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六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zengy****8888 文档编号:113677126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3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武威六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甘肃省武威六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省武威六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武威六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威六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复习过关考试历史试题第I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许慎说文解字中记载“夏者,中国之人也。”陈寿三国志中记载“刘备与(孙)权并力,共拒中国”。两则记载中关于“中国”的含义解读正确的是( )A.二者的含义同指当时的华夏民族B.二者的含义同指天下的地理中心C.前者指天下的地理中心,后者指天朝的政治中心D.前者指天朝的政治中心,后者指天下的地理中心2商纣王有两个同母的哥哥,长兄叫微子启。纣王的父母都想让微子启为太子,但有大臣据理力争,说:生微子启时商纣王的母亲为妾,生纣王时其母为妻,有妻的儿子在,就不能立妾的儿子为太子,虽然

2、母亲是同一个。这位大臣之所以力争的主要目的是( )A.保证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C.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D.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维护等级制度3姓氏起源一书对“宋”姓起源的解释:周武王克商灭纣,建立周朝,封微子(商王后裔)于商丘,建立宋国,共传36代,亡于楚国。宋亡国后,原王公之族散居各地,以原国“宋”为姓,乃成宋姓。上述解释中不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周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B.周礼是维护中央集权统治的有力工具C.兼并战争是宋亡国的主要原因D.反映了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4礼源于原始初民对自然万物的崇拜和生活禁忌,夏商时期发展较完备,

3、“礼,履也,所以事神而致福也”;周公“因于殷礼,所损差”,创立周礼,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框架。这反映出( ) A.礼是民俗的概括和反映B.宗教性文化向伦理性文化转变C.王位纷争得到制度性解决D.社会体系和组织原则完全确立5下面是国家博物馆对春秋时期的考工记中关于合金成分叙述的制图。这一制图能够说明春秋时期( )A.青铜铸造技术高超 B.铁器产品多样化C.手工业生产规模化 D.冶炼业分工细致6秦统一六国后,“(六国)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此外,六国富豪被迁至京城咸阳,一部分迁到巴蜀、南阳、三川和赵地。秦始皇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废除分封制 B.增强地方权力C.加强中央集权 D

4、.打破世袭特权72012年7月23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会上强调:“郡县治,天下安,县级政权的体制改革已刻不容缓。”纵观历代地方行政机构变革,下列不属于其变革规律的是( )A.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机构变迁的主因B.沿袭为主、变革为辅是历代地方行政机构变迁的主线C.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组织,具有相对稳定性D.地方行政机构的权力不断增强,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8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唐朝这一制度表述正确的是( )A.中书省负责封驳审议职能B.三省宰

5、相拥有最终决定权C.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D.分割相权,加强了中央集权9战国时期的军功爵制度、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两者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推动文化的普及B.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C.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D.促进统一国家的出现 10下面是1865年和1894年中国对外贸易统计表(单位:万海关两),以下对该表的解读,正确的是( )1865年1894年 增 幅进出口总值12019.728605.9137.99%进口值16003.614605.4143.28%出口值6016.114000.5132.72%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B.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地C.中国对世界市场的依附日

6、益加深D.中国对外贸易值出超情况逐年增长11三省职掌的划分,十分有趣,却也十分无聊,它只不过是皇权一权的琐碎分配、实质上中书省只是皇帝私人的秘书室,门下省只是皇帝私人的收发室。看它们的官属,无论官称和职务,几乎完全相同,只好勉强用“左”、“右”予以区分。该材料意在表明( )A.中书省只是毫无实权的秘书机构B.三省的设置削弱了皇帝的权威C.三省间并无实质性的制衡关系D.职能分工明确且国家政务各有侧重12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

7、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13清政府从1865年到1894年,共举外债6次,约4000万两白银;从1895年到1899年,共举外债7次,约3700万两白银。清政府外债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战争费用及战后列强索赔B.财政无法负担俸禄开支C.进出口贸易存在巨大逆差D.政府投入巨资兴办实业14如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两次高潮期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社会性质的转型 B.人民反帝斗争高涨 C.政府的支持 D.列强放松经济侵略15郭廷以认为中国近代某运动“昧视时代,仍要返回中国中心之世,与外界绝缘,结果演为暴力反洋运动。”该“运动”( )A.以维

8、护清廷的统治为核心目标B.是迫于八国联军侵华的自发抵抗C.是推动中国近代化的重要事件D.客观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16一个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A.街头上出现“民主共和”的标语B.孙中山在灯下阅读民报C.几艘外国军舰在长江上航行向革命党施压D.报刊登出孙中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的消息17近代中国掀起了办报热潮,出现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报刊,如王韬的循环日报、梁启超的时务报、严复的国闻报、孙中山的中国日报。它们的共同点是( )A.都为传播进步思想,开启民智B.都采用白话文写作C.都为满足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D.都为宣传革命思想18政府往往通过修筑铁路

