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车下电线管穿线工装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3648370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制车下电线管穿线工装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自制车下电线管穿线工装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自制车下电线管穿线工装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自制车下电线管穿线工装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自制车下电线管穿线工装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制车下电线管穿线工装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制车下电线管穿线工装讲解(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1: 员工改善提案表编号: 提出日期:2015年11月1日 技工66姓名入厂证号管清海(19063);赵 路(26740);孙 帅(97243);王晓芳( );王仕远(16856);郑建民( );高冠坤( );于信玮(23278)适用及推广范围动车组新造所属部门EMU电气1车下配线1名称自制车下电线管穿线工装改善前现状简图或群众评价车下配线施工中有多种线束需要穿过电线管进行布线施工,现电线管穿线施工工作量大、步骤复杂、需使用多种牵引绳具、且要多人协同配合方可完成。(例如:车下103电线穿管需要7人协同配合,其用时约为55分钟/车)问题现电线管穿线施工中线束较粗(横截面积均大于100平方毫米

2、)、长度长(多长于20米的贯穿线)、材质软的特点,在电线管单侧穿线时线束易在线管内形成团状堆叠,不符合工艺文件中对线束弯曲半径的要求。需要多人协同配合施工(例如车下103线束需要至少7名施工者),步骤复杂繁琐,线束在穿电线管时,因摩擦力大,需要在电线管的出线口和入线口同时施加较大的力,因而其具有不可控制的质量因素多、施工者劳动量大、耗费工时较多等特点穿线的过程中无法保证线缆在电线管内的行进速度和线缆状态,若出现线缆在弯折处卡滞,因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牵引线绳易发生断裂,故存有伤线隐患和施工者人身安全隐患。改善内容改善(实施过程)简图或群众评价根据现场作业环境、施工效率、人身安全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3、,制作完成了车下电线管穿线工装:首先构想利用大小齿轮传动比来降低传递的扭矩根据机械设计手册利用齿轮传动系统进行拉线:齿轮系统的传动比恒定(i=3)、传递效率高、可自由变化输出多种功率等特点,用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减少拽拉线束所需要的拉力,7个人的拉力大约1400N这样的拉力作用到了大齿轮上根据传动比传递到小齿轮的拉力降低为200N左右等传递到手摇把(手柄长大约200mm根据杠杆原理)上的力降低为100N左右.这样就大大节约了人力、降低了施工难度和步骤、节省了施工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并且控制线束在管内的行进速度,进而保证线束在管路中受拉力均匀、行进速度恒定,线束在管路行进中不会发生任意弯曲和堆叠

4、。制作科学的工装设备:其内部包含多种大小齿轮,大齿轮57齿,小齿轮17齿,大齿轮齿顶圆直径177mm,小齿轮齿顶圆直径57mm,另外大齿轮轴上套有缠线筒,小齿轮轴上附有离合装置,可以根据不同的穿线管口径拨动离合装置控制线束行进,可适用多种线束的管路布线,保证线束在管内受平衡力的作用,牵引绳不会断裂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注:该工装安全可靠、实用,分厂(魏孔鹰等)和技术工程(桑占良、苗新芳等)部经过多次现场施工试验。其具体措施见附页。效果综述1、自制车下拉线工装,降低了线束穿管的施工难度,施工者由原有7人减少为2人。2、提高了劳动效率,新工装投入使用后:现施工时间由原55分钟/车,降低为25分钟/车

5、,节约时间30分钟/车。按动车新造日产6辆计算,每天节约约时间为3小时,全年节约时间为:365天3小时=1095小时。3、有效地保护了穿线管线束,避免了线束在管过电线管过程中的损伤,杜绝了伤线隐患的出现。评价栏审查结果 已实施 (实施地: EMU车下配线1班 ) 未实施提报等级成本降低经营管理活动利用度独创性努力度特殊评定总分奖金确认者成本工时人员质量安全流程优化工段长工艺师归口确认安全工装工具设备材料经营室部门级提案评审等级或评审意见主管确认公司级提案评审等级或评审意见主管确认注:提案申报者(填报电子或纸质) 工段长确认 归口管理确认(安全、工装、工具、设备、材料、经营室)完成签审 工艺师确

6、认(纸质与电子版),此表保存期限2年。制作者:管清海(19063);赵 路(26740);孙 帅(97243);王晓芳( );参与人:王仕远(16856);郑建民( );高冠坤( );于信玮(23278)附页:1问题的发现及解决1.1 工作中发现的问题103线配线是车下配线的重要工序之一,其工作内容是将103线插入103线管中。由于103线管贯穿整车,并且中间有许多弯折,见图1.1、图1.2。 图1.1 103线管图1.2 103线管而103线又是150mm2的粗线,所以班组在执行此工序时具有一定的困难,见图1.3。 图1.3 103线传统方式是用气枪将轻绳经103线管从车体一位端吹至二位端,

