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20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资料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3650678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2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L20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SL20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SL20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SL20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SL20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SL20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L20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资料(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Technical regulation on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plan of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projectsSL20498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实施日期:1998年5月1日 1998-02-05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批准发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的通知水科技199847号 根据1995年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的制定、修订计划,由部水土保持司主持、主编制定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经审查批准

2、为水利行业标准,现予发布。标准名称和编号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SL20498。本标准自1998年5月1日起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各单位应注意总结经验,如有问题请函告水土保持司,并由其负责解释。标准文本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1998年2月5日 前 言 编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水利部第5号令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本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 总则。简述编制本规范的目的和意义,适用范围,水土保持方案分阶段的要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任务及责任范围,水土保持方案

3、应达到的目标等。第二部分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要求。主要有水土保持方案各设计阶段的要求,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编制及其基本情况调查、水土流失预测、防治方案的制定、投资概(估)算和效益分析等。第三部分 水土流失防治工程。对防治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拦渣工程、护坡工程、土地整治工程、防洪工程、防风固沙工程、泥石流防治工程、绿化工程等7个方面的措施,分别提出技术要求。本规范的解释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本规范的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本规范的参编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规划设计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焦居仁 刘 震 刘万铨 曾大林 蔡建勤 王欣成 姜德

4、文 汪有科 严国民 付永杰目 次1 总则2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要求3 拦渣工程4 护坡工程5 土地整治工程6 防洪工程7 防风固沙工程8 泥石流防治工程9 绿化工程 条文说明1 总 则1.0.1水土保持方案是开发建设项目总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设计和实施水土保持措施的技术依据。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有关法规,特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矿业开采、工矿企业建设、交通运输、水工程建设、电力建设、荒地开垦、林木采伐及城镇建设等一切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1.0.3水土保持方案分阶段编制要求:1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分为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技施设计三

5、个阶段。本规范适用于可行性研究阶段和初步设计阶段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技施设计阶段可参照本规范进行编制。2新建、扩建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其内容和深度应与项目主体工程所处的阶段要求相适应。3已建、在建项目须直接编制达到初步设计或技施设计阶段深度要求的水土保持设计。1.0.4开发建设项目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1对征用、管辖、租用土地范围内的原有水土流失进行防治。2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保护水土资源,并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3废弃土(石、渣)、尾矿渣(砂)等固体物必须有专门存放场地,并采取拦挡治理措施。4采挖、排弃渣、填方等场地必须进行护坡和土地整治。5开发建设形成的裸露土地,应恢

6、复林草植被并开发利用。1.0.5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应通过现场查勘和调查研究,经与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协商后确定,一般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项目建设区:指开发建设单位的征地范围、租地范围和土地使用管辖范围。2直接影响区:指项目建设区以外由于开发建设活动而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直接危害的范围。1.0.6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应认真进行调查研究,查清水土流失的现状,预测由于开发建设新增的水土流失,提出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及布局,确定水土保持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编制不同阶段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1.0.7开发建设项目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应因地制宜地采取拦渣、护坡、土地整治、防

7、洪、防风固沙、防治泥石流、绿化等防治措施,使新增的水土流失及土地沙化得到有效控制,项目区内原有的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治理,工程安全得到保障,泄入下游河道的泥沙显著减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1.0.8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及防治措施技术的确定,除应遵循本规范外,还应遵循水土保持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该建设项目的行业标准。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要求2.1阶段要求2.1.1可行性研究阶段: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所规定的内容和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建设项目区责任范围及其周边环境概况。2项目区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3生产建设中排放废弃

8、固体物的数量和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4水土流失防治初选方案。5水土保持投资估算。2.1.2初步设计阶段:根据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阶段)报告书,对各项水土流失防治工程进行初步设计。初步设计阶段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水土保持初步设计依据。2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面积。3开发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数量预测。4水土流失防治工程的初步设计,重点工程应有较详典型设计。5水土保持投资概算。6实施的保证措施(机构、人员、经费和技术保证等)。2.1.3技施设计阶段:主要是按项目水土保持初步设计,进行各项水土保持工程的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2.2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主要内容2.2.

