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部分资料整理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3656821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8.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学部分资料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免疫学部分资料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免疫学部分资料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免疫学部分资料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免疫学部分资料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免疫学部分资料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学部分资料整理(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词解释1、 抗原(Ag):是指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即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2、 免疫(Immunity):机体识别自己和非己,对自身成分形成天然耐受,对非己成分发生排斥并清除,从而保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生理学反应。3、 免疫学(Immunology):是指研究抗原性物质、机体免疫系统、免疫应答规律和调节、免疫应答产物及其免疫现象的一门生物学科。4、 固有性(非特异性)免疫应答:是生物体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街遗传因素而形成的一种天然免疫防御功能。5、 适应性(特异性)免疫应答:是机体在长期与外源性抗原接触过程中

2、对特定抗原物质产生的一系列免疫功能。6、 免疫原性:抗原能特异性刺激免疫细胞,使之活化、增殖、分化,最终产生免疫效应物质(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7、 免疫反应性:或称反应原性,指抗原可在体内外与相应的免疫效应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8、 完全抗原(complete antigen):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9、 半抗原(hapten)或不完全抗原(incomplete antigen) :只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10、 抗原决定簇:又称表位,指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11、 共同抗原:带有相同或相似抗原决定簇的抗原。12、 交叉反应:抗体与具

3、有相同或相似决定簇的抗原之间出现的反应。13、 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亦称T细胞依赖抗原,其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依赖于T细胞辅助,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及细胞抗原属TD抗原,如病原微生物、血细胞、血清蛋白等。14、 非胸腺依赖抗原(TI-Ag):亦称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其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无需T细胞辅助 。15、 异嗜性抗原:是指在无种属关系的生物间存在的共同抗原。16、 超抗原:指那些同时能与MHC分子及TCR多肽链结合、从而激活多克隆T细胞的蛋白质大分子。17、 抗体:由抗原刺激B细胞转化为浆细胞所产生,并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18、 多克隆抗体:用天然抗原物质(含多

4、种抗原决定簇)免疫动物产生的抗体,为多个B细胞克隆产生抗体的混合物19、 单克隆抗体:借助小鼠B细胞杂交瘤(hybridoma)技术,所制备的高度均一(属同一类、亚类、型别)、单一特异性(仅针对特定抗定抗 原表位)的抗体。20、 基因工程抗体:又称重组抗体借助DNA重组技术和蛋白质工程技术,按人们的意愿在基因水平上对Ig进行切割、拼接或修筛,重新组装成为新型抗体分子。21、 阳性选择:指发育中的双阳性(CD4+CD8+)胸腺细胞表达的TCR同胸腺上皮细胞表达的自身MHC分子相互作用,导致大部分胸腺细胞死亡,少部分胸腺细胞存活继续发育为CD4+或CD8+的单阳性细胞的过程。决定T细胞对抗原应答的

5、MHC限制性。 22、 阴性选择:经过阳性选择的胸腺细胞表达的TCR与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表面的自身抗原肽-MHC或类分子复合物结合,导致自身反应性T细胞克隆清除或形成克隆不应答状态。决定T细胞自身耐受性。23、 粘膜伴随淋巴组织(MALT):指存在于呼吸道、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粘膜上皮下的散在淋巴组织和一些带有淋巴滤泡的器官化的淋巴组织。 24、 Ts 细胞:具有抑制免疫应答作用的细胞,如Tr,Th3细胞。25、 抗原提呈细胞(APC):指能摄取处理抗原,将蛋白质降解成肽片段,并同MHC分子结合,一同表达在细胞膜表面,提供给T 细胞识别活化的一类高度专门化的细胞26、 免疫应答:抗原物质进入机体

