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法

上传人:sh****d 文档编号:113650334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21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菌内毒素检查 (凝胶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法 方法分类 浊度法 光度法 显色基质法 重现性好 方法特性 能定量 能控制药物的增强/抑制干扰 操作简便。节省时间,原理: 利用鲎血液中的变性细胞,经裂解液和机械方式促使细胞破裂而提取到的一种细胞溶解物,能与极微量的细菌内毒素形成特异凝胶反应,反应的速度和凝胶的坚固程度与内毒素浓度有关.,细菌内毒素检测之凝胶法,实验程序 1、试验准备:试剂、仪器及用具 2、内毒素限值的确定 3、确定最大有效稀释倍数 4、凝胶限度试验 5、结果判定,要求,1、以最终产品为检测必要 (浓度超过0.5mg/ml) 2、检测样品PH应在68之间,不符应调整,1、试验

2、准备:试剂、仪器及用具,仪器与器具 电热恒温水浴锅、定时钟、去热源枪头和小玻璃瓶、移液枪、试管架、剪刀、锡箔纸。 试剂 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鲎试剂。,2、内毒素限值的确定,L=K/M 式中L为供试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一般以EU/ml、EU/mg或EU/U表示;K为人每千克体重每小时最大可接受的内毒素剂量,以EU/(kgh)表示;M为人用每千克体重每小时的最大供试品剂量,以ml/(kgh)、mg/(kgh)或U/(kgh)表示。一般由供试品提供者直接提供内毒素限值如1000EU。,3、确定最大有效稀释倍数,(MVD): MVD=cL/ 式中L为供试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c为供

3、试品溶液的浓度;为在凝胶法中鲎试剂的标示灵敏度(EU/ml)。,3、鲎试剂灵敏度复核,按下表制备溶液A、B、C,使用稀释倍数为MVD的供试品溶液来制备溶液A,按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项下操作。,6、结果判定,将制备好的试剂用锡箔纸包裹好后放入电热恒温水浴锅中, 37恒温水浴60min后观察结果(保证玻璃瓶中溶液处于水面以下,并防止水进入瓶中)。若阴性对照溶液B为阴性,阳性对照溶液C为阳性,试验有效。 若溶液A的两个平行管均为阴性,判定供试品符合规定;若溶液A的两个平行管均为阳性,判定供试品不符合规定。若溶液A的两个平行管中的一管为阳性,另一管为阴性,需进行复试,复试时,溶液A需做4支平行管,若所

4、有平行管均为阴性,判定供试品符合规定;否则判定供试品不符合规定,操作注意事项,试验前准备: 1、玻璃器具应规范化,便于除热原、计量准确、清洗操作方便。 2、用于内毒素检测的稀释试管最好用玻璃试管;塑料用具只能为一次性且保证无内毒素。 实验环境:最好在洁净室或洁净工作台内进行,保证环境温度、湿度及通风稳定。 实验人员:戴干净手套和口罩。,实验过程: 1、内毒素工作标准品应严格按要求低温保存;工作标准品开封后尽快使用且应一次性用完,不再保存。 2、每一步稀释液所用的移液器不能反复、交叉使用。 3、鲎试剂复溶时应将检查用水顺着瓶壁加入,避免产生气泡。 4、操作时间的长短。环境温度变化都会影响实验结果,故操作应尽量熟练、快速。,5、恒温器的温度变化应1,鲎试剂与样品混匀后应立即移入水浴槽,严格控制保温时间在602min,保温期间不得移动试管架,桌面保持平稳,周围不能有振颤因素。 结果判断:恒温结束后,取出试管或反应瓶缓缓倒转180,不从管壁脱落为阳性,不能保持完整即使有部分脱落者也判为阴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