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外贸易政策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3674429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8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对外贸易政策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三对外贸易政策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三对外贸易政策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三对外贸易政策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三对外贸易政策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对外贸易政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对外贸易政策(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对外贸易政策,徐正华 东华理工大学经管学院,第一节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第二节 发达国家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贸易战略政策,第一节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一、对外贸易政策的含义、目的和构成 1、含义 对外贸易政策是一国政府在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总目标下,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外贸活动进行有组织的协调和管理行为。,2、目的 (1)保护本国的市场; (2)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 (3)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 (4)积累资本或资金; (5)维护本国对外的经济、政治关系; (6)促进经济发展与稳定。(生产力、 内外均衡),3、对外贸易政策的构成 一项完整的贸易政策应包括:政

2、策主体、政策客体、政策目标、政策内容和政策手段 政策主体: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一般来说是各国或地区政府; 政策客体:贸易政策所规划和指导的贸易活动以及从事贸易活动的企业、机构或个人; 政策目标:贸易政策所要达到的目的;,政策内容:贸易政策的具体指向,它反映了贸易政策的倾向、性质、种类和结构等; 政策手段:为了实现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具体管理措施。,从对外贸易政策的内部构成看应包括三个层次: 对外贸易总政策:它是从整个国民经济出发,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实行的政策。 进出口商品政策:在对外贸易总政策的指导下,根据本国的经济结构及市场状况等而分别制定的进口与出口政策。 对外贸易国别政策:一国根据有关国际

3、经济格局及政治社会关系等情况,对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所采取的不同贸易政策。,二、 对外贸易政策的主要类型 自由贸易政策: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以直接干预,既不鼓励出口,也不限制进口,使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国家之间自由流动,在国内外市场进行自由竞争。 保护贸易政策:政府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服务和投资的竞争,并对本国商品、服务出口和对外投资给予优惠和补贴。,三、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与修改由国家立法机构进行。 制定对外贸易政策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本国与他国的政治关系; 本国在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中享受的权利与应尽的义务; 本国经济结构与比较优势; 本

4、国国内物价、就业状况; 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各国政府领导人的经济思想与信奉的贸易理论。 (即经济发展战略、国内经济状况、竞争力、与他国的关系),对外贸易政策的执行方式: 通过海关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 国家广泛设立各种机构,负责促进出口和管理进口; 国家政府出面参与各种国际经济贸易等国际机构与组织,进行国际经济贸易等方面的协调工作。,补充: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之对外贸易政策,第二节 发达国家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一、主要演变过程 1、古老的贸易保护论:重商主义 15-18世纪中叶 早期:威廉斯塔福货币差额论 晚期:托马司孟贸易差额论 2、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并行:1

5、8世纪中叶- 第一次产业 革命后(19世纪中叶) 【英】 【美、德】 内容:废除谷物法 内容:李斯特的保 降低关税 护幼稚工业论 取消特权公司 改变殖民政策 推行贸易扩张,3、超保护贸易政策:1930-二战后 【美】凯恩斯 内容:从保护农业推广到工业 就业理论 乘数理论 4、贸易自由化:二战后 【美】 1947年关贸总协定缔约方通过八轮多边贸易谈判大幅度降低进口关税 5、新贸易保护主义:20世纪70年代后【美】 保护的商品增多、保护措施多样、保护制度系统、保护程度提高 6、贸易自由化的深化:90年代之后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倡导贸易自由化,保护浪潮渐弱。,二、 重商主义政策 (一)重商主义理论

6、重商主义是指中世纪末期西欧、南欧国家从封建制度转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说。其基本内容是: 财富就是货币,货币即财富; 商业尤其是对外贸易是创造与增殖金银最有效的途径; 为达到增加金银,积累财富的目的,国家应当对货币流通和商品贸易采取严格管制,重商主义理论要点包括以下几点: 国际贸易是国家财富的最重要的形成来源。 要在国际贸易中获利,必须以本国制造品出口到外国以换取黄金、白银。 国际贸易的原则是多卖,少买,谋取贸易顺差。 利用制造品与原料的价格剪刀差获利。 应将本国国内市场的主要份额保留给本国产业。,(二)发展的两个时期 早期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的西欧,以“货币差额论”为中心

7、(防止货币外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威廉斯塔福 晚期盛行于16世纪中叶到1世纪中叶,以“贸易差额论”为中心(增加财富的手段是发展对外贸易,但必须保持出口大于进口),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托马斯孟,(三)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政策 在重商主义影响下,西欧一些国家在外贸上执行奖出限入,独占殖民地贸易,制定航海法,鼓励外国技工移民和人口繁殖等政策。 晚期重商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 限制进口政策(例限制法国葡萄酒进口) 促进出口的措施:例如给予津贴、出口退税、减免出口税、鼓励进口原料加工后再出口等等。 其他措施:如保护农业、采用本国船舶运输等。,(三)对重商主义的评价: 重商主义的理论和政策在当时曾促进了资本主义的

8、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力方式的发展。但它只局限于流通领域,把货币和财富混为一谈,认为财富和利润都是流通过程中产生的,对外贸易是财富和价值增值的源泉,这反映了商业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 货币差额论将货币与商品绝对地对立起来,而且孤立地对待货币运动,设法要把侥幸得到的货币保存在国内并把它贮藏起来,只有贸易差额论才开始认识到货币运动与商品运动的内在联系。,在分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利弊时,有人说“为了能够打开出口市场,我们不得不降低关税,进口一些外国产品。这是我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请分析评论这种说法。,三、自由贸易政策 (一)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产生 背景: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完成