7、见图1.4:图1.4 气枪吹线示意图之后,一名员工在二位端将粗绳与细绳连接,另一名员工在一位端拽拉细绳,从而将粗绳由二位端拉至一位端,见图1.5:图1.5 粗细绳捆扎示意图最后,1名员工在一位端将拽拉过来的粗绳与103线捆扎,其余6名员工在二位端拽拉粗绳,从而将103线拉入103线管中。捆扎方式为先拨开103线绝缘层,将线芯分成两束,再将线芯与粗绳捆扎,最后用绝缘胶带捆扎在一起,见图1.6、图1.7、图1.8:图1.6 103线绝缘层拨开示意图 图1.7 粗绳线芯捆扎示意图图1.8 胶带捆扎示意图由于103线管中间有许多弯折,103线本身线径比较大,所以至少需要6人来拖拽(见图4),相当费时费

8、力(从准备至拉线共计约55分钟),不能保证线束在管内是否被磨损,见图1.9:图1.9 6人拉线示意图个别案例列举:2013年7月,车下配线班组曾发生员工拉拽103线牵引绳断裂的问题原因分析:伴随时间推移,103牵引绳为尼龙材质,会出现老化断股等现象,在多名员工协同间隔性对其施加非均衡力的时,牵引线绳极易发生断裂。现场模拟场景再现线绳断裂后,员工因瞬间无意识控制,会因惯性作用立刻向身后摔倒,对施工者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1.2 构思和设想经过多次现场观察以及和工人师傅们交流,决定制作一种简便的工装来减少人力的投入以提高劳动效率。大约100N大约1400N拉力利用省力齿轮系统使原本6人拉线改为一

9、人拉线。如图所示,用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减少拽拉线束所需要的拉力,并且控制线束在管内的行进速度,进而保证线束不在管路中磨损,见图1.10:大约1400N拉力大约1400N拉力大约1400N拉力大约1400N拉力图1.10 省力齿轮系统构思示意图1.3 绘制工装图纸通过现场测绘数据,利用“AUTOCAD软件”设计了工装小车的制作图纸:大约1400N拉力工装小车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1、齿轮传动系统 2、箱体 3、箱盖 4、离合装置 5、撑杆 6、平衡调节杆 7、把手 8、轮子等,见图1.11:5 撑杆4 离合装置2 箱盖1 齿轮传动系统7 把手8 轮子6 平衡调节杆2 储物箱体图1.11 工装三维

10、设计图使用“Solidwork”软件和机械设计手册进行齿轮验证性设计: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设计报告齿轮1分度圆直径d1: 51齿轮1齿顶圆直径da1: 57齿轮1齿根圆直径df1: 43.5齿轮1齿顶高ha1: 3齿轮1齿根高hf1: 3.75齿轮1全齿高h1: 6.75齿轮1齿顶压力角at1: 0.572齿轮2分度圆直径d2: 171齿轮2齿顶圆直径da2: 177齿轮2齿根圆直径df2: 163.5齿轮2齿顶高ha2: 3齿轮2齿根高hf2: 3.75齿轮2全齿高h2: 6.75齿轮2齿顶压力角at2: 0.433齿轮1分度圆弦齿厚sh1: 0.005齿轮1分度圆弦齿高hh1: 2.243齿

11、轮1固定弦齿厚sch1: 0.004齿轮1固定弦齿高hch1: 2.243齿轮1公法线跨齿数K1: 2齿轮1公法线长度Wk1: 13.999齿轮2分度圆弦齿厚sh2: 0.005齿轮2分度圆弦齿高hh2: 2.243齿轮2固定弦齿厚sch2: 0.004齿轮2固定弦齿高hch2: 2.243齿轮2公法线跨齿数K2: 7齿轮2公法线长度Wk2: 59.962 三、齿轮精度第组精度JD1: 7第组精度JD2: 7第组精度JD3: 7齿厚上偏差: F齿厚下偏差: L一、设计参数传动比i: 3二、齿轮副参数法面模数mn: 3端面模数Mt: 3法向压力角n: 20螺旋角: 0基圆柱螺旋角b: 0啮合角t

12、: 0.349齿轮1齿数Z1 : 17当量齿数Zv1: 17齿轮1变位系数X1: 0齿轮1齿宽B1: 30齿轮1齿宽系数d1 : 0.588齿轮2齿数Z2 : 57当量齿数Zv2: 57齿轮2变位系数X2: 0齿轮2齿宽B2: 30齿轮2齿宽系数d2 : 0.175总变位系数X: 0齿顶高系数ha*: 1齿顶间隙系数c*: 0.25齿数比u: 3.353实际中心距A : 111标准中心距A0: 111端面重合度: 1.646纵向重合度: 0总重合度: 0.97齿轮设计图纸详见附图其中齿轮传动系统包含大齿轮以及小齿轮,大齿轮57齿,小齿轮17齿,大齿轮齿顶圆直径177mm,小齿轮齿顶圆直径57mm,另外大齿轮轴上套有缠线筒,小齿轮轴上附有离合装置,缠线时可以拨动离合装置使得大小齿轮分离以方便缠线,见图1.12:缠线筒挡板小齿轮大齿轮驱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