 胚状体发生型,可可心形胚和球形胚,香蕉心形体细胞胚,玫瑰心形体细胞胚,胚状体发生型的特点: 遗传性一致, 部分植物体细胞发生数量相当大。,5 原球茎型,大部分兰花属于这一类型。 原球茎是兰花种子萌发时产生

4、的呈珠粒状、缩短的、类似嫩茎的器官。 方法:种子消毒后,在培养基上播种,经一段时间培养而发生原球茎(带芽),然后由原球茎直接长成植株。,原球茎,原球茎发育成兰苗,1)不定芽型:容易成苗,对培养基要求不高,后代遗传性较为稳定, 缺点:但取材受到一定限制,仅限于具有明显顶端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的物种。 2)器官型和胚状体发生型:遗传性稳定。 缺点:对培养基要求高,器官发生条件苛刻。繁殖数量不如不定芽型和器官发生型多;,五种器官发生方式优点、缺点比较:,3)器官发生型(由愈伤组织再生植株) 优点:成苗数量大,对培养基要求不算高,容易调配。 缺点:通过愈伤组织成苗,细胞的染色体容易发生数量和结构变异

5、,很难使再生植株群体保持稳定的遗传性。,第七章 植物快速繁殖和脱毒,第一节 植物快速繁殖的途径和方法 第二节 继代培养 第三节 快速繁殖中茎尖培养脱毒 第四节 其他途径脱毒 第五节 脱毒苗的鉴定 第六节 脱毒后防病毒再感染,第二节 继代培养,在初代培养的基础上所获得的芽、苗、胚状体和原球茎等,数量都还不够,需要进一步增殖,使之越来越多,从而发挥快速繁殖的优势。 继代培养:是继初代培养之后的连续数代的扩繁殖培养过程。 继代培养的后代按几何级数增加,如果以2株苗为基础,那么经10代将生成210株苗。,1 驯化现象 2 衰退现象,第二节 继代培养,1 驯化现象,驯化(acclimation): 在开

6、始继代培养要加入生长调节物质,其后加入少量或不加入生长调节物质就可以生长的现象。 如在胡萝卜薄壁组织培养过程中,初代中加入10-6mol/L IAA,才能达到最大生长量, 但经多次继代培养后,在不加IAA的培养基上也可达到同样生长量. 发生原理: 继代培养中细胞积累了较多的生长物质,因此逐渐减少对外源生长物质的需要。,2 衰退现象,衰退(recession) : 长期培养的材料也会逐渐衰退,丧失形态发生能力,表现为生长不良,再生能力和增殖率下降等。 不同的植物其保持再生能力的时间是不同的,而且差异很大, 在以腋芽或不定芽增殖继代的植物中,在培养许多代之后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增殖能力,一般较少出现再

7、生能力丧失问题。,2.1 分化能力衰退的机理:,1)愈伤组织中含有从外植体启动分裂时就包括进来的成器官中心(分生组织),当重复继代会逐渐减少或丧失,这意味着不能形成维管束,只能保持无组织的细胞团。 2)也可能是在继代培养过程中,逐渐消耗了原有的与器官形成有关的特殊物质。 3)也可能与内源生长调节物质的减少或丧失有关。 4)也可能是细胞染色体出现畸变,数目增加或丢失,(1)植物材料的影响 (2)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3)继代培养时间长短 (4)季节的影响,2.2 影响继代培养的因素,2.2 影响继代培养的因素,( 1)植物材料的影响 不同种类植物,同种植物不同品种,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和不同部位继代繁

8、殖能力也不相同。 一般是草本木本;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年幼材料老年材料;刚分离组织已继代的组织;胚营养体组织;芽胚状体愈伤组织。,(2)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影响颇大,故常改变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来保持继代培养, 如在水仙鳞片基部再生子球的继代培养中,加活性炭的培养基中再生子球比不加活性炭的要高出一至几倍。 MS培养基初次培养的桃茎尖,若转入同样的MS培养基则生长不良,而转入降低氨态氮和钙,增加硝态氮、镁和磷的培养基中则能继代繁殖。,(3)继代培养时间长短,继代培养次数对繁殖率的影响不一。 有的材料长期继代可保持原来的再生能力和增殖率,如葡萄、月季和倒挂金钟等。 有的经过一定时间继代培养

9、后才有分化再生能力。沙枣愈伤组织继代培养6次后,才分化苗,保持二年,仍具有分化能力。 有的随继代时间加长而分化再生繁殖能力降低,如杜鹃茎尖外植体,连续继代培养,产生小枝数量开始减少。,(4)季节的影响,有些植物材料能否继代与季节有关。 如水仙取6、7月份的鳞茎,因夏季休眠,生长变慢,8月休眠后,生长速度又加快。 百合鳞片分化能力的高低,表现为春季秋季夏季冬季。 打破休眠的方法: 球根类植物组织培养可通过加入激素和低温处理来克服。 如: MS培养基上得到的唐菖蒲球茎, 无机盐和糖浓度减半,增加萘乙酸用量,可以防止继代中的休眠。,盲目追求过高增殖倍数缺点: 一是所产生的苗小而弱,给生根、移栽带来很

10、大困难; 二是可能会引起遗传性不稳定,造成灾难性后果。,第七章 植物快速繁殖和脱毒,第一节 植物快速繁殖的途径和方法 第二节 继代培养 第三节 快速繁殖中茎尖培养脱毒 第四节 其他途径脱毒 第五节 脱毒苗的鉴定 第六节 脱毒后防病毒再感染,全世界已发现植物病毒有近700种,植物病毒病严重地影响果树、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的生长,造成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其危害仅次于真菌病害。 受病毒浸染的植物终身带毒, 目前尚无药物可以治愈。,由病毒引起作物产量和品质退化的事例甚多。 粮食作物:最典型的是马铃薯退化,叶片卷缩或叶花白,产量一年不如一年。 果树: 香蕉束顶病、柑桔黄龙病、苹果花叶病毒等多种病毒病。