9、 棉织业、交通业等迅速发展,以大机器生产为基础的强大的工业体系在英国建立起来了。 问:这时实行的是什么类型的国际分工? 原因:产业革命的发展,要求大量从国外进口原料,因而要求取消重商主义贸易保护政策。 标志:1846年6月25日,谷物法被议会宣布废除,重商主义的大坝开始瓦解。(谷物法是英政府1815年颁布的旨在限制或禁止谷物进口的法律),(二)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 1、理论的形成 自由贸易理论起始于法国的重农主义(鼓励农产品出口以换取工业品),完成于古典派政治经济学。法国的重农主义和英国的休谟都提出了自由贸易的主张,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国际分工,实行自由贸易的理论,大卫李嘉图对其进行继承和发

10、展。,2、自由贸易理论的要点包括5项: (1) 自由贸易政策可以形成互利的国际分工: 可以增进各国各专业的特殊生产技能 使生产要素得到最优化的配置 可以节省社会劳动时间 可以促进市场发育 (2) 扩大国民真实收入。通过贸易以较少的花费换回较多的东西,就能增加国民财富。 (3) 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可进口廉价商品,减少国民开支。 (4) 自由贸易可以阻止垄断,加强竞争,提高经济效率。 (5) 自由贸易有利于提高利润率,促进资本积累。,3、对自由贸易政策与理论的评论 (1)自由贸易政策的实施对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直接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1848年到1866年期间不列颠工业和贸易的空前发展,无疑在

11、很大程度上是由废除食品和原料的保护关税引起的。” 马克思 自由贸易政策实施后,农业的发展也是惊人的。作为废除谷物法的补偿,地主们获得了低息贷款,大量资本投入到农业上来,最终使英国农业对外竞争能力增强了。,(2)自由贸易理论也存在一些问题 自由贸易理论与政策掩盖了英国资本自由扩张的实质,抹煞了国际分工中的生产关系。 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对外实质上是一种经济侵略政策。英国资产阶级在国内大肆鼓吹自由贸易的同时,英国资本主义在对外进行更大规模的殖民扩张。 李嘉图所谓自由贸易能引起各国普享其利的国际分工也掩盖了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实际情况。 自由贸易论者的目的是英国应当成为世界工厂,其它一切

12、国家要为其提供原材料等服务。,四、 保护贸易政策“保护幼稚工业”理论 产生的背景是: 在19世纪,资本主义工业还处于萌芽状态或正在成长时期,这些国家的资产阶级要求保护幼稚工业,例如美国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制造业报告提出保护美国的幼稚工业;德国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他于1841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提出了保护贸易理论更具有代表性。,(一)保护贸易政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1、对古典自由贸易理论提出批评 (1)指出“比较成本说”不利于德国生产力的发展,因为本国的工业将越来越弱。 (2)批评古典派自由贸易学说忽视了各国历史和经济上的特点 李斯特的经济发展五阶段说:271页 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

13、自由,葡萄牙) 农工业时期(保护,美、德)农工商业时期(自由,英国) (3)主张国家干预对外贸易 例:植林者可主动造林而不是只期待风力吹播种子造林,喻为国家可采取适当干预的保护措施。,2、保护的对象与时间 保护对象的条件是:刚刚开始发展且有强有力的外国竞争者的幼稚工业。 保护时间:30年为最高期限 3、保护幼稚工业的主要手段 一般商品禁止进口: 征收高关税 复杂机器鼓励进口:免税或征收轻微进口税,(二)对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评价 1.“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在德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中起过积极的作用,保护关税政策对于当时的德国资产阶级是必要的,他使德国的大工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2. 李斯特

14、的保护贸易理论对经济不发达国家是有重大参考价值,该理论的保护的对象以将来有前途的幼稚工业为限,对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的利益也予以承认,保护贸易为过渡时期,而以自由贸易为最后的目的。 3.但是,李斯特的整个理论体系是错误的,不科学的,他把生产力理论同古典学派的价值论对立起来,片面强调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其保护幼稚工业理论是以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全为前提假设。,李斯特的理论以后一直被广泛引用,成为落后国家保护其工业的主要论据。 在实际操作中,保护幼稚工业能否在长期获利,取决于三个条件: 第一,这些被保护的“新生儿”必须有长大的潜力,从国际贸易的角度分析,必须有潜在的、通过成长会发挥出来的比较优势;

15、 第二,保护只是短期的,为保护所付出的代价是短暂的、有限的; 第三,被保护的“新生儿”在长大后带给社会的收益会足以弥补社会为保护付出的“抚养费”。,经济学家发现,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在实践中有两个很难克服的困难:,(1)保护对象的选择问题 (2)保护手段的选择问题 一般来说,采用产业政策优于关税等限制进口的贸易政策。 在产业政策下,企业的补贴来自政府,政府有权控制和调节,政府为减少开支会促进企业提高效率。,在关税等限制进口的贸易政策下,企业的收益来自市场,来自无数个不知名的消费者,对此企业自然无所顾忌,没有提高效率的压力。 通过限制进口的错误手段来保护幼稚工业还有一种常常不被人注意的社会代价,即推

16、迟接受和普及先进技术和知识所造成的损失。,五、 超保护贸易政策(新重商主义),(一)超保护贸易政策的兴起 20世纪30年代,垄断削弱了自由竞争;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在大危机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积极干预对外贸易,实行高关税,外汇限制,数量限制,鼓励出口等措施改善国内的经济状况。英国抛弃了自由贸易政策,转而实行超保护贸易政策。 超保护贸易理论著作是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经济危机前,凯恩斯是一个自由贸易论者,此后转而推崇重商主义保护贸易政策,形成超保护贸易政策理论。,(二)超保护贸易的特点 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贸易保护主义相比,超保护贸易主义有以下特点: 保护的对象扩大了。幼稚工业、高度发达的工业和出现衰落的垄断工业 保护的目的变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