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敷配合基础疗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肩周炎临床研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3651251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PDF 页数:33 大小:73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外敷配合基础疗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肩周炎临床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中药外敷配合基础疗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肩周炎临床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中药外敷配合基础疗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肩周炎临床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中药外敷配合基础疗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肩周炎临床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中药外敷配合基础疗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肩周炎临床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外敷配合基础疗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肩周炎临床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外敷配合基础疗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肩周炎临床研究(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密 级: 学校代码:10075 分类号: 学 号:2007001085 医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药外敷配合基础疗法治疗糖尿病 合并肩周炎临床研究 学位申请人: 王惠利 指 导 教 师: 郭淑芹 教授 学 位 类 别: 医学硕士 学 科 专 业: 中西医结合临床 授 予 单 位: 河北大学 答 辩 日 期: 二一一年十一月 Classified Index: CODE:10075 U.D.C: NO: 2007001085 A Dissertation for the Degree of M. Medicine Clinical Study of Diabetes Combined with per

2、iarthritis of shoulder Treated with Outla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Basal Treatment Candidate: Wang Huili Supervisor: Prof. Guo ShuQin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Master of Medicine Specialty: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ombined with clinical University: Hebei University Date of Oral Exam

3、ination: Nov, 2011 摘 要 I 摘 要 目的:目的:探讨中药外敷配合基础疗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肩周炎的疗效,为临床治疗糖尿 病合并肩周炎寻求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方法:方法:筛选病例 64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 32 例,两组均进行糖尿病常规 治疗。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包括:手法按摩、中频治疗) ;治疗组基础治疗同时加用 中药外敷,每日一次,2w 为一疗程。共治疗 4w 后统计疗效。统计学方法:经 Excel 建 立数据库,使用统计学软件 SPSS16.0 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2检验。计量资料 采用 t 检验。 结果: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

4、.05)。 组 别 全血粘度(高切) 血浆粘度 红细胞压积 血小板凝集率 (mPas) (mPas) () () 治疗组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治疗前 治疗后 7.901.10 1.880.13 49.152.36 71.246.58 7.721.24 1.820.15 48.682.22 70.686.45 7.951.32 1.920.16 49.202.38 71.276.64 7.781.42 1.830.19 48.762.24 70.726.56 河北大学医学硕士学位论文 8 第3章 讨 论 3.1 糖尿病合并肩周炎的发生 肩周炎又称“冻结肩” ,是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

5、膜囊的慢性非特异性 炎症 18。有研究显示,肩周炎在 2 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生率达 29,胰岛素依赖型糖 尿病患者中肩周炎发生率更是高达 36 19。国外报道,肩周炎发病率在观察的 800 例 糖尿病患者中为 10.8,肩周炎在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为 19和 3 20。 糖尿病合并肩周炎临床表现为肩关节疼痛多为双侧肩关节疼痛,可导致肩关节疼痛僵 硬、功能受限、肌肉萎缩。糖尿病合并肩周炎发病率逐年上升,肩周炎和糖尿病的关系 已引起广泛关注,糖尿病合并肩周炎的研究日益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成为中、 西医共同关注的热门课题。 3.1.1 糖尿病合并肩周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 3.1.1.1

6、现代医学对糖尿病合并肩周炎的认识及治疗 糖尿病合并肩周炎最终结果导致肩关节僵硬、活动受限、肌肉萎缩。糖尿病合并肩 周炎的发病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目前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糖尿病患者的高血 糖易损伤小血管壁,可导致肩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加重炎症反应,从而诱发肩周炎。 糖尿病患者的血中葡萄糖与胶原蛋白的结合物沉积于肩部软骨和腱鞘处,影响肩关 节活动, 有研究发现, 患肩关节囊纤维细胞增生, 分泌胶原在关节囊沉积, 关节囊增厚, 呈慢性纤维化表现,在诊断方面有 95的特异性和 70的敏感度 21-22。 血流变是血 灌注于脏器, 维持其代谢的重要条件 23。 杨清坡采用临床对糖尿病患者血流变指标观