6、,激发免疫系统发生一系列反应以排除抗原的过程。即免疫细胞识别、摄取、处理抗原,继而活化、增殖、分化,产生免疫效应的过程。27、 Ig类转换(同种型转换):是指B细胞在受抗原刺激后,首先合成IgM,然后转为合成IgG等类别的抗体。28、 初次应答:抗原初次进入机体所产生的应答。29、 再次应答: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所产生的应答。30、 B细胞免疫记忆:是指B细胞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快速产生高效价、高亲和力抗体的现象。31、 细胞免疫应答:是从初始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到分化成效应T细胞并将抗原清除的过程。32、 T细胞的活化:是一个包括接受信号刺激、转导信号、细胞内酶活化,基因转录表达及细胞扩增等在内的

7、复杂过程。33、 信号传导(signal transduction):将细胞膜表面受体与相应配体结合产生的信号通过受体蛋白或其它跨膜分子从细胞外转至细胞内,转换成生物化学形式。34、 迟发型超敏反应:效应T细胞同特异性抗原作用后,引起的以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组织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35、 免疫耐受(Immunological tolerance):机体免疫系统接触某种抗原后,针对该抗原的特异性无应答现象。36、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指已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同一抗原后,机体发生以 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病理损伤为主的异常特异性免疫应答。37、抗原抗体反应:抗原与相应抗

8、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抗原抗体反应既可在体内作为体液免疫应答的效应机制自然发生,也可在体外作为免疫学实验的结果出现。38、可逆性:是指抗原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后,在一定条件下又可解离恢复为抗原与抗体的特性。39、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在有适量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物40、电泳:即带电颗粒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着相反的电极移动,问答题(1)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有哪些?1、 异物性:抗原与机体间亲缘关系越远,组织结构差异越大(异物性明显),其免疫原性越强。具有异物性的物质:(1) 异种物质:指来自不同种属的抗原物质。(2) 同种异型物质:指同一种属不同个体所具有的特异性抗原

9、物质。红细胞血型抗原:其对安全输血极为重要;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即人白细胞抗原(HLA):是具有高度多态性的抗原系统。(3) 自身物质:正常情况下,机体免疫系统不对自身正常组织或细胞产生免疫应答,即处于自身耐受状态。2、 理化性质(1) 大分子胶体:分子量 10 kDa 免疫原性强;分子量 10 kDa 免疫原性弱;分子量 4 kDa 一般无免疫原性。(2) 化学组成与结构:蛋白质抗原免疫原性强;糖蛋白、脂蛋白、多糖、脂多糖有较强免疫原性;脂类、核酸免疫原性很弱;3、 分子构象和易接近性(1) 分子结构是指抗原分子中一些特殊化学基团的立体构象。(2) 易接近性是指抗原表面这些特殊的化学基团

10、与淋巴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相互接触的难易程度。4、物理性状: 颗粒性抗原可溶性抗原 ; 聚合状态单体(2) 试述医学上的重要抗原及其意义。1、 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如:细菌性抗原、病毒性抗原、外毒素和类毒素)意义是制备疫苗用于预防接种。2、 动物免疫血清:(如:马血清抗毒素)意义是对人体具有两重性,(1)提供了特异性抗体,中和细菌的外毒素,防治疾病;(2)是异种蛋白质,可引起超敏反应。3、 同种异体抗原:(如:ABO血型抗原、Rh血型抗原、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意义是(1)可引起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症;(2)引起移植排斥反应等4、 自身抗原:(如:隐蔽的自身抗原、修饰的自身抗原)意义是自身抗

11、原的出现可引起自身免疫病,使免疫系统功能失调。5、 肿瘤抗原:(如:肿瘤特异性抗原TSA、肿瘤相关抗原TAA)意义是(1)甲胎蛋白AFP可检测其含量可协助诊断原发性肝癌;(2)癌胚抗原CEA可检测其含量可协助诊断结肠癌。6、 超抗原:意义是(1)超抗原只需极低的浓度(110 ug/ml)即可激活2%20%的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2)普通蛋白质抗原可激活机体总T细胞库中万分之一至百万分之一的T细胞;(3)诱导T细胞耐受;与某些疾病发生有关。7、 丝裂原(有丝分裂原):意义是(1)体外试验中能刺激静止的淋巴细胞出现淋巴母细胞化和有丝分裂;(2)为非特异性多克隆激活剂,可在体外检测淋巴细