9、带动本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所采取的作法之一是对进口钢铁课征较高的关税,以保障本国钢铁工业的生产。民国以来,生产钢铁的汉冶萍公司仅于民国5至8年,获有盈余,其他时间都是亏损;民国11年,汉阳铁厂不堪亏损停工;民国14年,开办不久的大冶炼铁厂也停工。根据上述说明及历史背景,民国5至8年何以会有盈余?其长期亏损的主要原因为何( ) A.盈因欧战爆发,钢铁价格大涨;亏不平等条约束缚,关税不能自主B.盈机器由国外进口,设备新颖;亏军阀混战,故无法继续修建铁路C.盈因欧战爆发,钢铁价格大涨;亏军阀混战,故无法继续修建铁路D.盈机器由国外进口,设备新颖;亏不平等条约束缚,关税不能自主19读下图,判断下列各项表

10、述正确的是( )A.为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B.李鸿章在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C.革命党人在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D.北伐战争期间国民政府从迁到20如果将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分为四个时期,即19501959年、19601971年、19721977年、1978年以后,下列示意图最能准确反映上述阶段我国科技引进情况的是()21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发展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A.山岭沟壑将陆地隔成小块推动了众多小国寡民的城邦的出现B.耕地缺乏和土地贫瘠限制了粮食生产但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优越的海洋资源条件有利于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的形成D.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开阔的平原赋予希腊广阔的发展空间22十

11、二铜表法表三第4条规定,“债务人在拘禁期间,如愿意,可自费供养。若无力自费供养,则拘禁他的人每日应发给他面粉一磅,如愿意,亦可多给。”这一规定表明十二铜表法( )A.体现人权至上的法律原则B.突出强调权债双方自由平等C.重点保护债权人的财产权D.一定程度上保护债务人权力23“十二铜表法”颁布后,罗马共和国政府又制定了一系列新法律。公元前445年,坎努利斯法案废除了平民不得与贵族通婚的限制;公元前367年,李锡尼-塞克斯图法案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权利。这说明( )A.罗马法正在不断完善B.罗马法形成完备体系C.成文法取代习惯法D.万民法取代公民法24雅典召开公民大会时会提前四天公布会议议

12、程,对于非常重要的问题,公民大会可能进行两次投票,任何人都可以对他认为不合法的建议提出控诉。这说明雅典民主( )A.范围狭窄 B.方式落后C.性质原始 D.形式开放25“欧洲从希腊继承了什么?继承了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这里所说的“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是指古希腊的( )A.法治基础上的民主运作方式B.人文主义和民主政治运作机制 C.轮番而治的管理模式D.集体管理的新形式261565年,西班牙派“圣巴布洛”号大帆船满载亚洲的香料,从马尼拉运往墨西哥南海岸的阿卡普尔科。此后,中国的丝绸、瓷器等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墨西哥银元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形成繁荣的“太平洋丝绸之

13、路”。这条丝路的形成,直接受益于 ( )A.中国政府的开放政策B.迪亚士的远航C.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麦哲伦的远航27有人用现代经济学家费雪提出的货币数量方程式“PT = MV”(分别代表价格、交易量、货币、流通速度)解释西班牙萨拉曼卡学派提出的“价格革命”理论,通常 T、V值被视为不变量,M值的变动影响 P值。据此分析16世纪的西班牙( )A.M值减少,P值上涨B.M值减少,P值下跌C.M值增加,P值上涨D.M值增加,P值下跌28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财富,但工人阶级却相对的日益贫困。马克思揭示这一现象原因的著作是( )A.神圣家族B.德意志意识形态C.共产党宣言D.资本论29如下图所示,西方

14、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从B阶段到D阶段只用了不到50年,其原因不包括( )A.生产力的推动B.处于相对和平时期C.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D.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比重上升30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在( )A.美苏争霸中B.欧盟产生后C.冷战结束后D.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后 第II卷 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题12分,第32题28分)31 (本题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四合院是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内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严格的,所谓“北屋为尊,两厢次之”,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家长居住。东西两侧的卧室也有尊卑之分,东侧为尊,正室居住,西侧为卑,偏房居住,而西厢房的高度及宽度,都比东厢房略矮小。材料二图甲为北京四合院平面结构图,四合院是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典范。图乙为2015年开盘的上海某楼盘户型结构图。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户型结构变化的角度,对古今中国人的住宅观进行比较。32(本题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张謇(18531926 年)既是清末民初实业界举足轻重的巨擘,也是慈善界的头面人物。作为近代中国儒商的代表,张謇早在戊戌维新期间就主张废科举、兴学校,后来又提出了发展盲哑人教育的独特见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