7、察, 提示血粘度与微循环障碍有显著关系 24。糖尿病损害微血管,改变了微血管形态学和流 变学,血液不能充分的供应关节韧带、关节囊等组织,使组织退变,诱发肩周炎 25。糖 尿病微血管病变导致动脉狭窄,血流减少,使骨关节营养减少,发生营养障碍,加之理 化损伤及感染造成关节面、关节囊破坏和骨质改变导致肩周炎 26。 血清 CRP 增高可 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引起血管壁增厚和弹性下降 27,血流不畅组织不能得到充分的血液 供应,造成组织退变,诱发肩周炎。研究发现,肩周炎患者血液中 C 反应蛋白增高 28。 2 型糖尿病患者除血糖升高外,高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和动脉粥样硬 化表现形式越多,

8、CRP 水平越高 29。 糖尿病也被证明是一个炎症过程30。 目前研究表明, 第 3 章 讨 论 9 CRP 是 2 型糖尿病最强的预测因子 31。许多研究证实高果糖饮食喂养大鼠可增高其血 胰岛素和血糖,导致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受损和脂代谢异常 32-34。糖尿病伴有血脂代谢 异常以及糖基化血红蛋白增高均可损伤血管壁, 影响肩部血液供应, 导致肩周炎的发生。 西医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目前用于治疗的降糖药物有注射剂胰岛素;口服降糖 药包括磺脲类、双胍类、糖苷酶抑制剂类及胰岛素增敏剂药物可以提高胰岛素水平, 降低血糖抑制肝脏葡萄糖异生, 增强骨骼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 减轻胰岛素抵抗。 消炎止痛

9、药:具有镇痛、抗炎作用。物理治疗: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 缓解痉挛,改善粘连。手术治疗:以松解粘连,减轻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为目的。 3.1.1.2 祖国医学对糖尿病合并肩周炎的观点及治疗 内经所云:“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丈夫七八,肝 气衰, 筋不能动;八八,精少,肾脏衰。” 古今医鉴: “臂痛为风寒湿所搏, 血虚臂痛,血不容筋” 年老体弱,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筋失所养;寒湿邪在脉血凝 不流,瘀血内阻,不通则痛,日久筋脉失养挛缩,关节僵直不能伸展,运动受限 7。 中医治疗包括:中药外敷:中药有效成分在其所含的挥发油内均有分布,可通过 皮肤吸收。湿热可使皮肤上皮、汗腺、皮脂

10、腺等组织疏松,增加吸收能力,促进血液和 淋巴液的循环,也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及炎性代谢产物的吸收,使关节的功能得到恢复 和改善。手法按摩:主要加快局部血液循环及炎性渗出物的吸收,使肩关节周围的粘 连和挛缩得到松解,具有消除慢性无菌性炎症及镇痛的作用 35 ,由于其无痛苦,临床应 用较广泛。 3.2 糖尿病合并肩周炎的特点 肩关节疼痛,多为双侧肩关节疼痛, Key发现糖尿病人的肩周炎多为双侧发病 36; 非糖尿病患者肩周炎多为单侧肩关节疼痛。 肩关节僵硬、功能受限、肌肉萎缩,单纯外用药物、按摩、理疗治疗肩关节症 状无明显改善,需配合糖尿病专科治疗;非糖尿病患者肩周炎经按摩、理疗、康复锻炼 等治疗肩

11、关节症状可明显改善。 3.3 中药外敷配合基础疗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肩周炎的机理 糖尿病合并肩周炎, 是在糖尿病的基础上合并肩关节周围及其软组织的慢性非特异 性炎症。临床症状多为双侧肩关节对称性疼痛。疼痛和炎症反应是一种神经末梢和痛觉 河北大学医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被伤害性刺激的感受器 37,它能引起肌肉血管痉挛,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肌肉等组织缺 血缺氧,使肌肉、肌腱、韧带发生粘连,导致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38。形成“疼痛-组 织痉挛-缺血-再疼痛”的反复恶性循环 39。 3.3.1 中药外敷作用机理 中药外敷法是将药物用于皮肤上发挥作用。其优点是:通过药物外用直达病所,既 发挥疗效,又减少了内服