9、1方案编制总则:1结合开发建设项目的特点阐述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目的和意义。2编制依据:1)法律法规依据。2)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3)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及报告书。4)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大纲及审查意见。5)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委托书(合同)或任务书。3采用技术标准:包括有关水土保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2.2.2建设项目地区概况:1建设项目名称、位置(应附平面位置图)、建设性质、总投资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建设规模、防治责任范围、工程布局(应附平面团)。3项目区地形、地貌、地质、土壤、地面物质、植被等。4项目区及其周边地区气象、水文、河流及泥沙等。5项目区及周边地区人口、土地利用、经

10、济发展方向和水平等社会经济状况。6项目区发展规划。7建设项目施工工艺、采挖及排弃固体废弃物的特点等。8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情况。2.2.3生产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预测:1水土流失预测时段的划分。2预测的内容和方法:1)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的面积。2)弃土、弃石、弃渣量。3)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和数量。4)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面积及流失总量。5)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3预测结果及综合分析。2.2.4水土流失防治方案:1方案编制的原则和目标。2建设项目的防治责任范围(应附图说明)、本方案的设计深度。3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应附平面布置图)。4分区防治措施布局(大型建设项

11、目还应另行编制分区防治附件)。5方案实施进度安排及其工程量(应列表说明)。6水土流失监测。2.2.5水土保持投资估(概)算及效益分析:1水土保持投资估(概)算:1)编制依据。2)编制方法。3)总投资及年度安排(应列表说明)。2效益分析。主要分折和预测方案实施后,控制水土流失、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恢复土地生产力、保障建设项目安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和效益。2.2.6方案实施的保证措施:1组织领导和管理措施。2技术保证措施。3资金来源及管理使用办法。2.2.7附:水土保持方案(含大纲)审查意见。2.3基本情况调查2.3.1项目调查:主要调查项目名称、性质、生产规模、总投资、主体工程及附属工程状

12、况、初步设计安排、生产年限及建设项目工艺、采挖及排弃特点等内容。2.3.2项目区及周边地区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项目区位置和范围。查阅有关设计资料,结合现场查勘,进行调查。并附平面位置图。2自然状况调查。包括地形、气象、水文、植被、地面物质组成等直接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项目区范围较大的包括若干不同的类型区(或不同条件的土地)应分区进行调查。1)地形调查。通过现场查勘和地形图分析,调查项目区的地貌类型(山地、丘陵、高原、平原、风沙区等)及有代表性的地面坡度、坡长、沟道、河流情况等。2)气象、水文调查。收集气象站、水文站实测资料,调查区内降水、气温、风力、蒸发以及河道径流、洪水、泥沙等。3)

13、植被调查。通过查阅当地的植物志、农业区划、林业区划等资料,结合现场样方调查,了解项目区的植被类型、林草生长及覆盖度等。4)地面物质组成调查。查阅有关地质、土壤资料,了解项目区内不同地貌部位地面组成物质的种类(土壤、裸岩、明沙)和土壤类型、质地、土层厚度等。5)土地利用调查。包括项目区目前的土地利用状况,今后土地利用的安排等,以预测拟建项目区的水土流失状况,并附图。3社会经济调查。包括开发建设单位及其周边地区(包括项目的移民区)的土地利用、人口、劳力、城镇建设和社会经济状况等。4水土流失调查。采取重点与一般相结合,以重点为主的方法进行调查。着重了解不同类型土地的径流模数、土壤侵蚀模数。项目区内每

14、一不同类型区至少选一个有代表性的地段或小流域,对上、中、下游,坡面,沟壑进行全面调查,与项目区内面上一般调查情况相验证。2.4项目区水土流失预测2.4.1水土流失预测的时段划分。根据建设项目所处的不同阶段,可分基本建设和生产运行两个时段进行预测。重点预测方案服务年限以内的情况。2.4.2预测的内容和方法:1原地貌、土地及植被损坏情况预测。通过查阅开发建设项目的技术资料,利用设计图纸,结合实地查勘,对项目建设期、生产运行期开挖扰动地表、占压土地和损坏林草植被的面积分别进行测算。2弃土、弃石、弃渣量的预测。主要包括主体工程、临建工程、附属设施(如交通运输、供水、供电、生活设施等)、取土(石、砂)料场等生产建设过程中的弃土(石、渣)及工业和生活垃圾等方面。通过查阅项目技术资料及现场实测和预测,了解其开挖量、回填量、剥采比、单位产品的弃渣量等,预测各时段的弃土、弃石、弃渣总量。3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预测。对因开发建设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数量进行测算,并附表列出。4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调查建设项目对地面层、植被扰动情况,并了解废弃物的结构组成及其堆放位置和形式。分别对水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