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物理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7.10 功能关系 能量守恒定律学案2(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3676150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物理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7.10 功能关系 能量守恒定律学案2(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江苏省物理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7.10 功能关系 能量守恒定律学案2(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物理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7.10 功能关系 能量守恒定律学案2(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物理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7.10 功能关系 能量守恒定律学案2(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节 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一功能关系的理解1轻质弹簧吊着小球静止在如图的A位置,现用水平外力F将小球缓慢拉到B位置,此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系统的弹性势能增加 B系统的弹性势能减少C 系统的机械能不变 D系统的机械能增加2汽车在拱形桥上由A匀速率运动到B,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牵引力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相等B合外力对汽车不做功C牵引力和重力做的总功大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D汽车在上拱形桥的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转化为汽车的重力势能3一颗子弹以某一水平速度击中了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并刚好从中穿出对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A子弹减少的机械能等于木块增加的机械能B子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的损失量等于系统产生的热量C子弹减少的机械能等于木块增加的动能与木块增加的内能之和D子弹减少的动能等于木块增加的动能与子弹和木块增加的内能之和二功能关系的应用4如图,电梯的质量为M,其天花板上通过一轻质弹簧悬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电梯在钢索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加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当上升高度为H时,电梯的速度达到v,则在这段运动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轻质弹簧对物体的拉力所做的功等于mv2 B钢索的拉力所做的功等于mv2MgHC轻质弹簧对物体的拉力所做的功大于mv2 D钢索的拉力所做的功等于(mM)v2(mM

3、)gH5.小球从A点以初速度v0沿粗糙斜面向上运动,到达最高点B后返回A,C为AB的中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从A出发到返回A的过程中,位移为零,外力做功为零B小球从A到C与从C到B的过程,减少的动能相等C小球从A到C与从C到B的过程,速度的变化相等D小球从A到C与从C到B的过程,损失的机械能相等6如图6所示,质量为M、长度为l的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物块放在小车的最左端现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小物块上,使它从静止开始运动,物块和小车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为Ff,当小车运动的位移为x时,物块刚好滑到小车的最右端若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则()A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对物块做的功与小车受到的摩

4、擦力对小车做功的代数和为零B整个过程物块和小车间摩擦产生的热量为FflC小车的末动能为FfxD整个过程物块和小车增加的机械能为F(xl)三能量守恒定律的综合应用7.如图8所示,光滑半圆弧轨道半径为R,OA为水平半径,BC为竖直直径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自A处以某一竖直向下的初速度滑下,进入与C点相切的粗糙水平滑道CM上在水平滑道上有一轻弹簧,其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恰位于滑道的末端C点(此时弹簧处于自然状态)若物块运动过程中弹簧最大弹性势能为Ep,且物块被弹簧反弹后恰能通过B点已知物块与水平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为g,求:(1)物块离开弹簧刚进入半圆轨道时对轨道的压力FN的大小;(2

5、)弹簧的最大压缩量d;(3)物块从A处开始下滑时的初速度v0.选作:在粗糙水平台阶上静止放置一质量m0.5 kg的小物块,它与水平台阶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5,且与台阶边缘O点的距离s5 m在台阶右侧固定了一个圆弧挡板,圆弧半径R1 m,今以O点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现用F5 N的水平恒力拉动小物块,一段时间后撤去拉力,小物块最终水平抛出并击中挡板(1)若小物块恰能击中挡板上的P点(OP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已知sin 370.6,cos 370.8,g10 m/s2),求其离开O点时的速度大小;(2)为使小物块击中挡板,求拉力F作用的最短时间;(3)改变拉力F的作用时间,使小物块击中挡板的不同位置求击中挡板时小物块动能的最小值史书记载,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依据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