12、药的毒副作用 40。古称“烫熨” , “熨”即热敷法,在我国已有 二千多年的历史, 内径已把它作为独立的方法提出来,如灵枢 病传曰: “或有 导引行气、按摩、灸、熨、刺、饮药之一者” 41。祖国医学认为:血气得热则行,遇 寒则凝滞,寒凝气滞,不通则痛。热敷作用缓和,借热力本身的温通作用引药深入皮肤 腠理里,直达病处 42。现代医学角度讲,热敷能扩张局部毛细血管, 加速血液循环,有利 于炎症的吸收 43。外敷的热作用机制可以扩张血管,使局部病变组织的血液循环加快, 药物作用加强,缓解肌痉挛,利于炎性递质吸收,缓解疼痛 44。方中当归、丹参、红花 养血活血,有活血散瘀、止痛之功效。现代药理医学研究

13、表明:当归具有显著降血糖作 用,具有补益作用 45。现代药理实验显示:红花能扩张微血管,增加局部血流量,改善 微循环 46。桂枝温经通阳、散寒行痹、助气血运行。川乌、草乌祛风除湿散寒;羌活独 活,祛风除湿、行痹通络、止痛;药理研究表明,独活含有挥发油,能扩张血管,增加 血液循环。 别录中记载疗诸贼风、百节痛风无久新者,独活治之 47。乳香、没药活 血止痛;诸药合用共腠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效。该方选用芳香走窜、气味浓烈的药 物及穿透性强的药物,在止痛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48。故应用舒筋活血、通络止痛等 中草药进行热敷, 可使肩部皮肤通透性增加, 加强对药物的吸收。 加之湿热可使皮肤上 皮、汗

14、腺、皮脂腺等组织疏松,增加吸收能力,皮肤表面的温度升高,可导致皮下微小 血管扩张,利于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使肩部组织的营养状况和代谢能力得到改善,也 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及炎性代谢产物的吸收。通过药物外敷,有利于消除肩部组织粘连 和炎性分泌物的吸收,则气和脉盈,筋有濡养,络通拘挛自除 49;加上湿热刺激能活跃 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增加细胞的通透性,加速新陈代谢,使肩关节的功能得到恢 复和改善。 3.3.2 基础疗法作用机理 3.3.2.1 手法按摩 通过拿、按、揉、点等手法,可以加快血液循环,松弛肩关节的韧 第 3 章 讨 论 11 带和周围痉挛的软组织。从而达到缓解痉挛、减轻疼痛、松解粘连

15、、活血通络,化瘀消 肿之功效。点:镇痛为主,放松肌肉,缓解痉挛,减轻疼痛。按揉:活血通络,松解粘 连 50。手法按摩能够解除肌肉紧张痉挛,提高肌力,改善循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51, 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关节功能的恢复对疼痛的改善、肿胀的消退有促进作用 52。近 年来临床研究表明:按摩后神经系统、组织器官均可释放出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 改善血液循环,加速致炎致痛物质、酸性代谢产物的清除,而产生治疗和镇痛效应 53。 3.3.2.2 中频治疗 物理治疗能改善肩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 促进代谢及炎症吸收, 缓 解痉挛,解除粘连,并能使末梢神经的兴奋性和传导降低,缓解疼痛 54。中频电流可兴 奋感觉神经的粗纤维,抑制细纤维冲动的传入 55,因此具有止痛功效。中频可改善局部 血液循环,利于代谢产物的排出,加快渗出物的吸收,促进炎症的吸收,具有镇痛、消 炎、松解粘连的作用 56。中频对神经肌肉有强的刺激作用,使神经肌肉收缩和舒张,达到 调节肌肉紧张度的作用 57。 3.4 中药外敷配合基础疗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肩周炎的优势 本研究表明中药外敷配合基础疗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肩周炎临床总有效率93.7优 于对照组;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