12、胞的应答能力。(3)作用于T细胞的丝裂原:刀豆蛋白A,植物血凝素,作用于B细胞的丝裂原:脂多糖,SPA。(3) 对流免疫电泳试验中如果抗原、抗体的正极和负极反了是否会出现沉淀线?为什么?答:不会出现沉淀线,因为从对流免疫电泳定义可知,即将抗原和抗体在琼脂凝胶孔中电泳,带负电荷的抗原向正极运动,带正电荷的抗体向负极运动,二者在琼脂凝胶中相互作用而形成沉淀线。如果抗原、抗体的正极和负极反了,抗原与抗体两者都会跑到电泳槽中,从而溶解到buffer中。(4) 抗原抗体反应检测的临床意义有哪些?1、 凝集反应-ABO血型的鉴定ABO血型检查临床意义:(1)输血:输血前必须检查血型,选择血型相同的供血者,

13、进行交叉配血完全相合才能输血。(2) 母婴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主要是依靠血型血清学检查来诊断。(3) 器官移植时受者与供者也必须ABO血型相符合才能移植,血型不符极易引起急性排异反应、导致移植失败。(4)ABO血型与疾病之间的联系也有一些报道,某些看来造血系统无关的疾病实际上可能与红细胞血型抗原有关。2、沉淀反应-对流免疫电泳对流免疫电泳实验的临床意义:(1)用于定性检测和半定量检测,将抗原与抗体分别加入琼脂凝胶板上相邻近的小孔内,让它们相互向对方扩散。当两者在最适当比例处相遇时,即形成一条清晰的沉淀线。定性或定量检测体内各种大分子物质(如各种血清蛋白、可溶性血型物质、多肽类激素

14、、细胞因子及肿瘤标志物等),用于相关疾病的诊断或辅助诊断;(2) 根据有否出现沉淀线,可用已知抗体检测未知抗原,如检测各种病原微生物以及其大分子产物,可用于检出、鉴定病原微生物或对某些疾病进行辅助诊断;用已知抗体检测半抗原物质(如某些药物激素和炎性介质等),用于检测患者血清。(3)临床常用本方法检查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的甲胎蛋白,作为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辅助诊断。甲种胎儿蛋白(-Fetal protein, AFP),是胎儿组织及体液中的正常组织成份。胎儿在第9周才出现此种蛋白,1319周达高峰,到21周后逐渐下降,胎儿出生后该蛋白即行消失或含量甚微,普通试验方法检查不出,而肝癌病人的血清检出有此

15、种蛋白。(5) T、B细胞表面重要的膜分子及其功能。1、 T细胞表面重要的膜分子(1) TCR-CD3复合物(TCR、CD3、链)TCR:功能是T细胞表面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结构CD3:功能:1)、参与T细胞发育过程中的TCR的膜表面表达; 2)、介导TCR与抗原接触后产生的活化信号的传递; 3)、成熟T细胞表面的表面标志,用于成熟T细胞的检测。链:功能是有助于TCR-CD3复合体启动的信号的最大转导。(2)CD4分子和CD8分子CD4:CD4T细胞约占65%功能:1)、协同受体; 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受体; 3)、鉴定T细胞亚群(CD4)的标志CD8:CD8T细胞约占35%功能:1)、协同受体(a、CD8分子与MHC-类分子的2功能区结合,可增加TCR对 MHC-类分子递呈的抗原的敏感性;b、促进TCR识别抗原后的TCR-CD3复合体介导的信号转导作用。) 2)、鉴定T细胞亚群(CD8)的标志。(3) CD2分子【又称LFA-2(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2)和E受体(绵羊红细胞受体)】:功能是介导T细胞与抗原递呈细胞间的粘附作用,刺激T细胞非特异性活化;介导胸腺细胞的发育成熟。(4) LFA-1(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功能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