11、 蔬菜:有白菜病毒病、番茄病毒病等。 花卉:有国兰花叶病、香石竹驳斑病、菊花斑萎病等。,香蕉束顶病(俗称蕉公),,郑州果树研究所草莓脱毒苗,第三节 快速繁殖中茎尖培养脱毒,1 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2 无病毒苗的获得,1 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分布,病毒侵染到感染植株的叶片后,经过一段时间,即向附近细胞增殖转移。 转移速度很慢,每小时只有几微米。 当叶片内病毒数量到一定程度时,就转移到韧皮部,随后通过维管束转移到其他部分。,为什么茎尖培养能够除去病毒?,病毒运转速度慢,加上茎尖分生组织没有维管束,病毒只能通过胞间连丝传递,赶不上细胞分裂和生长的速度,所以茎尖生长点的病毒数量极少或无,几乎检测不出。

12、进行茎尖培养时,切取茎尖越小,带有病毒的可能性就越小,但太小不易成活。 不同种类的植物和不同病毒而言,切取茎尖的大小也不相同(表7-1)。,普通茎尖 几毫米到几十毫米的芽尖及侧芽。,微茎尖为0.3-0.5mm,表7-1 离体茎尖长度对马铃薯脱除病毒的影响,表7-2 带病毒植物脱除病毒时宜采用的茎尖大小,茎尖培养除可除去病毒外,还可除去其他病原体,如细菌、真菌等。 无病毒苗只是相对而言: 因为茎尖还有已知及未知的其他病毒,除去的病毒是指主要危害的几种病毒,严格来说,是“无特定病毒的苗”。,脱毒后的马铃薯苗,第三节 快速繁殖中茎尖培养脱毒,1 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2 无病毒苗的获得 2.1 材料

13、的培养和灭菌 2.2 茎尖剥离 2.3 茎尖培养 2.4 提高脱毒效果,茎尖培养途径: 茎尖 丛生芽 生根 再生株 (无毒) (无毒),2 无病毒苗的获得,茎尖取材:,2.1 材料的培养和灭菌 供试植株要种在无菌土中,温室种植。 也可去插条在室内溶液培养。 定期喷施杀菌剂(如链霉素)也有效。,2.2 茎尖剥离,取幼苗茎尖23cm小段,剥去可见的大叶,自来水冲洗1h左右后进入无菌室。 先用95%酒精快速浸泡一下,再放入5%漂白粉消毒710min(或5%次氯酸钠溶液),然后无菌水冲洗34次, 在双筒解剖下剥去幼叶,露出圆滑的生长点,用解剖针切取带12个叶原基的生长点,接种到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这种

14、外植体(生长锥带12个原叶基)的培养,严格来说,应称为分生组织培养。,取2-3顶梢,第三节 快速繁殖中茎尖培养脱毒,1 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2 无病毒苗的获得 2.1 材料的培养和灭菌 2.2 茎尖剥离 2.3 茎尖培养 2.4 提高脱毒效果,2.3 茎尖培养,常用MS和White培养基,较高浓度的无机盐,对促进组织分化和愈伤组织生长是有利的。 可添加5%10%椰乳,0.11.0mg/L的吲哚乙酸、萘乙酸、苄基腺嘌呤等,有的还需添加活性炭。 根据培养种类不同,添加的生长调节剂可适当调整。,图7-1 葡萄茎尖脱毒培养过程示意图 葡萄茎尖脱毒经过7个时期:A接种后变绿增大期;B形成畸形叶期;C形

15、成多芽和芽伸长期;D多芽展开小叶和小叶伸长期;E发根期;F根和茎伸长期;G移栽入盆期,第三节 快速繁殖中茎尖培养脱毒,1 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2 无病毒苗的获得 2.1 材料的培养和灭菌 2.2 茎尖剥离 2.3 茎尖培养 2.4 提高脱毒效果 2.4.1 高温处理 2.4.2 低温处理 2.4.3 化学处理,2.4 提高脱毒效果,2.4.1 高温处理又称温热疗法 某些病毒受热以后不稳定,失去活性。 把植物放在高于正常温度的环境中,组织内部的病毒受热后部分或全部钝化,但寄生植物的组织很少或不会受到伤害。,热处理时间因植物而异,(1) 温汤浸渍处理 50左右的温水中浸渍材料数分钟至数小时,方法

16、简便易行但易致材料受伤。 (2)热风处理 将植物移入室内或生长箱内,处理温度和时间因植物种类和器官生理状况而异。 一般为3540,短则几十分钟,长可达数月。 例如康乃馨置于38两个月,草莓36 6周,即可清除茎尖的病毒。 如马铃薯未脱毒小苗在生长箱中变温处理,35 4h, 31 4h,交替1个月,其脱毒效果可达80%以上。,变温处理的优点: 35使病毒钝化,31可提高小苗生活力,这样既提高脱毒率,又能提高成苗率。 热处理的局限性 (1)并非所有的病毒都对热处理敏感。热处理只对等径、线状的病毒和类菌质体起作用。 (2)延长热处理时间,病毒钝化效果好,同时也可能会钝化植物组织中的抗性因子而降低处理效果。 (3)热处理后只有一小部分植株能够存活。,第三节 快速繁殖中茎尖培养脱毒,1 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2 无病毒苗的获得 2.1 材料的培养和灭菌 2.2 茎尖剥离 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